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重设备爬楼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76069发布日期:2020-02-08 06:25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重设备爬楼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力作业工具搬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重设备爬楼车。



背景技术:

继电保护专业现场作业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到onlly试验仪、ct测试仪、蓄电池核容放电仪等必须两个人抬着搬运的仪器,行业内称之为“微重设备”。目前,继电保护作业人员对于“微重设备”的搬运比较普遍的做法是两人一起搬运,虽有人尝试在试验仪下安装万向轮,可以将设备在平地上推着走,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搬运负担,但安装万向轮的过程需要在仪器盒子上钻孔,且只有在onlly试验仪上尝试过,并不具备推广性,且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抬着仪器爬楼的问题,因为变电站没有电梯,而且继保专业的女同志相对较多,抬着这些“微重设备”上下楼梯增加了作业人员扭脚、被仪器扎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的微重设备搬运作业中所存在的搬运麻烦,速度慢,效率低,安全风险高以及不能实现爬楼搬运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重设备爬楼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现微重设备的平移与爬楼搬运,减轻了搬运负担,提高了搬运速度,降低了安全风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重设备爬楼车,包括拉杆、车架、底板、支撑轮以及爬楼轮;所述支撑轮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下方,所述爬楼轮与所述底板连接且设置在远离所述支撑轮的一端,所述车架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拉杆与所述车架连接。

本发明在使用的时候将微重设备放置在底板上,固定好弹力绳,直接推动设备,在支撑轮和爬楼轮的作用下实现平地转移搬运;当需要爬楼时,拉住拉杆,在爬楼轮的作用下沿着楼梯上行,非常省力,到达目标地点后,松开并收好弹力绳,搬出微重设备,完成微重设备的搬运,整个过程十分简单,减小了现有搬运方式的负担,实现微重设备的平移与爬楼搬运,提高了搬运速度,降低了安全风险。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所述车架设置在与所述爬楼轮相同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杆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方且设置在与所述车架相对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车架连接,通过设置多个支撑杆可以更好地对微重设备进行限位,还可以减少微重设备与外物的碰撞,更好地保护微重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包括第一底板以及第二底板,所述车架的一端和所述爬楼轮均与所述第一底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底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底板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底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车架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第二支撑杆的撑板,所述撑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铰接,当不需要使用的时候可以将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底板进行折叠,减少占用空间,方便搬运和储存。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底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杆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直径相适应的限位卡扣,所述车架、所述第一支撑杆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直径相同,在使用的时候可以使用限位卡扣扣住第一支撑杆,从而架起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更好地保护微重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车架的连接处还铰接有座板,在定检、试验过程中,长时间蹲在onlly试验仪以及ct测试仪前,必须有个可以坐的地方,因此在试验作业的过程中,可以再展开爬楼车,将撑杆固定在撑板上,放下座板,直接坐在座板上,拉杆可以作为靠背使用,为作业人员提供一个可以休息的地方。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轮为带有制动片的万向轮,在需要坐着休息的时候,可以踩下制动片实现制动,使作业人员可以更好更稳固地坐在座板上,所述爬楼轮为行星式爬楼轮,可以实现爬楼功能,方便搬运微重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上设置有工具盒,工具盒可收纳万用表、螺丝刀、尖嘴钳等常用仪表、工具,使用时更加方便快捷。

进一步的,所述拉杆上还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上套设有防滑橡胶套,可以更好地推动和拉动整个爬楼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微重设备爬楼车通过前万向轮、后行星式爬楼轮实现onlly试验仪、ct测试仪、蓄电池核容放电仪等微重设备的平移与爬楼搬运,工具盒可用于收纳万用表、螺丝刀、尖嘴钳等常用仪表、工具,放下座板还能为现场作业人员提供舒适的坐垫及靠背,功能强大,使用方便,有效降低微重设备爬楼搬运的风险,提高现场人机功效,提高继电保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微重设备爬楼车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微重设备爬楼车收纳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拉杆;2、车架;3、底板;31、第一底板;32、第二底板;4、支撑轮;5、爬楼轮;6、第一支撑杆;7、第二支撑杆;8、撑板;9、限位卡扣;10、座板;11、工具盒;12、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如图1所示,一种微重设备爬楼车,包括拉杆1、车架2、底板3、支撑轮4以及爬楼轮5;支撑轮4设置在底板3的下方,爬楼轮5与底板3连接且设置在远离支撑轮4的一端,车架2设置在底板3的上方,拉杆1与车架2连接。

本发明在使用的时候将微重设备放置在底板3上,固定好弹力绳,直接推动设备,在支撑轮4和爬楼轮5的作用下实现平地转移搬运;当需要爬楼时,拉住拉杆1,在爬楼轮5的作用下沿着楼梯上行,非常省力,到达目标地点后,松开并收好弹力绳,搬出微重设备,完成微重设备的搬运,整个过程十分简单,减小了现有搬运方式的负担,实现微重设备的平移与爬楼搬运,提高了搬运速度,降低了安全风险。

如图1所示,还包括第一支撑杆6以及第二支撑杆7,车架2设置在与爬楼轮5相同的一端,第一支撑杆6设置在底板3的上方且设置在与车架2相对的一端,第二支撑杆7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杆6连接,第二支撑杆7的另一端与车架2连接,通过设置多个支撑杆可以更好地对微重设备进行限位,还可以减少微重设备与外物的碰撞,更好地保护微重设备。

如图1和图2所示,底板3包括第一底板31以及第二底板32,车架2的一端和爬楼轮5均与第一底板31的一端连接,第一底板31的另一端与第二底板32的一端铰接,第二底板32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杆6的一端铰接,第一支撑杆6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杆7的一端铰接,第二支撑杆7的另一端与车架2的另一端铰接,第一支撑杆6上设置有用于支撑第二支撑杆7的撑板8,撑板8分别与第一支撑杆6和第二支撑杆7铰接,当不需要使用的时候可以将第一支撑杆6、第二支撑杆7和底板3进行折叠,减少占用空间,方便搬运和储存。

如图1所示,第二底板32与第一支撑杆6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支撑杆6的直径相适应的限位卡扣9,车架2、第一支撑杆6以及第二支撑杆7的直径相同,在使用的时候可以使用限位卡扣9扣住第一支撑杆6,从而架起第一支撑杆6和第二支撑杆7,更好地保护微重设备。

如图1所示,第二支撑杆7与车架2的连接处还铰接有座板10,在定检、试验过程中,长时间蹲在onlly试验仪以及ct测试仪前,必须有个可以坐的地方,因此在试验作业的过程中,可以再展开爬楼车,将撑杆固定在撑板8上,放下座板10,直接坐在座板10上,拉杆1可以作为靠背使用,为作业人员提供一个可以休息的地方。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轮4为带有制动片的万向轮,在需要坐着休息的时候,可以踩下制动片实现制动,使作业人员可以更好更稳固地坐在座板10上,爬楼轮5为行星式爬楼轮5,可以实现爬楼功能,方便搬运微重设备。

如图1所示,车架2上设置有工具盒11,工具盒11可收纳万用表、螺丝刀、尖嘴钳等常用仪表、工具,使用时更加方便快捷。

如图1所示,拉杆1上还设置有手柄12,手柄12上套设有防滑橡胶套,可以更好地推动和拉动整个爬楼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