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自然频率的EPS上管柱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5027发布日期:2018-12-07 22:16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自然频率的EPS上管柱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提高自然频率、防止共振、提高汽车行驶安全性的提高自然频率的EPS上管柱的结构。



背景技术:

转向器的作用是把来自转向盘的转向力矩和转向角进行适当的变换 (主要是减速增矩),再输出给转向拉杆机构,从而使汽车转向,所以转向器本质上就是减速传动装置。转向器有多种类型,如齿轮齿条式、循环球式、蜗杆曲柄指销式,动力转向器等。

动力式转向器其实就是机械式转向器与转向加力装置组合到一起形成的。按传能介质的不同,动力转向器有气压式和液压式两种。其中的液压式动力转向器根据机械式转向器、转向动力缸和转向控制阀三者在转向装置中的布置和联接关系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整体式(机械式转向器、转向动力缸和转向控制阀三者设计为一体)、半整体式(把机械式转向器和转向控制阀设计在一起,转向动力缸独立)和分离式(机械式转向器独立,把转向控制阀和转向动力缸设计为一体)三种结构型式。

EPS就是英文Electric Power Steering的缩写,即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该系统由电动助力机直接提供转向助力,省去了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所必需的动力转向油泵、软管、液压油、传送带和装于发动机上的皮带轮,既节省能量,又保护了环境。另外,还具有调整简单、装配灵活以及在多种状况下都能提供转向助力的特点。

对于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生产商而言,EPS与汽车发动机的共振问题严重影响汽车行驶安全。当前技术对于EPS高自然频率要求一直无法稳定满足。实际自然频率均是在要求值得边缘浮动,无法稳定保障EPS自然频率。

需要一种提高自然频率、防止共振、提高汽车行驶安全性的提高自然频率的EPS上管柱的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自然频率、防止共振、提高汽车行驶安全性的提高自然频率的EPS上管柱的结构。

一种提高自然频率的EPS上管柱的结构,包括:

管柱,所述管柱为环状管,外侧水平设置接触凸起,外侧下部设置下内支撑架,外侧上部设置上内支撑架,所述接触凸起为条形,与管柱的轴向平行,所述下内支撑架和上内支撑架组成长方形的支撑架,所述下内支撑架和上内支撑架外侧固定外支撑架,所述外支撑架为U形,内侧分别贴合下内支撑架和上内支撑架,所述管柱上设置固定环。

所述外支撑架的两侧分别为左外支撑架和右外支撑架,所述左外支撑架和右外支撑架通过上部的连接支撑架连接为一体,所述左外支撑架,右外支撑架和连接支撑架上分别设置镂空槽。

所述管柱的底部设置缝隙,所述缝隙与管柱的轴线平行。

所述固定环为两个互为镜像的半圆环组成,通过螺纹连接,并卡在管柱外侧。

所述下内支撑架和上内支撑架分别由两个互为镜像的支撑体组成。

本实用新型管柱为环状管,外侧水平设置接触凸起,外侧下部设置下内支撑架,外侧上部上内支撑架,接触凸起为条形,与管柱的轴向平行,下内支撑架和上内支撑架组成长方形的支撑架,下内支撑架和上内支撑架外侧固定外支撑架,外支撑架为U形,内侧分别贴合下内支撑架和上内支撑架,管柱上设置固定环。组合支架夹紧系统通过与管柱直接接触,接触面在接触凸起上。同现有技术相比,该EPS上管柱的结构优化设计,增强了管柱与组合支架夹紧系统的接触刚度,提高了EPS自然频率,很大程度上解决了EPS自然频率低这一行业共性问题。本实用新型提高自然频率、防止共振、提高汽车行驶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管柱,下内支撑架和上内支撑架的立体图;

图中:1、管柱,2、接触凸起,3、下内支撑架,4、上内支撑架,5、外支撑架,6、固定环,11、缝隙,51、左外支撑架,52、右外支撑架,53、连接支撑架,54、镂空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提高自然频率的EPS上管柱的结构,包括:管柱1,管柱1为环状管,外侧水平设置接触凸起2,外侧下部设置下内支撑架3,外侧上部设置上内支撑架4,接触凸起2为条形,与管柱1的轴向平行,下内支撑架3和上内支撑架4组成长方形的支撑架,下内支撑架3和上内支撑架4外侧固定外支撑架5,外支撑架5为U形,内侧分别贴合下内支撑架3和上内支撑架4,管柱1上设置固定环6。

外支撑架5的两侧分别为左外支撑架51和右外支撑架52,左外支撑架51和右外支撑架52通过上部的连接支撑架53连接为一体,左外支撑架51,右外支撑架52和连接支撑架53上分别设置镂空槽54。管柱1的底部设置缝隙11,缝隙11与管柱1的轴线平行。固定环6为两个互为镜像的半圆环组成,通过螺纹连接,并卡在管柱1外侧。下内支撑架3和上内支撑架4 分别由两个互为镜像的支撑体组成。

解决EPS自然频率的核心就是设计好各零部件的接触形式。其中管柱1 与组合支架开关的接触为EPS的关键接触部分之一。通过优化设计管柱1,改善上管柱1与组合支架夹紧系统的接触形式,从而提高EPS的自然频率。

管柱1与组合支架夹紧系统的接触形式。管柱1与组合支架夹紧系统主要有两种形式的接触。第一种,组合支架夹紧系统通过与调节齿板的接触间接性接触管柱1;第二种,组合支架夹紧系统通过与管柱1直接接触,接触面在接触凸起2上。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第一种接触形式会降低组合支架夹紧系统与管柱1的接触刚度,频率的传递效果差,EPS的自然频率较低。而第二种接触形式提高了组合支架夹紧系统与管柱1的接触刚度,实验数据显示,该接触形式可提高EPS的自然频率可达10Hz/min。

同现有技术相比,该EPS上管柱1的结构优化设计,增强了管柱1与组合支架夹紧系统的接触刚度,提高了EPS自然频率,很大程度上解决了EPS自然频率低这一行业共性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