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机构及锁车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44827发布日期:2018-11-24 10:46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锁定机构及锁车桩。

背景技术

目前自行车的数量猛增,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但也随之出现了随意摆放,管理困难等难题。部分城市针对此问题设置了锁车桩对自行车进行管控,但由于单车种类繁多,现有锁车桩无法完全兼顾所有自行车,导致锁车桩的适应性差,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定机构及锁车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锁车桩的适应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锁定机构,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开口;锁条组件,锁条组件能够收纳至壳体内,锁条组件具有锁条,锁条的至少一部分能够从开口处伸出壳体外;设置在壳体内的锁体组件,锁体组件具有第一锁定端和第二锁定端,第一锁定端能够将锁条锁定在壳体内,当锁条绕经被锁件并插入锁体组件时,第二锁定端能够将锁条锁定在锁体组件上。

进一步地,锁体组件包括:驱动部;至少一个锁舌,驱动部与锁舌驱动连接以驱动锁舌滑动,当锁舌为一个时,锁舌的两端为第一锁定端和第二锁定端,当锁舌为多个时,一部分锁舌的一端为第一锁定端,另一部分锁舌的一端为第二锁定端。

进一步地,锁舌为两个,两个锁舌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为第一锁定端和第二锁定端。

进一步地,锁体组件还包括导向块,导向块具有导轨槽,锁舌的一部分滑动设置在导轨槽内。

进一步地,锁体组件还包括:齿轮,齿轮与驱动部的输出端驱动连接;齿条,齿条与齿轮啮合;至少一个连接臂,各锁舌与齿条之间均通过连接臂连接,且齿条与连接臂和连接臂与锁舌之间均枢转连接。

进一步地,壳体与锁体组件对应的位置具有供锁条插入的锁定孔,锁体组件还包括:滑移部,滑移部沿锁定孔的轴线方向滑动设置,第二锁定端能够伸入滑移部内,以锁定滑移部;与滑移部枢转连接的卡接臂,当锁条插入锁定孔时,锁条按压滑移部,以带动卡接臂与锁条预卡紧。

进一步地,卡接臂的卡接端沿锁定孔的径向方向滑动设置。

进一步地,卡接臂的至少一部分与壳体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卡接臂包括卡接段和连接段,卡接段与连接段枢转连接且二者的枢接点沿壳体的滑道滑动设置,且卡接段的远离连接段的一端为卡接端,连接段的远离卡接端的一端与滑移部枢转连接。

进一步地,卡接臂为多个,且卡接臂沿锁定孔周向设置,当锁条按压滑移部时,所有卡接臂的卡接端彼此聚拢以抱紧锁条。

进一步地,锁体组件还包括滑移部复位件,滑移部复位件的两端分别与滑移部和壳体抵接,以为滑移部提供向靠近锁定孔的方向运动的复位力。

进一步地,锁体组件还包括到位检测装置,到位检测装置与壳体固定连接,当滑移部向远离锁定孔的方向运动到位时,滑移部触发到位检测装置,以检测预卡紧完成。

进一步地,滑移部包括:滑动本体,滑动本体与卡接臂连接;锁块,锁块滑动设置在滑动本体上,且锁块相对于滑动本体的滑动方向与滑动本体的滑动方向之间具有夹角,第二锁定端能够插入锁块以锁定滑移部,当锁块向远离第二锁定端的方向运动时,第二锁定端与锁块脱离以实现解锁。

进一步地,锁块远离第二锁定端的一端具有解锁斜面,壳体还具有紧急解锁孔,通过紧急解锁孔伸入壳体内的解锁件能够挤压解锁斜面,以带动锁块脱离第二锁定端。

进一步地,锁定机构还包括检测组件,检测组件的一部分设置在壳体内,且检测组件能够检测被锁件的位置以控制锁体组件的动作。

进一步地,检测组件包括:踏板;感应件,踏板与感应件连接,当被锁件按压踏板时,踏板能够带动感应件一同运动;检测件,检测件能够检测感应件的位置,以控制锁体组件的动作。

进一步地,锁条组件还包括:转轮,转轮枢转设置在壳体内,锁条绕设在转轮上;卷簧,卷簧与转轮驱动连接,以在锁条脱离锁体组件时驱动转轮转动,使锁条卷绕在转轮上。

进一步地,锁条组件还包括:保护壳保护壳具有过孔,锁条收纳在保护壳内;拉手,拉手设置在锁条伸出过孔的一端,且拉手止挡在过孔的外侧,锁条组件通过拉手伸出壳体,并通过拉手插入锁体组件以将锁条锁定。

