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33904发布日期:2018-07-13 18:52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婴儿车。



背景技术:

婴儿车现在已经成为婴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产品。目前的婴儿车一般都可以折叠,以便于携带。但是目前的婴儿车的结构也存在以下的不足:1、传统婴儿车在折叠状态携带时一般是通过一条肩带挂在人体的一个肩膀上,因此,折叠的婴儿车是以悬挂状态位于人体的侧部而不是背部,仅仅是单肩受力,婴儿车没有受到背部支撑,由于婴儿车一般都在3公斤以上,所以时间一长就很容易累,负担较重,甚至受力肩膀一侧的腰部出现酸痛,更严重的是长时间使用会导致用户肩膀一边高一边低,对人体形体造成损伤;2、传统婴儿车以折叠状态通过一条肩带挂在人体肩膀上时,婴儿车位于人体侧部,在横向方向占位较多,在人流量大的场合很容易与别人出现刮碰,特别是通过旅游景区的某些较窄安全门时非常的不方便,需要将婴儿车从肩上取下并举高才能通过;3、传统婴儿车以折叠状态通过一条肩带挂在人体肩膀上时,肩带与车架的连接位置位于折叠车架的上端,如果肩带较长,折叠的婴儿车的重心较低,容易出现晃动,如果肩带较短,又不容易挂到肩膀上,操作不便;4、传统婴儿车折叠后是通过车架上弹性挂钩与销的挂接配合而使婴儿车保持折叠状态,这种挂接配合在弹性挂钩碰到外力时容易脱开例如提着或单价挎着折叠的婴儿车在人群中行走时碰到别人的行李箱,造成不方便;

因此,本发明正是基于以上的不足而提出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保持折叠状态稳定,并在携带时更省力的婴儿车。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婴儿车,包括可折叠的车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10上连接有在车架10折叠时能够横向展开而将车架10环绕捆绑的柔性捆绑片2,所述的车架10下方还连接有底部支撑片1,所述的底部支撑片1上连接有在捆绑片2捆绑车架10后能够穿戴到人体肩膀上而将婴儿车背在背上的背带3。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捆绑片2通过连接在底部支撑片1上而间接地连接在车架10上。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捆绑片2包括连接在底部支撑片1两侧的左绑片21和右绑片22,在车架10展开时,左绑片21和右绑片22相互叠合并固定在底部支撑片1上,背带3被隐藏在左绑片21与底部支撑片1之间,在左绑片21和右绑片22分离并展开环绕折叠的车架10时,左绑片21与右绑片22相互连接固定而捆绑住车架10。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10展开时,所述的左绑片21位于底部支撑片1与右绑片22之间,所述的右绑片22连接到左绑片21上,并且右绑片22与左绑片21的连接位置靠近左绑片21与底部支撑片1的固定连接位置。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支撑片1上还设有能够纵向展开而环绕包围折叠车架10一端的包围片23,所述的包围片23在包围折叠车架10一端时与横向捆绑折叠车架10的捆绑片2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绑片21上设有与其一体成型并在车架10展开时与左绑片21折合的左延伸片24,所述的右绑片22上设有与其一体成型并在车架10展开时与右绑片22折合的右延伸片25,所述的包围片23在包围折叠车架10一端时通过与展开的左延伸片24和右延伸片25连接而实现与捆绑片2的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绑片21和右绑片22上还设有在其捆绑折叠车架10时能够盛装物品的口袋26。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支撑片1上还连接有在捆绑片2捆绑折叠车架10时用于提起车架10的提环4,所述的底部支撑片1的两侧还设有挂接到车架10上的挂接片5,所述的挂接片5与底部支撑片1围成能够盛装物品的置物篮6。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绑片21上并靠近其与底部支撑片1连接位置一侧设有第一拉链条27,所述的左绑片21另一侧设有第二拉链条28,所述的右绑片22上设有在车架10展开时与第一拉链条27拉合、而在车架10折叠时与第二拉链条28拉合的第三拉链条29。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捆绑片2直接连接在车架10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婴儿车车架折叠时,连接车架上的捆绑片就环绕车架而将车架捆绑住,使车架的折叠状态得以保持,不容易散开,而且在捆绑片绑住折叠的车架以后,用户还可以通过背带将婴儿车背在背上,婴儿车的重心位于人体背部,更加的省力,避免挂在人体侧部而占用的横向空间,能减少与其它物体刮碰的机会,特别适合在人流量大、登山路上等不适合推车的场合,减轻使用者的负担。

