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强型汽车底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3134发布日期:2020-05-22 20:13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强型汽车底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底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强型汽车底盘。



背景技术:

汽车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底盘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8556915a,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带有自清洗装置的汽车底盘,包括汽车底盘骨架、横向传动轴、后备箱安装架、万向传动器,所述汽车底盘骨架上方设置有所述横向传动轴,所述横向传动轴上方设置有所述后备箱安装架,所述汽车底盘骨架两侧设置有所述万向传动器,所述万向传动器上方安装有车体安装架,所述汽车底盘骨架上方安装有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上方安装有水清洁结构。有益效果在于:1、设置有防磨衬板,能够有效对汽车底盘进行保护;2、设置有水清洁结构与油污刮板结构,能够对汽车底盘进行自清洗,控制方便,解决了因汽车底盘过脏而导致发动机损坏的问题。但是现有汽车底盘存在着车架主体的强度较低,抗压能力较差,前后两侧的防撞梁在受到撞击时不具备缓冲作用,冲击力较大时会造成整体车架的变形,且车架的底部防护不到位,只有防护板,容易对车架或机器造成损害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加强型汽车底盘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强型汽车底盘,以解决现有汽车底盘存在着车架主体的强度较低,抗压能力较差,前后两侧的防撞梁在受到撞击时不具备缓冲作用,冲击力较大时会造成整体车架的变形,且车架的底部防护不到位,只有防护板,容易对车架或机器造成损害的问题。一种加强型汽车底盘,包括车轮,车架,悬架,半轴,差速器,传动轴,变速器,转向器和制动器,所述车轮采用四个,并通过轴承与半轴的过盈配合连接;所述悬架采用四个,并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车架的外侧两端,且与车轮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半轴通过齿轮与差速器的过盈配合连接;所述差速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车架的右侧下端;所述传动轴通过齿轮的啮合连接在差速器和变速器之间;所述变速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车架的左侧下端;所述转向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变速器的左侧,并与车架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制动器采用四个,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车轮的内侧。

所述车架包括车架主体,加强筋,下护架,护板,缓冲梁和安装架,所述加强筋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车架主体的上侧;所述下护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车架主体的下侧;所述护板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下护架的外侧;所述缓冲梁采用两个,通过滑动式连接在车架主体的两端,并在缓冲梁和车架主体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安装架采用多个,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车架主体的内侧。

所述车架的外侧设置有保护层,保护层具体为复合高分子树脂漆,能够在车架的外侧形成保护,防止直接与雨水或空气接触,提高车架的耐腐蚀性。

所述下护架采用多个u形结构,并与连接杆焊接在一起,加强汽车底部的抗冲击能力,并对安装在车架上的机器形成保护。

所述护板具体采用锰合金材质,并开设散热孔,能够在遇到托底时对安装在车架上的机器形成缓冲保护,并开设有散热孔,易于机器的散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缓冲梁的设置,有利于通过缓冲梁与车架主体的配合,在车辆受到撞击时,能够起到缓冲作用,降低车架主体的受力压力,提高安全系数。

2.本实用新型的加强筋的设置,通过将加强筋焊接在车架主体上,使得车架主体强度增加,提高耐受冲击力,不易变形或断裂,使得驾驶人员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3.本实用新型的下护架和护板的设置,有利于在车辆托底时,避免车架或机器直接与地面接触,既能提高车架主体的底部抗冲击能力,又能为机器起到缓冲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车轮,2-车架,21-车架主体,22-加强筋,23-下护架,24-护板,25-缓冲梁,26-安装架,3-悬架,4-半轴,5-差速器,6-传动轴,7-变速器,8-转向器,9-制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强型汽车底盘,包括车轮1,车架2,悬架3,半轴4,差速器5,传动轴6,变速器7,转向器8和制动器9,所述车轮1采用四个,并通过轴承与半轴4的过盈配合连接;所述悬架3采用四个,并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车架2的外侧两端,且与车轮1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半轴4通过齿轮与差速器5的过盈配合连接;所述差速器5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车架2的右侧下端;所述传动轴6通过齿轮的啮合连接在差速器5和变速器7之间;所述变速器7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车架2的左侧下端;所述转向器8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变速器7的左侧,并与车架2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制动器9采用四个,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车轮1的内侧。

所述车架2包括车架主体21,加强筋22,下护架23,护板24,缓冲梁25,安装架26,所述加强筋22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车架主体21的上侧;所述下护架23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车架主体21的下侧;所述护板24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下护架23的外侧;所述缓冲梁25采用两个,通过滑动式连接在车架主体21的两端,并在缓冲梁25和车架主体21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安装架26采用多个,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车架主体21的内侧。

所述车架2的外侧设置有保护层,保护层具体为复合高分子树脂漆,能够在车架2的外侧形成保护,防止直接与雨水或空气接触,提高车架2的耐腐蚀性。

所述下护架23采用多个u形结构,并与连接杆焊接在一起,加强汽车底部的抗冲击能力,并对安装在车架2上的机器形成保护。

所述护板24具体采用锰合金材质,并开设散热孔,能够在遇到托底时对安装在车架2上的机器形成缓冲保护,并开设有散热孔,易于机器的散热。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车轮1采用四个,并通过轴承与半轴4的过盈配合连接,悬架3采用四个,并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车架2的外侧两端,且与车轮1通过螺栓连接,半轴4通过齿轮与差速器5的过盈配合连接,差速器5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车架2的右侧下端,传动轴6通过齿轮的啮合连接在差速器5和变速器7之间,变速器7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车架2的左侧下端,转向器8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变速器7的左侧,并与车架2通过螺栓固定,制动器9采用四个,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车轮1的内侧,缓冲梁25的设置,有利于通过缓冲梁25与车架主体21的配合,在车辆受到撞击时,能够起到缓冲作用,降低车架主体21的受力压力,提高安全系数,加强筋22的设置,通过将加强筋22焊接在车架主体21上,使得车架主体21强度增加,提高耐受冲击力,不易变形或断裂,使得驾驶人员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通过下护架23和护板24的设置,有利于在车辆托底时,避免车架主体21或机器直接与地面接触,既能提高车架主体21的底部抗冲击能力,又能为机器起到缓冲保护作用。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