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手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08426发布日期:2018-08-21 13:15阅读:11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手推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手推车。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手推车一般用于放置零部件和工具,功能单一,使用场合有局限性,不方便放置铁锹、锄头等长杆型园艺工具,本发明因此而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手推车,可作为普通手推车使用,也可翻转后作为园艺车使用,用于放置长杆型园艺工具。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多功能手推车,包括车架、滚轮组件、及拉手,所述车架至少包括底板、竖直设置在所述底板左端的左侧板,且所述车架上至少与所述左侧板相对的一侧敞开,所述滚轮组件固定在所述底板和左侧板上,所述拉手一端铰接在所述车架的前侧和后侧;当所述底板位于底部时,所述拉手的另一端可旋转至所述车架的左侧或右侧,并通过定位件固定在所述车架的左部或右部;将所述车架翻转九十度,所述拉手可旋转至所述车架的上侧或下侧,并通过定位件固定在所述车架的上部或下部,此时所述左侧板位于所述车架的底部位置。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车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右端的第一立杆组件、设置在所述底板与所述车架上端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二立杆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杆组件上的至少一个第一横杆、设置在所述第二立杆组件上的至少一个第二横杆、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杆组件与所述左侧板之间的至少一横杆组件,所述第二立杆组件位于所述车架的前后侧,所述第一横杆、第二横杆与所述横杆组件位于同一平面上,且在该平面设有隔板组件。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拉手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立杆组件的中部,所述拉手通过定位件固定在所述横杆组件的一端或所述第二立杆组件的一端。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件为弹销,所述横杆组件的至少一端、所述第二立杆组件的至少一端设有与所述弹销匹配的销孔。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板组件包括若干个移动托盘,所述移动托盘的前后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横杆组件上。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立杆组件设有分隔杆,所述分隔杆的两端折弯形成与所述第二立杆组件匹配的滑槽,所述滑槽外端通过限位件限位,当所述车架翻转使用时,所述分隔杆沿所述第二立杆组件滑动以分隔所述车架上部与所述隔板组件之间的空间。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立杆组件下部设有呈u型的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上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立杆组件上且下端向下延伸;所述车架的上端设有呈u型的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一端固定在所述车架上端且另一端向所述车架设置所述滚轮组件的一侧延伸。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车架的顶部设有顶板。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立杆组件上设有第一拉手支撑部,所述顶板上与所述第二立杆组件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拉手支持部。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滚轮组件包括分别布置在所述左侧板宽度方向两端的安装架、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的滚轮轴、及设置在所述滚轮轴两端的滚轮,所述安装架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第一安装部、及固定在所述左侧板上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均向车架外侧延伸且它们的连接处设有滚轮轴穿槽,所述滚轮轴穿设在所述滚轮轴穿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该手推车可作为普通手推车使用,物品放置在底板或隔板上,此时拉手位于车架的左侧或右侧用于推动车架,将车架九十度翻转,左侧板位于底板位置作为底板使用,可将铁锹、锄头等长杆型园艺工具通过与左侧板相对的敞口放入,此时将拉手旋转至车架的上侧或下侧用以推动车架,该推车结构简单,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场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多功能手推车实施例一种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翻转九十度后另一种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拉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a剖视图;

其中:

1、车架;1-1、底板;1-2、左侧板;1-3、第一立杆组件;1-4、第二立杆组件;1-5、第一横杆;1-6、第二横杆;1-7、横杆组件;1-8、顶板;1-9、移动托盘;

2、滚轮组件;2-1、第一安装部;2-2、第二安装部;2-3、滚轮轴;2-4、滚轮;

3、拉手;3-1、穿口;

4、定位件;4-1、销部;4-2、弹簧;4-3、拉栓球;

5、第一支撑件;

6、第二支撑件;

7、分隔杆;

8、第一拉手支撑部;

9、第二拉手支撑部;

10、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限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参见图1-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手推车,包括车架1、滚轮组件2和拉手3,其中车架1包括底板1-1、竖直设置在底板1-1左端的左侧板1-2,且车架1上与左侧板1-2相对一侧敞开,车架1的前侧、后侧可设置盖板封闭,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车架1的前侧和后侧为敞开式,车架1的上部设有顶板1-8,滚轮组件2固定在底板1-1和左侧板1-2上,拉手3呈u型,拉手3的一端(即u型部的两个柄部)铰接在车架1的前侧和后侧,拉手3的另一端(即u型部的底部)可旋转至车架1的左右侧或上下侧,并通过定位件4固定在车架1的左、右部或上、下部,该手推车可作为普通手推车使用,物品放置在底板1-1或隔板上,此时拉手3位于车架1的左侧或右侧,当需要放置铁锹、锄头、扫把等长杆型园艺工具时,将拉手3旋转至车架1的上侧或下侧,然后将车架1翻转九十度,此时左侧板1-2位于底部,将长杆型园艺工具从与左侧板1-2相对的敞开口放入,即可将该手推车作为园艺车使用。

