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载转向器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57293发布日期:2020-08-14 18:44阅读:94来源:国知局
轻载转向器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载重汽车的轻载转向器支架。



背景技术:

转向器是汽车转向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件,转向器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在汽车车架上,其作用是连接转向轴和转向拉杆,使汽车转向。目前转向器往往使用铸件,使用材料多,生产成本大,结构复杂,不方便拆卸;铸件脆性较大,承载能力较弱,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载重汽车的轻载转向器支架,结构稳定,重量轻,抗拉强度高,使用寿命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轻载转向器支架,包括四角形基础座和三角形基础座,四角形基础座与三角形基础座平行布置,四角形基础座与三角形基础座之间通过桥架连接。在不影响桥架力学性能和结构强度的前提下,桥架为中空的管状结构,桥架的中空结构质量轻。

四角形基础座包括主基板,主基板上设有第一圆形外凸台,第一圆形外凸台的厚度大于主基板的厚度,第一圆形外凸台上开有第一螺纹通孔,螺栓穿过第一螺纹通孔与其他部件相连,拆装方便。

主基板上设有第二圆形外凸台,第二圆形外凸台的厚度大于主基板的厚度,第二圆形外凸台上开有第二螺纹通孔,螺栓穿过第二螺纹通孔与其他部件相连,拆装方便。

主基板上设有第三圆形外凸台,第三圆形外凸台的厚度大于主基板的厚度,第三圆形外凸台上开有第三螺纹通孔,螺栓穿过第三螺纹通孔与其他部件相连,拆装方便。

主基板上设有第四圆形外凸台,第四圆形外凸台的厚度大于主基板的厚度,第四圆形外凸台上开有第四螺纹通孔,螺栓穿过第四螺纹通孔与其他部件相连,拆装方便。

三角形基础座包括辅基板,辅基板上设有第五圆形外凸台,第五圆形外凸台的厚度大于辅基板的厚度,第五圆形外凸台上开有第五螺纹通孔,螺栓穿过第五螺纹通孔与其他部件相连,拆装方便。

辅基板上设有第六圆形外凸台,第六圆形外凸台的厚度大于辅基板的厚度,第六圆形外凸台上开有第六螺纹通孔,螺栓穿过第六螺纹通孔与其他部件相连,拆装方便。

辅基板上设有第七圆形外凸台,第七圆形外凸台的厚度大于辅基板的厚度,第七圆形外凸台上开有第七螺纹通孔,螺栓穿过第七螺纹通孔与其他部件相连,拆装方便。

桥架上开有减重通孔,为了不影响桥架的整体结构强度,减重通孔顺着桥架的长度方向布置;减重通孔的内角均做圆角处理,避免出现应力集中。

第一圆形外凸台与第二圆形外凸台之间通过第一弧形连接段连接,第一弧形连接段的外侧面内凹形成第一弧面,内凹的弧形结构节省安装空间,结构厚度小,质量轻。

第二圆形外凸台与第三圆形外凸台之间通过第二弧形连接段连接,第二弧形连接段的外侧面内凹形成第二弧面,内凹的弧形结构节省安装空间,结构厚度小,质量轻。

第三圆形外凸台与第四圆形外凸台之间通过第三弧形连接段连接,第三弧形连接段的外侧面内凹形成第三弧面,内凹的弧形结构节省安装空间,结构厚度小,质量轻。

第四圆形外凸台与第一圆形外凸台之间通过曲线连接段连接,曲线连接段根据实际的的结构受力情况而定。

第五圆形外凸台与第六圆形外凸台之间通过第五弧形连接段连接,第五弧形连接段的外侧面内凹形成弧面,内凹的弧形结构节省安装空间,结构厚度小,质量轻。

第六圆形外凸台与第七圆形外凸台之间通过第六弧形连接段连接,第六弧形连接段的外侧面内凹形成弧面,内凹的弧形结构节省安装空间,结构厚度小,质量轻。

第七圆形外凸台与第五圆形外凸台之间通过第七弧形连接段连接,第七弧形连接段的外侧面内凹形成弧面,内凹的弧形结构节省安装空间,结构厚度小,质量轻。

曲线连接段由首尾相连的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相连,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的连接处形成第八弧形连接段,第二连接段与第三连接段的连接处形成第九弧形连接段,内凹的弧形结构,节省安装空间,结构厚度小,质量轻。

