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整上升行程的升降座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0162发布日期:2019-11-12 21:54阅读:792来源:国知局
可调整上升行程的升降座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与升降座管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可调整上升行程的升降座管。



背景技术:

自行车的座垫高度会影响骑乘时的舒适性及安全性,所以目前在结构上会配置可以依据骑乘者的体型、骑乘者的习惯及骑乘环境来调整座垫高度的可调式座管,让骑乘者能够在正确的姿势下进行骑乘,进而提高骑乘舒适性及安全性。

然而,可调式座管虽然可以降低内管的高度来达到节省收纳空间的效果,但是在完成内管高度的调降之后,在下一次使用时就得要重新调整,并且需要耗费时间重新寻找适合自己的座垫高度,如此在使用上会造成骑乘者的不便与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座管,其在调降高度之后让骑乘者在下一次使用时能够快速调整到适合自己的高度。

为了达成上述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座管包含有一外管、一内管,以及一限位衬套。该内管可上下位移地局部穿设于该外管,该内管的顶端位于该外管外且用以供一座垫安装,该内管的底端位于该外管内且具有一位于其外周面的凸部;该限位衬套可转动地设于该外管的顶端且被该内管所穿设,此外,该限位衬套具有一限位部,该限位部位于该内管的凸部的上方,且该限位部的顶、底两端沿着该内管的轴向具有一高度差。

由上述可知,在该内管上升到一期望高度之后,通过转动该限位衬套,使该限位衬套用该限位部抵住该内管的凸部,以完成该内管高度的调整,如此在收纳之后再次重新使用时即可将该内管快速调整到定位,不需要反复调整,以节省操作时间及增加使用便利性。

优选地,该限位衬套具有一套筒、一套环及一束环,该套筒位于该外管内且具有该限位部,该套环抵靠于该外管的顶端且连接该套筒,该束环套设在该外管的顶端与该套环的底端之间。因此,当松开该束环时即可转动该套环,再由该套环连带该套筒一起转动,使该限位部抵靠于凸部。

优选地,该套筒的外周面具有一卡合部,该套环的内周面具有一卡合槽,该套筒的卡合部嵌设于该套环的卡合槽。

优选地,该限位部可以是多个沿着内管的轴向呈阶梯状排列的限位槽或是一个沿着内管的轴向呈笔直或弧状延伸的斜面。

优选地,该凸部呈长条状,且该凸部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该内管的轴向。

有关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对于升降座管的详细构造、特点、组装或使用方式,将于后续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中予以描述。然而,在本实用新型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应能了解,该等详细说明以及实施本实用新型所列举的特定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升降座管的外观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升降座管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升降座管的局部剖视图,主要显示内管位于最低位置。

图4类同于图3,主要显示内管的凸部嵌卡于最上面的限位槽。

图5类同于图4,主要显示内管的凸部嵌卡于最下面的限位槽。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升降座管的局部放大图。

【符号说明】

10-升降座管; 20-外管;

30-内管; 32-凸部;

40-限位衬套; 41-套筒;

42-限位部; 43-卡合部;

44-套环; 45-卡合槽;

46-束环; 50-气压缸;

52-斜面; 54-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在此说明,于整篇说明书中,包括以下介绍的实施例以及权利要求中,“上”、“下”、“顶”、“底”、“内”、“外”等有关方向性的名词,皆以附图中的方向为基准。其次,在以下将要介绍的实施例以及附图中,相同的元件标号,代表相同或近似的元件或其结构特征。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升降座管10包含有一根外管 20、一根内管30,以及一个限位衬套40。

内管30穿设于外管20且通过一组气压缸50(如图4所示)的控制而相对外管20上下位移,至于如何利用气压缸50控制内管30升降为现有技术,为了节省篇幅,在此不再赘述。内管30的顶端位于外管20外,主要用来供一个座垫(图中未示)安装,内管30的底端位于外管20内且具有三个凸部32(实际只要至少一个即可),凸部32设于内管30的外周面且相对于内管30的轴心呈等间隔排列,此外,凸部32在本实施例中呈长条状,且凸部32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内管30的轴向。

限位衬套40被内管30所穿设且具有一个套筒41、一个套环44及一个束环46,如图2、图3所示:

套筒41位于外管20内且具有三个限位部,各个限位部的顶、底两端沿着内管30的轴向具有一高度差,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限位部由七个沿着内管30的轴向呈阶梯状排列的限位槽42所构成,且每一个限位部以一对一的方式设于内管30的凸部32的上方。此外,套筒41的顶端的外周面具有三个卡合部43,卡合部43相对于套筒41的中心呈等间隔排列。

套环44抵靠于外管20的顶端,且套环44的底端的内周面具有三个卡合槽45,套环44的卡合槽45以一对一的方式嵌接于套筒41的卡合部 43,使两者能同步动作。

束环46将外管20的顶端与套环44的底端套接在一起,当束环46在松开之后即可转动套环44,由套环44再带动套筒41一起旋转。

从上述可知,当骑乘者想要调整座垫的高度时,先开启气压缸50驱动内管30上升至一期望高度之后,再关闭气压缸50来定位内管30,接着松开束环46,再通过转动套环44来带动套筒41一起旋转,使套筒41的其中一个限位槽42嵌卡于内管30的凸部32,例如在图4中,套筒41用最上面的一个限位槽42嵌卡内管30的凸部32,至于在图5中,套筒41 则是用最下面的一个限位槽42嵌卡内管30的凸部32,最后确认内管30 的高度没有问题之后再将束环46重新束紧之后即完成调整。

在骑乘结束之后,骑乘者可以利用气压缸50将内管30的高度降到最低以利收纳(如图3所示),这时候因为限位衬套40已经配合骑乘者的需求而调整到定位,所以在下一次使用时利用内管30的凸部32与限位衬套40 的限位槽42之间的配合,内管30的上升高度会受到限制,对同一个骑乘者来说不需要再重新调整座垫高度,如此即可有效节省操作时间及增加使用便利性。

另一方面,限位部及凸部的结构可以有不同变化,在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限位部为一个沿着内管30的轴向延伸的斜面52(如图6所示),斜面可以呈笔直延伸或弧状延伸,并不加以限定,至于凸部54可以圆柱体(如图6所示)、球体(图中未示)或方键(图中未示),通过两者之间的配合,同样可以限制内管30的上升高度来达到调整行程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