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衡车的车壳配件和平衡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6231发布日期:2019-05-11 01:02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衡车的车壳配件和平衡车的制作方法

本方案涉及平衡车,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平衡车的车壳配件和平衡车。



背景技术:

平衡车是利用动态平衡原理来控制前进及后退的高科技智能产品。随着身体的倾斜,可以控制平衡车的行驶速度及前进方向。目前的平衡车主要有独轮平衡车和双轮平衡车。因双轮平衡车的稳定性高、驾驶简单,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双轮平衡车包括左车体和右车体,以及连接左车体和右车体的转轴,左车体或右车体包括车壳配件以及固定于车壳配件内的轴套,车壳配件卡紧固定轴套,转轴可转动套接在轴套内,车壳配件设置在左车体或右车体的外表面,车壳配件包括边缘板,边缘板位于靠近转轴的一侧。当人站立在双轮平衡车上时,产生的压力集中于边缘板与轴套卡接的地方,然后力进一步作用到车壳配件,因此,车壳配件的强度对平衡车的安全性能尤为重要。

在现有的双轮平衡车结构中,车壳配件上的边缘板的厚度设置得比较薄,而边缘板处受的力较大,相对来说车壳配件的可受力强度较弱。当人站立在双轮平衡车上时,产生的压力集中于边缘板与轴套卡接的地方,然后力进一步作用到车壳配件,由于车壳配件强度较弱无法抵住受到的压力,因此车壳配件极易断裂。若是将边缘板的厚度加厚,而边缘板可设置的空间有限,仅仅加厚边缘板也无法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易断裂的平衡车的车壳配件和平衡车。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衡车的车壳配件,平衡车包括左车体和右车体,以及连接左车体和右车体的转轴,所述左车体或右车体包括车壳配件和轴套,车壳配件与轴套卡紧配合固定,所述车壳配件设置在左车体或右车体的外表面,所述转轴与轴套配合连接,所述车壳配件包括边缘板和加强结构,所述边缘板设置在车壳配件与转轴的轴向垂直的轴面,所述边缘板与轴套卡紧配合,所述加强结构与边缘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左车体或右车体内的车壳配件包括加强结构,当人站立在平衡车上时,产生的压力集中于边缘板和轴套卡接的地方,由于车壳配件包括加强结构,且加强结构与边缘板连接,作用到车壳配件上的压力可传导至加强结构,减少了边缘板受到的压力,因此边缘板不易断裂。

可选的,所述加强结构与所述边缘板连接呈一体结构。

加强结构和边缘板连接呈一体结构,加工方便。

可选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加强筋,所述边缘板包括内侧面,所述内侧面为沿转轴轴向与轴套卡紧的一面,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所述边缘板的内侧面。

当边缘板受到外界的力时,由于加强筋设置在边缘板的内侧面,作用到边缘板的力会传导至加强筋,边缘板可受力的强度更大,因此增大了边缘板的强度。

可选的,所述车壳配件包括转轴配合面,所述转轴配合面设置在所述轴套的外侧与所述边缘板垂直,所述加强筋的第一面与边缘板的内侧面接触固定,与第一面相邻垂直的第二面和转轴配合面的内侧面接触固定。

由于加强筋的第一面与边缘板的内侧面接触固定,与第一面相邻垂直的第二面和转轴配合面的内侧面接触固定,边缘板的内侧面和转轴配合面结合加强筋本身构成一个稳固的三角结构,使加强结构更稳固。

可选的,所述轴套包括第一半圆柱体和第二半圆柱体,所述第一半圆柱体和所述第二半圆柱体设置在轴套靠近边缘板的一端,所述第一半圆柱体位于第二半圆柱体轴向方向上的外侧,所述第一半圆柱体和所述第二半圆柱体都为扇形,所述第一半圆柱体和所述第二半圆柱体同轴,所述第一半圆柱体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二半圆柱体的半径,所述第二半圆柱体和所述第一半圆柱体之间形成一台阶面,所述边缘板包括与边缘板的内侧面相邻的端面,所述端面垂直于转轴的轴向与轴套配合,所述轴套与所述车壳配件配合时,所述第一半圆柱体和所述边缘板的端面配合,所述第二半圆柱体嵌入所述车壳配件内,所述第二半圆柱体的外侧面与所述边缘板的内侧面接触,所述边缘板的高度与所述加强筋的高度之差大于所述第一半圆柱体和所述第二半圆柱体的半径之差。

