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生式两足微型爬行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7823发布日期:2019-03-19 23:08阅读:711来源:国知局
一种仿生式两足微型爬行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领域,涉及一种微型爬行机器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两足来爬行的微型机器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微型爬行机器人的尺寸相对较大,并且不能在例如小于30mm的气隙内爬行。现有的微型爬行机器人大都使用滚轮或履带作为驱动机构。此外,现有的微型爬行机器人的构造都是刚性的,限制了机器人能够爬行的气隙尺寸。特别是在例如管道内爬行的一些特殊应用的场合,这种限制尤其明显。

目前在对于微型场合的探测检测中,诸如管道或气隙的直径小于30mm时,需要借助于机器人将微型探测设备携带至目标位置,来进行探测或检查,常规的机器人主要面临以下问题:(1)常规机器人采用轮式或者履带式移动,体积较大,不能在微型场合下工作;(2)需要利用多个动力源来提供动力,增大了机器人重量,同时造成装置体积过大;(3)机构的构造为刚性结构,柔顺性差,对管道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4)因采用轮式或履带式机构,造成机器人的控制复杂,而在细微场合中存在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机器人存在的体积大、重量大、机构柔顺性差、控制复杂,而造成无法在微型场合下使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仿生式两足微型爬行机器人,通过利用全新的动力源设计、腿部的柔顺性化处理等,使得机器人体积重量小,控制方案简单,结构可靠,适合在微型场合中使用。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仿生式两足微型爬行机器人,包括壳体、前腿、前移动机构、后腿、后移动机构、驱动机构、电源模块、控制模块、通信传感模块、柔性铰链、步态调节阀,所述的前腿设置在壳体前端,并通过柔性铰链与壳体相连,所述的前移动机构由前活塞缸和前活塞杆组成,其前活塞缸通过铰链与前腿连接,前活塞杆通过铰链与壳体连接,所述的后腿设置在壳体后端,并通过柔性铰链与壳体相连,所述的后移动机构由后活塞缸和后活塞杆组成,后活塞缸与后腿铰接,后活塞杆与壳体铰接;

所述的驱动机构、电源模块、控制模块和通信传感模块均设置在壳体上。

所述的驱动机构由腔体、上弹性活动膜、上复位弹簧、上气压管、起振盘、电机、下弹性活动膜、下复位弹簧、下气压管组成,所述的腔体的外侧固定在壳体上,所述的腔体内部有三个腔体,所述的上弹性活动膜固定在壳体内壁上,并与壳体内壁构成上腔体,所述的下弹性活动膜固定在壳体内壁上,并与壳体内壁构成下腔体,所述的上弹性活动膜和下弹性活动膜与壳体内壁构成中腔体,上腔体与下腔体为封闭腔体,所述的上复位弹簧设置在上腔体中,所述的下复位弹簧设置在下腔体中,所述的上气压管一端与上腔体连通,另一端与前移动机构中的前活塞缸相连,所述的下气压管一端与下腔体连通,另一端与后移动机构中的后活塞缸相连,所述的起振盘设置在中腔体中,并与上弹性活动膜、下弹性活动膜贴合,所述的起振盘的传动轴为偏心设置,并与电机的轴相连,所述的电机通过支架与壳体相连;

所述的步态调节阀由上控制阀、下控制阀组成,所述的上控制阀固连在腔体的上侧,并通过空心软管与上腔体连通,所述的下控制阀固连在腔体的下侧,并通过空心管与下腔体连通。

所述的柔性铰链的截面为圆弧形。

所述的上复位弹簧和下复位弹簧均为压缩弹簧。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采用全新的动力源设计,利用单一的电机来提供微型机器人两足的运动控制,使得控制方案简单,同时由于采用单一的动力源,减小了机器人体积、降低了机器人的重量。

(2)本发明对于机器人的腿部连接采用柔顺铰链来完成,增大了机构的柔顺性,避免了使用常规机械铰链带来的制造复杂、体积大、柔顺性差的问题,并且腿部可采用柔软材料制作,增大了装置的柔顺性。

(3)本发明摒弃了传统的机械方案,利用全新的动力体系和全新的运动关节,使得其更能够适合在微型场合中使用。

(4)本发明其外壳可采用柔软材料制作,使得其可以承受一定的挤压,进而可以保证在工作过程中因环境恶劣造成挤压时不被损毁,能满足在工况恶劣的情况下工作。

(5)本发明结构简单,加工制作成本低廉,在恶劣环境下工作,可以作为一次性耗材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驱动机构6的结构图;

