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室的后面部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80888发布日期:2018-11-09 17:56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驾驶室的后面部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车辆的驾驶室的后面部的构造。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平头型的车辆的驾驶室。在构成驾驶室的后板的内侧,设置有加强构件。加强构件的下端通过点焊等而被固定在后板下端,被向后板的内侧突出并向上方延伸设置,其上端通过点焊等而被固定在被沿后板的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的后梁上。后梁在后板上的后窗的下侧位置向驾驶室内侧突出并沿左右方向延伸。在后板的设置有加强构件的部分,形成有使后板向驾驶室的外侧突出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加强用的突条。另外,在同一公报中,图示了突条在后窗的下端与后板的下端之间的中间部向后方突出的状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5307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驾驶室的后板上,在比在后窗的下方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后梁靠下方处,设置有加强构件。但是,因为比后梁靠下方的后板的突条在后板的一部分的区域(后窗的下端与后板的下端之间的中间部)中向后方突出,所以难以在比后梁靠下方的区域充分确保后板的相对于从上方(或下方)向驾驶室输入的负荷的强度。此外,因为在比后梁靠上方的后板上,未设置有加强构件等,所以难以充分确保后板的比后梁靠上方处的强度。

因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充分确保相对于从上下方向输入的负荷的强度的驾驶室的后面部构造。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的第1方式为一种被车体框架从下方支撑的驾驶室的后面部构造,包括后板和加强柱。后板具有以向前后方向的一侧突出的状态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突条,并在驾驶室的后端部与前后方向交叉地竖立。加强柱具有:被固定在后板的前后方向的另一侧的表面中的突条的左右两侧的区域上的左右固定面部、以及在左右固定面部之间向上述另一侧突出并从上述另一侧与突条相对的突出部,并且该加强柱沿上下方向延伸,从而在与后板的突条之间划分出闭合空间。闭合空间遍及后板的上下方向的大致整个范围地延伸。

在上述构成中,因为后板的突条向前后方向的一侧突出,加强柱的突出部向前后方向的另一侧突出,所以与后板或加强柱中的一个为平板状的情况相比,能够确保后板的突条与加强柱之间的闭合空间的截面积较大。因此,能够充分确保后板的相对于输入到驾驶室的上下方向的负荷的强度。

此外,因为后板的突条与加强柱之间的闭合空间遍及后板的上下方向的大致整个范围地延伸,所以能够充分确保后板的相对于输入到驾驶室的上下方向的负荷的强度。

因此,能够充分确保驾驶室的后面部的相对于从上下方向输入的负荷的强度。

本公开的第2方式为上述第1方式的驾驶室的后面部构造,包括后安装轨。后安装轨具有被车体框架从下方支撑的被支撑面部,并在驾驶室的后端下部被沿车宽方向延伸并与后板的下端缘部接合。后安装轨在车宽方向的预定的范围内具有包含被支撑面部的被支撑区域。后板的突条及加强柱中的一个的下端部被固定在后安装轨的被支撑区域上。

在上述构成中,后安装轨的被支撑面部被车体框架从下方支撑,后板的突条及加强柱中的一个的下端部被固定在后安装轨的被支撑区域上。因此,来自上方的输入到驾驶室的负荷从突条及加强柱经由后安装轨的被支撑区域而被传递到车体框架侧,来自下方的输入到驾驶室的负荷经由后安装轨的被支撑区域而被传递到突条及加强柱侧。如此,因为来自上方(突条及加强柱侧)的负荷或来自下方(车体框架侧)的负荷经由后安装轨的被支撑区域而被沿上下方向高效地传递,所以能够防止应力向驾驶室的后面部的预定的部位集中,从而能够确保驾驶室的后面部的相对于输入到驾驶室的上下方向的负荷的强度。

此外,因为来自上方的负荷和来自下方的负荷都会输入到后安装轨的车宽方向的相同的区域(被支撑区域),所以能够防止后安装轨的弯曲变形,从而能够确保驾驶室的后面部的强度。

