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式护板分流器和发动机护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96017发布日期:2021-06-04 11:19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主动式护板分流器和发动机护罩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总体上涉及一种用于高性能车辆的主动式护板分流器和发动机护罩。


背景技术:

2.高性能车辆在以较高速度驾驶时可以产生类似于机翼的升力。前护板分流器用于减小升力并增加下压力以改善转弯能力。此类分流器的几何形状已被限制为允许车辆在成角度的表面上行驶或避免在颠簸状况下由于地面接触而造成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3.一种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方面的设备除其他之外包括:护板,所述护板具有可相对于第二护板部分选择性地移动的第一护板部分;以及发动机护罩,所述发动机护罩至少具有第一护罩面板和第二护罩面板。所述第一护罩面板具有与所述第一护板部分一起移动的第一部分和连接到车辆静态结构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护罩面板被安装成与所述第一护板部分一起移动。至少一个致动器响应于至少一个预定车辆输入条件而相对于所述第二护板部分选择性地移动所述第一护板部分。
4.在前述设备的另外的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护罩面板的所述第一部分经由至少一个铰链与所述第一护板部分一起移动。
5.在前述设备中的任一个的另外的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护罩面板的所述第二部分利用至少一个铰链连接到所述车辆静态结构。
6.在前述设备中的任一个的另外的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护板被配置为延伸跨过车辆的整个前部,并且其中响应于一个或多个预定车辆输入条件,所述第二护板部分保持固定,而所述第一护板部分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器朝向地面降低。
7.在前述设备中的任一个的另外的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护罩面板的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前边缘,并且所述第一护罩面板的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后边缘,并且其中当所述第一护板部分朝向地面降低时,所述前边缘与所述第一护板部分一起移动,并且其中当所述第一护板部分降低时,所述第一护罩面板在所述后边缘处旋转,使得在所述后边缘竖直地高于所述前边缘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护罩面板相对于地面成角度。
8.在前述设备中的任一个的另外的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护罩面板包括中心面板,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护罩面板至少包括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所述左侧部分和所述右侧部分与所述第一护板部分一起竖直地移动以分别在左侧轮胎和右侧轮胎的前方降低。
9.在前述设备中的任一个的另外的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预定车辆输入条件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车辆速度、路况、制动输入、驾驶员选择模式。
10.在前述设备中的任一个的另外的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器至少包括左侧线性致动器和右侧线性致动器。
11.在前述设备中的任一个的另外的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控制模块基于一个或多个预定车辆输入条件来控制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器。
12.一种根据本公开的又一示例性方面的设备除其他之外包括:前护板,所述前护板具有可相对于上护板部分选择性地移动的下护板部分;以及发动机护罩,所述发动机护罩至少包括第一护罩面板和第二护罩面板。所述第一护罩面板具有与所述下护板部分一起移动的第一部分和连接到车辆静态结构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护罩面板至少包括与所述下护板部分一起移动的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至少一个致动器相对于所述上护板部分选择性地移动所述下护板部分,并且控制模块基于一个或多个预定车辆输入条件来控制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器。
13.在前述设备中的任一个的另外的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护罩面板的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前边缘,并且所述第一护罩面板的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后边缘,并且所述设备至少包括在所述前边缘处的第一铰链连接件和在所述后边缘处的第二铰链连接件。
14.在前述设备中的任一个的另外的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护罩面板的所述左侧部分和所述右侧部分各自包括从主面板主体向外延伸的成角度的斜坡部分。
15.在前述设备中的任一个的另外的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右侧部分的所述成角度的斜坡部分与右侧轮胎对准,并且所述左侧部分的所述成角度的斜坡部分与左侧轮胎对准,使得随着所述下护板部分相对于地面降低,所述左侧部分和所述右侧部分的所述成角度的斜坡部分在所述左侧轮胎和所述右侧轮胎的前方竖直向下移动。
