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量高弹性的自行车座垫吸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5156发布日期:2018-11-09 22:40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座垫的吸振结构设计,特别是一种轻量高弹性的自行车座垫吸振结构。



背景技术:

自行车运动目前已相当普及,而各项附属配备也广为使用,且更加的专业化。传统的自行车座垫结构设计中,为了要使使用者在骑自行车时不致承受太大的振动,故大部分在座垫底部设置一对螺旋圈状弹簧作为主要的吸振元件。但此种设计在组件组装时并不方便,需依赖大量人工,且在实际使用时,该螺旋圈状弹簧由于在受压伸张时,会在螺旋圈状弹簧呈现较大间距,而有可能夹伤手指的问题。再者,该螺旋圈状弹簧外露,故很容易沾附灰尘。

为了要改善传统圈状螺旋弹簧的问题,故有业者以例如橡胶材料或塑化材料制成的吸振块安装在座垫底部,作为吸振元件。虽然简化了组件的组装问题及夹伤手指的问题,但实际使用时,发现其吸振效果并不理想。

再者,传统使用的吸振块重量较重,无法提供一轻质的自行车座垫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自行车座垫吸振结构的缺失,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是提供一种轻量高弹性的自行车座垫吸振结构,以期提供自行车使用者较佳的吸振效果及轻质的自行车座垫产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轻量高弹性的自行车座垫吸振结构,包括有一座垫、一承架,其中该座垫具有一乘座面及一底面,该承架的前端结合在该座垫的一底部前端,而该承架的后端结合有一托持座,并在该托持座与该座垫的底部后端之间结合两个吸振模块,其中:

该吸振模块的顶面扺顶于该座垫的该底部,而该吸振模块的底面则扺压于该托持座上;

吸振模块的顶面与底面之间形成一竖直方向的中心孔,一锁固件通过该托持座的一贯孔和该吸振模块的该中心孔而锁固在该座垫的一底部定位孔,而将该吸振模块定位在该托持座与该座垫的该底部之间;

吸振模块由多个发泡单体通过黏连部分彼此相邻黏连所构成,每一个该发泡单体中包括多个发泡微孔。

其中,该吸振模块的外环面还结合一外覆筒。

其中,该外覆筒是以橡胶材料或塑化材料所制成。

其中,该吸振模块中还结合一内置弹性件。

其中,该内置弹性件是一螺旋圈状弹簧。

其中,该吸振模块的内部形成一封闭的镂空气室。

其中,该两个吸振模块之间还以一连结部将该两个吸振模块相连。

在效果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轻量高弹性的自行车座垫吸振结构,当座垫承受一压力时,吸振模块受到该压力而产生暂时形变,从而由吸振模块吸收该压力,以增加自行车骑乘者的舒适性。再者,本实用新型的吸振模块在必要时亦可结合外覆筒、内置弹性件等附属组件,而达到所需的弹性。

再者,在组装方面,吸振模块可制成一单一模组,故在组装时极为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后视立体图。

图2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仰视立体图。

图3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仰视立体分解图。

图4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吸振模块结合在座垫与托持座之间的剖视图。

图5进一步显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即本实用新型的吸振模块中由多个发泡单体并通过相邻发泡单体间的黏连部分黏连而构成吸振模块的扩大示意图。

图6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吸振模块结合在一自行车座垫后再结合一立杆时的侧视示意图。

图7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8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9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0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剖视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 座垫

11 乘座面

12 底面

13 底部前端

14 底部后端

15 底部定位孔

2 承架

21 前端

22 后端

3 托持座

31 贯孔

4 吸振模块

41 中心孔

42 发泡单体

43 发泡微孔

44 黏连部分

45 外覆筒

46 内置弹性件

47 镂空气室

5 锁固件

6 连结部

P 压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阅图1-3所示,其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后视立体图、仰视立体图及仰视立体分解图。如图所示,一座垫1具有一乘座面11及一底面12。一承架2的一前端21结合在该座垫1的一底部前端13,而该承架2的一后端22结合有一托持座3,并在该托持座3与该座垫1的一底部后端14之间结合一对吸振模块4。

图4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吸振模块4结合在座垫1与托持座3之间的剖视图。吸振模块4的顶面扺顶于该座垫1的底部,而吸振模块4的底面则扺压于该托持座3上。吸振模块4的顶面与底面之间形成一竖直方向的中心孔41。

图5进一步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吸振模块4中由多个发泡单体42并通过相邻发泡单体42间的黏连部分44黏连而构成吸振模块4的扩大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吸振模块4由多个发泡单体42彼此相邻黏连而构成一实心的吸振模块4。每一个该发泡单体42的内部包括多个发泡微孔43。在实际制成时,该发泡单体42的制作可采用例如垫塑性聚氨酯高分子材料经发泡工序而在该发泡单体42的内部形成多个发泡微孔43,而得到具有重量轻及高弹性特性的单体颗粒。然后再以适当的黏合材料将多数个发泡单体42相互黏连或以热熔发泡单体42的表面而使相邻的多个发泡单体42通过黏连部分44相互黏连,并成型出模块的形状,而制成该吸振模块4。

在结合吸振模块4和该座垫1、承架2、托持座3时,以一锁固件5通过该托持座3的一贯孔31和该吸振模块4的该中心孔41而锁固在座垫1的一底部定位孔15,而将该吸振模块4定位在该托持座3与该座垫1的底部之间。

由于吸振模块4是由多个发泡单体42所组成,且每一个发泡单体42的内部又包括多个发泡微孔43,故当座垫1的乘座面11承受一竖直方向的压力P时,吸振模块4的顶面与底面之间受到该压力P的压缩而产生暂时形变,从而由该吸振模块4吸收该压力P。当压力P消失时,吸振模块4又回复到原来的型态。

座垫1除了会承受竖直方向的压力P之外,亦有可能会有非竖直方向的偏摆力,但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锁固件5是通过托持座3的贯孔31和该吸振模块4的该中心孔41而锁固在座垫1的一底部定位孔15,故可通过该锁固件5而限制了该非竖直方向的偏摆力。再者,如果施加到吸振模块4的竖直方向的压力P过大时,则由于锁固件5是可活动地通过托持座3的贯孔31,故锁固件5的顶端以座垫1的底部定位孔15为定点而底端则会因应压力的大小而上升或下降。

图6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吸振模块4结合在一自行车座垫1后再结合一立杆时的侧视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座垫吸振结构同样也可以应用在其它用应用领域(例如机车、电动自行车、电动车、汽车座垫...等)。

图7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本实施例的组成构件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故相同元件乃标示相同的元件编号,以资对应。本实施例中,吸振模块4的外环面还结合一外覆筒45,可作为吸振模块4的保护层及吸振辅助元件。该外覆筒45可以橡胶材料或塑化材料之一所制成。

图8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本实施例中,吸振模块4的内部还可以结合一内置弹性件46,可作为吸振模块4的吸振辅助元件。该内置弹性件46可为一螺旋圈状弹簧。

图9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剖视图。相较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实心吸振模块4,在本实施例中,吸振模块4的内部形成一封闭的镂空气室47。镂空气室47提供该吸振模块4更佳的轻量特性及不同的弹性特性,但仍在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精神内。

图10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剖视图。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吸振模块4之间还可以一连结部6将两个吸振模块4相连,而构成一体型的吸振模块,以简化组装。再者,该两个吸振模块或一体型的吸振模块亦可直接制作于托持座3上,更利于组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