本例中,车架1还包括设置在底板1-1右端的第一立杆组件1-3、设置在底板1-1与车架1上端之间的第二立杆组件1-4、设置在第一立杆组件1-3上的第一横杆1-5、设置在第二立杆组件1-4上的第二横杆1-6、及设置在第一立杆组件1-3和左侧板1-2之间的横杆组件1-7,第二立杆组件1-4设置在车架1的前后侧,其中,第一立杆组件1-3、第二立杆组件1-4均包括设置在底板1-1前后两侧的两个立杆,横杆组件1-7包括设置在车架1前后两侧的两个横杆,第一横杆1-5、第二横杆1-6和横杆组件1-7位于同一平面上,在该平面上设有隔板组件,用于放置物品,应该理解,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多个第二立杆组件1-4,还可以在第一立杆组件1-3设置多个第一横杆1-5,在第二立杆组件1-4上设置多个第二横杆1-6、同时设置多个横杆组件1-7,将车架1分隔为多层。

本例中,拉手2一端铰接在第二立杆组件1-4的中部,拉手2通过定位件4固定在横杆组件1-7的一端或第二立杆组件1-4的一端,当翻转车架1九十度后,可将拉手2调整至相应的位置进行使用。

本例中,定位件4为弹销,在横杆组件1-7的两端、第二立杆组件1-4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弹销匹配的销孔10。如图5所示,定位件4包括销部4-1、穿设在销部4-1上的弹簧4-2、及拉栓球4-3,销部4-1包括大头端和小头端,拉栓球4-3设置在小头端,大头端与小头端之间形成一轴肩,弹簧4-2一端抵靠在该轴肩上且另一端抵靠拉栓球4-3上,相应的,拉手3为中空的管状件,销部4-1穿设置在管状件内,且销部4-1的两端伸出管状件外,在管状件的外壁上设有供销部4-1大头端伸入的穿口3-1,通过拉动拉栓球4-3,销部4-1的大头端可伸入管状件内,从而将拉手3与车架1分离以便于旋转拉手3。

本例中,隔板组件包括若干个移动托盘1-9,移动托盘1-9的前后端分别固定在横杆组件1-7上,实施中,移动托盘1-9的前后端分别经折弯形成卡槽,该卡槽与横杆组件1-7相匹配,通过卡槽卡在横杆组件1-7上从而将移动托盘1-9固定在横杆组件1-7上。

当将车架1翻转九十度使用时,为了便于将车架1上部与隔板组件之间的空间进行分隔,方便铁锹、扫把等长杆型物件的放置,避免其倒伏,在第二立杆组件1-4上设有分隔杆7,该分隔杆7两端折弯形成与第二立杆组件1-4匹配的滑槽,将该滑槽卡在第二立杆组件1-4上,然后通过螺栓等限位件限位,将分隔杆7固定在第二立杆组件1-4上。

本例中,在第一立杆组件1-3下部设有呈u型的第一支撑件5,第一支撑件5上端固定在第一立杆组件1-3上且下端向下延伸;车架1的上端设有呈u型的第二支撑件6,第二支撑件6一端固定在所述车架1上端且另一端向车架1设置滚轮组件的一侧延伸。第一支撑件5、第二支撑件6可用于车架1支撑脚使用,当第一支撑件5、第二支撑件6位于车架1上部上也可以用于固定收纳袋。

为了使用的便捷,该手推车作为普通手推车使用,拉手3一般旋转至第一立杆组件1-3的一侧,当翻转后作为园艺车使用时,拉手3一般旋转至顶板1-8上方,为了提高拉手3的稳定性,在第一立杆组件1-3上设有第一拉手支撑部8,在顶板1-8上设有第二拉手支撑部9,该第一拉手支撑部8、第二拉手支撑部9可与拉手3相切,对拉手起到支撑作用。

本例中,滚轮组件2包括分别设置在左侧板1-2宽度方向两端的安装架、转动设置在安装架上的滚轮抽2-3、及设置在滚轮轴2-3两端的滚轮2-4,其中,安装架包括固定在底板1-1上的第一安装部2-1、及固定在左侧板1-2上的第二安装部2-2,在第一安装部2-1与第二安装部2-2均向车架1外侧延伸且它们的连接处设有滚轮轴穿槽,滚轮轴2-3穿设在滚轮轴穿槽内。

上述实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是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