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机塔筒探伤爬壁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51203发布日期:2020-08-07 17:3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风机塔筒探伤爬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1)、设置在安装支架(1)上的探伤装置(2)、中控系统(4)、永磁履带驱动装置(5);所述探伤装置(2)位于安装支架(1)的上方;所述永磁履带驱动装置(5)包括结构相同的左侧永磁履带驱动装置和右侧永磁履带驱动装置,分别安装在安装支架(1)的两侧并与中控系统电性连接以用于形成双履带驱动的底盘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塔筒探伤爬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履带驱动装置(5)包括履带机构支撑座(51)、从动轮机构、驱动轮机构、永磁履带链条(54)和驱动电机(55);所述从动轮机构、驱动轮机构分别安装在履带机构支撑座(51)的两端,所述驱动轮机构通过永磁履带链条(54)与从动轮机构相连以用于形成履带传动结构,所述驱动电机(55)通过减速器(551)与驱动轮机构相连以用于提供履带驱动力,所述履带机构支撑座(51)通过履带机构支撑杆(511)与中控系统(4)侧边可转动连接,以用于适应风机塔筒表面的弧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塔筒探伤爬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履带驱动装置(5)还包括用于增强吸附力的磁力加强链(56),所述磁力加强链(56)位于永磁履带链条(54)吸附塔筒一面的上方,磁力加强链(56)底部设置有用于使永磁履带链条(54)穿过的凹槽,所述永磁履带链条(54)与磁力加强链(56)同侧的磁极磁性相同,以用于使磁力加强链(56)和永磁履带链条(54)的磁场叠加提高磁吸附力,所述履带机构支撑座(51)内安装有永磁履带支撑滑动块(512),所述永磁履带支撑滑动块(512)紧贴永磁履带链条(54)远离吸附塔筒一面的底部,以用于使永磁履带链条(54)在运转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平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塔筒探伤爬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机构包括驱动轮(521)和驱动轮固定支架(522),所述驱动轮(521)安装在驱动轮固定支架(522)内,驱动轮(521)远离减速器(551)的一端安装有驱动端轴承盖板(523),所述减速器(551)、驱动端轴承盖板(523)皆安装在驱动轮(521)两端的驱动轮固定支架(522)上以用于形成刚性结构,驱动轮(521)内侧的驱动轮固定支架(522)上还安装有上支撑滑轮组(571)和下支撑滑轮组(572),所述上支撑滑轮组(571)位于下支撑滑轮组(572)的上方,上支撑滑轮组(571)用于导向驱动轮(521)顶部的永磁履带链条(54)进入/脱离驱动轮(521),下支撑滑轮组(572)用于导向驱动轮(521)底部的永磁履带链条(54)进入/脱离驱动轮(52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塔筒探伤爬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机构包括从动轮(531)、活动端安装支架(532)、从动轮调节活动支架(533),所述从动轮(531)安装在从动轮调节活动支架(533)内,所述活动端安装支架(532)固定在履带机构支撑座(51)上,所述从动轮调节活动支架(533)通过线性滑杆与活动端安装支架(532)相连,以用于调节从动轮(531)与履带机构支撑座(51)的距离,从动轮(531)内侧的从动轮调节活动支架(533)上还安装有上支撑滑轮组(571)和下支撑滑轮组(572),所述上支撑滑轮组(571)位于下支撑滑轮组(572)的上方,上支撑滑轮组(571)用于导向从动轮顶部永磁履带链条(54)进入/脱离从动轮(531),下支撑滑轮组(572)用于导向从动轮底部永磁履带链条(54)进入/脱离从动轮(531);

所述活动端安装支架(532)上还安装有履带张紧弹簧支座(534),所述履带张紧弹簧支座(534)通过带压缩弹簧的线性导向轴连接至驱动轮机构,以用于适应永磁履带链条(54)在越障时的弹性变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塔筒探伤爬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系统(4)包括控制箱(41)、用于供电的电池箱(42),所述安装支架(1)包括探伤装置支撑面板(11)、若干中控支撑杆(12)、履带装置固定支架(13),所述履带装置固定支架(13)固定在若干中控支撑杆(12)的中间以用于形成骨架结构并连接两侧的永磁履带驱动装置(5);所述探伤装置支撑面板(11)安装于中控支撑杆(12)的顶部,探伤装置(2)安装于探伤装置支撑面板(11)的上方,所述控制箱(41)、电池箱(42)皆安装在中控支撑杆(12)上,所述控制箱(41)与永磁履带驱动装置(5)的控制端电性连接以用于控制其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机塔筒探伤爬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41)和电池箱(42)侧边皆开设有与中控支撑杆(12)匹配的滑槽以用于使控制箱(41)和电池箱(42)沿中控支撑杆(12)上下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塔筒探伤爬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探伤装置(2)包括安装底座(21)、机械臂装置和探伤仪(22),所述安装底座(21)安装在安装支架(1)的顶部,所述机械臂装置安装在安装底座(21)上,所述探伤仪(22)安装在机械臂装置上以用于实现全方向的移动,所述探伤仪(22)与中控系统(4)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机塔筒探伤爬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臂装置包括转动模组(23)、横移模组(24)、纵移模组(25)和两个摆动臂(26),所述转动模组(23)安装在安装底座(21)的中间位置,所述摆动臂(26)安装在安装底座(21)的两侧,所述转动模组(23)连接横移模组(24)的中间,所述摆动臂(26)连接横移模组(24)的两端,所述纵移模组(25)安装在横移模组(24)上,所述探伤仪(22)安装在纵移模组(25)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塔筒探伤爬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中控系统(4)通讯连接的地面工作终端(3),以用于接收探伤装置(2)反馈的检测数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机塔筒探伤爬壁机器人,包括安装支架、设置在安装支架上的探伤装置、中控系统、永磁履带驱动装置,探伤装置位于安装支架的上方;永磁履带驱动装置包括结构相同的左侧永磁履带驱动装置和右侧永磁履带驱动装置,分别安装在安装支架的两侧并与中控系统电性连接以用于形成双履带驱动的底盘结构。本技术方案通过两条永磁履带驱动装置形成的双履带底盘结构,能够使攀爬机器人稳定可靠的吸附至塔筒表面并且在塔筒表面进行爬壁行走,通过中控系统实现对于各组件的控制、供电,并且在安装支架上设置有探伤装置实现对塔筒表面焊缝的探伤检测,能够在风机塔筒表面高效可靠的进行塔筒探伤作业,降低了人力成本,极大的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大军;肖坤洋;熊科;李靖;牛国智;李文明;马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沄耀中创科技有限公司;五凌电力有限公司新能源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5
技术公布日:2020.08.0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