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货架组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57160发布日期:2020-04-03 14:57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货架组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后货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后货架组件及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如摩托车、atv全地形车(allterrainvehicle)等车辆,其后货架为一体成型结构,具有扶手和支撑尾箱的功能,当后货架受到磨损后,需要将整个后货架更换,增加了维修成本。

因此,如何降低后货架的维修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货架组件及车辆,能够降低后货架组件的维修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货架组件,包括后扶手和尾箱支架,所述后扶手和所述尾箱支架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与车架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

优选地,在上述后货架组件中,所述后扶手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车架两侧的左扶手和右扶手。

优选地,在上述后货架组件中,所述后扶手和所述尾箱支架间隔设置于所述车架上。

优选地,在上述后货架组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开设有通孔的安装板,所述车架上设有后扶手连接耳板,所述后扶手连接耳板与所述安装板的通孔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地,在上述后货架组件中,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设置于所述尾箱支架上的若干通孔,所述车架上设有尾箱支架连接耳板,所述尾箱支架连接耳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若干通孔一一对应的螺栓孔。

优选地,在上述后货架组件中,所述后扶手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所述尾箱支架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后扶手上。

优选地,在上述后货架组件中,所述第二连接件为所述尾箱支架上开设的第二通孔;

所述后扶手的第一连接件包括靠近所述后扶手底端且与所述车架螺纹连接的第一通孔,以及靠近所述后扶手顶端且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一一对应的第三通孔。

优选地,在上述后货架组件中,所述第二连接件为凸块,所述凸块上开设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与所述凸块配合的沉槽,所述沉槽内开设所述第三通孔。

优选地,在上述后货架组件中,所述尾箱支架上开设有用于减重凹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文中所述的后货架组件。

本方案提供的后货架组件,包括后扶手和尾箱支架,后扶手和尾箱支架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与车架连接的连接件。后扶手和尾箱支架分体组合设置在车架上,当后扶手或尾箱支架损坏后,仅需更换损坏组件,无需更换整个后货架,从而降低了后货架组件的维修成本。本方案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后货架组件的车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方案提供的后扶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方案提供的尾箱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方案提供的后扶手和尾箱支架为可拆卸连接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

后扶手1、尾箱支架2、螺栓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后货架组件及车辆,能够降低后货架组件的维修成本。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货架组件,包括后扶手1和尾箱支架2,后扶手1和尾箱支架2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与车架连接的连接件。

相较于传统的一体式后货架,本方案提供的后货架组件,包括后扶手1和尾箱支架2,后扶手1和尾箱支架2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与车架连接的连接件。后扶手1和尾箱支架2分体组合设置在车架上,当后扶手1或尾箱支架2损坏后,仅需更换损坏组件,无需更换整个后货架,从而降低了后货架组件的维修成本。

在上述具体实施例的基础上,后扶手1包括分别设置于车架两侧的左扶手和右扶手。当后扶手1一侧损坏或者磨损后需要将整个后扶手更换,增加了维修成本。

相较于传统的一体式后货架,后扶手1和尾箱支架2可以为可拆卸连接,还可以相互之间不连接,独立安装于车架上。

具体地,后扶手1和尾箱支架2间隔设置于车架上。即,后扶手1和尾箱支架2为分体式结构,且二者相互之间不连接。

在上述具体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连接件为开设有通孔的安装板,车架上设有后扶手连接耳板,后扶手连接耳板与安装板的通孔通过螺栓3紧固连接。

第二连接件为设置于尾箱支架2上的若干通孔,车架上设有尾箱支架连接耳板,尾箱支架连接耳板上开设有与第二连接件上若干通孔一一对应的螺栓孔。尾箱支架连接耳板与尾箱支架2上的若干通孔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在优选地具体实施例中,后扶手1和尾箱支架2为可拆卸连接方式时,后扶手1设置于车架上,尾箱支架2可拆卸设置于后扶手1上。

具体地,第二连接件为尾箱支架2上开设的第二通孔;

后扶手1的第一连接件包括靠近后扶手1底端且与车架螺纹连接的第一通孔,以及靠近后扶手1顶端且与第二连接件一一对应的第三通孔。

更进一步,第二连接件为凸块,凸块上开设第一通孔,第一连接件包括与凸块配合的沉槽,沉槽内开设第三通孔。尾箱支架2的第二连接件插入后扶手1所对应的第一连接件上,通过螺栓3连接尾箱支架2、后扶手1以及车架。

在优选地具体实施例中,尾箱支架2上开设有用于减重凹槽,可以为尾箱支架2减轻重量。

此外,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后货架组件,并且该后货架组件为如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后货架组件,因此,具有该后货架组件的车辆也具有上述所有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