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装卸物品多功能折叠助力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9779发布日期:2019-11-12 21:51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自动装卸物品多功能折叠助力小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助力小车,具体涉及自动装卸物品多功能折叠助力小车。



背景技术: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17年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9008万人,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正在加速加深。《新时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报告(2018)》是我国首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报告,这份报告充分体现我国对老年人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重视。以“智慧养老、情暖夕阳”为主题,从解决老年人生活需求,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的角度出发,我们针对日常生活中腿脚不便的老年人在弯腰搬运东西存在困难这一现象,提出了我们的产品设计。

目前市面上老年人所用的购物小车主要为:适合一般居家(轻便),外出较远电动小车,现在购物小车的设计可以说是种类繁多,但伴随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对购物车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倾向,过去较为单一的使用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人们生活方式的多样性需求,新产品的开发设计和研究,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生命价值与市场价值。

随着社会的进步,老年购物车已经越来越多的走进人们的家庭生活中,老年人习惯手推小车进行外出购物,休闲散步,老年人腿脚腰不便,搬运物品这一过程相对困难,传统购物小车并不具备辅助搬运物品这种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自动装卸物品多功能折叠助力小车,来减轻老年人的负担,能为住在楼房的老年人外出购物带来极大的便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自动装卸物品多功能折叠助力小车,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方设有带刹车的车轮,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辅助式取物机构,所述辅助式取物机构包括承载平台,起重板和护手,所述承载平台上设有多个第一滚轴,所述起重板设在承载平台的前端,所述起重板和承载平台之间设有翻转电机,所述起重板上设有多个第二滚轴,所述承载平台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丝杆电机,所述丝杆电机连接有导轨,所述导轨的前端设有辅助护手。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分前后两段,所述导轨的前端与导轨的后端转动连接,所述导轨的前端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在辅助护手的外侧,所述导轨与辅助护手的连接处设有阻尼弹簧。

进一步的,还包括剪式升降机构,所述底座和承载平台内包含可供滚轮移动的滑槽和铰接孔,所述剪式升降机构包括折叠杆,所述折叠杆设在底座的上方,所述折叠杆的上方设有承载平台,所述折叠杆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一对滚轮,所述底座上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电动推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折叠杆下方的一根连轴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后端设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下端设有一对蜗杆,所述底座的下方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上连接有联动轴,所述联动轴上连接有带刹车的车轮,所述联动轴的一端设有蜗轮,所述蜗杆和蜗轮相互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平台的两侧设有伸缩围杆,所述伸缩围杆的上端通过围杆顶柱相连接,所述承载平台的前端设有侧围栏,所述侧围栏与承载平台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围杆与承载平台通过螺纹孔连接,伸缩围杆分为上下两端,其上端为围杆上端,下端为围杆下端。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围杆的外侧套有围布。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后端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上设有把手转轴,所述把手转轴将把手和底座铰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包括上把手和下把手,所述上把手上设扣钮,所述扣钮内置弹簧,所述下把手上设有定位卡口,所述定位卡口和扣钮相互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平台的前端设有卡勾,所述把手卡在卡勾内。

本实用新型能为住在楼房的老年人外出购物上下楼带来极大的便利,既可以帮助老年人搬运物品,还能减轻老年人上下楼梯时的压力,还可以进行折叠存放,折叠效果好,折叠后占用空间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起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丝杆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护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小车完成自动装载重物流程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折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的正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的仰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流程图;

图13是上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下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带刹车的车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放置物体的流程图;

图中:1-底座,2-承载平台,3-伸缩围杆,4-围杆顶柱,5-上把手,6-下把手,7-卡勾,8-翻转电机,9-电动推杆,10-折叠杆,11-带刹车的车轮,12-套筒,13-联动轴,14-蜗轮,15-蜗杆,16-丝杆电机,17-起重板,18-第一滚轴,19-第二滚轴,20-导轨,21-辅助护手,22-阻尼弹簧,23-限位板,24-连轴杆,25-侧围栏,26-定位卡口,27-扣钮,28-把手转轴,29-围杆上端,30-围杆下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自动装卸物品多功能折叠助力小车,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下方设有带刹车的车轮11,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有辅助式取物机构,所述辅助式取物机构包括承载平台2,起重板17和护手,所述承载平台2上设有多个第一滚轴18,所述起重板17设在承载平台2的前端,所述起重板17和承载平台2之间设有翻转电机8,所述起重板17上设有多个第二滚轴19,所述承载平台2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丝杆电机16,所述丝杆电机16的前端连接有导轨20,所述导轨20分前后两段,所述导轨20的前端与导轨20的后端转动连接,所述导轨20的前端设有辅助护手21和限位板23,所述限位板23设在辅助护手21的外侧,所述导轨20与辅助护手21的连接处设有阻尼弹簧22。