2、本发明婴儿车展开时,左绑片和右绑片相互叠合并固定连接到底部支撑片上,得到很好地收纳,当需要带着折叠的婴儿车行走时,将固定在底部支撑片上的左绑片和右绑片展开,左绑片从折叠车架的一侧环绕到车架的背面,右绑片从折叠车架的另一侧环绕到车架的背面,然后将左绑片和右绑片连接,使得左绑片和右绑片将折叠车架捆绑住,操作非常的方便,折叠车架被左绑片和右绑片环绕包裹,不容易散开,使折叠状态得以牢固保持。

3、本发明的车架展开时,左绑片位于底部支撑片与右绑片之间,右绑片连接到左绑片上,并且右绑片与左绑片的连接位置靠近左绑片与底部支撑片1的固定连接位置。所以,左绑片和右绑片的宽度与底部支撑片的宽度大致一致,便于左绑片和右绑片叠合到底部支撑片上,也方便左绑片和右绑片展开,提高操作的便捷性。

4、本发明的底部支撑片上还设有能够纵向展开而环绕包围折叠车架一端的包围片,包围片在包围折叠车架一端时与横向捆绑折叠车架的捆绑片固定连接。因此,当用户将折叠的婴儿车背在背上时,包围片托住折叠车架的下端,避免折叠车架从左绑片与右绑片围成的环状空间内向下滑落,使得婴儿车能够更稳定地背在背上。

5、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折叠状态的车架也不容易散开,背在背上行走能够更省力,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婴儿车展开状态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婴儿车折叠状态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状态的折叠车架翻转后并将右绑片展开一部分时的立体图;

图4是右绑片完全展开时的示意图;

图5是左绑片完全展开时的示意图;

图6是包围片展开时的示意图;

图7是将图6所示状态的折叠车架翻转后并使左绑片和右绑片环绕车架的示意图;

图8是环绕折叠车架的左绑片与右绑片在固定连接过程中的示意图;

图9是左绑片与右绑片固定连接而将折叠车架捆绑住的示意图;

图10是包围片包围折叠车架端部并与左绑片和右绑片固定连接过程中的示意图;

图11是包围片完全固定连接到左绑片和右绑片上的示意图;

图12是将由捆绑片捆绑住并由包围片包围住的折叠车架立起时的示意图;

图13是婴儿车被背在人体背上时的示意图;

图14是将车架前轮拆卸后并将婴儿车背在人体背上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的捆绑片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6是捆绑片2安装在另一种实施方式的车架上的示意图;

图17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车架的示意图;

图18是图17中所示车架的折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婴儿车,所述的车架10上连接有在车架10折叠时能够横向展开而将车架10环绕捆绑的柔性捆绑片2,所述的捆绑片2可以采用片状的布片,当然,捆绑片2也可以替换成带状结构,例如通过连接在底部支撑片1上的绳子或布带等带状结构捆绑折叠的车架10,因此,带状结构的绳子或布带也应该视为与捆绑片2相等同。所述的车架10下方还连接有底部支撑片1,所述的底部支撑片1可以是柔性的布片,也可以是塑胶板,所述的底部支撑片1上连接有在捆绑片2捆绑车架10后能够穿戴到人体肩膀上而将婴儿车背在背上的背带3。婴儿车车架10折叠时,连接在车架10上的捆绑片2就环绕车架10而将车架10捆绑住,使车架10的折叠状态得以保持,不容易散开,而且在捆绑片2绑住折叠的车架10以后,用户还可以通过背带3将婴儿车背在背上,更加的省力,特别适合在人流量大、登山路上等不适合推车的场合,减轻使用者的负担。所述的背带3采用双肩背带,用户可以通过两个肩膀将折叠婴儿车背在背上(如图13和图14所示),当然,用户也可以将双肩背带挂在一个肩膀上,可以根据自身状态适时调整选择单肩背还是双肩背。而且,所述的背带3也可以是单肩背带,用户可以通过一个肩膀将折叠婴儿车背在背上,单肩受力,但是背部侧边也对婴儿车进行了支撑,而且采用单肩背带也可以将婴儿车斜背着。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的捆绑片2通过连接在底部支撑片1上而间接地连接在车架10上。

如图3至图9所示,所述的捆绑片2包括连接在底部支撑片1两侧的左绑片21和右绑片22,在车架10展开时,左绑片21和右绑片22相互叠合并固定在底部支撑片1上,背带3被隐藏在左绑片21与底部支撑片1之间,在左绑片21和右绑片22分离并展开环绕折叠的车架10时,左绑片21与右绑片22相互连接固定而捆绑住车架10。婴儿车展开时,左绑片21和右绑片22相互叠合并固定到底部支撑片1上,得到很好地收纳,当需要带着折叠的婴儿车行走时,将固定在底部支撑片1上的左绑片21和右绑片22展开,左绑片21从折叠车架10的一侧环绕到车架10的背面,右绑片11从折叠车架10的另一侧环绕到车架10的背面,然后将左绑片21和右绑片22连接,使得左绑片21和右绑片22将折叠车架10捆绑住,操作非常的方便,折叠车架10被左绑片21和右绑片22环绕包裹,不容易散开,使折叠状态得以牢固保持。当然,如图15所示,捆绑片2也可以是一片完整的片状结构,其一侧连接在底部支撑片1上,另一侧环绕折叠的车架10后再固定连接到底部支撑片1上,这种捆绑片2的中部可以通过魔术贴粘贴到底部支撑片1上,从而使捆绑片2与底部支撑片1叠合,展开时撕开魔术贴,然后将捆绑片2环绕车架10并固定连接到底部支撑片1上。