图5为图4中的b向视图。

附图中:1—壳体,2—前腿,3—前移动机构,4—后腿,5—后移动机构,6—驱动机构,7—电源模块,8—控制模块,9—通信传感模块,10—柔性铰链,11—步态调节阀;61—腔体,62—上弹性活动膜,63—上复位弹簧,64—上气压管,65—起振盘,66—电机,67—下弹性活动膜,68—下复位弹簧,69—下气压管;111—上控制阀,112—下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5所示,一种仿生式两足微型爬行机器人,包括壳体1、前腿2、前移动机构3、后腿4、后移动机构5、驱动机构6、电源模块7、控制模块8、通信传感模块9、柔性铰链10、步态调节阀11,所述的前腿2设置在壳体1前端,并通过柔性铰链10与壳体1相连,所述的前移动机构3由前活塞缸和前活塞杆组成,其前活塞缸通过铰链与前腿2连接,前活塞杆通过铰链与壳体1连接,所述的后腿4设置在壳体1后端,并通过柔性铰链10与壳体1相连,所述的后移动机构5由后活塞缸和后活塞杆组成,后活塞缸与后腿4铰接,后活塞杆与壳体1铰接,

所述的驱动机构6、电源模块7、控制模块8和通信传感模块9均设置在壳体1上。

所述的驱动机构6由腔体61、上弹性活动膜62、上复位弹簧63、上气压管64、起振盘65、电机66、下弹性活动膜67、下复位弹簧68、下气压管69组成,所述的腔体61的外侧固定在壳体1上,所述的腔体61内部有三个腔体,所述的上弹性活动膜62固定在壳体1内壁上,并与壳体1内壁构成上腔体,所述的下弹性活动膜67固定在壳体1内壁上,并与壳体1内壁构成下腔体,所述的上弹性活动膜62和下弹性活动膜67与壳体1内壁构成中腔体,上腔体与下腔体为封闭腔体,所述的上复位弹簧63设置在上腔体中,所述的下复位弹簧68设置在下腔体中,所述的上气压管64一端与上腔体连通,另一端与前移动机构3中的前活塞缸相连,所述的下气压管69一端与下腔体连通,另一端与后移动机构5中的后活塞缸相连,所述的起振盘65设置在中腔体中,并与上弹性活动膜62、下弹性活动膜67贴合,所述的起振盘65的传动轴为偏心设置,并与电机66的轴相连,所述的电机66通过支架与壳体1相连;

所述的步态调节阀11由上控制阀111、下控制阀112组成,所述的上控制阀111固连在腔体61的上侧,并通过空心软管与上腔体连通,所述的下控制阀112固连在腔体61的下侧,并通过空心管与下腔体连通。

所述的柔性铰链10的截面为圆弧形。

所述的上复位弹簧63和下复位弹簧68均为压缩弹簧。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所述的壳体(1)、前腿(2)、后腿(4)均采用硅胶制作;

所述的前移动机构(3)和后移动机构(5)的初始状态相反,即在未运动之前,前移动机构(3)中的前活塞杆位于前活塞缸的最上端,此时后移动机构(5)中的后活塞杆位于后活塞缸的最下端,关闭上控制阀(111)和下控制阀(112)。

此时开启电机(66),机器人处于双足并行移动步态。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所述的壳体(1)、前腿(2)、后腿(4)均采用硅胶制作;

所述的前移动机构(3)和后移动机构(5)的初始状态相同,即在未运动之前,前移动机构(3)中的前活塞杆位于前活塞缸的最上端,此时后移动机构(5)中的后活塞杆位于后活塞缸的最上端,关闭上控制阀(111)和下控制阀(112)。

此时开启电机(66),机器人处于双足交替移动步态。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所述的壳体(1)、前腿(2)、后腿(4)均采用硅胶制作;

所述的前移动机构(3)和后移动机构(5)的初始状态相同,即在未运动之前,前移动机构(3)中的前活塞杆位于前活塞缸的最上端,此时后移动机构(5)中的后活塞杆位于后活塞缸的最上端;

开启上控制阀(111),关闭下控制阀(112),使得机器人前腿(2)的移动幅度小于后腿(4)的移动幅度;

此时开启电机(66),机器人处于跳跃步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