如图8的取物流程图所示,在需要取物体时通过锂电池为翻转电机8供电,控制翻转电机8的正转与反转,翻转电机8正转带动起重板17顺时针转动至起重板17正好与地面相契合,同时小车两侧边丝杆电机16工作,通过螺纹传动使得两侧的导轨20伸出,两导轨20前端分别各有一个辅助护手21。在导轨20前端有内置阻尼弹簧22(如图7所示),当辅助护手21通过导轨20向前进过程中触碰到物体时,阻尼弹簧22使辅助护手21向导轨一侧收回,导轨20继续向前,当辅助护手21离开物体时,辅助护手21在阻尼弹簧22的作用下恢复至展开状态,在导轨20的外侧设有限位板23,限位板23可将辅助护手21限制在0°-90°之间转动,随后丝杆电机16工作,导轨20向前收回,通过辅助护手21推动所取物体移动至起重板17上,当所取物体碰到小车前端传送装置时,起重板17上的翻转电机8工作,使得起重板17向上逆时针转动进行收回动作,同时起重板上17上的第二滚轴19逆时针转动,第二滚轴19的转动与起重板17向上收回运动共同将所取物体传送置小车上,小车上的第一滚轴18与第二滚轴19配合工作将所取物体传送至小车的承载平台2上的合适位置,起重板17继续逆时针向上收回一段时间后停止,随后导轨20收回至辅助护手21贴合与小车两侧,实现小车辅助式取物功能。该结构设计简单,使用方便。

如1-4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剪式升降机构,所述剪式升降机构包括折叠杆10,所述折叠杆10设在底座1的上方,所述折叠杆10的上方设有承载平台2,所述折叠杆10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一对滚轮,所述底座1上设有电动推杆9,所述电动推杆9的一端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电动推杆9的另一端固定在折叠杆10下方的一根连轴杆24上。底座1和承载平台2内包含可供滚轮移动的滑槽和铰接孔。折叠杆10为多层呈X型机械剪式升降组件,直线电机为动力机构,辅助机构包含内置滑轮,连轴杆以及其余连接标准件。其中同一层的机械剪式升降杆组是由中部铰接在一起使其具有转动副,相邻两层的机械剪式升降组件通过铰接机构进行铰接在一起,最底部的机械剪式杆组一端以同样的方式与底座进行铰接,另一端与内置滚轮进行连接,内置滚轮可实现在滑槽内水平运动。可通过人为控制直线电机的工作状态来实现控制升降杆组有规律地开合运动。杆组之间的开合运动可实现承载平台的平稳升降运动。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卸载货物时,所述导轨20向前移动到达丝杆电机16末端位置时,所述起重板17顺时针转动至与桌面相契合处停止,所述第一滚轴18与第二滚轴19同时顺时针转动使卸载的物体移动至桌面,通过车身剪式升降机构使得承载平台2上升一段距离后,起重板17逆时针向上收回一段时间后停止,随后导轨20收回至辅助护手21贴合与小车两侧,实现小车卸载物体的功能。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可折叠栏框,所述承载平台2的两侧设有伸缩围杆3,所述伸缩围杆3与承载平台2通过螺纹孔连接,所述伸缩围杆3的上端通过围杆顶柱4相连接,所述伸缩围杆3分为上下两端,其上端为围杆上端29,下端为围杆下端30,所述伸缩围杆3的外侧套有围布,所述承载平台2的前端设有侧围栏25,所述侧围栏25与承载平台2转动连接。

如图9所示,可联动折叠的车把手与带刹车的车轮11,所述底座1的后端设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下端设有一对蜗杆15,所述底座1的下方设有套筒12,所述套筒12上连接有联动轴13,所述联动轴13上连接有带刹车的车轮11,所述联动轴13的一端设有蜗轮14,所述蜗杆15和蜗轮14相互啮合。当压下把手进行折叠时,通过蜗轮蜗杆多齿啮合传动,带刹车的车轮11也将折叠回收于底座1下端来减少占地面积(如图10和图11所示)。

如图1和图14所示,所述底座1的后端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上设有把手转轴28,所述把手转轴28将把手和底座1铰接在一起,所述把手包括上把手5和下把手6,所述上把手5上设扣钮27,所述扣钮27内置弹簧,所述下把手6上设有定位卡口26,所述定位卡口26和扣钮27相互配合连接;所述承载平台2的前端设有卡勾7,所述把手卡在卡勾7内。上把手5可在下把手6的套筒中上下平移,下把手6上的七档定位卡口26可以依靠上把手5的扣钮27在不同位置进行定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