如图3至图9所示,所述的左绑片21上并靠近其与底部支撑片1连接位置一侧设有第一拉链条27,所述的左绑片21另一侧设有第二拉链条28,所述的右绑片22上设有在车架10展开时与第一拉链条27拉合、而在车架10折叠时与第二拉链条28拉合的第三拉链条29。在车间10展开时,第三拉链条29与第一拉链条27拉合,从而使左绑片21和右绑片22相互叠合并固定到底部支撑片1上,当需要折叠婴儿车并背着婴儿车时,拉开第三拉链条29和第一拉链条27,然后展开左绑片21和右绑片22,当左绑片21和右绑片22环绕折叠的车架10以后再将第三拉链条29与第二拉链条28拉合,从而使左绑片21和右绑片22捆绑住车架10。采用拉链结构固定连接左绑片21和右绑片22,操作方便,连接很牢固,不容易脱开。当然,左绑片21与右绑片22的固定连接也可以采用纽扣扣接或魔术贴粘接连接。

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的车架10展开时,所述的左绑片21位于底部支撑片1与右绑片22之间,所述的右绑片22连接到左绑片21上,并且右绑片22与左绑片21的连接位置靠近左绑片21与底部支撑片1的固定连接位置。所以,左绑片21和右绑片11的宽度与底部支撑片1的宽度大致一致,便于左绑片21和右绑片22叠合到底部支撑片1上,也方便左绑片21和右绑片22展开,提高操作的便捷性。

如图5至图11所示,所述的底部支撑片1上还设有能够纵向展开而环绕包围折叠车架10一端的包围片23,所述的包围片23在包围折叠车架10一端时与横向捆绑折叠车架10的捆绑片2固定连接。因此,当用户将折叠的婴儿车背在背上时,包围片23托住折叠车架10的下端,避免折叠车架10从左绑片21与右绑片22围成的环状空间内向下滑落,使得婴儿车能够更稳定地背在背上。包围片23围住车架10一端时,包围片23与捆绑片2的固定连接可以采用纽扣扣接,也可以采用魔术贴粘接。

如图6至图10所示,所述的左绑片21上设有与其一体成型并在车架10展开时与左绑片21折合的左延伸片24,所述的右绑片22上设有与其一体成型并在车架10展开时与右绑片22折合的右延伸片25,所述的包围片23在包围折叠车架10一端时与展开的左延伸片24和右延伸片25连接而实现与捆绑片2的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包围片23通过魔术贴100与捆绑片2固定连接。

如图6和图12所示,所述的左绑片21和右绑片22上还设有在其捆绑折叠车架10时能够盛装物品的口袋26。当婴儿车背在背上时,口袋26内可以放置水杯、雨伞等物品,为用户提供便利。

如图6和图12所示,所述的底部支撑片1上还连接有在捆绑片2捆绑折叠车架10时用于提起车架10的提环4。提环4的设置可以使用户在某些采用手提婴儿车更方便的场合使用,给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方案。

所述的底部支撑片1的两侧还设有挂接到车架10上的挂接片5,所述的挂接片5与底部支撑片1围成能够盛装物品的置物篮6。婴儿车展开时,左绑片21和右绑片22叠合在底部支撑片1上,左绑片21、右绑片22和底部支撑片1一起作为置物篮6的底部,使置物篮6的底部较厚,提高对置物篮6内物品的支撑性。

如图1,图17和图18所示,所述的底部支撑片1设在车架10的前腿101和后腿102之间,捆绑片2连接在底部支撑片1上。当然,对于如图16所示的这种无前腿的可折叠婴儿车车架,底部支撑片和捆绑片2则连接在底架管103上,而且对于图16所示的这种无前腿的可折叠婴儿车车架,捆绑片2也可以直接连接在底架管103上,此时捆绑片2直接连接在车架10上。因此,本发明婴儿车的车架10可以采用目前市场上的多种不同结构车架,基板上只要前腿与后腿在折叠时不存在交叉的车架都能采用,通用性很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