本实用新型采用拓扑结构优化,通过合理的结构布局和布置减重通孔,减轻了整个轻载转向器支架的重量,通过布置多个弧形连接段和圆角,整个结构的力学性能稳定,生产成本小,结构简单,方便拆卸,承载能力强,可靠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b处的截面图。

图中,1为四角形基础座,101为主基板,102为第一圆形外凸台,103为第一螺纹通孔,104为第二圆形外凸台,105为第二螺纹通孔,106为第三圆形外凸台,107为第三螺纹通孔,108为第四圆形外凸台,109为第四螺纹通孔,110为第一弧形连接段,111为第一弧面,112为第二弧形连接段,113为第二弧面,114为第三弧形连接段,115为第三弧面,116为曲线连接段,117为第一连接段,118为第二连接段,119为第三连接段,120为第八弧形连接段,121为第九弧形连接段,2为三角形基础座,201为辅基板,202为第五圆形外凸台,203为第五螺纹通孔,204为第六圆形外凸台,205为第六螺纹通孔,206为第七圆形外凸台,207为第七螺纹通孔,208为第五弧形连接段,209为第六弧形连接段,210为第七弧形连接段,3为桥架,31为减重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轻载转向器支架,包括四角形基础座1和三角形基础座2,四角形基础座1与三角形基础座2平行布置,四角形基础座1与三角形基础座2之间通过桥架3连接。在不影响桥架3力学性能和结构强度的前提下,桥架3为中空的管状结构,桥架3的厚度为6mm,桥架3的中空结构质量轻。

四角形基础座1包括主基板101,主基板101上设有第一圆形外凸台102,第一圆形外凸台102的外径为40mm,第一圆形外凸台102的厚度大于主基板101的厚度,第一圆形外凸台102上开有第一螺纹通孔103,第一螺纹通孔103的孔径为17mm,螺栓穿过第一螺纹通孔103与其他部件相连,拆装方便。

主基板101上设有第二圆形外凸台104,第二圆形外凸台104的外径为40mm,第二圆形外凸台104的厚度大于主基板101的厚度,第二圆形外凸台104上开有第二螺纹通孔105,第二螺纹通孔105的孔径为17mm,第二螺栓穿过第二螺纹通孔105与其他部件相连,拆装方便。

主基板101上设有第三圆形外凸台106,第三圆形外凸台106的外径为40mm,第三圆形外凸台106的厚度大于主基板101的厚度,第三圆形外凸台106上开有第三螺纹通孔107,第三螺纹通孔107的孔径为17mm,螺栓穿过第三螺纹通孔107与其他部件相连,拆装方便。

主基板101上设有第四圆形外凸台108,第四圆形外凸台108的外径为40mm,第四圆形外凸台108的厚度大于主基板101的厚度,第四圆形外凸台108上开有第四螺纹通孔109,第四螺纹通孔109的孔径为17mm,螺栓穿过第四螺纹通孔109与其他部件相连,拆装方便。

第一圆形外凸台102与第四圆形外凸台108置于同一高度上,第二圆形外凸台104与第三圆形外凸台106处于同一高度上,第一圆形外凸台102的圆心与第二圆形外凸台104的圆心之间的竖向间距为90mm,第二圆形外凸台104的圆心与第三圆形外凸台106的圆心之间的横向间距为100mm,第一圆形外凸台102的圆心与第三圆形外凸台106的圆心之间的横向间距为140mm,第三圆形外凸台106的圆心与第四圆形外凸台108的圆心之间的横向间距为0。