边缘板的高度与加强筋的高度之差大于第一半圆柱体和第二半圆柱体的半径之差,当轴套与车壳配合安装时,由于边缘板的高度与加强筋的高度之差大于第一半圆柱体和第二半圆柱体的半径之差,这样既保证了加强筋的强度,加强筋与第二半圆柱体不相抵触,又不影响轴套的安装。

可选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内层加强筋,所述内层加强筋设置在转轴配合面的内表面,所述内层加强筋与边缘板平行,所述内层加强筋与边缘板之间有间隔,所述第二半圆柱体嵌入所述内层加强筋与边缘板之间的间隔内,所述内层加强筋与加强筋相连,所述内层加强筋通过加强筋与边缘板相连。

当边缘板受到外界的力时,由于内层加强筋与加强筋相连,作用到边缘板的力通过加强筋传导至内层加强筋,内层加强筋可分解部分作用到边缘板上的力,边缘板可受力更大,因此边缘板的受力强度更强。

可选的,所述加强筋包括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一端与所述边缘板的内侧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内层加强筋相连,所述第二加强筋一端与所述边缘板的内侧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内层加强筋相连,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之间有距离。

加强筋包括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加强筋的数量有两个,且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之间有间隔,相对于只有一个加强筋的情况,两个加强筋可以使边缘板和内层加强筋的连接结构更稳固。

可选的,所述第一加强筋各个外表面都为平面,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各个外表面都为平面。

第一加强筋各个表面都为平面,第二加强筋的各个表面都为平面,制作曲面模具工艺复杂,切割曲面加强筋难度大,工艺繁琐,平面相对于曲面来说更容易制造加工,所以平面在生产中更为简单。

可选的,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前端为与所述边缘板的内侧面相连的一端,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前端高度与所述边缘板的高度相等,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后端为与所述内层加强筋相连的一端,第一加强筋的后端的高度与内层加强筋的高度相等,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前端为与所述边缘板的内侧面相连,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前端的高度与所述边缘板的高度相等,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后端为与所述内层加强筋相连的一端,第二加强筋的后端的高度与内层加强筋的高度相等。

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的前端的高度都与边缘板的高度相等,这样能够保证第一加强筋与边缘板的接触面都设置连接有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与边缘板的接触面都设置连接有第二加强筋,边缘板和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都相连,相当于加厚了边缘板的厚度,因此加强了边缘板的强度,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的后端的高度都与内层加强筋的高度相等,这样能够保证第一加强筋与内层加强筋的接触面都设置连接有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与内层加强筋的接触面都设置连接有第二加强筋,内层加强筋和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都相连,相当于加厚了内层加强筋的厚度,因此加强了内层加强筋的强度。

可选的,所述内层加强筋的高度高于边缘板的高度。

当轴套与轴套配合面配合时,轴套的第二半圆柱面卡进边缘板与内层边缘板之间,内层加强筋的高度高于边缘板的高度,这样能对第二半圆柱体起到限位的作用。

可选的,所述轴套的第二半圆柱体上设置有避让槽。

在轴套的第二半圆柱体上设置有避让槽,当轴套与轴套配合面接触固定时,有了避让槽既能保证轴套与轴套配合面固定,又能不影响加强筋的强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加强筋的高度从前端均匀过渡到后端,所述第二加强筋的高度从前端均匀过渡到后端。

第一加强筋的高度从前端均匀过渡到后端,第二加强筋的高度从前端均匀过渡到后端,当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在受力时,不会在第一加强筋或第二加强筋的中间某一段产生力的薄弱点,因此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的各个部分受力均匀。

可选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轴向加强筋,所述轴向加强筋设置在轴套配合面的内表面,所述内层加强筋包括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为靠近边缘板的一面,所述第二平面为远离边缘板的一面,所述轴向加强筋设置于内层加强筋的第二平面,所述轴向加强筋包括左轴向加强筋、中轴向加强筋和右轴向加强筋,所述左轴向加强筋一端与内层筋的第二平面相连,左轴向加强筋的另一端与中轴向加强筋的一端相连,右轴向加强筋一端与不同于与左轴向加强筋连接的中轴向加强筋的另一端相连,右轴向加强筋的另一端和内层加强筋的第二平面相连,左轴向加强筋、中轴向加强筋、右轴向加强筋和内层加强筋相连组成一支撑框架。

