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尾部安装结构及其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6766发布日期:2019-04-20 03:24阅读:862来源:国知局
摩托车尾部安装结构及其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尾部安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尾部安装结构及其摩托车。



背景技术:

摩托车的尾部结构复杂,集成了较多零部件,比如工具箱、挡泥板和扶手等,因此,对设置于摩托车尾部的结构强度要求较高,现有技术中,一般将机车各安装连接座的连接支架板焊接固定于车架的左、右尾管之间,形成刚性连接结构,而连接支架板的横向侧壁与尾管焊接时,尾管的焊接面位于尾管外圆,焊接面积受限,使得焊接固定强度低,不利于摩托车尾部整体强度提高。

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摩托车尾部安装结构及其摩托车,能够有效提高摩托车尾部整体结构强度,保证尾部各零部件的安装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摩托车尾部安装结构及其摩托车,能够有效提高摩托车尾部整体结构强度,保证尾部各零部件的安装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尾部安装结构,包括左尾管、右尾管、左扶手安装架、右扶手安装架和连接支架板,所述连接支架板固定连接于左、右尾管之间,所述左扶手安装架同时固定于左尾管和连接支架板,所述右扶手安装架同时固定于右尾管和连接支架板。

进一步,所述左扶手安装架和右扶手安装架均包括水平固定于连接支架板对应侧面的第一安装板、水平固定于对应尾管的第二安装板和以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于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之间的中间连接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均设置有安装孔。

进一步,所述第一安装板、中间连接板和第二安装板沿纵向依次前后分布,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等高设置,中间连接板位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下方并与对应尾管固定。

进一步,所述左、右尾管均由前到后向上倾斜设置,所述中间连接板由前到后向上倾斜并平行固定于对应尾管。

进一步,所述第一安装板沿纵向向前延伸并下弯折形成前折弯板,所述第二安装板沿纵向向后延伸并下弯折形成后折弯板,所述前、后折弯板的横向内侧边均设置有适形外罩于对应尾管外圆的异形缺口。

进一步,所述前折弯板沿竖向下设置,所述后折弯板沿对应尾管的横向断面设置。

进一步,所述第二安装板的横向内侧边中间朝横向内侧凸起形成覆盖于对应尾管外圆的加强凸块。

进一步,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对应其自身连接孔固定设置有固定螺母。

进一步,所述中间连接板以及第二安装板和连接支架板沿横向之间设置有避让口。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摩托车,所述摩托车的尾部通过一摩托车尾部安装结构装配,所述摩托车尾部安装结构为上述结构的摩托车尾部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摩托车尾部安装结构及其摩托车,利用左扶手安装架和右扶手安装架的自身刚性,使得左、右尾管与连接支架板连接结构强度大大提高,同时保证扶手的正常安装,不影响其他部件安装,结构简单紧凑,有效提高摩托车尾部整体结构强度,保证尾部各零部件的安装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摩托车尾部安装结构,包括左尾管1、右尾管2、左扶手安装架3、右扶手安装架4和连接支架板5,所述连接支架板5固定连接于左、右尾管之间,所述左扶手安装架3同时固定于左尾管1和连接支架板5,所述右扶手安装架4同时固定于右尾管2和连接支架板5;所述连接支架板5的横向两侧分别与左尾管1以及右尾管2焊接固定,所述左扶手安装架3分别与左尾管1以及连接支架板5的左侧面,右扶手安装架4分别与右尾管2以及连接支架板5的左侧面焊接固定,同时,左扶手安装架3和右扶手安装架4分别安装左、右扶手,利用左扶手安装架3和右扶手安装架4的自身刚性,使得左、右尾管2与连接支架板5连接结构强度大大提高,同时保证扶手的正常安装,不影响其他部件安装,结构简单紧凑,有效提高摩托车尾部整体结构强度,保证尾部各零部件的安装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左扶手安装架3和右扶手安装架4均包括水平固定于连接支架板5对应侧面的第一安装板6、水平固定于对应尾管的第二安装板7和以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于第一安装板6与第二安装板7之间的中间连接板8;所述第一安装板6和第二安装板均设置有安装孔;保证同侧多个安装孔利于保证扶手安装稳定,同时,通过中间连接板8,使第一安装板6与第二安装板7刚性连接,进一步使连接支撑架与尾管连接更稳固。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板、中间连接板8和第二安装板沿纵向依次前后分布,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等高设置,中间连接板8位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下方并与对应尾管固定;该结构的扶手安装架利于大大提高自身结构强度,尤其是沿竖向的抗压强度,保证扶手的抗载能力大。

所述左、右尾管2均由前到后向上倾斜设置,所述中间连接板8由前到后向上倾斜并平行固定于对应尾管;如图所示,中间连接板8焊接固定于对应尾管的外圆顶部,利于中间连接板8与尾管的焊接面大,保证扶手安装架与尾管固定稳固。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板沿纵向向前延伸并下弯折形成前折弯板9,所述第二安装板沿纵向向后延伸并下弯折形成后折弯板10,所述前、后折弯板的横向内侧边均设置有适形外罩于对应尾管外圆的异形缺口;所述前折弯板9的横向内侧边上端与连接支架板5侧面焊接,下端对应的异形缺口与尾管焊接固定,而所述后折弯板10的异形缺口与尾管焊接固定,进一步提高扶手安装架与连接支架板5和尾管的固定强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折弯板9沿竖向下设置,所述后折弯板10沿对应尾管的横向断面设置,尾管的横向断面表示尾管沿径向的切面,该结构改善受力情况,避免开裂。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板的横向内侧边中间朝横向内侧凸起形成覆盖于对应尾管外圆的加强凸块11,如图所示,所述加强凸块11与尾管外圆焊接固定,避免倾斜的尾管与第一安装板焊接面积少,进一步提高第一安装板与尾管的连接结构强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板6上对应其自身连接孔固定设置有固定螺母;装配方便,提高安装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连接板8以及第二安装板和连接支架板5沿横向之间设置有避让口12;方便扶手安装架与尾管的焊接,提高焊机精度。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摩托车,所述摩托车的尾部通过一摩托车尾部安装结构装配,所述摩托车尾部安装结构为上述结构的摩托车尾部安装结构;结构稳定性好。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