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车的置物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2106发布日期:2019-01-04 22:46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婴幼儿车的置物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婴幼儿车的置物篮装置,通过置物篮的一端枢固在车架的前端而可保持在收合与放下的角度范围内转摆,使在车架收合站立后,令置物篮仍可保持放下使用的状态,让其内收纳放置的物品不会掉出,抑或物品取出后,也能令置物篮收合定位。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婴幼儿车的前、后车架的下方之间,通常都会挂设可供放置婴幼儿用品或其它物品的置物篮,例如公告CN02227411、CN02247744、CN03244013、CN200420043837、CN200520011856、CN200620057564、CN200920052539、CN201120433004等专利所示,上面所揭露的置物篮都是由网布缝制而成的软式篮体,目的是在车架收合时,令置物篮能够缩迭而使车架能够顺利的收合,该车架收合后的置物篮的情况即如CN02247744专利所示。

因此,从上面所揭露的置物篮的设计可知,当车架展开时,置物篮提供了物品收纳的功能,但当车架收合后,置物篮迭收后就无法再收纳物品,也就是当使用者欲折收车架前,就必须把置物篮内的物品先取出后,车架才能进行折收的操作。

但如果置物篮内的物品,是使用婴幼儿车时必须经常携带的东西,亦或只是想把车架折收、但并不想把置物篮内的物品取出时,前揭的专利根本无法能执行。

因此,上面所揭露婴幼儿车的置物篮设计,在婴幼儿车收合与展开时,使用者必须反复地把置物篮内的物品取出与放入,造成使用上的极为不便与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上述已知婴幼儿车车架欲收合时,必须先将置物篮内的物品取出后方能执行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主要是令置物篮的一端枢固在第一车架的前端而可转摆收合或放下,且令置物篮的该枢固邻近处设一放篮挡止面、以及对应处的第一车架上设一凸挡部,使在车架展开或收合站立后,皆能让该置物篮的放篮挡止面始终抵靠在凸挡部上,让置物篮保持在使用的状态且令其物品不会掉出,进而达成车架收合后的置物篮仍可供物品的收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其下端分别朝前与朝后斜伸而装设前轮与后轮的一第一车架与一第二车架,且令第二车架的上端枢固于第一车架上而可转摆收合或展开,再设一置物篮的前端设有枢固部与第一车架的前端枢固在一起,同时令该枢固部邻近处的置物篮上设一放篮挡止面,并在对应处的第一车架上设一凸挡部,令第一、二车架收合或展开时,该放篮挡止面都可抵靠在该凸挡部上,进而令置物篮皆能呈放下使用的状态。

上述方案中,该放蓝挡止面相对处的置物蓝上设一令第一车架的凸挡部介于其间的收篮挡止面,令置物篮向上收合时该凸挡部抵住收篮挡止面时而停止转摆。

上述方案中,该置物篮稍后的两侧设有凸扣,并令对应处的第一车架两内侧设有勾扣,令向上收合的置物篮通过凸扣与勾扣的相互扣合而定位。

上述方案中,该置物篮稍后的两侧设有抵靠部,并令展开的第二车架对应处两内侧设有可抵住该抵靠部的抵止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置物篮的前端与第一车架的车前枢固,并在该枢固处邻近对应处的置物篮与第一车架上分别设有可相互抵止的放篮挡止面与凸挡部,使得展开或收合后的车架,皆令置物篮保持可供收纳物品的使用状态,亦或在取出物品后也可令置物篮收合定位而达完全收合便于藏收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置物篮的婴幼儿车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车架与置物篮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置物篮的婴幼儿车的侧视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车架收合而置物篮未收合时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车架与置物篮一并收合时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C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车架,11.第一车架,110.前轮,111.凸挡部,112.勾扣,12.第二车架,120.后轮,121.抵止部,2.置物篮,20.枢固部,21.放篮挡止面,22.收篮挡止面,23.抵靠部,24.凸扣。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婴幼儿车的车架1上设的一置物篮2,该车架1是包括一第一车架11与一第二车架12,使两者枢接结合后侧面类呈倒”y”字形,即令该第一车架11的下端装设有前轮110而朝前斜立,该第二车架12的下端装设有后轮120而朝后斜立,并且第二车架12的上端是枢接于第一车架11的略中间位置上。

上述置物篮2的前端两侧设有枢固部20,通过枢固部20枢固在第一车架11的稍下方的两内侧处,让置物篮2可以上下的转摆,同时在该枢固部20邻近处的置物篮2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一放篮挡止面21与一收篮挡止面22,且在对应处的第一车架11的两内侧处,设有介于放篮挡止面21与收篮挡止面22之间的一凸挡部111;又再令置物篮2的稍后两侧设有抵靠部23,令对应处而展开时的第二车架12内侧设有抵止部121,并也令置物篮2的稍后两侧设有凸扣24,且在置物篮2收合后对应处的第一车架11上,设有可扣合住该凸扣24的勾扣112。

因此,当第一、二车架11,12两者展开时,该置物篮2放下而令第一车架11上的凸挡部111正好抵止于置物篮2的放篮挡止面21上,让置物篮2呈放下的使用状态,以供物品的收纳放置,同时若收纳的物品过重时,还可通过置物篮2稍后侧的抵靠部23被第二车架12的抵止部121支撑住,进而提供置物篮2更稳固的承受物品重量的压迫而不下坠。

再如,如图5与图6所示,当第一、二车架11,12靠拢收合站立后,该第一车架11上的凸挡部111仍抵止住于置物篮2的放篮挡止面21上,让置物篮2仍保持放下的使用状态,即使置物篮2稍有倾斜,但仍不会让其内收纳的物品滑落掉出,故收合后的车架1的置物篮2仍保有物品收纳的功能,而达可将车架收合而不欲将物品取出的目的,同时也让收合后的车架1仍可以连同收纳的物品轻易的移动。

其次,又如图7与图8所示,在车架1收合后,同时也将置物篮2内的物品取出后,就可将置物篮2向上翻转靠拢于第一车架11上,此时第一车架11的凸挡部111正好抵住于置物篮2的收篮挡止面22上,令置物篮2停止继续转摆,然后再令第一车架11上的勾扣112将置物篮2对应处上的凸扣24扣合住,让置物篮2被固定住而不会向下翻转,故令车架11与置物篮2两者完全收合在一起,进而达完全收合缩减体积至最小的目的,让婴幼儿车能更容易的收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