关于本公开的第3方式,也可以是,突出部具有左右倾斜面部和前面部。

关于本公开的第4方式,也可以是,突条具有左右倾斜面部和后面部。

关于本公开的第5方式,也可以是,加强柱相对于突条,在前后方向上被配置在前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充分确保驾驶室的后面部的相对于从上下方向输入的负荷的强度。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驾驶室的后面部的概略图。

图3是驾驶室的后面部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iv-iv向视剖面图。

图5是驾驶室的后面部的分解图。

图6是图3的vi-vi向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另外,在各图中,fr表示车辆的前方,up表示上方,in表示车宽方向内侧。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左右方向意味着朝向车辆前方的状态下的左右方向。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驾驶室的后面部构造被应用于驾驶室10大致被配置在引擎(省略图示)的上方的平头型的卡车1的驾驶室10。

如图2所示,卡车1具有:左右1对侧构件2,其遍及车辆的前后地延伸;以及多个横向构件3,其沿车宽方向延伸并连结左右侧构件2。左右侧构件2、以及多个横向构件3构成卡车1的车体框架4。驾驶室10的前端下部经由前驾驶室支架(省略图示)而被可自由旋转地支撑在车体框架4的前端部上。驾驶室10的后端部经由被固定在左右侧构件2上的后驾驶室支架5而被车体框架4从下方支撑。后驾驶室支架5在其上表面具有缓冲橡胶(省略图示),并经由缓冲橡胶来从下方对后述的后驾驶室安装托架6进行弹性支撑。另外,在图2中,仅示出了1个横向构件3。

如图2~图4所示,驾驶室10包括后驾驶室安装轨(后安装轨)11、后板12、以及左右1对加强柱13,并且该驾驶室10被配置在卡车1的车体框架4的前部的上方,并被车体框架4从下方支撑。后驾驶室安装轨11、后板12、以及左右加强柱13构成划分出驾驶室10的后方的驾驶室10的后面部7(以下,称为驾驶室后面部7)。另外,在图4中,仅示出了左侧的加强柱13。

如图2~图5所示,后驾驶室安装轨11为划分出驾驶室10的下方的地板面板14的一部分,是将地板面板14的后端侧以向上方突出的方式弯曲而形成的,并且该后驾驶室安装轨11在驾驶室10的后端下部沿车宽方向延伸,确保地板面板14的后端缘部的刚性。后驾驶室安装轨11包括在地板面板14的后端部竖立的前板部11a、从前板部11a的上端缘弯曲并向后方延伸的上板部11b、以及从上板部11b的后端缘27弯曲并向下方延伸的后板部11c,被形成为向下方开放的开放截面状,并在其内侧划分出空间8。后驾驶室安装轨11的上板部11b具有左右1对安装托架固定部(被支撑面部)15。左右1对后驾驶室安装托架6被配置在左右安装托架固定部15的下方,并被固定在左右安装托架固定部15上。后驾驶室安装轨11具有左右1对被支撑区域25,该左右1对被支撑区域25为在车宽方向的预定的范围内包含安装托架固定部15的区域。左右被支撑区域25为相比于其它的区域来自后驾驶室支架5的支撑力较强的区域,分别具有安装托架固定部15、前部区域26、以及后部区域(省略图示)。被支撑区域25的前部区域26为后驾驶室安装轨11的前板部11a中的、从安装托架固定部15的前端缘向下方延伸的区域。被支撑区域25的后部区域为后驾驶室安装轨11的后板部11c中的、从安装托架固定部15的后端缘向下方延伸的区域。被支撑区域25的前部区域26及后部区域的车宽方向的长度与安装托架固定部15的车宽方向的长度大致相同。即,被支撑区域25的车宽方向的长度即上述预定的范围的长度与安装托架固定部15的车宽方向的长度大致相同。