16.在前述设备中的任一个的另外的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前护板被配置为延伸跨过车辆的整个前部,并且其中响应于一个或多个预定车辆输入条件,所述上护板部分保持固定,而所述下护板部分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器朝向地面降低,并且其中当所述下护板部分朝向地面降低时,所述第一护罩面板的所述前边缘与所述下护板部分一起移动,并且其中当所述下护板部分降低时,所述第一护罩面板在所述后边缘处旋转,使得在所述后边缘竖直地高于所述前边缘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面板相对于地面成角度。
17.在前述设备中的任一个的另外的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预定车辆输入条件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车辆速度、路况、制动输入、驾驶员选择模式。
18.在前述设备中的任一个的另外的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器至少包括左侧线性致动器和右侧线性致动器。
19.一种根据本公开的又一示例性方面的方法除其他之外包括:提供前护板,所述前护板包括可相对于上护板部分选择性地移动的下护板部分;提供发动机护罩,所述发动机护罩至少包括第一护罩面板和第二护罩面板;将所述第一护罩面板配置为具有与所述下护板部分一起移动的第一部分和可旋转地连接到车辆静态结构的第二部分;将所述第二护罩面板配置为与所述第一护板部分一起移动;以及响应于至少一个预定车辆输入条件而相对于所述上护板部分选择性地移动所述下护板部分。
20.在前述方法中的任一个的另外的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使所述前护板延伸跨过车辆的整个前部,将所述上护板部分固定到静态结构,以及响应于一个或多个预定车辆输入条件而利用至少一个致动器将所述下护板部分朝向地面选择性地降低。
21.在前述方法中的任一个的另外的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护罩面板至少包括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护罩面板的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前边缘,并且所述第一护罩面板的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后边缘,并且当所述下护板部分朝向地面降低时,所述第一护罩面板的所述前边缘与所述下护板部分一起移动并且所述第一护罩面板在所述后
边缘处旋转,使得在所述后边缘竖直地高于所述前边缘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护罩面板相对于地面成角度,并且所述第二护罩面板的所述左侧部分和所述右侧部分与所述下护板部分一起竖直地移动以分别在左侧轮胎和右侧轮胎的前方降低。
22.在前述方法中的任一个的另外的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预定车辆输入条件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车辆速度、路况、制动输入、驾驶员选择模式。
23.前述段落、权利要求书或以下描述和附图的实施例、示例和替代方案(包括它们的各种方面或相应的各个特征中的任一者)可独立地或以任何组合被采用。结合一个实施例描述的特征适用于所有实施例,除非此类特征是不兼容的。
附图说明
24.根据具体实施方式,所公开的示例的各种特征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变得显而易见。随附于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可简要地描述如下:
25.图1a示出了具有上护板部分和下护板部分的护板,所述下护板部分可相对于所述上护板部分选择性地移动,并且其中下护板部分被示出为处于升高或非展开位置。
26.图1b类似于图1a,但示出了处于降低或展开位置的下护板部分。
27.图2是护板的前视图,示出了下护板部分在处于展开位置和非展开位置时相对于上护板部分的相对位置。
28.图3是护板的后视图,其示出了用于移动包括右线性致动器和左线性致动器的下护板部分的致动系统。
29.图4是线性致动器中的一个的透视图。
30.图5是发动机护罩的仰视图。
31.图6是示出连接到下护板部分和固定车辆结构的发动机护罩的俯视图。
32.图7a是处于非展开位置的下护板部分和发动机护罩的前透视图。
33.图7b是处于非展开位置的下护板部分和发动机护罩的下部透视图。
34.图8a是处于展开位置的下护板部分和发动机护罩的前透视图。
35.图8b是处于展开位置的下护板部分和发动机护罩的下部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本公开除其他之外详述了一种用于高性能车辆的示例性主动式护板分流器和发动机护罩。
37.图1a示出了车辆14的前护板12(图7a),其被称为主动式前护板分流器。护板12被配置为延伸跨过车辆14的整个前部,并且包括可相对于上护板部分18选择性地移动的下护板部分16。图1a示出了处于升高或非展开位置的下护板部分16,并且图1b示出了相对于上护板部分18处于降低或展开位置的下护板部分16。
38.图2示出了护板12的前视图,其示出了下护板部分16在处于展开位置和非展开位置两者时相对于上护板部分18的相对位置。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下护板部分16已经相对于地面降低约50mm。展开范围可以根据车辆类型和包装约束而变化。
39.图3示出了致动系统20,所述致动系统20用于使下护板部分16在展开位置与非展开位置之间选择性地移动。在一个示例中,致动器系统20使用一个或多个线性致动器22,所
述一个或多个线性致动器22被配置到下护板部分16。在一个示例中,使用至少两个线性致动器22,一个在护板12的右手侧,并且一个在护板12的左手侧。线性致动器22由控制单元或控制模块24控制,以响应于至少一个预定车辆输入条件而选择性地升高或降低下护板部分16。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至少一个预定车辆输入条件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车辆速度、路况、制动输入、驾驶员选择模式。多个传感器26向控制模块24提供这种类型的信息。
40.在致动系统20中使用的线性致动器22的一个示例在图4中示出。静态结构30包括例如车辆面板或车架。线性致动器22包括固定到静态结构30的支撑框架32和包括相对于支撑框架32移动的滑块36的一个或多个竖直滑动机构34。线性致动器22包括可移动杆38,所述可移动杆38被配置为经由联接到腹板或发动机护罩50的支架40移动下护板部分16。滑块36还联接到支架40,以帮助控制下护板部分16相对于上护板部分18的移动,如42处所示。线性致动器的使用仅仅是用于致动系统的致动器的一个示例。也可以使用其他致动器,诸如例如四连杆机构。