进一步地,锁条组件还包括弹出件,弹出件的两端分别于保护壳和拉手抵接,以为锁条提供弹出壳体的弹性力。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锁车桩,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立桩;上述的锁定机构,锁定机构设置在立桩上。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壳体内设置锁条组件和锁体组件,并且锁体组件的第一锁定端和第二锁定端分别能够将锁条锁定在壳体内和锁体组件上,在初始状态时,锁条被第一锁定端锁定在壳体内,当用户通过远程终端控制锁体组件使得第一锁定端解除对锁条的锁定时,锁条能够从壳体内伸出,然后用户手动将锁条绕过被锁件后插入到锁体组件中,锁体组件的第二锁定端将锁条锁定,从而实现被锁件的锁定。上述设置方式中的第一锁定端和第二锁定端能够在不同的情况下对锁条进行锁定,防止锁条在不需要使用时被所随意抽出,提高了锁定机构的安全性,并且柔性的锁条能够方便锁定不同的被锁件,使用时仅需要将锁条绕过被锁件即可,极大提高了锁定机构使用的适应性和广泛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锁定机构的锁体组件的主视图;

图3示出了图2的锁体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中的锁体组件的驱动部和锁舌的俯视图;

图5示出了图4的仰视图;

图6示出了图5的左视图;

图7示出了图3中的锁体组件的滑移部和卡接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7的俯视图;

图9示出了图7的左视图;

图10示出了图7中的锁体组件与拉手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图1中的锁定机构的锁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图11的左视图;

图13示出了图11中的锁条组件的剖视图;

图14示出了图1中的锁定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本发明的锁车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16示出了图15中的锁车桩与车辆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7示出了图15中的锁车桩安装在地面上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18示出了图15中的锁车桩安装在墙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壳体;11、开口;12、锁定孔;13、紧急解锁孔;20、锁条组件;21、锁条;22、转轮;23、卷簧;24、保护壳;25、拉手;30、锁体组件;31、第一锁定端;32、第二锁定端;33、驱动部;34、锁舌;35、导向块;36、齿轮;37、齿条;38、连接臂;39、滑移部;391、滑动本体;392、锁块;393、解锁斜面;310、卡接臂;311、卡接段;312、连接段;320、滑移部复位件;331、微动开关;332、触发杆;40、检测组件;41、踏板;42、感应件;43、检测件;50、立桩。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锁车桩的适应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锁定机构及锁车桩。

实施例一

如图1至3所示的一种锁定机构,包括壳体10、锁条组件20和设置在壳体10内的锁体组件30,壳体10具有开口11;锁条组件20能够收纳至壳体10内,锁条组件20具有锁条21,锁条21的至少一部分能够从开口11处伸出壳体10外;锁体组件30具有第一锁定端31和第二锁定端32,第一锁定端31能够将锁条21锁定在壳体10内,当锁条21绕经被锁件并插入锁体组件30时,第二锁定端32能够将锁条21锁定在锁体组件30上。

本实施例通过在壳体10内设置锁条组件20和锁体组件30,并且锁体组件30的第一锁定端31和第二锁定端32分别能够将锁条21锁定在壳体10内和锁体组件30上,在初始状态时,锁条21被第一锁定端31锁定在壳体10内,当用户通过远程终端控制锁体组件30使得第一锁定端31解除对锁条21的锁定时,锁条21能够从壳体10内伸出,然后用户手动将锁条21绕过被锁件后插入到锁体组件30中,锁体组件30的第二锁定端32将锁条21锁定,从而实现被锁件的锁定。上述设置方式中的第一锁定端31和第二锁定端32能够在不同的情况下对锁条21进行锁定,防止锁条21在不需要使用时被所随意抽出,提高了锁定机构的安全性,并且柔性的锁条21能够方便锁定不同的被锁件,使用时仅需要将锁条21绕过被锁件即可,极大提高了锁定机构使用的适应性和广泛性。