如图2、图3及图5所示,左右后驾驶室安装托架6由板体形成为沿前后方向贯穿的框状,并在其内侧具有能够锁止后驾驶室支架5的锁止装置(省略图示)。左右后驾驶室安装托架6分别一体地具有被以从下方与后驾驶室安装轨11的安装托架固定部15面接触的状态固定的上板部6a、以及被后驾驶室支架5从下方支撑的下板部6b,并且该左右后驾驶室安装托架6被配置在后驾驶室安装轨11的下方的空间8中。即,后驾驶室安装轨11的左右安装托架固定部15经由左右后驾驶室安装托架6及后驾驶室支架5而被车体框架4从下方支撑,驾驶室后面部7被车体框架4从下方支撑。

后驾驶室安装轨11的左右安装托架固定部15为后驾驶室安装轨11的上板部11b中的、由后驾驶室安装托架6的上板部6a从下方发生面接触,从而经由后驾驶室安装托架6而被后驾驶室支架5从下方支撑的部分,安装托架固定部15的车宽方向的长度与后驾驶室安装托架6的上板部6a的车宽方向的长度大致相同。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谓大致相同是指如下的概念:不仅包含完全相同,还包含因制造时的误差等而多少有所不同的状态。

如图5及图6所示,后板12为划分出驾驶室10的后方的板体,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1对突条17,并沿后驾驶室安装轨11在驾驶室10的后端竖立。后板12被以其车宽方向的中央部比车宽方向的两端部向后方突出的方式弯曲而形成。后板12的下端缘部被配置在后驾驶室安装轨11的后板部11c的后方,并被与后板部11c接合。在后板12的前表面21侧的上端缘部上,以向前方突出的状态固定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车顶后轨16(参照图4),其在与后板12之间划分出闭合截面,对后板12的上端缘部进行加强。划分出驾驶室10的上方的车顶板18(参照图3及图4)的后端缘部被固定在后板12的上端缘部上。后板12的车宽方向的两端缘部被固定在驾驶室10的车宽方向两侧的外板19的后端缘部及内板20的后端缘部上。后板12的车宽方向的两端缘部、外板19的后端缘部、以及内板20的后端缘部被以向驾驶室10的后方突出地沿上下方向延伸、并在车宽方向上彼此重叠的状态接合。

左右突条17以向前后方向的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后方侧)突出的状态遍及后板12的上下地沿铅垂方向延伸,并被左右对称地设置在后板12的车宽方向两侧,以加强后板12。各突条17具有左右倾斜面部17a、17b、以及后面部(平面部)17c,并被配置在车宽方向的与后驾驶室安装轨11的左右被支撑区域25大致相同的位置上。具体而言,突条17的车宽方向的中心线与后驾驶室安装轨11的安装托架固定部15的车宽方向的中心线被配置在车宽方向的大致相同的位置(在图2中,由双点划线9来表示的位置)上。突条17的左右倾斜面部17a、17b向后方的彼此接近的方向倾斜地延伸。突条17的后面部17c与前后方向交叉,并连结左右倾斜面部17a、17b的后端缘。

