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桥生产线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39153发布日期:2019-04-05 23:12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车桥生产线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桥装配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桥生产线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车桥是传递车架与车轮之间各向作用力及其所产生的弯矩和转矩的装置,车桥通过悬架与车架(或承载式车身)相连接,两端安装车轮,车架所受的垂直载荷通过车桥传到车轮,车轮上的滚动阻力、驱动力、制动力和侧向力及其弯矩、转矩又通过车桥传递给悬架和车架,故车桥的作用是传递车架与车轮之间的各向作用力及其所产生的弯矩和转矩。

车桥上装配有转向节、气室、横拉杆、桥壳、弯臂等,在生产中,车桥上的零配件是在生产线上装配完成,车桥生产线是一个环状的履带,履带的外侧面设置有若干个工位夹具,工位夹具随履带在立面内顺时针转动,工人需要把车桥吊装到生产线第一个工位夹具,然后生产线才能继续朝前运转开始工作。具体流程是,当生产线上的所有工序都完成后,生产线往前转动一步,然后吊装工人把车桥吊装到第一个工位夹具上并装夹好,然后吊装工人等待所有装配工人完成工序后再进行下一次吊装,费工费时,影响了生产成本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车桥生产线自动上料装置,其通过在汽车车桥生产线的来料方向设置自动上料装置,从而消除了吊装工位怠工的情形,实现了降本增效。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桥生产线自动上料装置,其设置于车桥生产线的来料方向,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上表面设置有自溜辊道,所述自溜辊道具有向右下方的坡度,所述自溜辊道的右方设置有与所述自溜辊道平行的轨道,所述轨道的上方设置有沿所述轨道移动的小车,所述小车位于所述自溜辊道的下方,所述小车设置有两个横向并列的托举气缸,所述小车上方设置有在所述托举气缸驱动下做上下运动的托块,所述机架设置有推拉气缸,所述小车与所述推拉气缸的气缸杆端部连接;所述轨道的一侧设置有沿所述轨道方向布置的第一感应探头和第二感应探头,所述机架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托举气缸、所述推拉气缸、所述第一感应探头、所述第二感应探头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自溜辊道包括两排平行的轴承辊道,所述轴承辊道由若干个沿一条直线排列的轴承辊组成,所述轴承辊包括销轴,所述销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轴承,所述销轴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自溜辊道的坡度是1.5°。

进一步的,所述自溜辊道的右方末端设置有防止车桥滑落的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托块有两个,两个所述托块分别与两个所述托举气缸的气缸杆连接,两个所述托块之间设置有连接板。

进一步的,所述托块上方设置有调整垫块。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位于所述自溜辊道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自溜辊道的高度大于工位夹具的高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车桥生产线自动上料装置,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上表面设置有自溜辊道,所述自溜辊道具有向右下方的坡度,所述自溜辊道的右方设置有与所述自溜辊道平行的轨道,所述轨道的上方设置有沿所述轨道移动的小车,所述小车位于所述自溜辊道的下方,所述小车设置有两个横向并列的托举气缸,所述小车上方设置有在所述托举气缸驱动下做上下运动的托块,所述机架设置有推拉气缸,所述小车与所述推拉气缸的气缸杆端部连接;所述轨道的一侧设置有沿所述轨道方向布置的第一感应探头和第二感应探头,所述机架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托举气缸、所述推拉气缸、所述第一感应探头、所述第二感应探头电连接。本发明通过在车桥生产线的来料方向设置自动上料装置,这样,吊装工人可以一次连续补料多件,然后依靠自动上料装置给车桥生产线上料,而吊装工人可以做其它工作,从而消除了现有生产中的吊装工人等待怠工状况,从而节省人力,实现降本增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车桥生产线自动上料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车桥生产线自动上料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图2的左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车桥生产线自动上料装置在工作时第一工步的主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车桥生产线自动上料装置在工作时第二工步的主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车桥生产线自动上料装置在工作时第三工步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2——自溜辊道、21——轴承辊道、210——轴承辊、211——销轴、212——轴承、3——轨道、4——小车、5——托举气缸、6——托块、7——推拉气缸、8——第一感应探头、9——第二感应探头、10——控制装置、11——挡板、12——连接板、13——调整垫块、14——工位夹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发明的实施范围限制于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车桥生产线自动上料装置,其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的上表面设置有自溜辊道2,所述自溜辊道2具有向右下方的坡度,所述自溜辊道2的右方设置有与所述自溜辊道2平行的轨道3,所述轨道3的上方设置有沿所述轨道3移动的小车4,所述小车4位于所述自溜辊道2的下方,所述小车4设置有两个横向并列的托举气缸5,所述小车4上方设置有在所述托举气缸5驱动下做上下运动的托块6,所述机架1设置有推拉气缸7,所述小车4与所述推拉气缸7的气缸杆端部连接;所述轨道3的一侧设置有沿所述轨道3方向布置的第一感应探头8和第二感应探头9,所述机架1设置有控制装置10,所述控制装置10分别与所述托举气缸5、所述推拉气缸7、所述第一感应探头8、所述第二感应探头9电连接。通过在车桥生产线的来料方向设置自动上料装置,这样,吊装工人可以一次连续补料多件,然后依靠自动上料装置给车桥生产线上料,而吊装工人可以做其它工作,从而消除了现有生产中的吊装工人等待怠工状况,从而节省人力,实现降本增效。