本实施例以锁定机构锁定自行车为例进行说明,当然锁定机构也可以用于锁定其他设备。

如图3至图6所示,锁体组件30包括驱动部33和至少一个锁舌34,驱动部33与锁舌34驱动连接以驱动锁舌34滑动,当锁舌34为一个时,锁舌34的两端为第一锁定端31和第二锁定端32,当锁舌34为多个时,一部分锁舌34的一端为第一锁定端31,另一部分锁舌34的一端为第二锁定端32。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部33为驱动电机,锁舌34为两个,两个锁舌34同轴设置,且两个锁舌34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为第一锁定端31和第二锁定端32。驱动部33与两个锁舌34均连接,并能够驱动两个锁舌34向彼此靠近的方向或彼此远离的方向滑动,当需要将锁条21锁定在壳体10内时,两个锁舌34向彼此远离的方向运动,具有第一锁定端31的锁舌34运动到锁条21的运动路径上,从而阻碍锁条21的运动,实现锁条21的锁定;第二锁定端32将锁条21锁定在锁体组件30内的过程与上述过程相似;当需要解锁时,两个锁舌34向彼此靠近的方向运动,两个锁舌34均退出锁条21的运动路径,从而实现解锁。上述锁定和解锁过程会使得第一锁定端31和第二锁定端32同时锁定和同时解锁锁条21,也就是说,当第一锁定端31锁定锁条21时,第二锁定端32也能够锁定锁条21,只是锁条21在此时并未插入锁体组件30内,因而此时的第一锁定端31是锁定锁条21的,第二锁定端32是避空的,相应的,当第二锁定端32锁定锁条21时,第一锁定端31也能够锁定锁条21,只是锁条21在此时已经从壳体10内伸出,因而此时的第一锁定端31是避空的,第二锁定端32是锁定锁条21的。通过上述方式使得锁体组件30能够对不同位置的锁条21进行锁定,避免锁条21的随意操作,保证锁定机构的安全性。

当然,也可以使得驱动部33能够独立控制每个锁舌34的运动,这样可以根据需要驱动相应的锁舌34滑动,实现锁条21在不同位置的锁定。

如图5所示,锁体组件30还包括固定在壳体10内的导向块35,导向块35具有导轨槽,锁舌34的一部分滑动设置在导轨槽内。这样,锁舌34滑动时就能够阻碍锁条21的运动,实现锁定。本实施例中,锁体组件30和锁条组件20是竖直排列的,因而导向槽也是竖直开设的。

在本实施例中,锁体组件30还包括齿轮36、齿条37和至少一个连接臂38,齿轮36与驱动部33的输出端驱动连接;齿条37与齿轮36啮合;各锁舌34与齿条37之间均通过连接臂38连接,且齿条37与连接臂38和连接臂38与锁舌34之间均枢转连接。

具体地,驱动部33的输出端连接有齿轮36,齿轮36与齿条37啮合,在齿条37的一端设置有转接块,连接臂38为两个,两个连接臂38均与转接块枢转连接,同时两个连接臂38分别与两个锁舌34枢转连接,当齿条37在齿轮36的带动下运动时,两个锁舌34在连接臂38的带动下滑动。上述齿轮36和齿条37的配合方式将驱动部33的转动转换为锁舌34的滑动,整体结构简单,方便进行操作,便于组装和维修。

上述方式为驱动部33驱动锁舌34滑动,当然,驱动部33也可以驱动锁舌34转动,通过锁舌34的转动使得锁舌34运动到锁条21的运动路径上,实现对锁条21的锁定。

在本实施例中,锁体组件30还包括与驱动部33连接的蓝牙控制板,蓝牙控制板能够接收来自用户移动终端的控制指令,并根据该控制指令控制驱动部33的动作,从而实现锁条21的锁定和解锁。当然,也可以选择其他类型连接方式的控制板,如rfid、红外、wifi等。

如图2、图7至图10所示,壳体10与锁体组件30对应的位置具有供锁条21插入的锁定孔12,锁体组件30包括滑移部39和与滑移部39枢转连接的卡接臂310,滑移部39沿锁定孔12的轴线方向滑动设置,第二锁定端32能够伸入滑移部39内,以锁定滑移部39;当锁条21插入锁定孔12时,锁条21按压滑移部39,以带动卡接臂310与锁条21预卡紧。由于锁体组件30具有预卡紧的功能,因而当锁条21插入锁体组件30时,锁体组件30能够预卡紧锁条21,使得用户不必手扶锁条21才能实现锁定,方便用户进行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当卡接臂310预卡紧后,通过驱动部33驱动第二锁定端32伸入到滑移部39内,使得锁舌34锁定滑移部39从而锁定锁条21。