左轴向加强筋、中轴向加强筋、右轴向加强筋和所述内层加强筋连接形成一支撑框架,由于有支撑框架支撑,轴向配合面的厚度相对增厚,轴套配合面的强度增大,轴向配合面的可承受的作用力更大,因此轴向配合面不易损坏。

可选的,所述加强筋包括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一端与所述边缘板的内侧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内层加强筋相连,所述第二加强筋一端与所述边缘板的内侧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内层加强筋相连,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之间有距离。所述左轴向加强筋一端与内层加强筋的第二平面连接,另一端与中轴向加强筋的一端连接,所述右轴向加强筋一端与内层加强筋的第二平面连接,另一端与中轴向加强筋的一端连接和所述右轴向加强筋分别与第二平面连接,所述左轴向加强筋和所述右轴向加强筋之间有距离,所述中轴向加强筋与内层加强筋平行,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左轴向加强筋的纵向宽度相同,纵向为与所述转轴的轴向方向垂直的方向,第二加强筋和右轴向加强筋的纵向宽度相同。

第一加强筋和左轴向加强筋的纵向宽度相同,第二加强筋和右轴向加强筋的纵向宽度相同,在工艺制作过程中,不需要换其他模具,因此工艺上制造简单。

可选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呈板状。

当边缘板受到外界的力时,由于加强结构包括加强板,作用到边缘板的力会传导至加强板,加强板可分解部分作用到边缘板的力,边缘板可受力的强度更大,因此增大了边缘板的强度。

可选的,所述边缘板的材质包括塑料,所述加强板的材质包括金属。

本方案要求加强板的材质包括金属。由于边缘板的材质包括塑料,在同等条件下,金属的受力能力比塑料的受力能力大,加强板可受的力更大,受力能力增大。

可选的,所述边缘板包括顶部沟槽,所述顶部沟槽设置在边缘板的内部,所述边缘板的内部指包覆于边缘板中。

本方案要求边缘板包括顶部沟槽,顶部沟槽和车壳配件一起通过铸造拔膜的工艺来实现,顶部沟槽的工艺相对于其他的制作工艺方式比较简单。

可选的,所述加强板与所述顶部沟槽配合设置。

加强板与顶部沟槽配合设置,加强板直接安装在顶部沟槽内,安装方便;加强板与顶部沟槽配合,加强板卡入边缘板内,加强板不露在边缘板外,此时边缘板的外形不受影响。

可选的,所述加强板包括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设置于加强板的侧面,所述加强板的侧面为加强板与转轴方向垂直的面,所述边缘板包括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位于边缘板的侧面,所述加强板通过所述固定柱与定位孔过盈配合固定。

本方案要求加强板通过固定柱与定位孔过盈配合固定,柱与孔的配合较为简便,加强板可以很快速的安装。

可选的,所述加强板设置在边缘板的内侧面上。

本方案要求加强板设置在边缘板的内侧面上。加强板设置在边缘板内侧面上,这样设置可以阻隔边缘板的内侧面与其他部件的接触,防止边缘板的内侧面与其他部件接触产生摩擦力,加强板设置在边缘板的内侧面上,可减少摩擦力的产生,改善边缘板的受力。

可选的,所述加强板设置在边缘板的外侧面。

本方案要求加强板设置在边缘板的外侧面,由于加强板设置在边缘板的外侧面,所以不影响边缘板的内侧面与其他部件的配合。

可选的,所述加强板的材料与边缘板不同,所述加强板完全包覆在边缘板内。

在工艺制造过程中把加强板当做型芯,边缘板浇注过程中包裹住加强板,使得加强板完全包覆在边缘板内,加强板与边缘板形成一个整体结构,结构紧密。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衡车,所述平衡车包括左车体和右车体,以及连接左车体和右车体的转轴,所述左车体或右车体包括车壳配件和轴套,车壳配件与轴套卡紧配合固定,所述车壳配件设置在左车体或右车体的外表面,所述转轴与轴套配合连接。

