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顶盖骨架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30662发布日期:2020-07-04 01:03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车辆顶盖骨架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顶盖骨架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车辆,其顶盖骨架总成的顶盖骨架上对应焊接有八个连接板。顶盖骨架总成与车身焊接合拼时,顶盖骨架上的八个连接板需插入到车身加强梁内侧,以完成顶盖骨架的放置。由于顶盖骨架的连接板缺少定位支撑,尺寸无法保证,因此,在放入车身内部过程中,连接板与车身经常发生干涉,导致无法放入或放置错位,机器报警,需人工干预。这样会降低生产节拍和设备开动率,增加返修工时,影响生产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顶盖骨架矫正装置,该车辆顶盖骨架矫正装置具有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故障发生率和节约生产成本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车辆顶盖骨架矫正装置,所述车辆顶盖骨架矫正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适于承载所述顶盖骨架;矫正机构,所述矫正机构包括驱动装置和矫正爪,所述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基座且与所述矫正爪传动连接,所述矫正爪被构造成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向内侧推动所述顶盖骨架的连接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顶盖骨架矫正装置具有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故障发生率和节约生产成本等优点。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顶盖骨架矫正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且通过连接角座安装于所述基座,所述矫正爪位于相连的气缸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矫正爪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气缸传动连接;矫正部,所述矫正部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所述矫正部的宽度大于所述连接部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矫正爪还包括:过渡部,所述矫正部通过所述过渡部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所述过渡部的宽度由所述连接部至所述矫正部逐渐增大,所述过渡部的最小宽度与所述连接部的宽度相等,所述过渡部的最大宽度与所述矫正部的宽度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所述过渡部和所述矫正部为一体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基座设有用于支撑所述顶盖骨架的多个支撑柱。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设有支撑爪,所述支撑爪构造有用于容纳所述顶盖骨架的容纳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矫正机构为多个且沿所述基座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基座的边沿处。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为矩形且包括首尾依次相连的第一边沿、第二边沿、第三边沿和第四边沿,所述第一边沿和所述第三边沿平行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边沿和所述第四边沿平行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边沿、所述第二边沿、所述第三边沿和所述第四边沿中的每一个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矫正机构。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第一边沿和所述第三边沿的矫正机构的矫正爪沿上下方向竖直向上延伸;位于所述第二边沿和所述第四边沿的矫正机构的矫正爪沿水平方向延伸且延伸方向一致。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点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顶盖骨架矫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顶盖骨架矫正装置的矫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车辆顶盖骨架矫正装置1、

基座100、连接角座110、支撑柱120、支撑爪130、容纳槽140、第一边沿150、第二边沿160、第三边沿170、第四边沿180、

矫正机构200、驱动装置210、矫正爪220、连接部221、矫正部222、过渡部2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上”、“下”、“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多个。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顶盖骨架矫正装置1。

如图1-图2所示,车辆顶盖骨架矫正装置1包括基座100和矫正机构200。

基座100适于承载所述顶盖骨架。矫正机构200包括驱动装置210和矫正爪220,驱动装置210安装于基座100且与矫正爪220传动连接,矫正爪220被构造成在驱动装置210的驱动下向内侧推动所述顶盖骨架的连接板,即推动连接板向彼此靠近的方向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顶盖骨架矫正装置1,通过矫正机构200的设置,顶盖骨架放于基座100后,驱动装置210驱动矫正爪220自动施加固定的作用力,将顶盖骨架的八根连接板向内推入固定位移量,保证顶盖骨架能够顺利插入车身内部。相比相关技术中的人工干预,节约了人工成本,不在需要设置人工工位进行干预。由于顶盖骨架能够顺利插入车身内部,降低了因所述顶盖骨架连接板与车身干涉,导致生产材料的浪费,节约了材料成本。此外,所述顶盖骨架连接板经过车辆顶盖骨架矫正装置1的矫正,降低了干涉故障发生的频次,提升设备的开动率。并且减少因报警人工恢复干涉而浪费的工时,提升生产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顶盖骨架矫正装置1具有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故障发生率和节约生产成本等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驱动装置210为气缸且通过连接角座110安装于基座100,矫正爪220位于相连的气缸的外侧。这样气缸可以驱动矫正爪220进行直线往复运动,且可以保证施加的矫正力度和位移。连接角座110的设置,对驱动装置210进行支撑定位,避免了驱动装置210与基座100发生相对位移。矫正爪220位于相连的气缸的外侧,如此,矫正爪220矫正顶盖骨架较为方便,且避免了其他结构与顶盖骨架发生干涉,保证了车辆顶盖骨架矫正装置1的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矫正爪220包括连接部221和矫正部222。