三角形基础座2包括辅基板201,辅基板201上设有第五圆形外凸台202,第五圆形外凸台202的外径为40mm,第五圆形外凸台202的厚度大于辅基板201的厚度,第五圆形外凸台202上开有第五螺纹通孔203,第五螺纹通孔203的孔径为21mm,螺栓穿过第五螺纹通孔203与其他部件相连,拆装方便。

辅基板201上设有第六圆形外凸台204,第六圆形外凸台204的外径为40mm,第六圆形外凸台204的厚度大于辅基板201的厚度,第六圆形外凸台204上开有第六螺纹通孔205,第六螺纹通孔205的孔径为21mm,螺栓穿过第六螺纹通孔205与其他部件相连,拆装方便。

辅基板201上设有第七圆形外凸台206,第七圆形外凸台206的外径为40mm,第七圆形外凸台206的厚度大于辅基板201的厚度,第七圆形外凸台206上开有第七螺纹通孔207,第七螺纹通孔207的孔径为21mm,螺栓穿过第七螺纹通孔207与其他部件相连,拆装方便。

第五圆形外凸台202与第七圆形外凸台206处于同一高度,第五圆形外凸台202的圆心与第六外凸台的圆心之间的竖向间距为150mm,第五圆形外凸台202的圆心与第六外凸台的圆心之间的横向间距为15mm,第五圆形外凸台202的圆心与第七圆形外凸台206的圆心之间的横向间距为120mm。

桥架3上开有减重通孔31,为了不影响桥架3的整体结构强度,减重通孔31顺着桥架3的长度方向布置;减重通孔31的内角均做圆角处理,避免出现应力集中。

第一圆形外凸台102与第二圆形外凸台104之间通过第一弧形连接段110连接,第一弧形连接段110的外侧面内凹形成第一弧面111,第一弧面111的弧度为36°,内凹的弧形结构节省安装空间,结构厚度小,质量轻。

第二圆形外凸台104与第三圆形外凸台106之间通过第二弧形连接段112连接,第二弧形连接段112的外侧面内凹形成第二弧面113,内凹的弧形结构节省安装空间,结构厚度小,质量轻。

第三圆形外凸台106与第四圆形外凸台108之间通过第三弧形连接段114连接,第三弧形连接段114的外侧面内凹形成第三弧面115,第三弧面115的曲率半径为42mm,内凹的弧形结构节省安装空间,结构厚度小,质量轻。

第四圆形外凸台108与第一圆形外凸台102之间通过曲线连接段116连接,曲线连接段116根据实际的的结构受力情况而定。

第五圆形外凸台202与第六圆形外凸台204之间通过第五弧形连接段208连接,第五弧形连接段208的外侧面内凹形成弧面,内凹的弧形结构,节省安装空间,结构厚度小,质量轻。

第六圆形外凸台204与第七圆形外凸台206之间通过第六弧形连接段209连接,第六弧形连接段209的外侧面内凹形成弧面,内凹的弧形结构,节省安装空间,结构厚度小,质量轻。

第七圆形外凸台206与第五圆形外凸台202之间通过第七弧形连接段210连接,第七弧形连接段210的外侧面内凹形成弧面,内凹的弧形结构,节省安装空间,结构厚度小,质量轻。

曲线连接段116由首尾相连的第一连接段117、第二连接段118和第三连接段119相连,第一连接段117与第二连接段118的连接处形成第八弧形连接段120,第八弧形连接段120的曲率半径为24mm,第二连接段118与第三连接段119的连接处形成第九弧形连接段121,第九弧形连接段121的曲率半径为18mm,内凹的弧形结构,节省安装空间,结构厚度小,质量轻。

本实用新型采用拓扑结构优化,通过合理的结构布局和布置减重通孔31,减轻了整个轻载转向器支架的重量,通过布置多个弧形连接段和圆角,整个结构的力学性能稳定,生产成本小,结构简单,方便拆卸,承载能力强,可靠性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