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平衡车,当人站立在平衡车上时,产生的压力集中于边缘板和轴套卡接的地方,由于车壳配件包括加强结构,且加强结构与边缘板连接,作用到车壳配件上的压力可传导至加强结构,减少了边缘板受到的压力,边缘板不易断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平衡车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壳配件与轴套配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壳配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强筋设置在边缘板内表面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强筋设置在边缘板内表面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5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强结构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避让槽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强板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顶部沟槽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强板位于边缘板的外侧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强板位于边缘板的外侧结构俯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强板位于边缘板的外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强板位于边缘板的内侧结构俯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强板位于边缘板的内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强板与边缘板呈一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强板与边缘板呈一体结构的剖面图。

其中:1、左车体;2、右车体;3、转轴;4、轴套;5、车壳配件;6、边缘板;7、转轴配合面;8、加强筋;9、加强板;10、内层加强筋;11、轴向加强筋;12、第一半圆柱体;13、第二半圆柱体;14、第一加强筋;15、第二加强筋;16、左轴向加强筋;17、中轴向加强筋;18、右轴向加强筋;19、顶部沟槽;20、定位孔;21、固定柱;22、避让槽。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不意图限制示例性实施例。

例如,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单数形式“一个”、“一项”还意图包括复数;“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和/或“包含”规定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而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现有的双轮平衡车结构中,车壳配件上的边缘板的厚度设置得比较薄,而边缘板处受的力较大,相对来说车壳配件的可受力强度较弱。当人站立在双轮平衡车上时,产生的压力集中于边缘板与轴套卡接的地方,然后力进一步作用到车壳配件,由于车壳配件强度较弱无法抵住受到的压力,因此车壳配件极易断裂。若是将边缘板的厚度加厚,而边缘板可设置的空间有限,仅仅加厚边缘板也无法解决问题。

下面参考图1至图18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平衡车的车壳配件。

参考图1、图2、图3,本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平衡车的车壳配件。一种平衡车的车壳配件,平衡车包括左车体1和右车体2,以及连接左车体1和右车体2的转轴3,左车体1或右车体2包括车壳配件5和轴套4,车壳配件5与轴套4卡紧配合固定,车壳配件5设置在左车体1或右车体2的外表面,转轴3与轴套4配合连接,车壳配件5包括边缘板6和加强结构,边缘板6设置在车壳配件5与转轴3的轴向垂直的轴面,边缘板6与轴套4卡紧配合,加强结构与边缘板6连接。

由于本方案中左车体1或右车体2内的车壳配件5包括加强结构,且加强结构与边缘板连接,当人站立在平衡车上时,产生的压力集中于边缘板和轴套卡接的地方,作用到车壳配件5的边缘板上的压力可传导至加强结构,减少了边缘板受到的压力,因此边缘板不易断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参考图4、图5、图6,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在于,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加强筋8,所述边缘板6包括内侧面,所述内侧面为沿转轴轴向与轴套卡紧的一面,所述加强筋8设置在所述边缘板的内侧面。

本实施例中,当边缘板受到外界的力时,由于加强筋8设置在边缘板6的内侧面,作用到边缘板6的力会传导至加强筋8,边缘板6可受力的强度更大,因此增大了边缘板的强度。

若没有设置有加强筋作为加强结构,这样也是可以的。当边缘板受到外界的力时,力会直接作用到边缘板,边缘板受力大,边缘板就容易因受力过大而断裂。

可选的,所述车壳配件5包括转轴配合面7,所述转轴配合面7设置在所述轴套的外侧与所述边缘板垂直,所述加强筋的第一面与边缘板的内侧面接触固定,与第一面相邻垂直的第二面和转轴配合面7的内侧面接触固定。

由于加强筋的第一面与边缘板的内侧面接触固定,与第一面相邻垂直的第二面和转轴配合面7的内侧面接触固定,边缘板的内侧面和转轴配合面7结合加强筋本身构成一个稳固的三角结构,使加强结构更稳固。