具体地,锁舌34的滑动方向与滑移部39的滑动方向垂直,在滑移部39的侧面设置有凹槽,第二锁定端32插入凹槽后,锁舌34阻碍了滑移部39的运动,使得滑移部39无法沿锁定孔12的轴线的方向滑动,从而使得卡接臂310锁定锁条21,此时即使向外拉锁条21,锁条21也无法从锁定孔12中抽出,从而实现锁条21锁定在锁体组件30上。

可选地,锁体组件还包括到位检测装置,到位检测装置与壳体固定连接,当滑移部向远离锁定孔的方向运动到位时,滑移部触发到位检测装置,以检测预卡紧完成,预卡紧完成后,驱动部33再驱动锁舌34运动,实现锁定。当然,也可以通过用户远程控制的方式对驱动部33进行控制。

具体地,如图3所示,到位检测装置包括微动开关331和触发杆332,微动开关331设置在滑移部39远离锁定孔12的一端,且滑移部39上设置有与微动开关331的位置对应的触发杆332,当滑移部39向远离锁定孔12的方向滑动到位时,触发杆332能够接触到微动开关331,从而触发微动开关331,实现到位检测。

本实施例中,通过驱动部33驱动锁舌34锁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设置有微动开关或其他位置检测装置,当拉手25预卡紧后,滑移部39到位并触发微动开关,驱动电机转动以推动第二锁定端32锁定滑移部39;二是在拉手25预卡紧后,需要用户通过手机或其他通讯设备点击确认闭锁之后,通过蓝牙控制板控制驱动电机,使得驱动电机动作以锁定滑移部39。

在本实施例中,卡接臂310包括卡接段311和连接段312,卡接段311与连接段312枢转连接且二者的枢接点沿壳体10的滑道滑动设置,且卡接段311的远离连接段312的一端为卡接端,卡接端沿锁定孔12的径向方向滑动设置,连接段312的远离卡接端的一端与滑移部39枢转连接。

具体地,在滑移部39的同一端设置有卡接臂310,且卡接臂310具有沿锁定孔12的径向方向滑动的卡接段311以及枢接卡接段311和滑移部39的连接段312,在壳体10的锁定孔12处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与内表面平行的导轨,卡接臂310的卡接段311滑动设置在导轨内,卡接端还设置有导向斜面,当锁条21插入锁体组件30时,锁条21在导向斜面的作用下挤压卡接端,使得两个卡接臂310向彼此远离的方向运动一小段距离,然后锁条21的端面与滑移部39的端面抵接并挤压,使得滑移部39向远离锁定孔12的方向运动,此时滑移部39带动两个卡接臂310向彼此靠近的方向运动,从而将锁条21夹紧实现预卡紧。当然,卡接臂310也可以设置成一体结构,此时卡接臂310的靠近卡接端的部分与壳体10滑动连接。

可选地,卡接臂310为多个,且卡接臂310沿锁定孔12周向设置,当锁条21按压滑移部39时,所有卡接臂310的卡接端彼此聚拢以抱紧锁条21。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卡接臂310为两个,两个卡接臂310设置在滑移部39的同一端的两侧,且两个卡接臂310之间间隔180度,使得卡接臂310能够从两个相对的方向夹紧锁条21,保证锁条21受力平衡,防止锁条21脱离锁定孔12。

在本实施例中,滑移部39远离锁定孔12的一端具有导向杆,锁体组件30还包括滑移部复位件320即滑移部复位弹簧,滑移部复位件320套设在导向杆上,滑移部复位件320的两端分别与滑移部39和壳体10抵接,以为滑移部39提供向靠近锁定孔12的方向运动的复位力,当锁条21被抽出锁定孔12时,滑移部复位件320能够使锁体组件30自动复位,方便后续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锁体组件30包括滑移部复位件320的情况下,当锁条21插入锁体组件30时,拉手25挤压滑移部39,需使滑移部39受到的推力大于滑移部复位件320的弹力,才能使卡接臂310向内运动收紧,实现预卡。

