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搬运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36123发布日期:2019-10-22 21:3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搬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

承重轮,所述承重轮设于所述车架的后端;

承载架,所述承载架竖直移动的设于所述车架上;

起重装置,所述起重装置设于所述车架上,所述起重装置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承载架,所述起重装置驱使所述承载架竖直升降移动;

牵引导向装置,所述牵引导向装置包含转向轮、转向架及驱动机构,所述转向架竖直枢接于所述车架的前端,所述转向轮设于所述转向架的下端,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转向架上,且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于所述转向轮上;

操纵把,所述操纵把设于所述车架上,且所述操纵把可水平转动及竖直转动;所述操纵把还关联于所述转向架的上端及所述起重装置的输入端,水平转动所述操纵把可操纵转向架水平枢转,竖直转动所述操纵把可操纵所述起重装置竖直提升所述承载架;及

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可拆卸的设于所述车架上,且所述供电装置电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装置为一液压顶,所述液压顶的壳体竖直枢接于所述车架的前端,所述液压顶的壳体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向架的上端;所述操纵把的下端绕一水平的轴心线枢接于所述液压顶的壳体上,且竖直转动所述操纵把可顶推所述液压顶的输入顶杆竖直移动;所述承载架可水平转动的连接于所述液压顶的输出顶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架包含托架、叉架、起重臂及枢接套,所述托架竖直的滑动于所述车架上,所述叉架沿前后方向固定于所述托架上,所述起重臂的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托架上,所述枢接套的上端绕一水平的轴心线枢接于所述起重臂的上端,所述枢接套的下端竖直枢接于所述液压顶的输出顶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叉架包含水平叉板、竖直连接板及倒钩,所述水平叉板沿前后方向固定于所述竖直连接板的下端,所述倒钩固定于所述竖直连接板的上端,所述竖直连接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托架的后侧,所述倒钩卡合固定于所述托架的顶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含前架、保护盖、固定套、支撑臂及导轨,所述前架上形成有一容置腔,所述保护盖可开闭于所述容置腔的顶部,所述固定套固定于所述前架的前侧,所述支撑臂沿前后方向固定于所述前架上,所述导轨沿竖直方向固定于所述前架上;所述液压顶的壳体下端及所述转向架的上端均枢接于所述固定套内,所述承重轮设于所述支撑臂的后端;所述供电装置为一充电电池组,充电电池组可拆卸的容置于容置腔内;所述托架上还设置有滑动轴承,所述导轨内开设有竖直布置的导向槽,所述滑动轴承滑动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导向槽靠近所述前架一侧的侧壁下端开设有避让凹槽,位于所述托架下端的所述滑动轴承可滑入或滑出于所述避让凹槽。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搬运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踏板,所述辅助踏板呈可收展的枢接于所述车架的前端,所述辅助踏板具有一水平放置的展开状态及一竖直放置收合状态。

7.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搬运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盒、操纵柄及急停按钮开关,所述操纵把的上端向前弯折延伸形成一安装部,所述操纵柄固定于所述安装部上,所述安装盒固定于所述安装部及所述操纵柄上,所述急停按钮开关设于所述安装盒上,且所述急停按钮开关电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上。

8.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导向装置还包含转动轴套,所述转动轴套水平枢接于所述转向架的下端,所述转向轮固定于所述转动轴套上;所述驱动机构包含电机、传动轴及减速器,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转向架一侧,所述减速器固定于所述转向架上背离所述电机的一侧,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均位于靠近所述转向架的一侧;所述传动轴呈间隙的穿置于所述转动轴套内,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轴套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包含前盖、防转盘、箱体、后盖、输入轴及位于所述箱体内的一级行星齿轮组件,所述前盖固定闭合于所述箱体的一端,所述后盖固定闭合于所述箱体的另一端;所述防转盘固定于所述前盖的内侧,且所述防转盘呈周向固定的卡合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的内侧形成有内齿圈,所述输入轴沿所述前盖至所述后盖的方向枢接于所述后盖和所述前盖上;所述一级行星齿轮组件包含第一行星齿轮架、第一太阳齿轮、第一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一太阳齿轮固定于所述输入轴上,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沿周向分布的枢接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架上,所述第一太阳齿轮啮合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内侧,且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外侧啮合于所述内齿圈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还包含均位于所述箱体内并沿所述后盖至所述前盖的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一摩擦垫片、二级行星齿轮组件、第二摩擦垫片及三级行星齿轮组件,所述二级行星齿轮组件包含第二行星齿轮架、第二太阳齿轮、第二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二太阳齿轮固定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架上,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沿周向分布的枢接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架上,所述第二太阳齿轮啮合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内侧,且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外侧啮合于所述内齿圈上;所述三级行星齿轮组件包含第三行星齿轮架、第三太阳齿轮、第三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三太阳齿轮固定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架上,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沿周向分布的枢接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架上,所述第三太阳齿轮啮合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内侧,且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外侧啮合于所述内齿圈上;所述第三行星齿轮架朝远离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架的方向延伸有输出轴套,所述输出轴套枢接于所述前盖上,所述输出轴套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轴套上;所述第一摩擦垫片摩擦抵触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架与第二行星齿轮架之间,所述第二摩擦垫片摩擦抵触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架与第三行星齿轮架之间;所述输入轴靠近于所述前盖的一端枢接于所述输出轴套上,且所述输入轴沿所述后盖至所述前盖的方向呈间隙的依次穿置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架、第二太阳齿轮、第一摩擦垫片、第二行星齿轮架、第三太阳齿轮、第二摩擦垫片及第三行星齿轮架内;所述防转盘外缘形成有卡合齿,所述卡合齿固定卡合于所述内齿圈上。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