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刹车把及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70302发布日期:2021-04-14 01:15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旋转刹车把及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旋转刹车把,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旋转刹车把的电动车。


背景技术:

2.市场上现有的电动车大多数通过手刹把来对车子进行刹车,这其中存在一些不便性,刹车线的端部都是露出来的,很难进行隐藏保护,时间长了刹车就会不方便。在使用过程中也容易造成损坏,需要一定的维护成本等。
3.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目前刹车线牵引端不方便隐藏保护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刹车把,该旋转刹车把可以有效地解决目前刹车线牵引端不方便隐藏保护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旋转刹车把的电动车。
5.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旋转刹车把,包括:基座;牵引部,用于安装刹车线,且与所述基座沿直线滑动连接且限制相对转动;旋转刹车把部,与所述基座绕转动轴线转动连接,且在转动轴线延伸方向上与所述基座相对固定,所述旋转刹车把部通过斜面与所述牵引部相抵,以在转动时能够推动所述牵引部相对所述基座滑动以能够牵引所述刹车线。
7.在该旋转刹车把中,在应用时,将刹车线安装在牵引部上,然后使管状结构,沿滑动方向包裹牵引线,以使得牵引线能够方便隐藏。在使用时,只需要转动旋转刹车把部,把部转动,进而推动牵引部相对基座滑动,以带动刹车线沿滑动方向移动,进行刹车。在该旋转刹车把中,通过转动旋转刹车把部,可以推动牵引部沿直线滑动,进而驱动刹车线牵引端沿直线滑动,以能够更好的控制刹车线牵引端活动区域,进而方便将刹车线进行隐藏。综上所述,该旋转刹车把能够有效地解决目前刹车线牵引端不方便隐藏保护的问题。
8.优选地,所述旋转刹车把部与所述牵引部之间通过辊子相抵。
9.优选地,所述辊子为球形滚珠,所述旋转刹车把部的斜面与所述牵引部的接触面中,一个设置与所述球形滚珠一侧相配合的半球型凹槽,另一个设置有与所述转动轴线同轴设置的弧形轨道,所述弧形轨道的横截面与所述球形滚珠的另一侧相配合,以使所述球形滚珠能够绕转动轴线滚动。
10.优选地,所述旋转刹车把部与所述牵引部相抵的部分为通过两个斜面组合形成的v型槽,所述牵引部设置有与所述v型槽相配合的三角形凸部。
11.优选地,所述基座呈管型,所述牵引部呈杆状穿入在所述基座管腔中,所述旋转刹车把部包括套设在所述基座外侧且与所述基座外侧面转动配合的套部、穿入在所述基座管腔中以与所述牵引部相抵的转动部、两端分别与所述套部以及所述转动部固定连接的连接
部和与所述套部固定连接且径向向外延伸的拨片。
12.优选地,所述转动部中空设置以用于所述刹车线轴线穿入以与所述牵引部固定连接。
13.优选地,所述转动部的轴向两端处,一端设置有所述牵引部,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转动部相抵且与所述基座滑动配合的止转部,所述转动部通过斜面与所述止转部相抵以在转动时能够推动所述止转部相对所述基座滑动,还包括用于推动所述止转部与所述转动部相抵的第一复位弹性装置。
14.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推动所述牵引部与所述转动部相抵的第二复位弹性装置。
15.优选地,所述基座两端管口中的第一端管口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塞、第二端管口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塞,所述牵引部与对应一端的所述第一螺母塞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复位弹性装置,所述止转部与对应一端的所述第二螺母塞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复位弹性装置,所述第二螺母塞以及所述止转部均中空设置以用于所述刹车线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螺母塞、所述止转部、所述转动部以及所述牵引部,所述基座的第一端外侧套设握把套。