若只有加强筋的第一面与边缘板的内侧面接触固定,而加强筋的第二面不与转轴配合面7的内侧面接触固定,这样也是可以的,但此时,加强筋的稳固性就比较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参考图2、图7、图8,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在于,所述轴套4包括第一半圆柱体12和第二半圆柱体13,所述第一半圆柱体12和所述第二半圆柱体13设置在轴套4靠近边缘板的一端,所述第一半圆柱体12位于第二半圆柱体13轴向方向上的外侧,所述第一半圆柱体12和所述第二半圆柱体13都为扇形,所述第一半圆柱体12和所述第二半圆柱体13同轴,所述第一半圆柱体12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二半圆柱体13的半径,所述第二半圆柱体13和所述第一半圆柱体12之间形成一台阶面,所述边缘板包括与边缘板的内侧面相邻的端面,所述端面垂直于转轴的轴向与轴套4配合,所述轴套4与所述车壳配件5配合时,所述第一半圆柱体12和所述边缘板的端面配合,所述第二半圆柱体13嵌入所述车壳配件5内,所述第二半圆柱体13的外侧面与所述边缘板的内侧面接触,所述边缘板的高度与所述加强筋的高度之差大于所述第一半圆柱体12和所述第二半圆柱体13的半径之差。

本实施例中,边缘板的高度与加强筋的高度之差大于第一半圆柱体12和第二半圆柱体13的半径之差,当轴套与车壳配合安装时,由于边缘板的高度与加强筋的高度之差大于第一半圆柱体12和第二半圆柱体13的半径之差,这样既保证了加强筋的强度,加强筋与第二半圆柱体13不相抵触,又不影响轴套的安装。

若设置边缘板的高度与加强筋的高度之差不大于第一半圆柱体12和第二半圆柱体13的半径之差,这样也是可以的,但会存在加强筋会与第二半圆柱体13相抵的情况,影响轴套的安装。

可选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内层加强筋10,所述内层加强筋10设置在转轴配合面7的内表面,所述内层加强筋10与边缘板平行,所述内层加强筋10与边缘板之间有间隔,所述第二半圆柱体13嵌入所述内层加强筋10与边缘板之间的间隔内,所述内层加强筋10与加强筋相连,所述内层加强筋10通过加强筋与边缘板相连。

本实施例中,当边缘板受到外界的力时,由于内层加强筋10与加强筋相连,作用到边缘板的力通过加强筋传导至内层加强筋10,内层加强筋10可分解部分作用到边缘板上的力,边缘板可受力更大,因此边缘板的受力强度更强。

若加强结构没有包括内层加强筋10,这样也是可以的,但是没有内层加强筋10进一步分解作用到边缘板的力,边缘板的可受力强度就较弱。

可选的,所述加强筋包括第一加强筋14和第二加强筋15,所述第一加强筋14的一端与所述边缘板的内侧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内层加强筋10相连,所述第二加强筋15一端与所述边缘板的内侧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内层加强筋10相连,所述第一加强筋14和所述第二加强筋15之间有距离。

本实施例中,加强筋包括第一加强筋14和第二加强筋15,加强筋的数量有两个,且第一加强筋14和第二加强筋15之间有间隔,相对于只有一个加强筋的情况,两个加强筋可以使边缘板和内层加强筋10的连接结构更稳固。

可选的,所述第一加强筋14各个外表面都为平面,所述第二加强筋15的各个外表面都为平面。

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筋14各个表面都为平面,第二加强筋15的各个表面都为平面,由于制作曲面模具工艺复杂,切割曲面加强筋难度大,工艺繁琐,平面相对于曲面来说更容易制造加工,所以平面在生产中更为简单。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参考图8、图9,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14的前端为与所述边缘板的内侧面相连的一端,所述第一加强筋14的前端高度与所述边缘板的高度相等,所述第一加强筋14的后端为与所述内层加强筋10相连的一端,第一加强筋14的后端的高度与内层加强筋10的高度相等,所述第二加强筋15的前端为与所述边缘板的内侧面相连,所述第二加强筋15的前端的高度与所述边缘板的高度相等,所述第二加强筋15的后端为与所述内层加强筋10相连的一端,第二加强筋15的后端的高度与内层加强筋10的高度相等。

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筋14和第二加强筋15的前端的高度都与边缘板的高度相等,这样能够保证第一加强筋14与边缘板的接触面都设置连接有第一加强筋14,第二加强筋15与边缘板的接触面都设置连接有第二加强筋15,边缘板和第一加强筋14、第二加强筋15都相连,相当于加厚了边缘板的厚度,因此加强了边缘板的强度,第一加强筋14和第二加强筋15的后端的高度都与内层加强筋10的高度相等,这样能够保证第一加强筋14与内层加强筋10的接触面都设置连接有第一加强筋14,第二加强筋15与内层加强筋10的接触面都设置连接有第二加强筋15,内层加强筋10和第一加强筋14、第二加强筋15都相连,相当于加厚了内层加强筋10的厚度,因此加强了内层加强筋10的强度。