41.发动机护罩50在图5至图6中更详细地示出。发动机护罩50至少包括第一护罩面板52和第二护罩面板54。第一护罩面板52具有与下护板部分16一起移动的第一部分56和连接到车辆静态结构30的第二部分58,如图4中的60处所示。第二护罩面板54至少包括与下护板部分16一起移动的左侧部分62和右侧部分64。在一个示例中,左侧部分62和右侧部分64经由中心部分70彼此连接。中心部分70附接到下护板部分16,如图6所示。
42.在一个示例中,第一护罩面板52的第一部分56经由至少一个第一铰链66与下护板部分16一起移动。在一个示例中,第一部分56铰接到第二护罩面板54的中心部分70,所述中心部分固定到下护板部分16。第一铰链66可以包括将来自中心部分70和第一部分56的相应铰链凸起部分联接的连接件;然而,也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铰链。
43.在一个示例中,第一护罩面板52的第二部分58利用至少一个第二铰链68连接到车辆静态结构30。在一个示例中,第二铰链66包括活动铰链;然而,也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铰链。
44.本公开提供了发动机护罩50,其联接到下护板部分16以作为一个单元移动。图7a至图7b示出处于非展开位置的下护板部分16和发动机护罩50。图8a至图8b示出处于展开位置的下护板部分16和发动机护罩50。第一护罩面板52包括中心面板,所述中心面板具有与下护板部分16一起移动的前边缘。第二护罩面板54包括左侧部分62和右侧部分64,所述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与下护板部分16一起竖直移动以分别在左侧轮胎74和右侧轮胎76的前方降低,如图8b所示。
45.如图8b所示,当下护板部分16和发动机护罩50移动到展开位置时,中心面板相对于地面成角度。如图所示,第一护罩面板52(中心面板)的第一部分56包括前边缘,并且第二部分58包括后边缘,使得当下护板部分16朝向地面降低时,前边缘经由第一铰链66与下护板部分16一起移动。第一护罩面板52(中心面板)在第一护板部分16降低时经由固定到静态结构30的第二铰链68在后边缘处旋转,使得在后边缘竖直地高于前边缘的情况下第一护罩面板52相对于地面成角度。发动机护罩50的左侧部分62和右侧部分64竖直移动,其中下护板部分16在相应的左轮胎74和右轮胎76的前方,使得中心面板的后部部分58竖直地高于发动机护罩50的左侧部分62和右侧部分64。这在发动机下方形成气穴,这进一步增加了下压力。当处于非展开位置时,中心面板不再处于成角度位置,并且左侧部分62和右侧部分64与
中心面板齐平,如图7b所示。
46.在一个示例中,第二护罩面板54的左侧部分62和右侧部分64各自包括从主面板主体向外延伸的成角度的斜坡部分80(图5、图7b和图8b)。当处于展开位置时,成角度的斜坡部分减少阻力并且进一步促进围绕轮胎74、76引导气流,以提供更快的速度和增加的燃料经济性。
47.如上面所讨论的,线性致动器22由控制模块24控制,以例如响应于诸如车辆速度、路况、制动输入或驾驶员选择模式的一个或多个预定车辆输入条件而选择性地升高或降低作为一个单元的下护板部分16和发动机护罩50。在一个示例中,如果车辆超过预定速度,则控制模块24利用致动器来移动下护板部分16和发动机护罩50。当处于展开位置时,升力减小并且下压力增大以改善转弯能力。在一个示例中,当处于颠簸模式或处于低车速时,控制模块24缩回护板部分16和发动机护罩50,使得可以在不损坏护板的情况下完成泊车操纵。
48.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连接到发动机下腹板/发动机护罩的前部下护板分流器,所述前部下护板分流器经由致动系统来致动,所述致动系统由例如动力传动系统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动力传动系统控制模块基于预定车辆状况而展开和缩回所述单元。动态护板分流器和发动机护罩封装在发动机下方,并且横跨车辆的整个汽车前部(水平宽度)竖直地致动,并且当展开时,分流器和发动机护罩减少轮胎前方的阻力并增加前车轮的下压力。
49.虽然在本公开的附图中示出了特定部件关系,但图示并不意图限制本公开。换句话说,所示的各种部件的布局和取向可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变化。此外,随附于本公开的各种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并且一些特征可能被放大或最小化以示出特定部件的某些细节。
50.前文描述在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对所公开的示例作出的变化和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能变得显而易见,所述变化和修改不一定脱离本公开的本质。因此,只能通过研究随附权利要求来确定赋予本公开的法律保护范围。
51.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备,其具有:护板,所述护板包括可相对于第二护板部分选择性地移动的第一护板部分;发动机护罩,所述发动机护罩至少包括第一护罩面板和第二护罩面板,其中所述第一护罩面板具有与所述第一护板部分一起移动的第一部分和连接到车辆静态结构的第二部分,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护罩面板被安装成与所述第一护板部分一起移动;以及至少一个致动器,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器响应于至少一个预定车辆输入条件而相对于所述第二护板部分选择性地移动所述第一护板部分。
52.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护罩面板的所述第一部分经由至少一个铰链与所述第一护板部分一起移动。
53.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护罩面板的所述第二部分利用至少一个铰链连接到所述车辆静态结构。
54.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护板被配置为延伸跨过车辆的整个前部,并且其中响应于一个或多个预定车辆输入条件,所述第二护板部分保持固定,而所述第一护板部分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器朝向地面降低。
55.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护罩面板的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前边缘,并且所述第一护罩面板的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后边缘,并且其中当所述第一护板部分朝向地面降低时,所述前边缘与所述第一护板部分一起移动,并且其中当所述第一护板部分降低时,所述第一护罩面板在所述后边缘处旋转,使得在所述后边缘竖直地高于所述前边缘的情况下所述第