16.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该电动车包括上述任一种旋转刹车把,还包括刹车线,所述旋转刹车把的基座为用于控制车轮行使方向的扶把手,所述刹车线安装在所述旋转刹车把的牵引部上。由于上述的旋转刹车把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旋转刹车把的电动车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刹车把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刹车把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刹车把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1.附图中标记如下:
22.基座1、牵引部2、转动部3、球形滚珠4、止转部5、第一复位弹性装置6、第二复位弹性装置7、第一螺母塞8、第二螺母塞9、刹车线10、握把套11、套部12、连接部13、拨片14。
具体实施方式
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旋转刹车把,以有效地解决目前刹车线牵引端不方便隐藏保护的问题。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

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刹车把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刹车把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
供的旋转刹车把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6.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旋转刹车把,主要用于扶把车的扶把手上,其中扶把车主要是通过扶把手来控制车轮行使方向,扶把手整体呈杆状,且一般两端均为握把,以用于双手分别握持,以推动车轮偏转以改变行使方向。扶把车主要有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电动摩托车、双轮手扶平衡车等。该旋转刹车把可以作为扶把手的一部分,或直接作为扶把手,也可以是固定安装在扶把手上。具体的,该旋转刹车把包括基座1、牵引部2和旋转刹车把部。
27.其中基座1可以是固定在扶把手上,也可以是扶把手的握把,因此,基座 1可以根据其安装特点的不同,设计对应的结构,如可以是块状,也可以是杆状。其中基座1的作用在于,固定各个部件,以对各个部件的活动进行对应限制。
28.其中牵引部2用于安装刹车线10,且与基座1沿直线滑动连接且限制相对转动,以使得牵引部2仅能够相对基座1滑动,而不会相对基座1转动,具体的,牵引部2与基座1之间可以通过方形孔与方形部滑动配合,以限制相对转动,还可以是通过圆形孔与圆形部滑动配合,但圆形孔与圆形部之间设置有限制相对转动的径向延伸卡槽以及相配合的径向延伸卡凸,如键连接。其中刹车线10与牵引部2的安装,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卡接,具体的安装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在牵引部2沿其中一个方向滑动时,能够牵引刹车线10,以进行刹车,而且反向滑动,刹车线10能够复位,以实现松刹。
29.其中旋转刹车把部,与基座1绕上述转动轴线转动连接,且在所述转动轴线延伸方向上与基座1相对固定,以避免旋转刹车把部相对基座1沿所述转动轴线延伸方向移动。
30.其中旋转刹车把部通过斜面与牵引部2相抵,以在转动时,斜面不同的位置会与牵引部2对应部位相抵,以在所述转动轴线延伸方向,对牵引部2形成推动力,进而推动牵引部2沿相对基座1滑动,以能够牵引刹车线10,实现刹车。需要说明的是,其中斜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还可以是阶梯面,只需要整体相对所述转动轴线呈倾斜设置即可,以在转动时,对牵引部2产生转动轴线方向的滑动。需要说明的是,其中牵引部2相对基座1之间的滑动轨迹线,与旋转刹车把部的转动轴线:可以平行设置,即牵引部2相对基座1沿旋转刹车把部的转动轴线延伸方向滑动配合;当然也可以夹角呈锐角设置。但其中斜面应当保证相对牵引部2的滑动方向呈倾斜设置,以保证,斜面旋转时,斜面不同部位会与牵引部2对应部位相抵,且该不同部位会在滑动方向产生改变,进而使牵引部2的对应部位在滑动方向产生变化,进而实现滑动。
31.在该旋转刹车把中,在应用时,将刹车线10安装在牵引部2上,然后使管状结构,沿滑动方向包裹牵引线,以使得牵引线能够方便隐藏。在使用时,只需要转动旋转刹车把部,把部转动,进而推动牵引部2相对基座1滑动,以带动刹车线10沿滑动方向移动,进行刹车。在该旋转刹车把中,通过转动旋转刹车把部,可以推动牵引部2沿直线滑动,进而驱动刹车线10牵引端沿直线滑动,以能够更好的控制刹车线10牵引端活动区域,进而方便将刹车线10进行隐藏。综上所述,该旋转刹车把能够有效地解决目前刹车线10牵引端不方便隐藏保护的问题。