所述自溜辊道2具有向下1.5°的坡度,所以放置于所述自溜辊道2上的车桥可以在重力作用下自行向右滑行,为防止车桥滑落,所述自溜辊道2的右方即所述自溜辊道坡道2的末端设置有挡板11。

所述托块6有两个,两个所述托块6分别与两个所述托举气缸5的气缸杆连接,两个所述托块6之间设置有连接板12,以保证两个所述托块6同步上升或下降。

所述托块6上方设置有调整垫块13,当需要托举的车桥中部拱形高度过高时,通过在所述托块6上方添加所述垫块13,以满足使用要求。

为防止车桥生产线的工位夹具14向上翻转时,所述机架1向右伸的所述轨道3不会形成干涉,所述轨道3的宽度要小于所述工位夹具14的宽度,因此,设计所述轨道3的宽度小于所述自溜辊道2的宽度,并把所述轨道3设置于所述自溜辊道2内侧,工作时,所述托块6顶在车桥拱起的中间部位,而车桥两侧的安装板与所述自溜辊道2接触。

所述机架1向右伸的所述轨道3的长度要能够使当车桥生产线的所述工位夹具14向上翻转时,所述工位夹具14不会与所述机架1的立柱碰撞。

当所述工位夹具14向上翻转被所述第一感应探头8探测到时,所述第一感应探头8传回信号,所述控制装置10控制所述推拉气缸7推动所述小车4向右方前行,同时带动放置于所述托块6上的车桥向右移动;当所述工位夹具14继续翻转被所述第二感应探头9探测到其停止时,所述第二感应探头9传回信号,所述控制装置10控制所述小车4停止,然后所述控制装置10控制所述托举气缸5下降,使车桥落于所述工位夹具14上;所述托举气缸5继续下降,然后随所述小车4向所述自溜辊道1移动,当所述小车4移动到所述自溜辊道2最右端的车桥正下方时,所述小车4停止,所述托举气缸5上升并托举车桥离开所述自溜辊道2,当车桥上升超过所述挡板11的高度后,所述托举气缸5停止,等候下一次循环命令。

上述所述小车4能够停在所述自溜辊道2最右端的车桥正下方、所述托举气缸5的起升高度能够使所述托块6上的车桥超过所述挡板11的高度、所述小车4向右行驶停止时能够与车桥生产线的所述工位夹具14对正、所述托块6的下降高度使当所述小车4回位时所述托块6不会干涉车桥、所述小车4的移动速度、所述托块6的起升下降速度等,均需要在投入使用前进行试验调整,具体操作是,通过不断运行,调整所述控制装置10的计时时间,从而控制气阀的通断以及气阀流量,从而控制所述推拉气缸7和所述托举气缸5的运动。

具体到生产中,如图5-图7所示,其工步为:

第一步,若干个车桥放置于所述自溜辊道2上,并沿所述自溜辊道2的坡度向右自行滑动,最右端的车桥被所述托块6举起并高于所述挡板11的高度,当所述工位夹具14向上翻转被所述第一感应探头8感应到时,所述控制装置10控制所述推拉气缸7伸出,从而推动所述小车4向右移动,从而带动所述小车4上的车桥向右移动;

第二步,当所述第二感应探头9感应到所述工位夹具14停止时,所述控制装置10控制所述小车4停止;

第三步,所述控制装置10控制所述托举气缸5下降使车桥落在所述工位夹具14上,人工旋紧所述工位夹具14固定车桥,此时,所述小车4继续下降并在所述推拉气缸7驱动下向左移动回位;当所述小车4位于所述自溜辊道2最右端的车桥正下方时,所述小车4停止,所述托举气缸5上升托起车桥超过所述挡板11,等待下一次循环。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