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01244发布日期:2019-08-23 22:46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推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推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推车。



背景技术:

婴儿推车是婴儿的“交通工具”,需要有人协助推着或者拉着才能走的车子。婴儿推车一般由遮阳蓬、座垫、睡篮以及防霾罩等组成。

现有技术中的婴儿推车的前轮是单独安装在车架上的,可以进行360°自由转动,使用不当造成两个前轮相向转动形成移动阻力后会造成婴儿推车存在向前倾倒的可能性,容易造成婴儿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推车,解决了现有的婴儿推车前轮自由转动容易在移动中发生相向转动造成移动阻力的情况,使用过程中对婴儿的安全具有隐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推车,包括车架及安装在车架上的睡篮,所述车架尾部安装有后轮组,车架前部安装有前轮组,所述前轮组包括安装在车架上的减震座,所述减震座上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分别位于车架两侧的第一前轮机构及第二前轮机构,其中第一前轮机构的上焊接有第一转动筒,第二前轮机构上焊接有第二转动筒;所述第一转动筒与第二转动筒之间转动设有倒“工”字形结构的同步限位杆;所述同步限位杆包括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固接有与第一转动筒转动配合的第一转动杆,连接杆的另一端固接有与第二转动筒转动配合的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筒、第二转动筒上均插入有限位塞。

通过同步限位杆与第一转动筒、第二转动筒能够同步转动,由于同步限位杆的作用,使得第一前轮机构、第二前轮机构只能同步同向转动,有效避免了发生相对转动的情况;同时利用减震座进行安装,在整个推车移动过程中能够承受一定的振动,避免车架受到较大的反作用力。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同步限位杆与第一转动筒、第二转动筒之间的转动配合,使得第一前轮机构、第二前轮机构能够同步、同向转动,有效避免了第一前轮机构、第二前轮机构自由转动发生相向转动造成突然制动的情况;

2、将第一前轮机构、第二前轮机构安装在减震座上,能够通过减震座对地面反馈的振动进行吸收、消除,避免婴儿推车的车架受到较大的振动,让婴儿能处于比较安稳的移动状态下;并且能够在前轮组遇见障碍时具有一定的缓冲过程,让整个推车移动更加平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前轮机构、第二前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转动筒、第二转动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车架1、睡篮2、后轮组3、前轮组4、减震座41、安装板411、导向杆412、连接板413、限位螺母414、支撑弹簧415、连接套416、第一前轮机构42、第二前轮机构43、第一转动筒44、第二转动筒45、同步限位杆46、连接杆461、第一转动杆462、第二转动杆463、限位塞47、支架5、转轴6、滚轮7、筒体8、转动槽80、第一平面轴承9、第二平面轴承10、第三平面轴承11、第四平面轴承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推车,包括车架1及安装在车架1上的睡篮2,在车架1尾部安装有后轮组3,车架1前部安装有前轮组4,为了避免整个推车在前进过程中发生前轮组4相向转动而造成突然制动的情况,需要对前轮组4的结构进行优化,避免对婴儿造成伤害的情况发生。进行优化结构后,前轮组4包括安装在车架1上的减震座41,在减震座41上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分别位于车架1两侧的第一前轮机构42及第二前轮机构43,其中第一前轮机构42的上焊接有第一转动筒44,第二前轮机构43上焊接有第二转动筒45;所述第一转动筒44与第二转动筒45之间转动设有倒“工”字形结构的同步限位杆46,利用同步限位杆46与第一转动筒44、第二转动筒45之间的相互转动配合作用,使得第一前轮机构42、第二前轮机构43能够在限位条件下进行同步、同向转动,能够有效避免产生相向转动的情况;为了充分限定同步连接杆461在转动过程中的相对位置,保证其运行稳定性,让同步限位杆46包括连接杆461,连接杆461的一端固接有与第一转动筒44转动配合的第一转动杆462,连接杆461的另一端固接有与第二转动筒45转动配合的第二转动杆463,所述第一转动筒44、第二转动筒45上均插入有限位塞47,从而对同步限位杆46的位置进行限定。

同时为了让第一前轮机构42、第二前轮机构43的转动角度具有一定的限制,需要对第一转动筒44、第二转动筒45的结构进行对称设计,并保证具有在转动过程中保持相对位置的作用,让第一转动筒44、第二转动筒45均包括筒体8,在筒体8上开设有扇形结构的转动槽80,并且让转动槽80的开槽夹角为135°,不仅能够避免同步限位杆46从筒体8中滑出,还能保证相对转动角度较大,能够适应推车的转弯。

为了保证第一转动杆462、第二转动杆463在筒体8中转动过程中能够被压紧,并且能够保持灵活的转动,在第一转动杆462的下端面与筒体8的底面之间设有第一平面轴承9,第一转动杆462的上端面与限位塞47之间设有第二平面轴承10;第二转动杆463的下端面与筒体8的底面之间设有第三平面轴承11,第二转动杆463的上端面与限位塞47之间设有第四平面轴承12;保证了转动过程中的灵活稳定,并且能够保证锁紧效果良好。

为了使第一前轮机构42、第二前轮机构43能够相互替换,提高在组装过程中的效率,让第一前轮机构42、第二前轮机构43均包括转动安装在减震座41上的支架5,支架5上通过转轴6安装有滚轮7,其中支架5包括呈“ㄇ”形结构的安装架及固接在安装架上的连接轴,在连接轴的上端部开设有限位卡槽,并能够在安装完毕后通过限位卡圈插入到限位卡槽中对连接轴的位置进行限位。

而减震座41包括用于安装第一前轮机构42、第二前轮机构43的安装板411,在安装板411上垂直固接有沿其长度方向均布的多根导向杆412,多根导向杆412上滑动设有连接板413,每根导向杆412的上端均设有限位螺母414,同时在安装板411与连接板413之间设有套于导向杆412上的支撑弹簧415,支撑弹簧415选择承载强度较大的蝶形弹簧,并且保持支撑弹簧415与导向杆412的数量相同,使得安装板411与连接板413能够保持平行、稳定状态;在连接板413上还固接有用于配合连接车架1的两个连接套416,连接套416能够快速连接到车架1上,并能够通过限位槽进行卡紧,让整个减震座41安装到车架1上后能够保证连接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并非对具体技术特征的使用数量、安装顺序或重要程度进行限定。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