若加强筋的前端高度与边缘板的高度具有高度差,边缘板与加强筋的接触面就没有完全贴合,边缘板的强度就没有完全贴合时那么强,同样的,加强筋的后端高度与内层加强筋10的高度具有高度差,加强筋与内层加强筋10的接触面就没有完全贴合,内层加强筋10的强度就没有完全贴合时那么强。

可选的,所述轴套的第二半圆柱体13上设置有避让槽22。

在轴套的第二半圆柱体13上设置有避让槽22,当轴套与轴套配合面接触固定时,有了避让槽22既能保证轴套与轴套配合面固定,又能不影响加强筋的强度。

若在第二半圆柱体13上没有避让槽22,加强筋会与第二半圆柱体13相抵,轴套无法正常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参考图8,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14的高度从前端均匀过渡到后端,所述第二加强筋15的高度从前端均匀过渡到后端。

当第一加强筋14和第二加强筋15在受力时,不会在第一加强筋14或第二加强筋15的中间某一段产生力的薄弱点,因此第一加强筋14和第二加强筋15的各个部分受力均匀。

若第一加强筋14和第二加强筋15的高度从前端过渡到后端是不均匀的,则它们在受力时会不均匀,在它们的中间某一段会产生力的薄弱点,影响第一加强筋14和第二加强筋15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参考图4,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在于,所述内层加强筋10的高度高于边缘板的高度。

本实施例中,当轴套与轴套配合面配合时,轴套的第二半圆柱面卡进边缘板与内层边缘板之间,内层加强筋10的高度高于边缘板的高度,这样能对第二半圆柱体13起到限位的作用。

当轴套与轴套配合面配合时,轴套的第二半圆柱面卡进边缘板与内层边缘板之间,若内层加强筋10的高度不高于边缘板的高度,轴套的第二半圆柱面安装时容易错位,不易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参考图8,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在于,所述加强结构包括轴向加强筋11,所述轴向加强筋11设置在轴套配合面的内表面,所述内层加强筋10包括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为靠近边缘板的一面,所述第二平面为远离边缘板的一面,所述轴向加强筋11设置于内层加强筋10的第二平面,所述轴向加强筋11包括左轴向加强筋16、中轴向加强筋17和右轴向加强筋18,所述左轴向加强筋16一端与内层筋的第二平面相连,左轴向加强筋16的另一端与中轴向加强筋17的一端相连,右轴向加强筋18一端与不同于与左轴向加强筋16连接的中轴向加强筋17的另一端相连,右轴向加强筋18的另一端和内层加强筋10的第二平面相连,左轴向加强筋16、中轴向加强筋17、右轴向加强筋18和内层加强筋10相连组成一支撑框架。

左轴向加强筋16、中轴向加强筋17、右轴向加强筋18和所述内层加强筋10连接形成一支撑框架,由于有支撑框架支撑,轴向配合面的厚度相对增厚,轴套配合面的强度增大,轴向配合面的可承受的作用力更大,因此轴向配合面不易损坏。

若没有左轴向加强筋16、中轴向加强筋17、右轴向加强筋18和所述内层加强筋10连接形成一支撑框架,力直接作用到轴套配合面,轴向配合面容易受到损坏。

可选的,所述左轴向加强筋16一端与内层加强筋10的第二平面连接,另一端与中轴向加强筋17的一端连接,所述右轴向加强筋18一端与内层加强筋10的第二平面连接,另一端与中轴向加强筋17的一端连接和所述右轴向加强筋18分别与第二平面连接,所述左轴向加强筋16和所述右轴向加强筋18之间有距离,所述中轴向加强筋17与内层加强筋10平行,所述第一加强筋14和所述左轴向加强筋16的纵向宽度相同,纵向为与所述转轴的轴向方向垂直的方向,第二加强筋15和右轴向加强筋18的纵向宽度相同。