一护罩面板相对于地面成角度。
56.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护罩面板包括中心面板,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护罩面板至少包括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所述左侧部分和所述右侧部分与所述第一护板部分一起竖直地移动以分别在左侧轮胎和右侧轮胎的前方降低。
57.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至少一个预定车辆输入条件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车辆速度、路况、制动输入、驾驶员选择模式。
58.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器至少包括左侧线性致动器和右侧线性致动器。
59.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基于一个或多个预定车辆输入条件来控制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器。
60.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备,其具有:前护板,所述前护板包括可相对于上护板部分选择性地移动的下护板部分;发动机护罩,所述发动机护罩至少包括第一护罩面板和第二护罩面板,其中所述第一护罩面板具有与所述下护板部分一起移动的第一部分和连接到车辆静态结构的第二部分,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护罩面板至少包括与所述下护板部分一起移动的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至少一个致动器,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器相对于所述上护板部分选择性地移动所述下护板部分;以及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基于一个或多个预定车辆输入条件来控制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器。
61.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护罩面板的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前边缘,并且所述第一护罩面板的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后边缘,并且所述设备至少包括在所述前边缘处的第一铰链连接件和在所述后边缘处的第二铰链连接件。
62.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护罩面板的所述左侧部分和所述右侧部分各自包括从主面板主体向外延伸的成角度的斜坡部分。
63.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右侧部分的所述成角度的斜坡部分与右侧轮胎对准,并且所述左侧部分的所述成角度的斜坡部分与左侧轮胎对准,使得随着所述下护板部分相对于地面降低,所述左侧部分和所述右侧部分的所述成角度的斜坡部分在所述左侧轮胎和所述右侧轮胎的前方竖直向下移动。
64.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前护板被配置为延伸跨过车辆的整个前部,并且其中响应于一个或多个预定车辆输入条件,所述上护板部分保持固定,而所述下护板部分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器朝向地面降低,并且其中当所述下护板部分朝向地面降低时,所述第一护罩面板的所述前边缘与所述下护板部分一起移动,并且其中当所述下护板部分降低时,所述第一护罩面板在所述后边缘处旋转,使得在所述后边缘竖直地高于所述前边缘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面板相对于地面成角度。
65.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至少一个预定车辆输入条件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车辆速度、路况、制动输入、驾驶员选择模式。
66.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器至少包括左侧线性致动器和右侧线性致动器。
67.根据本发明,一种方法包括:提供前护板,所述前护板包括可相对于上护板部分选择性地移动的下护板部分;提供发动机护罩,所述发动机护罩至少包括第一护罩面板和第二护罩面板;将所述第一护罩面板配置为具有与所述下护板部分一起移动的第一部分和可
旋转地连接到车辆静态结构的第二部分;将所述第二护罩面板配置为与所述第一护板部分一起移动;以及响应于至少一个预定车辆输入条件而相对于所述上护板部分选择性地移动所述下护板部分。
68.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方法包括使所述前护板延伸跨过车辆的整个前部,将所述上护板部分固定到静态结构,以及响应于一个或多个预定车辆输入条件而利用至少一个致动器将所述下护板部分朝向地面选择性地降低。
69.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护罩面板至少包括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护罩面板的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前边缘,并且所述第一护罩面板的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后边缘,并且当所述下护板部分朝向地面降低时,所述第一护罩面板的所述前边缘与所述下护板部分一起移动并且所述第一护罩面板在所述后边缘处旋转,使得在所述后边缘竖直地高于所述前边缘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护罩面板相对于地面成角度,并且所述第二护罩面板的所述左侧部分和所述右侧部分与所述下护板部分一起竖直地移动以分别在左侧轮胎和右侧轮胎的前方降低。
70.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至少一个预定车辆输入条件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车辆速度、路况、制动输入、驾驶员选择模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