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健身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93316发布日期:2018-10-02 19:12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到健身器材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健身车。



背景技术:

传统健身车多为固定式,这样健身车要去到固定场所,而采用车轮设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同时此类可以转动健身车则不能实现跨步功能,不能满部分需求,或者用于矫正腿的姿态。

故此,现有技术有待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一种健身车,包括有健身车本体,在健身车本体端安装有前进车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健身车本体后端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减震车轮机构,在健身车本体后端安装有能使减震车轮机构转动的驱动机构,在所述健身车本体前端上设有能调节驱动机构张开角度从而适用于不同使用者的控制跨步机构,在所述健身车本体前端设有刹车机构。

如上所述的一种健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健身车本体包括主支撑杆,在所述的主支撑杆前端穿插有中空的方向轴套,在所述方向轴套内安装控制前进车轮方向的转轴杆,在所述转轴杆上连接设有控制转轴杆转动的方向盘,在所述方向轴套上端外壁上设有连接主支撑杆的侧支撑杆,在所述侧支撑杆两侧分别设有上固定柱杆,在所述主支撑杆前端两侧分别设有下固定柱杆,在所述下固定柱杆远离一侧设有健身脚踏板,在所述上固定柱杆远离一侧设有伸缩轴套,所述的伸缩轴套通过固定安装基座与健身脚踏板相连接,所述的上固定柱杆通过控制跨步机构连接伸缩轴套,所述的下固定柱杆通过控制跨步机构连接健身脚踏板。

如上所述的一种健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向盘包括设在转轴杆上端的方向盘基座,在所述方向盘基座两侧分别设有控制健身车前进方向的健身转盘把手。

如上所述的一种健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跨步机构包括设置在方向轴套上端外壁上的驱动把手,在所述驱动把手下方设有传动转轴,所述的驱动把手与传动转轴之间设有长传送皮带,在所述传动转轴的另一端设有传动齿轮,在所述传动转轴下方设有被动转轴,在所述被动转轴上端设有被动齿轮,所述的传动齿轮与被动齿轮相啮合,在所述被动转轴后端上方设有上转动杆,所述上转动杆穿过伸缩轴套上端,在所述被动转轴下方设有下转动杆,所述的下转动杆穿过健身脚踏板,所述的上转动杆活动铰接在上固定柱杆上,所述的下转动杆活动铰接在下固定柱杆上,在所述被动转轴下方设有下齿牙轴,所述的下齿牙轴穿过下转动杆和下固定柱杆,在所述下转动杆上设有与下齿牙轴一致的齿牙轴孔,在所述上转动杆下方设有被动转轮,在所述被动转轮上设有上齿牙轴,所述的上齿牙轴穿过上转动杆和上固定柱杆,在所述上转动杆上设有与上齿牙轴一致的齿牙轴孔,所述的被动转轴通过短传送带连接被动转轮。

如上所述的一种健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主支撑杆后端的中空的主轴承盘,在所述主轴承盘后方的减震车轮机构之间设有后驱轴套,所述减震车轮机构之间设有连接轴,所述的连接轴穿过后驱轴套,在所述后驱轴套中心处设有中空的后轴承盘,所述的主轴承盘通过连接侧杆连接后轴承盘,其中,在所述主轴承盘中间设有脚踏主转盘,所述脚踏转盘两侧面分别设有穿过主轴承盘的脚踏连杆,所述脚踏连杆与健身脚踏板相连接,在所述后轴承盘中心的连接轴上设有脚踏副转盘,所述的脚踏主转盘与脚踏副转盘之间设有传动链条。

如上所述的一种健身车,其特征在于脚踏连杆包括主连杆,在所述主连杆前端的脚踏主转盘上设有主转盘铰接台,所述的主连杆通过前主连杆铰接口与主转盘铰接台相铰接,在所述主连杆后端的健身脚踏板上设有脚踏板铰接台,所述的主连杆通过后主连杆铰接口与脚踏板铰接台相铰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健身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健身脚踏板后端上设有防滑的脚踏垫板。

如上所述的一种健身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向轴套上设有防止干扰的延伸盒,所述的延伸盒套设在传动转轴与被动转轴啮合的一端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之处:

一、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符合人们使用需求。

二、本发明的采用别具创新跨步机构设计,可以在健身车锻炼同时又可以矫正腿部的站姿,也可以满足部分有特殊需求的人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隐藏部分零件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减震车轮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包括有健身车本体100,在健身车本体100端安装有前进车轮7,在所述健身车本体后端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减震车轮机构71,在健身车本体100后端安装有能使减震车轮机构71转动的驱动机构9,在所述健身车本体100前端上设有能调节驱动机构9张开角度从而适用于不同使用者的控制跨步机构8,在所述健身车本体100前端设有刹车机构。本发明的采用别具创新跨步机构设计,可以在健身车锻炼同时又可以矫正腿部的站姿,也可以满足部分有特殊需求的人使用。本发明中所述的刹车机构其结构与现有自行车中的刹车机构相同。

本发明中所述的健身车本体包括主支撑杆1,在所述的主支撑杆1前端穿插有中空的方向轴套2,在所述方向轴套2内安装控制前进车轮方向的转轴杆21,在所述转轴杆21上连接设有控制转轴杆21转动的方向盘4,在所述方向轴套2上端外壁上设有连接主支撑杆1的侧支撑杆3,在所述侧支撑杆3两侧分别设有上固定柱杆801,在所述主支撑杆1前端两侧分别设有下固定柱杆80,在所述下固定柱杆80远离一侧设有健身脚踏板5,在所述上固定柱杆801远离一侧设有伸缩轴套6,所述的伸缩轴套6通过固定安装基座61与健身脚踏板5相连接,所述的上固定柱杆801通过控制跨步机构8连接伸缩轴套6,所述的下固定柱杆80通过控制跨步机构8连接健身脚踏板5。此处说明健身车本体的构造,此健身车为真是可以前进的健身车。

