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动车辆的前纵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5388发布日期:2019-02-15 21:06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用于电动车辆的前纵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前纵梁结构。



背景技术:

纯电动汽车为保证续航里程,需要尽可能搭载大容量的锂离子电池,通常这些电池会重达数百斤,因此整车质量较传统燃油车有较大增加,比同级别传统车增重20%以上,这也意味着正面碰撞时的整车动能增加20%以上。为了能够在车辆地板下面布置更大的动力电池,现在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是在整车长度一定时,尽量增加轴距和缩短前后悬,从而在车身底部布置出更大的空间,但是前悬缩短将导致前舱碰撞吸能空间进一步恶化。

如何在保证更大的电池装载空间的同时,保证前舱的碰撞吸能效果良好,是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前纵梁结构,能够满足电动车辆的电池布置要求,同时通过结构改进实现对电动车正面碰撞性能的优化,保护乘驾人员安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前纵梁结构,包括相对平行设置的两根前纵梁,所述前纵梁包括纵梁前段、纵梁中段和纵梁后段,纵梁中段为一曲面,所述纵梁前段和所述纵梁后段为直条型,所述纵梁前段通过纵梁中段连接所述纵梁后段,所述纵梁前段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纵梁后段,其中,所述两根前纵梁之间固定有前围横梁,所述前围横梁垂直于所述两根前纵梁设置,所述前围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纵梁前段的根部。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发明人还有进一步的优化实施方案。

进一步地,所述纵梁前段的根部沿前纵梁的长度方向在水平方向上固定连接门槛梁。

进一步地,在所述两根前纵梁的纵梁中段之间固定连接有地板下横梁。

更进一步地,所述纵梁前段的下表面与门槛梁的下表面的竖直方向上的间距为150mm~170mm。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前纵梁结构,通过在两根前纵梁之间固定布置一个刚度高的前围横梁,提高了前纵梁和门槛梁之间的连接刚度,使得正碰时的碰撞力就能够从前纵梁有效的传递到两侧门槛梁。而在前纵梁的中段还布置有一根地板下横梁,能够保证碰撞时碰撞力能传递到前围横梁和前纵梁后端,减小前围侵入量,如此,就能实现对电动车正面碰撞性能的优化,保护乘驾人员安全。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前纵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前纵梁,11、纵梁前段,12、纵梁中段,13、纵梁后段;

2、前围横梁;3、地板下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实施例描述了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前纵梁结构,包括相对平行设置的两根前纵梁1,就单侧的前纵梁1而言,该前纵梁1包括纵梁前段11、纵梁中段12和纵梁后段13,纵梁中段12为一曲面,所述纵梁前段11和所述纵梁后段13为直条型,所述纵梁前段11通过纵梁中段12连接所述纵梁后段13,所述纵梁前段11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纵梁后段13,其中,所述两根前纵梁1之间固定有前围横梁2,所述前围横梁2垂直于所述两根前纵梁1设置,所述前围横梁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纵梁前段11的根部。

不难发现,前纵梁1的三段式结构构成的前后两段是不在同一平面上,能够实现能量的缓冲和吸收,减小前围侵入量,所设置的前围横梁2能够配合对前围板进行刚性补充,提高部件的整体刚性,使得吸能效果及防撞性能得以提高。

进一步地,所述纵梁前段11的根部沿前纵梁1的长度方向在水平方向上固定连接门槛梁,在所述两根前纵梁1的纵梁中段12之间固定连接有地板下横梁3。

另外。所述纵梁前段11的下表面与门槛梁的下表面的竖直方向上的间距为150mm~170mm。

本实施例的前纵梁结构,通过在两根前纵梁1之间固定布置一个刚度高的前围横梁2,提高了前纵梁1和门槛梁之间的连接刚度,使得正碰时的碰撞力就能够从前纵梁1有效的传递到两侧门槛梁。而在前纵梁1的中段还布置有一根地板下横梁3,能够保证碰撞时碰撞力能传递到前围横梁2和前纵梁1后端,减小前围侵入量,如此,就能实现对电动车正面碰撞性能的优化,保护乘驾人员安全。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