左右加强柱13分别被形成为具有左右固定面部13a、13b、左右倾斜面部13c、13d、以及前面部(平面部)13e的截面帽(hat)状。加强柱的突出部由左右倾斜面部13c、13d、以及前面部(平面部)13e形成。左右加强柱13被配置在后板12的前后方向的另一侧的表面21(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前表面21)中的、从前方与左右突条17相对的位置,并被固定在后板12的前表面21上并沿上下方向延伸。即,左右加强柱13与后板12的左右突条17同样地,由于其车宽方向的中心线与后驾驶室安装轨11的安装托架固定部15的车宽方向的中心线被配置在车宽方向的大致相同的位置(在图2中,由双点划线9来表示的位置),故而作为整体而与后驾驶室安装轨11的左右被支撑区域25被配置在车宽方向的大致相同的位置。左右加强柱13的上端被配置在后板12的上端缘部上。车顶后轨16(参照图4)被以从前方覆盖左右加强柱13的上端部的方式固定在后板12上。左右加强柱13的下端接近于后驾驶室安装轨11的安装托架固定部15的上表面。左右固定面部13a、13b被与后板12的前表面21中的、位于突条17的左右两侧的区域接合。左右倾斜面部13c、13d从左右固定面部13a、13b的突条17侧的端缘部向前方的彼此接近的方向延伸。前面部13e在从突条17的后面部17c向前方分离的位置,与后面部17c相对并与前后方向交叉,并连结左右倾斜面部13c、13d的前端缘。即,左右倾斜面部13c、13d及前面部13e在左右固定面部13a、13b间向前后方向的另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前方侧)突出。加强柱13的前面部13e被配置在后驾驶室安装轨11的上板部11b的后端缘27中的、在前后方向与安装托架固定部15的后端缘大致相同的位置上。在加强柱13的前面部13e的下端部28上,固定有后述的“l”字状的托架23。左右加强柱13在被固定在后板12上的状态下在与后板12的突条17之间划分出截面大致呈六边形的闭合空间22,从而对后板12进行加强。加强柱13与后板12之间的闭合空间22遍及后板12的上下方向的大致整个范围地沿上下方向延伸。另外,在本公开中,所谓闭合空间22遍及后板12的上下方向的大致整个范围地延伸是指如下的概念:不仅包含闭合空间22从后板12的上端缘到下端缘连续地延伸的状态,还包含遍及后板12中的除了被与后驾驶室安装轨11接合的下端缘部、以及被与车顶后轨16接合的上端缘部之外的中间部分的上下方向的整个范围地延伸的状态。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闭合空间不被限定于完全封闭的空间,也可以在突条17和加强柱13的上端或下端形成开口,此外,还可以在突条17或加强柱13上形成用于固定、或安装构件的孔等。

如图4及图5所示,托架23一体地具有:纵板部23a,其在车辆侧面视下沿上下方向延伸;以及前板部23b,其从纵板部23a的下端弯曲并向前方延伸。纵板部23a的上端部被固定在加强柱13的前面部13e的前表面24上,纵板部23a的下端与安装托架固定部15的上表面抵接。前板部23b沿安装托架固定部15的上表面延伸,并通过焊接等固定在安装托架固定部15上。即,加强柱13的下端部28经由托架23而被固定在后驾驶室安装轨11的被支撑区域25的安装托架固定部15上。另外,托架23的形状不被限定于大致“l”字状,只要其一端侧被固定在加强柱13的下端部28上,另一端侧被固定在后驾驶室安装轨11的被支撑区域25上,也可以为其它的形状。

在如上述那样被构成的驾驶室10中,因为后板12的左右突条17向后方侧突出,加强柱13的左右倾斜面部13c、13d及前面部13e向前方侧突出,所以与后板12或加强柱13中的一个为平板状的情况相比,能够确保后板12的突条17与加强柱13之间的闭合空间22的截面积较大。因此,能够充分确保后板12的相对于输入到驾驶室10的上下方向的负荷的强度。

此外,因为后板12的突条17与加强柱13之间的闭合空间22遍及后板12的上下方向的大致整个范围地延伸,所以能够充分确保后板12的相对于输入到驾驶室10的上下方向的负荷的强度。

因此,能够充分确保驾驶室后面部7的相对于从上下方向输入的负荷的强度。

此外,后驾驶室安装轨11的安装托架固定部15被车体框架4从下方支撑,加强柱13的下端部28经由托架23而被固定在后驾驶室安装轨11的被支撑区域25中。因此,来自上方的输入到驾驶室10的负荷从突条17及加强柱13经由后驾驶室安装轨11的被支撑区域25而被传递到车体框架4侧,来自驾驶室10的下方的负荷经由后驾驶室安装轨11的被支撑区域25而被传递到突条17及加强柱13侧。如此,因为来自上方(突条17及加强柱13侧)的负荷或来自下方(车体框架4侧)的负荷经由后驾驶室安装轨11的被支撑区域25而被沿上下方向高效地传递,所以能够防止应力向驾驶室后面部7的预定的部位集中,从而能够确保驾驶室后面部7的相对于输入到驾驶室10的上下方向的负荷的强度。

