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自行车休息刹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4696发布日期:2018-09-25 20:22阅读:9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自行车休息刹把。



背景技术:

休息把是通常附接至自行车把手上的加长把,或者可选地形成为把手自身的一部分。自行车的把手通常沿着与行进路径大致垂直的方向延伸,但休息把设计成大致沿着行进方向延伸。当骑行人员需要以休息的姿态骑行时,将小手臂放在把托上,双手握住休息把,这种姿势能缓解长时间骑行姿势和胳膊的力量,又能减轻在骑行过程中风的阻力。特别是在山地自行车中,休息姿势显得非常重要。

目前在现有的自行车休息把只能在长途骑行过程中缓解胳膊的力量和减轻骑行过程中风的阻力,这种休息把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前方突然出现紧急情况刹车,骑行者就要从休息姿势回到原来的骑行姿势,然后捏住自行车的刹车把才能有效的刹车,而这一系列动作均需要一段时间,不能在第一时间刹车,从而会给骑行者和他人带来不安全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自行车休息刹把,以增加休息把的刹车功能,提高骑行的安全系数,同时增加把托的调节功能以适应不同人群。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自行车休息刹把,包括左支架和右支架,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均包括安装架和休息把;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的休息把的后部均通过对应的所述安装架对称安装于自行车的车把上,并且左支架的左休息把的前部和右支架的右休息把的前部均设有刹车把;所述左休息把和右休息把的刹车把均与自行车对应的刹车把联动连接,通过捏压左休息把和右休息把的刹车把,进而带动自行车对应的刹车把制动对应的车轮。

优选地,所述左休息把的刹车把安装于左休息把的前侧壁,所述右休息把的刹车把安装于右休息把的前侧壁。手掌握住休息把的前部时,手指位于休息把的前侧壁上,将刹车把安装在休息把的前侧壁,方便手指捏压,有利于在紧急情况下捏压刹车把,缩短刹车时间。

优选地,所述左休息把和右休息把的刹车把均通过刹车线与自行车对应的刹车把联动连接。采用常用的刹车线,减少设计成本,同时也方便故障维修时配件的选配。

优选地,所述左休息把的刹车线贯穿左休息把,并且该刹车线的一端从左休息把的前端穿出与左休息把的刹车把连接,另一端从左休息把的后端穿出通过卡子与对应的自行车刹车把连接。将刹车线的大部分隐藏在休息把中,一方面避免了因刹车线过多而造成的凌乱,影响美观;另一方面避免了刹车线外露经受风吹日晒,减少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右休息把的刹车线贯穿右休息把,并且该刹车线的一端从右休息把的前端穿出与右休息把的刹车把连接,另一端从右休息把的后端穿出通过卡子与对应的自行车刹车把连接。

优选地,所述左支架还包括用于托住手臂的左把托,所述左把托安装于左支架的安装架上;所述右支架还包括用于托住手臂的右把托,所述右把托安装于右支架的安装架上。把托承受手臂的上部分重量,使骑行者以休息姿势骑行时更加舒适。

优选地,所述左把托和右把托均与对应的安装架转动连接,并且左把托和右把托均沿前后方向转动。不同人群的胳膊长度不同,通过调整把托的角度以提高对不同人群的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在休息把上增加了刹车把,并且休息把上的刹车把与自行车上的刹车把联动,捏压休息把上的刹车把便带动自行车上的刹车把,从而实现制动。骑行者处于休息姿势时,即使出现紧急情况,骑行者也能在第一时间作出制动操作,克服了常规的休息把必须从休息姿势回到原来的骑行姿势才能采取制动操作的缺点,提高对应急情况的处理,大大提高了骑行过程中的安全系数,有效的防止在骑行过程中来不及刹车所引发的安全事故,从而保证了骑行者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此外,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自行车,也适用不同类型的刹车装置,比如油刹和线刹,均可以加装,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俯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左视图。

附图中,1-左支架,2-右支架,3-安装架,4-休息把,5-第一轴套,6-刹车把,7-刹车线,8-线套,9-线芯,10-第二轴套,11-左把托,12-左安装轴,13-右把托,14-右安装轴,15-定位螺栓,16-卡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A方向表示前方,B方向表示后方,C方向表示左方,D方向表示右方。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自行车休息刹把,包括左支架1和右支架2。左支架1和右支架2均包括安装架3和休息把4,左支架1和右支架2的休息把4的后部均通过对应的安装架3对称安装于自行车的车把上。左支架1和右支架2的安装架3均设有与自行车的车把相适配的第一轴套5,第一轴套5通过锁紧螺栓与车把锁紧。通过第一轴套5可以调整左支架1和右支架2之间的距离,从而适应不同人群的肩膀宽度,提高骑行者的舒适度。

如图3所示,左支架1的左休息把的前部和右支架2的右休息把的前部均设有刹车把6,左休息把的刹车把6安装于左休息把的前侧壁,右休息把的刹车把6安装于右休息把的前侧壁。手掌握住休息把4的前部时,手指位于休息把4的前侧壁上,将刹车把6安装在休息把4的前侧壁,方便手指捏压,有利于在紧急情况下捏压刹车把6,缩短刹车时间。左休息把和右休息把的刹车把6均与自行车对应的刹车把联动连接,通过捏压左休息把和右休息把的刹车把6,进而带动自行车对应的刹车把制动对应的车轮。骑行者处于休息姿势时,即使出现紧急情况,骑行者也能在第一时间作出制动操作,克服了常规的休息把4必须从休息姿势回到原来的骑行姿势才能采取制动操作的缺点,提高对应急情况的处理,大大提高了骑行过程中的安全系数,有效的防止在骑行过程中来不及刹车所引发的安全事故,从而保证了骑行者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左休息把和右休息把的刹车把6均通过刹车线7与自行车对应的刹车把联动连接。刹车线7包括线套8和线芯9,线套8均通过第二轴套10固定于自行车的车把上,线芯9的两端分别与休息把4的刹车把6连接,以及自行车的刹车把连接。采用常用的刹车线7,减少设计成本,同时也方便故障维修时配件的选配。左休息把的刹车线7贯穿左休息把,并且该刹车线7的线芯9的一端从左休息把的前端穿出与左休息把的刹车把6连接,线芯9的另一端从左休息把的后端穿出通过卡子16与对应的自行车刹车把连接,该端的线套8通过第二轴套10固定在车把上。右休息把的刹车线7贯穿右休息把,并且该刹车线7的线芯9的一端从右休息把的前端穿出与右休息把的刹车把6连接,线芯9的另一端从右休息把的后端穿出通过卡子16与对应的自行车刹车把连接,该端的线套8通过另外一个第二轴套10固定在车把上。将刹车线7的大部分隐藏在休息把4中,一方面避免了因刹车线7过多而造成的凌乱,影响美观;另一方面避免了刹车线7外露经受风吹日晒,减少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的左支架1还包括用于托住手臂的左把托11,左把托11安装于左支架1的安装架3上。右支架2还包括用于托住手臂的右把托13,右把托13安装于右支架2的安装架3上。把托承受手臂的上部分重量,使骑行者以休息姿势骑行时更加舒适。左支架1的安装架3上设有往左边延伸的左安装轴12,左把托11套设在左安装轴12上,通过左把托11上的定位螺栓15锁紧以防止转动。右支架2的安装架3上设有往右边延伸的右安装轴14,右把托13套设在右安装轴14上,通过右把托13上的定位螺栓15锁紧以防止转动。左把托11和右把托13均与对应的安装架3转动连接,将左把托11和右把托13沿前后方向转动以适应胳膊长度不同的人群,从而提高把托对不同人群的匹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