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自行车墙壁挂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1805发布日期:2019-10-13 01:04阅读:9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自行车墙壁挂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挂架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自行车墙壁挂架。



背景技术:

自行车,又称为脚踏车或者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可以作为环保的交通工具用来代步、出行,也可以作为健身器材用来骑行锻炼、自行车出游,而且自行车本身也是一项体育竞技运动,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骑自行车。

随着人口的增多,人们的生活空间逐渐受到压缩,而自行车的数量却越来越多,而自行车简单的停放在地面上会占用很大的面积,因此人们开始将自行车悬挂起来,而现有的自行车墙壁挂架的结构单一,使用不便,也无法根据自行车的大小形状做出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新型自行车墙壁挂架,操作简单,拆卸方便,可以根据自行车的的大小形状进行调节,适用性更加广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挂架领域,更具体是说是一种新型自行车墙壁挂架,包括支撑底座、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挂钩、固定螺丝、活动挂钩、调节螺丝和垫片。支撑底座上设有支撑卡孔和膨胀螺丝安装孔;第一支撑杆上设有公扣和螺丝槽;第二支撑杆上设有连接槽;第三支撑杆上设有固定螺孔;第一支撑杆上的公扣扣在支撑底座的支撑卡孔上,中间设有垫片,第二支撑杆套在第一支撑杆内,第二支撑杆下端的连接槽与第一支撑杆下端的螺丝槽对齐,调节螺丝放置在连接槽和螺丝槽内,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连接固定,第三支撑杆套在第二支撑杆内,第三支撑杆下端的横槽与第二支撑杆下端的连接槽对齐,调节螺丝放置在连接槽和横槽内,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4)连接固定,挂钩与第三支撑杆相接触,并用固定螺丝连接固定,支撑底座上设有圆孔,活动挂钩套在圆孔内与支撑底座相连接,第二支撑杆上设有圆通孔,活动挂钩套在圆通孔内与第二支撑杆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技术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自行车墙壁挂架所述的该挂架为左右对称结构,结构简单。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技术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自行车墙壁挂架所述的用膨胀螺丝通过支撑底座上的膨胀螺丝安装孔将支撑底座固定在墙上,方便固定支撑底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技术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自行车墙壁挂架所述的撑底座上的支撑卡孔数量最低为四个,可以调节自行车悬挂的高度。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技术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自行车墙壁挂架所述的第二支撑杆的形状为L形,改变方向。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技术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自行车墙壁挂架所述的支撑杆连接处的调节螺丝数量为两个,使支撑杆连接处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自行车墙壁挂架的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操作简单,拆卸方便,可以根据自行车的的大小形状进行调节,适用性更加广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自行车墙壁挂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自行车墙壁挂架的正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自行车墙壁挂架的左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自行车墙壁挂架的支撑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自行车墙壁挂架的第一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自行车墙壁挂架的第二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自行车墙壁挂架的第三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撑底座1;支撑卡孔11;膨胀螺丝安装孔12;第一支撑杆2;公扣21;螺丝槽22;第二支撑杆3,连接槽31;第三支撑杆4;固定螺孔41;挂钩5;固定螺丝6;活动挂钩7;调节螺丝8;垫片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下面结合图1-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挂架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自行车墙壁挂架,操作简单,拆卸方便,可以根据自行车的的大小形状进行调节,适用性更加广泛,这种一种新型自行车墙壁挂架包括支撑底座1、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3、第三支撑杆4、挂钩5、固定螺丝6、活动挂钩7、调节螺丝8和垫片9。

支撑底座1上设有支撑卡孔11和膨胀螺丝安装孔12;第一支撑杆2上设有公扣21和螺丝槽22;第二支撑杆3上设有连接槽31;第三支撑杆4上设有固定螺孔41;第一支撑杆2上的公扣21扣在支撑底座1的支撑卡孔11上,中间设有垫片9,第二支撑杆3套在第一支撑杆2内,第二支撑杆3下端的连接槽31与第一支撑杆2下端的螺丝槽22对齐,调节螺丝8放置在连接槽31和螺丝槽22内,将第一支撑杆2和第二支撑杆3连接固定,第三支撑杆4套在第二支撑杆3内,第三支撑杆4下端的横槽与第二支撑杆3下端的连接槽31对齐,调节螺丝8放置在连接槽31和横槽内,将第二支撑杆3和第三支撑杆4连接固定,挂钩5与第三支撑杆4相接触,并用固定螺丝6连接固定,支撑底座1上设有圆孔,活动挂钩7套在圆孔内与支撑底座1相连接,第二支撑杆3上设有圆通孔,活动挂钩7套在圆通孔内与第二支撑杆3相连接。

该挂架为左右对称结构;用膨胀螺丝通过支撑底座1上的膨胀螺丝安装孔12将支撑底座1固定在墙上;支撑底座1上的支撑卡孔11数量最低为四个;第二支撑杆3的形状为L形;支撑杆连接处的调节螺丝8数量为两个。

使用时,用膨胀螺丝通过支撑底座1上的膨胀螺丝安装孔12将支撑底座1竖直固定在墙上,将第一支撑杆2上的公扣21扣在支撑底座1上的支撑卡孔11内,第二支撑杆3套在第一支撑杆2内,根据自行车的间距,调节第二支撑杆3在第一支撑杆2内的长度调节两个第二支撑杆3的间距,然后用调节螺丝8连接固定,第三支撑杆4套在第二支撑杆3内,调节第三支撑杆4套在第二支撑杆3内的长度来确定自行车与墙壁之间的距离,再用固定螺丝6将挂钩5固定在第三支撑杆4上,最后将自行车挂在挂钩5上,自行车配件挂在活动挂钩7上。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越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