如图9所示,滑移部39包括滑动本体391和锁块392,滑动本体391与卡接臂310连接;锁块392滑动设置在滑动本体391上,滑动本体391沿锁定孔12的轴线方向滑动时,锁块392可以随滑动本体391一起沿锁定孔12的轴线方向滑动,或者滑动本体391停止时,锁块392可以相对于滑动本体391滑动,且锁块392相对于滑动本体391的滑动方向与滑动本体391的滑动方向之间具有夹角,第二锁定端32能够插入锁块392以锁定滑移部39,当锁块392向远离第二锁定端32的方向运动时,第二锁定端32与锁块392脱离以实现解锁。

具体地,滑移部39由滑动本体391和锁块392两部分组成,滑动本体391沿锁定孔12的轴线方向滑动,锁块392相对于滑动本体391的滑动方向(图9中为水平方向)与滑动本体391的滑动方向(图9中为竖直方向)垂直,且锁块392的滑动方向与第二锁定端32相同,锁块392的靠近第二锁定端32的侧面上设置有凹槽。当然,该侧面可以外露在滑动本体391外,也可以设置在滑动本体391内。通过上述结构实现滑移部39的紧急解锁,具体过程如下:当第二锁定端32插入凹槽时,锁舌34阻碍了滑动本体391和滑块沿锁定孔12的轴线方向滑动,从而实现锁定,此时锁块392仍然能够沿与锁定孔12的轴线垂直的方向滑动,并且当锁块392滑动时,凹槽远离锁舌34使得锁舌34解除对滑动本体391的锁定,锁条21就能够从锁定孔12中拔出,实现紧急解锁。

如图8所示,锁块392远离锁舌34的一端具有解锁斜面393,壳体10还具有紧急解锁孔13,通过紧急解锁孔13伸入壳体10内的解锁件能够挤压解锁斜面393,以带动锁块392脱离锁舌34。并且滑移部39还包括设置在滑动本体391和锁块392之间的锁块复位件即锁块复位弹簧,锁块复位件驱动锁块392向靠近锁舌34的方向滑动,这样在没有外力挤压解锁斜面393时,锁块392在锁块复位件的作用下保持与锁舌34的锁定状态,从而避免锁定机构的震动等导致滑移部39意外解锁的情况。当然,还可以在紧急解锁孔13上设置锁芯,通过解锁钥匙转动锁芯使得锁芯挤压解锁斜面393,实现紧急解锁。

如图14所示,锁定机构还包括检测组件40,检测组件40的一部分设置在壳体10内,且检测组件40能够检测被锁件的位置以控制锁体组件30的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组件40包括踏板41、感应件42和检测件43,踏板41与感应件42连接,当被锁件按压踏板41时,踏板41能够带动感应件42一同运动;检测件43与蓝牙控制板连接,检测件43能够检测感应件42的位置,并向蓝牙控制板中发送位置信号,以启动蓝牙控制板中的蓝牙模块,然后蓝牙模块能够接受到用户通过远程终端发送的控制信号,蓝牙控制板接收该控制信号以控制驱动部33的动作。当然,检测组件40也可以直接通过红外线感应器等位置感应器检测自行车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在踏板41与壳体10之间还设置有踏板复位件即踏板复位弹簧,踏板复位件能够为踏板41提供向上运动的复位力,使得自行车不再下压踏板41时,踏板41能够自动复位。

如图11至图13所示,锁条组件20包括锁条21、转轮22和卷簧23,转轮22枢转设置在壳体10内,锁条21绕设在转轮22上;卷簧23与转轮22驱动连接,以在锁条21脱离锁体组件30时驱动转轮22转动,使锁条21卷绕在转轮22上,同时还能够在锁定组件锁定锁条21后将多余的锁条21收回转轮22上。

可选地,锁条组件20还包括保护壳24和拉手25,保护壳24具有过孔,锁条21收纳在保护壳24内;拉手25设置在锁条21伸出过孔的一端,且拉手25止挡在过孔的外侧,锁条组件20通过拉手25伸出壳体10,并通过拉手25插入锁体组件30以将锁条21锁定。转轮22、卷簧23全都容纳在保护壳24内,拉手25与锁条21的一端连接且位于保护壳24的外侧,并且拉手25的至少一部分的直径大于过孔的直径,以防止锁条21在卷簧23的作用下被全部收回保护壳24内导致锁条21无法抽出的问题。保护壳24的设置将锁条组件20与壳体10内的其他组件分隔开来,避免锁条21对其他组件产生影响。当然,也可以直接将锁条21和转轮22设置在壳体10内,在开口11处设置一个可滑动的挡板,未使用时,挡板和壳体10能够对壳体10内的组件进行保护,当挡板避让开口11时,锁条21能够从开口11伸出,伸出的方式可以通过用户手动将锁条21从壳体10内抽出,也可以设置弹簧将锁条弹出。当然,也可以不设置挡板。

