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式联运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78104发布日期:2019-07-13 10:28阅读:538来源:国知局
多式联运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多式联运物流运输领域,特别是一种使公路和铁路运输合理结合的多式联运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多式联运物流运输行业的发展,国内公路铁路联合运输的需求变得紧迫,国内外,已经提出各种运输解决方案,主要是成本高、实施困难、不宜推广。

美国的多式联运发展了箱式运输(cofc)和驼背运输(tofc):由于美国火车涵洞内高能够满足加高的火车通过,所以可以直接把半挂货车或者集装箱(包括双层)放到铁路平板车上,而该方法在中国、亚洲及欧洲遇到涵洞内高不够的困难。

美国的双式联运(bimodaltransportation)采用了“公铁两用车”(roadrailer),将公路挂车加装铁路专用铰接式托架后,与轮对连接,直接到铁路上运输。由于公铁两用挂车自重要求高,限制了货物装载量,发展受到了限制。

法国劳尔发展了铁路平板车上加装旋转接盘的公铁运输方式,铁路货车在站场上停好后,旋转接盘旋转45度,使接盘与站场的地面对接,实现了牵引汽车的驶进和驶出,火车直接将半挂车拉走,简洁高效。但是,旋转接盘加大了铁路货车装载货物以后的高度、增加了铁路货车的自重、旋转驱动还需要动力,这些因素限制了法国技术的推广。

德国卡扣毕马(cargobeamer)提出了托盘解决方案,转换流畅,是目前欧洲最先进的公铁联运解决方式。但是,毕马运输系统需要物流领域增加大量的专用托盘(每节车厢配置),需要可观的投资;毕马运输系统的运输效率和效益低,六吨重的托盘属于无效运输重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式联运车辆,该车辆即可对集装箱进行公路运输,也可以与搭载的集装箱共同搭乘铁路货车进行运输,公铁无需转换,极大提升了公铁运输衔接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式联运车辆,至少包括车体、车体前段下方的前轮总成、车体后段下方的后轮总成,其特征是:车体上方为用于放置集装箱的平台,车体长和宽的尺寸与集装箱的长和宽的尺寸为1-1.1:1,前轮总成前的车体部分是驾驶室,前轮总成与后轮总成之间的车体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前轮总成或后轮总成的驱动装置。

所述的驱动装置是驱动电机,前轮总成与后轮总成之间的车体下方还设置有给驱动装置供电的电池。

所述的电池为多组,分别位于前轮总成与后轮总成之间的车体下方宽度方向的两侧。

所述的驱动装置是氢燃料发动机,前轮总成与后轮总成之间的车体下方还设置有给氢燃料发动机提供氢燃料的液态氢燃料箱。

所述的氢燃料发动机位于前轮总成与后轮总成之间的车体下方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液态氢燃料箱分为主油箱和副油箱,主油箱和副油箱分别位于前轮总成与后轮总成之间的车体下方宽度方向的两侧。

所述的车体的长度是12200mm或13716mm或14630mm或16154mm或18288mm。

所述的车体后方滑动连接有伸缩车架,伸缩车架位于伸出状态时伸缩车架的上表面与平台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

所述的车体后方具有用于与另一多式联运车辆车体后方相互扣接的背靠背扣件。

所述的车体上表面分布有用于与集装箱标准锁座孔相配合的锁头,所述的车体两侧分布有若干用于与铁路货车固定的货车扣件。

所述的车体四周均分布有若干广角摄像头和雷达探测器,雷达探测器与驾驶室内的提醒装置相连,广角摄像头和驾驶室内的全景显示器相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多式联运车辆,由于将驾驶室集成在了前轮总成前的车体部分,而车体的长和宽的尺寸与集装箱的长和宽的尺寸基本一致,因此当集装箱放置到车体上时,整体的长和宽的尺寸与集装箱的长和宽的尺寸基本一致,将车体与集装箱固定后,在公铁转换时,可直接将底部连接有多式联运车辆的集装箱吊装或驾驶至铁路平板车上进行运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多式联运车辆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两多式联运车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体;2、前轮总成;3、后轮总成;4、平台;5、集装箱;6、第一驾驶室;7、驱动装置;8、电池;9、第二驾驶室;10、伸缩车架;11、货车扣件;12、背靠背扣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公开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在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对应相同的元件。但是,本发明有很多不同的实施方案,不能解释为将本发明限定在所述的实施例;而只是通过提供本发明的实施例,使本公开内容全面而完整,并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的传达本发明的概念。

在本公开中,术语“包括”和“含有”及其派生词意为包括而非限制;术语“或”是包含性的,意为和/或。

在本说明书中,下述用于描述本公开原理的各种实施例只是说明,不应该以任何方式解释为限制发明的范围。参照附图的下述描述用于帮助全面理解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下述描述包括多种具体细节来帮助理解,但这些细节应认为仅仅是示例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认识到,在不背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中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多种改变和修改。此外,为了清楚和简洁起见,省略了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此外,贯穿附图,相同附图标记用于相似功能和操作。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多式联运车辆,至少包括车体1、车体1前段下方的前轮总成2、车体1后段下方的后轮总成3,其特征是:车体1上方为用于放置集装箱5的平台4,车体1长和宽的尺寸与集装箱5的长和宽的尺寸为1-1.1:1,前轮总成2前的车体部分是驾驶室,前轮总成2与后轮总成3之间的车体1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前轮总成2或后轮总成3的驱动装置7。

