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65854发布日期:2018-12-14 21:54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用推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建筑用推车,属于建筑运输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手推车是以人力推、拉的搬运车辆,它是一切车辆的始祖,虽然手推车物料搬运技术不断发展,但手推车仍作为不可缺少的搬运工具而沿用至今。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720554919.4的一种建筑用推车包括车体和放置板,所述车体由V形底座和两个侧壁组成,所述两个侧壁设置在V形底座的两侧上端,所述放置板由V形滑座和隔断板组成,所述隔断板设置在V形滑座的中间处,但是该现有技术施工区域路面较不平整,推车的减震功能较差,导致工作人员推动推车较费力,减少推车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用推车,以解决现有技术施工区域路面较不平整,推车的减震功能较差,导致工作人员推动推车较费力,减少推车寿命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筑用推车,其结构包括右推杆、左推杆、装料槽、轴承套、转轴、第一连接杆、轮圈、左支撑杆、右支撑杆、第二连接杆,所述右推杆的外表面与装料槽的上表面相焊接,所述左推杆的外表面与装料槽的上表面相连接,所述轮圈的内表面共设有六个第一连接杆并且采用垂直焊接,所述轴承套的内表面安装于转轴的外表面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轴承套的外表面共设有六个第一连接杆并且采用垂直焊接,所述装料槽的下表面与转轴的外表面相连接,所述装料槽的外表面安装于左支撑杆的内表面并且采用垂直焊接,所述装料槽的外表面与右支撑杆的内表面相连接,所述转轴包括转动杆、上钢板、上垫片、上限位杆、上固定套、弹簧、下固定套、下钢板、下垫片、下限位杆,所述下限位杆嵌入安装于转动杆的外表面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上钢板的上表面与上垫片的下表面相贴合,所述上垫片的外表面安装于上限位杆的内表面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上限位杆嵌入安装于上钢板的下表面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上钢板的下表面安装于上固定套的上表面并且采用垂直焊接,所述上钢板的下表面与弹簧的上表面相焊接,所述下固定套的下表面安装于下钢板的上表面并且采用垂直焊接,所述下钢板的下表面与下垫片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下限位杆嵌入安装于下垫片的上表面并且采用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右推杆的外表面安装于第二连接杆的右表面并且采用垂直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左推杆的外表面安装于第二连接杆的左表面并且采用垂直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安装于轴承套的内表面并且采用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杆为直径1CM、高50CM的圆柱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左支撑杆采用钢铁材质,硬度较高,不易变形。

进一步地,所述上垫片采用橡胶材质,弹性较好,减震功能较好。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推车,将建筑材料放在装料槽内,工作人员推动右推杆和左推杆,当遇到路面不平整时,轮圈开始抖动,轮圈将力传给转动杆,转动杆将力传递给下垫片,下垫片将力传递给下钢板,下钢板对弹簧进行压缩,弹簧产生一个反弹的力与抖动的力相平衡,推车的减震功能较好,工作人员推动推车较省力,提高推车寿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推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右推杆-1、左推杆-2、装料槽-3、轴承套-4、转轴-5、第一连接杆-6、轮圈-7、左支撑杆-8、右支撑杆-9、第二连接杆-10、转动杆-501、上钢板-502、上垫片-503、上限位杆-504、上固定套-505、弹簧-506、下固定套-507、下钢板-508、下垫片-509、下限位杆-5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用推车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右推杆1、左推杆2、装料槽3、轴承套4、转轴5、第二连接杆 6、轮圈7、左支撑杆8、右支撑杆9、第二连接杆10,所述右推杆1的外表面与装料槽3的上表面相焊接,所述左推杆2的外表面与装料槽3的上表面相连接,所述轮圈7的内表面共设有六个第二连接杆6并且采用垂直焊接,所述轴承套4的内表面安装于转轴5的外表面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轴承套4的外表面共设有六个第二连接杆6并且采用垂直焊接,所述装料槽3的下表面与转轴5的外表面相连接,所述装料槽3的外表面安装于左支撑杆8的内表面并且采用垂直焊接,所述装料槽3的外表面与右支撑杆9的内表面相连接,所述转轴5包括转动杆501、上钢板502、上垫片 503、上限位杆504、上固定套505、弹簧506、下固定套507、下钢板508、下垫片509、下限位杆510,所述下限位杆510嵌入安装于转动杆501的外表面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上钢板502的上表面与上垫片503的下表面相贴合,所述上垫片503的外表面安装于上限位杆504的内表面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上限位杆504嵌入安装于上钢板502的下表面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上钢板502的下表面安装于上固定套505的上表面并且采用垂直焊接,所述上钢板502的下表面与弹簧506的上表面相焊接,所述下固定套507的下表面安装于下钢板508的上表面并且采用垂直焊接,所述下钢板508的下表面与下垫片509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下限位杆510嵌入安装于下垫片509的上表面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右推杆1的外表面安装于第二连接杆10的右表面并且采用垂直焊接,所述左推杆2的外表面安装于第二连接杆10的左表面并且采用垂直焊接,所述转动杆501的外表面安装于轴承套4的内表面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第二连接杆10为直径 1CM、高50CM的圆柱体结构,所述左支撑杆8采用钢铁材质,硬度较高,不易变形,所述上垫片503采用橡胶材质,弹性较好,减震功能较好。

本专利所说的转轴5顾名思义即是连接产品零部主件必须用到的、用于转动工作中既承受弯矩又承受扭矩的轴,所述弹簧506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亦作“弹簧”,一般用弹簧钢制成,弹簧的种类复杂多样,按形状分,主要有螺旋弹簧、涡卷弹簧、板弹簧、异型弹簧等。

在进行使用时将建筑材料放在装料槽3内,工作人员推动右推杆1和左推杆2,当遇到路面不平整时,轮圈7开始抖动,轮圈7将力传给转动杆 501,转动杆501将力传递给下垫片509,下垫片509将力传递给下钢板508,下钢板508对弹簧506进行压缩,弹簧506产生一个反弹的力与抖动的力相平衡。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施工区域路面较不平整,推车的减震功能较差,导致工作人员推动推车较费力,减少推车寿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推车,将建筑材料放在装料槽内,工作人员推动右推杆和左推杆,当遇到路面不平整时,轮圈开始抖动,轮圈将力传给转动杆,转动杆将力传递给下垫片,下垫片将力传递给下钢板,下钢板对弹簧进行压缩,弹簧产生一个反弹的力与抖动的力相平衡,推车的减震功能较好,工作人员推动推车较省力,提高推车寿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