连接部221与所述气缸传动连接,即所述气缸可以驱动连接部221做直线往复运动。矫正部222与连接部221相连,矫正部222的宽度大于连接部221的宽度。这样矫正部222的宽度较大,与顶盖骨架的接触面积大,不仅可以保证矫正效果,而且防止应力集中使顶盖骨架发生损伤。连接部221的宽度较小,在保证与所述气缸的连接强度的同时,可以节约材料,进而节省成本。

进一步地,如图1-图2所示,矫正爪220还包括过渡部223。其中,连接部221、过渡部223和矫正部222为一体件。

矫正部222通过过渡部223与连接部221相连,过渡部223的宽度由连接部221至矫正部222逐渐增大,过渡部223可为等边梯形,其中,过渡部223的最小宽度与连接部221的宽度相等,过渡部223的最大宽度与矫正部222的宽度相等。这样矫正爪220的连接部221和矫正部222之间宽度过渡合理,避免了局部应力集中,在矫正顶盖骨架时,矫正爪220不易损坏,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基座100设有用于支撑所述顶盖骨架的多个支撑柱120。其中,支撑柱120的顶端设有支撑爪130,支撑爪130构造有用于容纳所述顶盖骨架的容纳槽140。这样通过支撑爪130对所述顶盖骨架与基座100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保证车辆顶盖骨架矫正装置1对所述顶盖骨架的矫正的精准,防止误矫正的情况的出现。容纳槽140的设置,使所述顶盖骨架与车辆顶盖骨架矫正装置1的相对位置固定,不会发生相对位置,如此,可以对所述顶盖骨架进行预定位,防止矫正过程中所述顶盖骨架与车辆顶盖骨架矫正装置1发生相对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矫正机构200为多个且沿基座100的周向间隔设置在基座100的边沿处。

具体的,基座100为矩形且包括首尾依次相连的第一边沿150、第二边沿160、第三边沿170和第四边沿180,第一边沿150和第三边沿170平行且相对设置,第二边沿160和第四边沿180平行且相对设置。其中,第一边沿150、第二边沿160、第三边沿170和第四边沿180的每一个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矫正机构200。

更为具体的,位于第一边沿150和第三边沿170的矫正机构200的矫正爪220沿上下方向竖直向上延伸。位于第二边沿160和第四边沿180的矫正机构200的矫正爪220沿水平方向延伸且延伸方向一致。

这样通过在基座100的每个边沿设置多个矫正机构200,可以实现同时对所述顶盖骨架的八个连接板进行矫正,避免了因一次不能完全矫正所述顶盖骨架的八个连接板而降低生产节拍。矫正机构200沿基座100的周向间隔设置,如此,矫正机构200对所述顶盖骨架矫正方便,防止车辆顶盖骨架矫正装置1的其他结构与所述顶盖骨架发生干涉,矫正机构200的间隔设置,可以在保证矫正效果的同时,减少矫正机构200的数量,以节约生产材料、简化车辆顶盖骨架矫正装置1的生产工艺。

其中,第一边沿150和第三边沿170的矫正机构200的矫正爪220可以沿竖直方向对所述顶盖骨架的连接板进行矫正,位于第二边沿160和第四边沿180的矫正机构200的矫正爪220可以沿水平方向对所述顶盖骨架的连接板进行矫正。此种设置,根据所述顶盖骨架的八个连接板的不同的状态来进行变化,车辆顶盖骨架矫正装置1的普适性更高,且矫正效果更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具体实施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