本发明中所述的方向盘4包括设在转轴杆21上端的方向盘基座41,在所述方向盘基座41两侧分别设有控制健身车前进方向的健身转盘把手42。转盘把手可以控制健身前进时方向。

本发明中所述的控制跨步机构8包括设置在方向轴套2上端外壁上的驱动把手81,在所述驱动把手81下方设有传动转轴83,所述的驱动把手81与传动转轴83之间设有长传送皮带82,在所述传动转轴83的另一端设有传动齿轮831,在所述传动转轴83下方设有被动转轴84,在所述被动转轴84上端设有被动齿轮841,所述的传动齿轮831与被动齿轮841相啮合,在所述被动转轴83后端上方设有上转动杆86,所述上转动杆86穿过伸缩轴套6上端,在所述被动转轴83下方设有下转动杆85,所述的下转动杆85穿过健身脚踏板5,所述的上转动杆86活动铰接在上固定柱杆801上,所述的下转动杆85活动铰接在下固定柱杆80上,在所述被动转轴84下方设有下齿牙轴842,所述的下齿牙轴842穿过下转动杆85和下固定柱杆80,在所述下转动杆85上设有与下齿牙轴842一致的齿牙轴孔,在所述上转动杆86下方设有被动转轮87,在所述被动转轮87上设有上齿牙轴871,所述的上齿牙轴871穿过上转动杆86和上固定柱杆801,在所述上转动杆86上设有与上齿牙轴871一致的齿牙轴孔,所述的被动转轴84通过短传送带821连接被动转轮87。此处说明控制跨步机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说明了可以通过调节转动驱动把手控制脚踏板展开角度。

本发明中所述的驱动机构9包括设置在主支撑杆1后端的中空的主轴承盘91,在所述主轴承盘91后方的减震车轮机构71之间设有后驱轴套94,所述减震车轮机构71之间设有连接轴97,所述的连接轴97穿过后驱轴套94,在所述后驱轴套94中心处设有中空的后轴承盘95,所述的主轴承盘91通过连接侧杆93连接后轴承盘95,其中,在所述主轴承盘91中间设有脚踏主转盘,所述脚踏转盘两侧面分别设有穿过主轴承盘91的脚踏连杆96,所述脚踏连杆96与健身脚踏板5相连接,在所述后轴承盘95中心的连接轴97上设有脚踏副转盘,所述的脚踏主转盘与脚踏副转盘之间设有传动链条92。此处说明驱动机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驱动机构时驱动健身车前进关键。

本发明中所述的脚踏连杆96包括主连杆960,在所述主连杆960前端的脚踏主转盘上设有主转盘铰接台961,所述的主连杆960通过前主连杆铰接口962与主转盘铰接台961相铰接,在所述主连杆960后端的健身脚踏板5上设有脚踏板铰接台964,所述的主连杆960通过后主连杆铰接口963与脚踏板铰接台964相铰接。此处说明了脚踏连杆可以跟随驱动把手转动,从而展开需要角度。

本发明中在所述健身脚踏板5后端上设有防滑的脚踏垫板51。

本发明中在所述方向轴套2上设有防止干扰的延伸盒21,所述的延伸盒21套设在传动转轴83与被动转轴84啮合的一端上。

本发明所述的所述减震车轮机构71包括有中心轴承801,在所述中心轴承801上均布有多个内连接柱802,在所述中心轴承801外侧套设有中心承载圈803,所述内连接柱802设置在中心承载圈803内,在中心承载圈803与内连接柱802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外连接柱804,在所述内连接柱802和外连接柱804上套设有中空的正六边形连接件805,在正六边形连接件805的两个对角上分别设有连接孔,所述内连接柱802和外连接柱804分别设置在连接孔内,在正六边形连接件805与中心轴承801之间的内连接柱802上套设有第一顶压弹簧806,在正六边形连接件805与中心承载圈803之间的外连接柱804上套设有第二顶压弹簧807,在所述中心承载圈803外侧套设有轮毂体808,在所述轮毂体808与中心承载圈803之间沿圆周方向上下间隔设置有两个减震单元900,所述减震单元900包括沿圆周方向均布在轮毂体808与中心承载圈803之间的中空椭圆形减震件901,所述中空椭圆形减震件901短轴两端面分别与轮毂体808、中心承载圈803相连接,在所述中空椭圆形减震件901内设有米字型弹性支撑件902,在所述轮毂体808外套设有轮胎(图中未示出)。本发明中当轮胎经过坑洼或者小石头时,轮胎首先压缩变形,进行第一次减震,轮胎变形过程对轮毂体808产生作用力,轮毂体808对受力点处的中空椭圆形减震件901进行挤压,中空椭圆形减震件901和米字型弹性支撑件902将受力分解,从而减少直接作用在中心承载圈803上的作用力,实现第二次减震,作用力传递到中心承载圈803,中心承载圈803对第二顶压弹簧807施加压力,第二顶压弹簧807压缩的同时驱使正六边形连接件805向中心轴承801移动,作用力部分被抵消,实现第三次减震;正六边形连接件805向中心轴承801移动过程压缩第一顶压弹簧806,从而实现第四次减震,减震效果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