可拆卸车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9262发布日期:2018-07-07 15:59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篷,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卸车篷。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交通工具越来越发达,电动车、自行车在街道上随处可见,但是在阴雨天气人们出行的话需要穿上雨披,阻挡风雨,在夏季,太阳比较烈时,人们的需要打上太阳伞遮阳,但是在骑车时打伞是很不方便的,逐渐的,市场上出现了车篷,人们会买来车篷安装在自己的交通工具上进行遮阳挡雨,但是目前很多车篷形状固定,大小固定,功能单一,家里如果有各种各样的车,则需要买不同型号的车篷,由此以来,买来的车篷不但占用空间,而且浪费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避免车篷的大小与自己的车型不符合,而提供了一种可拆卸的车篷,本实用新型中的车篷结构简单,可拆卸,可加长、加宽,可改变大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可拆卸车篷,包括车篷本体,所述车篷本体前端为弧面设计,车篷本体的侧边缘设有垂直于车篷本体的垂板,所述车篷本体由不少于两块组装板组成,相邻组装板边缘对应设有用于对接的安装条,所述安装条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组装板上与安装条所对应安装处设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与安装孔相对应匹配,相邻两块安装板通过安装柱插于安装孔对接固定,所述安装板顶部设有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组装板为两块,包括前板一、前板二,前板一与前板二通过安装条对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组装板为三块,包括前板一、前板二、前中板三,前板一、前中板三、前板二依次并排通过安装条对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组装板为四块,包括前板一、前板二、后板一、后板二,前板一与前板二依次并排通过安装条对接,后板一、后板二依次并排通过安装条对接,后板一、后板二安装后的前端又与前板一、前板二安装后的后端通过安装条固定。

优选的,所述组装板为六块,包括前板一、前板二、前中板三、后板一、后板二、后中板三,前板一、前中板三、前板二依次并排通过安装条对接,后板一、后中板三、后板二依次并排通过安装条对接,后板一、后中板三、后板二安装后前端又与前板一、前中板三、前板二安装后后端通过安装条固定。

优选的,所述组装板为八块,包括前板一、前板二、前中板三、后板一、后板二、后中板三、中板一、中板二,前板一、前中板三、前板二依次并排通过安装条对接,后板一、后中板三、后板二依次并排通过安装条对接,中板一、中板二平行成两行通过边缘的安装条固定,所述前板一、前中板三、前板二组装后通过安装条固定于中板一前端,后板一、后中板三、后板二组装后通过安装条固定于中板二后端。

优选的,所述前板一、前中板三、前板二的前端为弧面设计,后板一、后中板三、后板二的后端设有垂直于组装板的垂板,前板一、前板二、中板一、中板二、后板一、后板二的最外侧设有垂直于组装板的垂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功能多,车篷本体是由多块组装板组成,通过组装板之间的组合,可以改变车篷本体的大小、长度,从而可以适应不同的车型,前中板三起到了加宽的作用,中板一、中板二起到了加长的作用,前中板三、中板一、中板二都可以多块复制进行拼接,组装方便,一种车篷多种拆接拼合方式,拆卸方便,安装也方便、快捷,容易维修,组装板上有加强筋,提高了使用寿命长,达到遮风挡雨的目的,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前板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前板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组装板,2-安装条,3-安装柱,4-安装孔,5-前板一,6-前板二,7-前中板三,8-后板一,9-后板二,10-后中板三,11-中板一,12-中板二,13-垂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可拆卸车篷,包括车篷本体,车篷本体由2块组装板组成,分别是前板一5、前板二6,前板一、前板二依次并排安装,前板二上设置有安装条2,安装条上设有安装孔4,安装孔垂直设置安装条上,安装孔的个数可以随意设定,然后前板一5的组装处设有与安装条所对应的安装柱3,安装柱是在组装板的边缘底部与安装孔对应,安装柱与安装孔4相对应匹配,前板一5的安装柱插在前板二6的安装孔内,此时前板一5、前板二6则对接固定,安装柱可以是空心的结构,对接后安装柱的自由端可以通过螺栓等方式进行固定紧,前板一5、前板二6、前中板三的顶部设有加强筋,加强筋可以横向或者纵向设在板材的顶部,起到加固板材的硬度,让整块车篷更加稳固、寿命更长,前板一、前板二的前端为圆弧设计,呈圆弧面,前板一、前板二的侧部设有垂直于组装板的垂板13,垂板与前板是一体设计的,此垂板可以防止水平方向的风雨。

实施例2:如图1、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仅以与实施例1的不同进行说明;一种可拆卸车篷,车篷本体由3块组装板组成,分别是前板一5、前板二6、前中板三7,前板一、前中板三、前板二依次并排安装,前中板三与前板一对接处设有安装条2,安装条上设有安装孔4,前板一与安装条对接处设有安装柱,前板一与前中板三对接固定,前中板三与前板二对接固定,对接处安装条在前板二上,安装柱在前中板三上,前中板三起到加宽的作用。

实施例3:如图1、图2、图5所示,本实施例仅以与实施例1的不同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中组装板为4块,包括前板一5、前板二6、后板一8、后板二9,前板一与前板二依次并排通过安装条对接固定,安装条分别设在前板二、后板二上,仍然是安装柱插在插孔内,固定牢固,后板一、后板二依次并排通过安装条对接固定,后板一、后板二安装后的前端又与前板一与前板二分别通过安装条部位对接固定。

实施例4:如图1、图2、图6所示,本实施例仅以与实施例1的不同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中的组装板为6块,包括前板一5、前板二6、前中板三7、后板一8、后板二9、后中板三10,前板一、前中板三、前板二依次并排通过安装条对接固定,此时前板一、前板二、前中板三组合后即与实施例2中的结构相同,然后后板一、后中板三、后板二依次并排通过安装条对接固定,后板一、后中板三、后板二安装后前端又与前板一、前中板三、前板二分别通过安装条部位对接固定,前中板三、后中板三起到加宽的作用。

实施例5:如图1、图2、图7所示,本实施例仅以与实施例4中的不同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中的组装板为8块,包括前板一5、前板二6、前中板三7、后板一8、后板二9、后中板三10、中板一11、中板二12,前板一、前中板三、前板二依次并排通过安装条对接固定,后板一、后中板三、后板二依次并排通过安装条对接固定,中板一、中板二平行成两通过边缘的安装条固定,所述前板一、前中板三、前板二组装后通过安装条固定于中板一前端,后板一、后中板三、后板二组装后通过安装条固定于中板二后端,相当于在实施例3中的中间又安装了中板一与中板二,中板一、中板二起到了加长整体车篷的作用。

如果8块组装板组装成的车篷还是比较短的话,可以再多加几块中板一、中板二,仍然复制拼接在中板一、中板二的后面,同时前中板三、后中板三也是也可以复制拼接,进行加宽整个车篷,并且设置相匹配的安装条、安装柱,进行相应的对接即可,最终拼接出适合车型的车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