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筋14和左轴向加强筋16的纵向宽度相同,第二加强筋15和右轴向加强筋18的纵向宽度相同,在工艺制作过程中,相对于其他因纵向宽度不同需要换其他模具来说,工艺上制造简单。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参考图10,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在于,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加强板9,所述加强板9呈板状。

本实施例中,当边缘板受到外界的力时,由于加强结构包括加强板9,作用到边缘板的力会传导至加强板9,加强板9可分解部分作用到边缘板的力,边缘板可受力的强度更大,因此增大了边缘板的强度。

若没有加强板9,当边缘板受到外界的力时,力直接作用到边缘板,边缘板的受力大,边缘板容易断裂。

可选的,所述边缘板的材质包括塑料,所述加强板9的材质包括金属。

本方案要求加强板9的材质包括金属。由于边缘板的材质包括塑料,在同等条件下,金属的受力能力比塑料的受力能力大,加强板9可受的力更大,受力能力增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参考图11,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在于,所述边缘板包括顶部沟槽19,所述顶部沟槽19设置在边缘板的内部,所述边缘板的内部指包覆于边缘板中。顶部沟槽19和车壳配件5一起通过铸造拔膜的工艺来实现,顶部沟槽19的工艺相对于其他的制作工艺方式比较简单。

可选的,所述加强板9与所述顶部沟槽19配合设置。加强板9与顶部沟槽19配合设置,加强板9直接安装在顶部沟槽19内,相对于其他的安装方式,安装方便;加强板9与顶部沟槽19配合,加强板9卡入边缘板内,加强板9不露在边缘板外,此时边缘板的外形不受影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参考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在于,所述加强板9包括固定柱21,所述固定柱21设置于加强板9的侧面,所述加强板9的侧面为加强板9与转轴方向垂直的面,所述边缘板包括定位孔20,所述定位孔20位于边缘板的侧面,所述加强板9通过所述固定柱21与定位孔20过盈配合固定。加强板9通过固定柱21与定位孔20过盈配合固定,柱与孔的配合较为简便,加强板9可以很快速的安装。若加强板9不是采用柱与孔的配合,固定方式相对比较繁琐。

可选的,所述加强板9设置在边缘板的内侧面上。本方案要求加强板9设置在边缘板的内侧面上。加强板9设置在边缘板内侧面上,这样设置可以阻隔边缘板的内侧面与其他部件的接触,防止边缘板的内侧面与其他部件接触产生摩擦力,加强板9设置在边缘板的内侧面上,可减少摩擦力的产生,改善边缘板的受力。

另外,所述加强板9也可设置在边缘板的外侧面。相对于加强板9设置在边缘板的内侧面,加强板9设置在边缘板的外侧面不影响边缘板的内侧面与其他部件的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参考图17,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在于,所述加强板9的材料与边缘板不同,所述加强板9完全包覆在边缘板内。在工艺制造过程中把加强板9当做型芯,边缘板浇注过程中包裹住加强板9,使得加强板9完全包覆在边缘板内,加强板9与边缘板形成一个整体结构,结构紧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参考图3,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在于,所述加强结构与所述边缘板连接呈一体结构。加强结构和边缘板连接呈一体结构,加工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参考图1、图2、图3,本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平衡车的车壳配件,平衡车包括左车体1和右车体2,以及连接左车体1和右车体2的转轴,所述左车体1或右车体2包括车壳配件5和轴套,车壳配件5与轴套卡紧配合固定,所述车壳配件5设置在左车体1或右车体2的外表面,所述转轴与轴套连接,所述车壳配件5包括边缘板和加强结构,所述边缘板设置在车壳配件5与转轴的轴向垂直的轴面,所述边缘板与轴套卡紧配合,所述加强结构与边缘板呈一体结构。