本实施例提供的这种多式联运车辆,由于将驾驶室集成在了前轮总成2前的车体部分,而车体1的长和宽的尺寸与集装箱5的长和宽的尺寸基本一致,因此当集装箱5放置到车体1上时,整体的长和宽的尺寸与集装箱5的长和宽的尺寸基本一致,将车体1与集装箱5固定后,在公铁转换时,可直接将底部连接有多式联运车辆的集装箱5吊装或驾驶至铁路平板车上进行运输。

中国涵洞高度为5850毫米,而本多式联运车辆运载标准高度即2591mm高的集装箱时,多式联运车辆连同集装箱运载在铁路平板车上的总高度为4800mm,符合中国涵洞高度的通过要求。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除了传统燃料作为驱动装置外,本实施例的驱动装置7是驱动电机,前轮总成2与后轮总成3之间的车体1下方还设置有给驱动装置7供电的电池8。

电池8为多组,分别位于前轮总成2与后轮总成3之间的车体1下方宽度方向的两侧。

本实施例采用了电驱的形式构成了多式联运电车,电动车由于驱动电机直接将动力输送至各驱动轮,因此车体布置形式更加灵活,降低车体高度节省空间,多组电池8分布在前轮总成2与后轮总成3之间,为电池8提供长久续航。

除了上述电车形式外还可以是各种新能源,如驱动装置7是氢燃料发动机,前轮总成2与后轮总成3之间的车体1下方还设置有给氢燃料发动机提供氢燃料的液态氢燃料箱,所述的氢燃料发动机位于前轮总成2与后轮总成3之间的车体1下方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液态氢燃料箱分为主油箱和副油箱,主油箱和副油箱分别位于前轮总成2与后轮总成3之间的车体1下方宽度方向的两侧。

实施例4

标准集装箱的尺寸是20英尺集装箱:长为6096mm,40英尺集装箱:长为12192mm,45英尺集装箱:长为13716mm,48英尺集装箱:长为14630mm,53英尺集装箱:长为16154mm,60英尺集装箱:长为18288mm,各集装箱的箱外尺寸宽均为2438mm,高均为:2591mm。

结合集装箱的尺寸车体1的长度是12200mm或13716mm或14630mm或16154mm或18288mm。

其中长度是12200mm的车体1允许搭载两个20英尺集装箱或一个40英尺集装箱,长度是13716mm的车体1允许搭载45英尺集装箱;长度是14630mm的车体1允许搭载48英尺集装箱;长度是16154mm的车体1允许搭载53英尺集装箱;长度是18288mm的车体1允许搭载三个20英尺集装箱或一个40英尺集装箱加一个20英尺集装箱或60英尺集装箱。

本实施例中,车体1还后方还可以滑动连接有伸缩车架10,伸缩车架10位于伸出状态时伸缩车架10的上表面与平台4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这样小尺寸车体1可以根据大号集装箱的尺寸进行扩展,如搭载40英尺集装箱长度是12200mm的车体1在伸缩车架10伸出状态时将长度延伸至13716mm的总长度,能够搭载45英尺集装箱。

伸缩车架10采用抽屉方式,伸缩车架10是两个方管,伸缩车架10的两个方管插入车体1后方两个更大尺寸的方管中,伸出或者拉出的时候支撑长度增加,插入的时候长度缩短,伸出或插入的时候,伸缩车架都能够承担相应的载荷。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车体1上表面分布有用于与集装箱标准锁座孔相配合的锁头,通过车体1的锁头与集装箱的锁座孔配合将车体1与集装箱固定牢靠,所述的车体1两侧分布有若干用于与铁路货车固定的货车扣件11,本多式联运车辆与铁路货车则是通过车体1两侧分布的货车扣件11进行固定,也可采用其他任意形式进行固定,总之能够确保车体1在铁路货车上固定牢靠,集装箱在车体1上固定牢靠即可。

车体1后方具有用于与另一多式联运车辆车体后方相互扣接的背靠背扣件12,如图2所示,两组多式联运车辆通过后方的背靠背扣件12连接组合后,可以前后两个方向驾驶,驾驶员在第一多式联运车辆的第一驾驶室6操作该第一多式联运车辆,第二多式联运车辆的驾驶员在第二驾驶室9内挂入空挡,第二多式联运车辆被拖行,更加便于本多式联运车辆在铁路货运场站的装卸。

为了避免驾驶视野问题,车体1四周均分布有若干广角摄像头和雷达探测器,雷达探测器与驾驶室内的提醒装置相连,广角摄像头和驾驶室内的全景显示器相连,通过驾驶室内的全景显示器能够实时查看多式联运车辆四周的情况,靠近某物体时雷达探测器还会发出警报提醒驾驶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