此外,因为来自上方的负荷和来自下方的负荷都会输入到后驾驶室安装轨11的车宽方向的相同的区域(被支撑区域25),所以能够防止后驾驶室安装轨11的弯曲变形,从而能够确保驾驶室后面部7的强度。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了将地板面板14的后端侧以向上方突出的方式弯曲而形成的后驾驶室安装轨11,但是并不被限定于此,只要为在驾驶室10的后端下部沿车宽方向延伸并被车体框架4从下方支撑的后驾驶室安装轨,也可以是其它的构成。例如,后驾驶室安装轨也可以为被固定在地板面板14的后端缘部上并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截面为矩形状等的筒状体。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后驾驶室安装轨11的安装托架固定部15上固定有后驾驶室安装托架6,故而安装托架固定部15经由后驾驶室安装托架6而被后驾驶室支架5从下方支撑,从而安装托架固定部15作为被支撑面部来发挥功能,但是并不被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利用后驾驶室支架5的缓冲橡胶,直接从下方对后驾驶室安装轨11的预定的区域进行支撑,上述预定的区域作为被支撑面部来发挥功能。在该情况下,后驾驶室安装轨11中的、与后驾驶室支架5的缓冲橡胶接触的部分为被支撑面部,上述预定的区域的车宽方向的长度为包含被支撑面部的被支撑区域的车宽方向的长度。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托架23的前板部23b固定在了后驾驶室安装轨11的安装托架固定部15上,但是并不被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固定在被支撑区域25的其它的部分(前部区域26或后部区域等)上。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加强柱13的下端部28经由托架23而固定在了后驾驶室安装轨11的被支撑区域25上,但是也可以是,不必设置托架23,而是通过焊接等直接固定在后驾驶室安装轨11的被支撑区域25上。

此外,在后板12的突条17与加强柱13之间被划分出的闭合空间22的截面形状并不被限定于六边形状,例如也可以是矩形状或圆形状等。

以上,虽然基于上述实施方式,针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被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内容,当然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内适当进行变更。即,由本领域技术人员等基于本实施方式而完成的其它的实施方式、实施例、以及应用技术等,当然全部被包含在本发明的范畴之内。

例如,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后板12的突条17向后方侧突出,并且使加强柱13向前方侧突出,但是也可以是,使后板12的突条17向前方侧(前后方向的一侧)突出,并且使加强柱13向后方侧(前后方向的另一侧)突出。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后板12的突条17的下端部被固定在后驾驶室安装轨11的被支撑区域25中。

此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的驾驶室的后面部构造应用在了普通车顶高度的卡车1的驾驶室10之上,但是并不被限定于此,也可以应用于高顶型的卡车的驾驶室、或牵引挂车的牵引车等的驾驶室等。

本申请基于2016年3月7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6-043753),并将其内容作为参照援引于此。

工业可利用性

根据本公开,在能够充分确保驾驶室的后面部的相对于从上下方向输入的负荷的强度这一点上是有用的。

附图标记说明

1:卡车

4:车体框架

7:驾驶室的后面部

10:驾驶室

11:后驾驶室安装轨(后安装轨)

12:后板

13:加强柱

13a、13b:加强柱的左右的固定面部

13c、13d:加强柱的左右的倾斜面部(突出部)

13e:加强柱的前面部(突出部)

15:安装托架固定部(被支撑面部)

17:突条

21:后板的前表面

22:闭合空间

25:后驾驶室安装轨的被支撑区域

28:加强柱的下端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