参考图4、图9,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加强筋,所述边缘板包括内侧面,所述内侧面为沿转轴轴向与轴套卡紧的一面,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所述边缘板的内侧面。所述车壳配件5包括转轴配合面7,所述转轴配合面7设置在所述轴套的外侧与所述边缘板垂直,所述加强筋的第一面与边缘板的内侧面接触固定,与第一面相邻垂直的第二面和转轴配合面7的内侧面接触固定,所述轴套包括第一半圆柱体12和第二半圆柱体13,所述第一半圆柱体12和所述第二半圆柱体13设置在轴套靠近边缘板的一端,所述第一半圆柱体12位于第二半圆柱体13轴向方向上的外侧,所述第一半圆柱体12和所述第二半圆柱体13都为扇形,所述第一半圆柱体12和所述第二半圆柱体13同轴,所述第一半圆柱体12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二半圆柱体13的半径,所述第二半圆柱体13和所述第一半圆柱体12之间形成一台阶面,所述边缘板包括与边缘板的内侧面相邻的端面,所述端面垂直于转轴的轴向与轴套配合,所述轴套与所述车壳配件5配合时,所述第一半圆柱体12和所述边缘板的端面配合,所述第二半圆柱体13嵌入所述车壳配件5内,所述第二半圆柱体13的外侧面与所述边缘板的内侧面接触,所述边缘板的高度与所述加强筋的高度之差大于所述第一半圆柱体12和所述第二半圆柱体13的半径之差。

参考图8,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内层加强筋10,所述内层加强筋10设置在转轴配合面7的内表面,所述内层加强筋10与边缘板平行,所述内层加强筋10与边缘板之间有间隔,所述第二半圆柱体13嵌入所述内层加强筋10与边缘板之间的间隔内,所述内层加强筋10与加强筋相连,所述内层加强筋10通过加强筋与边缘板相连,所述内层加强筋10的高度高于边缘板的高度。

参考图8、图9,所述加强筋包括第一加强筋14和第二加强筋15,所述第一加强筋14的一端与所述边缘板的内侧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内层加强筋10相连,所述第二加强筋15一端与所述边缘板的内侧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内层加强筋10相连,所述第一加强筋14和所述第二加强筋15之间有距离。所述第一加强筋14的各个外表面和第二加强筋15的各个外表面都为平面。所述第一加强筋14和第二加强筋15的高度都是从前端均匀过渡到后端。所述第一加强筋14的前端为与所述边缘板的内侧面相连的一端,所述第一加强筋14的前端高度与所述边缘板的高度相等,所述第一加强筋14的后端为与所述内层加强筋10相连的一端,第一加强筋14的后端的高度与内层加强筋10的高度相等,所述第二加强筋15的前端为与所述边缘板的内侧面相连,所述第二加强筋15的前端的高度与所述边缘板的高度相等,所述第二加强筋15的后端为与所述内层加强筋10相连的一端,第二加强筋15的后端的高度与内层加强筋10的高度相等。所述轴套的第二半圆柱体13上设置有避让槽22。

参考图8,所述加强结构包括轴向加强筋,所述轴向加强筋设置在轴套配合面的内表面,所述内层加强筋10包括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为靠近边缘板的一面,所述第二平面为远离边缘板的一面,所述轴向加强筋设置于内层加强筋10的第二平面,所述轴向加强筋包括左轴向加强筋16、中轴向加强筋17和右轴向加强筋18,所述左轴向加强筋16一端与内层筋的第二平面相连,左轴向加强筋16的另一端与中轴向加强筋17的一端相连,右轴向加强筋18一端与不同于与左轴向加强筋16连接的中轴向加强筋17的另一端相连,右轴向加强筋18的另一端和内层加强筋10的第二平面相连,左轴向加强筋16、中轴向加强筋17、右轴向加强筋18和内层加强筋10相连组成一支撑框架。所述左轴向加强筋16一端与内层加强筋10的第二平面连接,另一端与中轴向加强筋17的一端连接,所述右轴向加强筋18一端与内层加强筋10的第二平面连接,另一端与中轴向加强筋17的一端连接和所述右轴向加强筋18分别与第二平面连接,所述左轴向加强筋16和所述右轴向加强筋18之间有距离,所述中轴向加强筋17与内层加强筋10平行,所述第一加强筋14和所述左轴向加强筋16的纵向宽度相同,纵向为与所述转轴的轴向方向垂直的方向,第二加强筋15和右轴向加强筋18的纵向宽度相同。

平衡车在使用状态下,使用者站立在平衡车上产生的压力,产生的压力集中于车壳配件的边缘板和轴套卡接的地方,由于车壳配件包括加强结构,作用到车壳配件上的压力可传导至加强结构,加强结构包括加强筋,加强筋可承担部分的压力,减少了车壳配件受到的压力,实现了使车壳配件不易断裂的目的。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