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管道运输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2661发布日期:2019-03-13 23:36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工管道运输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运输大型管道时使用工具,尤其涉及管道较重且在没有运输机械的情况下人工搬运的管道运输器。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中涉及大量在场地狭小无法用机械搬运输管道时需要用人工搬运的情况,通常需要多人进行搬运,既浪费人力又浪费时间,同时在搬运过程中容易导致人员受伤情况的发生,由此产生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工管道运输器,人工管道运输器包括一对呈八字状的支腿,一对支腿顶部水平连接一根大梁,大梁的中部垂直贯穿一根调节杆,调节杆的顶部连接一根推手,调节杆的底部设有滑轮和抓手,调节杆的下部杆臂上连接有升降杆;通过前后一对人工管道运输器的抓手和升降杆卡固管道管壁,通过旋转推手,调节杆沿大梁上升,将管道拉起离开地面,推拉推手带动支腿向前移动。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还有进一步优选的方案:

优选的,所述支腿的底部设有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大梁两端穿插在一对支腿顶部开孔处。

优选的,所述调节杆上部与大梁通过螺纹连接;调节杆与推手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杆通过卡箍和螺栓连接在调节杆上。

优选的,所述滑轮套在调节杆上,抓手为一根焊接固定在滑轮上的螺杆,并与调节杆呈垂直分布。

优选的,所述呈八字状的支腿中部设有贯穿固定杆的滑槽,固定杆通过焊接在支腿上的螺母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该装置能够在在场地狭小使用,避免了要用人工搬运的情况,节省了人力物力,节省了时间,同时避免了在搬运过程中容易导致人员受伤情况的发生,实施安全可靠,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制作的工装的主视图;

图2为制作的工装的主视图;

图3为制作的工装物操作方式示意图。

图中:1-推手;2-调节杆;3-升降杆;4-支腿;5-万向轮;6-大梁;7-固定杆;8-滑轮;9-抓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人工管道运输器,包括推手1、调节杆2、升降杆3、支腿4、万向轮5、大梁6、固定杆7、滑轮8和抓手9,其中,支腿4为一对呈八字状的支撑结构,支腿4的底部设有万向轮5,一对支腿4顶部水平连接一根大梁6,大梁6两端穿插在一对支腿顶部开孔处。大梁6的中部垂直贯穿一根调节杆2,调节杆2上部与大梁6通过螺纹固定,调节杆2的顶部连接一根推手1,调节杆2与推手1通过螺栓连接。调节杆2的下部杆臂上连接有升降杆3。调节杆2的底部设有滑轮8和抓手9,滑轮8套在调节杆2上,抓手9为一根焊接固定在滑轮8上的螺杆,并与调节杆2呈垂直分布。

呈八字状的支腿4中部设有贯穿固定杆7的滑槽,固定杆7通过焊接在支腿上的螺母固定;支腿4与万向轮5通过焊接固定。通过调节升降杆3和调节杆2,构成一种人工管道运输器。

如图3所示,使用时,将前后两个人工管道运输器的抓手9分别插入管道两端的管壁内,通过拧紧螺杆将抓手9卡固在管壁上,同时调节升降杆3的底部与管道上壁接触,使管道进入受力状态,通过旋拧带螺纹的推手1,调节杆2沿大梁6上升,将管道拉起离开地面,在管道另一头同此方法将管道拉起。管道拉离地面后通过万向轮5的滑动,推拉推手1,支腿4通过万向轮5向前移动,将管道进行搬运。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