需要说明的是,锁条组件20实际插入锁定孔12以及被第一锁定端31锁定的部分均为拉手25,通过拉手25既方便了锁条21的抽拉,又方便了锁条21的锁定。

可选地,拉手25远离锁条21的一端的侧面具有环槽,当拉手25插入锁定孔12后,卡接臂310能够卡接在环槽内,以将拉手25预卡紧在锁体组件30上。拉手25靠近锁条21的一端为止挡端面,止挡端面的直径大于过孔的直径且大于锁定孔12的直径,这样在保证拉手25起到止挡和卡接效果的同时减小了拉手25的体积,并且避免了拉手25插入锁定孔12的距离过大导致拉手25不方便从锁定孔12中拔出。

在本实施例中,锁条组件20还包括弹出件即弹簧,弹出件的两端分别与保护壳24和拉手25抵接,以为锁条21提供弹出壳体10的弹性力。

具体地,在拉手25与保护壳24之间设置有弹出件,弹出件为拉手25提供弹出壳体10的弹力,第一锁定端31具有斜面结构,相应地,拉手25的靠近锁条21的端面的直径大于远离锁条21的端面的直径,使得拉手25的侧面形成一定的倾斜度,且拉手25的侧面的倾斜方向与斜面结构的倾斜方向相同。在初始状态时,当自行车下压踏板41时,踏板41带动感应件42下滑,检测件43通过蓝牙控制板控制驱动部33驱动锁舌34滑动,使得第一锁定端31不再止挡拉手25,锁条21以及拉手25在弹出件的作用下弹出,当自行车解锁后,锁条21在卷簧23的作用下收回,直到弹出件的弹力与卷簧23的弹力平衡,然后用户通过蓝牙控制板控制驱动部33驱动锁舌34滑动,使得第一锁定端31向靠近拉手25的方向滑动,第一锁定端31的的斜面结构挤压拉手25,使得拉手25在锁舌34的挤压下完全收回到壳体10内,实现复位。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锁车桩,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立桩50以及上述的锁定机构,立桩50可以固定在地面上如图17所示,也可以固定在墙体上如图18所示。如图15和图16所示,立桩50具放置车轮的插槽,锁定机构设置在立桩50上,其中壳体10以及壳体10内的组件设置在立桩50的插槽外的部分的底部,检测组件40的踏板41位于插槽的底部。当车轮放置在插槽内时,车轮就自动下压踏板41,踏板41带动感应件42下滑,并且用户通过手机终端控制驱动部33动作,使得第一锁定端31避让拉手25后,锁条21以及拉手25在弹出件的作用下弹出,用户将锁条21绕经车轮后插入锁定孔12中,滑移部39和卡接臂310将拉手25预卡紧,再通过手机终端控制驱动部33动作,将第二锁定端32插入到滑移部39的凹槽中,实现车辆的锁定。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锁舌34仅有一个,锁舌34伸出导向块35的两端为第一锁定端31和第二锁定端32。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部33可以与锁舌34通过蜗轮蜗杆结构连接,当驱动部33转动时,锁舌34在导向槽内滑动,通过改变锁舌34的滑动方向使得第一锁定端31或者第二锁定端32锁定锁条21,从而实现对不同位置的锁条21进行锁定。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锁车桩的适应性差的问题;

2、通过锁体组件对锁条在初始状态和插入锁定孔后均进行锁定,避免锁条的随意操作,提高了锁定机构的安全性;

3、用户将自行车推入后,必须通过扫码确认才能使拉手拉出,能够防止锁条被随意拉出。在将拉手插入锁定孔后,可以根据微动开关检测自动闭锁,也可以用户通过手机或其他通讯设备点击确认闭锁,实现方式灵活;

4、柔性的锁条能够方便锁定不同的被锁件,使用时仅需要将锁条绕过被锁件即可,极大提高了锁定机构使用的适应性和广泛性。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