32.其中旋转刹车把部主要是通过斜面不同部位对牵引部2对应部位产生抵力,以推动牵引部2滑动,若斜面与牵引部2直接相抵,那么斜面与牵引部2 之间就会产生动摩擦力,长期使用下,必然容易导致斜面磨损,且会导致牵引部2对应部位磨损,基于此,此处优选旋
转刹车把部与牵引部2之间通过辊子相抵,辊子能够在斜面以及牵引部2上滚动,以使得旋转刹车把部相对牵引部2转动时,辊子在旋转刹车把部与牵引部2上均滚动,滚动摩擦力小,且不易磨损,不仅方便传递抵力,同时有效地提高使用寿命。
33.其中辊子可以是球状辊子,也可以是柱状辊子,具体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具体的,如可以使辊子为球形滚珠4,那么对应的,优选在旋转刹车把部的斜面与牵引部2的接触面中,一个设置与球形滚珠4一侧相配合的半球型凹槽,另一个设置有与转动轴线同轴设置的弧形轨道,弧形轨道的横截面与球形滚珠4的另一侧相配合,以使球形滚珠4能够绕转动轴线滚动,以在旋转刹车把部相对牵引部2转动时,球形滚珠4卡在半球型凹槽中,而不会脱离,并在半球型凹槽中滚动,并随着相对转动,对应在弧形轨道内沿弧线滚动。具体的,可以在旋转刹车把部与牵引部2之间设置有多个球形滚珠4。为了方便设置,如可以在旋转刹车把部的斜面上设置有上述半球型凹槽,对应的,在牵引部2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对应的弧形轨道。
34.其中斜面可以是平面,此时牵引部2的对应设置有接触杆,以偏向边缘设置,斜面转动时,对应位置部位就会产生变化,但是这样接触面比较小,不仅不方便设置,且易损坏。基于此,此处优选旋转刹车把部与牵引部2相抵的部分为通过两个斜面组合形成的v型槽,牵引部2设置有与v型槽相配合的三角形凸部,随着旋转刹车把部相对牵引部2转动,三角形凸部的凸顶,能够在与v型槽的槽底相抵的基础上,逐渐沿着斜面移动,直到与v型槽的槽口槽底相抵,以实现槽深方向的驱动,因为槽深方向与牵引部2滑动方向存在重合,所以能够推动牵引部2滑动,此时可以使在两个斜面的顶部处设置上述半球型凹槽,并在三角形凸部上两侧均设置从根部延伸至顶部的弧形轨道,以使得球形滚珠4从三角形凸部的根部向顶部滚动,以实现上述推动效果。
35.进一步的,其中旋转刹车把部与基座1转动连接,可以是通过销轴简单的转动连接,如一般的铰接座连接。但是这种连接方式,容易使得外部暴露位置死角比较多,不易后期维护清理。基于此,此处优选基座1呈管型,其中牵引部2呈杆状穿入在基座1管腔中,以与管腔腔壁滑动配合。其中旋转刹车把部包括套部12、转动部3、连接部13和拨片14,其中套部12套设在基座1外侧且与基座1外侧面转动配合,而转动部3穿入在基座1管腔中以与牵引部2相抵,连接部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套部12以及所述转动部3固定连接,以使得套部12转动时带动基座1内部的转动部3转动,进而实现推动牵引部2,为了方便连接部13连接在套部12与转动部3之间,那么基座1 对应的部位需要开槽设置,以方便连接部13穿过,且连接部13能够在开槽内移动,以适应套部12的转动。通过套部12设置,以使得转动机构,以及斜面的抵接位置均位于基座1的管腔中,在外部仅仅两个管件套设设置,进而大大方便了后期维护。拨片14与套部12固定连接且沿套部12转动轴线的径向向外延伸,以方便驱动拨片14,以施加套部12转动扭矩。其中拨片14 优选设置有防滑面,与方便人体手部接触。
36.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为了更好的隐藏刹车线10,此处优选转动部3中空设置以用于刹车线10轴向穿入以与牵引部2固定连接。以在使用时,可以是从转动部3远离牵引部2的一端引入刹车线10,以避免在牵引部2处刹车线10走线不方便。
37.在松刹时,一般希望转动部3能够快速回位,而转动部3与牵引部2之间抵接力越大,则复位效果越好,但是抵接力过大,则在刹车时,摩擦阻力就会很大,进而导致操作不方便。基于此,此处优选所述转动部3的轴向两端处,一端设置有牵引部2,另一端设置有与转
动部3相抵且与基座1滑动配合的止转部5,优选止转部5同样插入至基座1的管腔。其中止转部5与牵引部2相同的是,转动部3通过斜面与所述止转部5相抵以在转动时能够推动所述止转部5相对所述基座1滑动,以使得转动部3转动时,不仅推动牵引部2滑动,也推动止转部5滑动,其中止转部5与基座1的滑动配合方式,可以是与牵引部2与基座1之间的滑动配合方式相同,具体的,此处优选止转部5横截面与牵引部2横截面相同,且两者相对基座1的滑动方向相同。而且优选止转部5与转动部3之间的配合方式,与牵引部2与转动部3之间的配合方式相同,如止转部5与转动部3之间通过上述三角形凸起和v型槽相配合。
38.还包括用于推动止转部5与转动部3相抵的第一复位弹性装置6,通过第一复位弹性装置6,保持转动部3与止转部5之间抵力,以在刹车时,第一复位弹性装置6弹性变形,而在松刹时,不仅有牵引部2的反向推动,以推动旋转刹车把部反向转动,而且此时第一复位弹性装置6在弹性形变力下也能推动旋转刹车把部反向转动复位,以推动旋转刹车把部快速复位。其中第一复位弹性装置6可以采用弹簧也可以采用其它弹性装置,如采用压缩弹簧。
39.其中牵引部2的复位,可以是通过刹车线10松刹时产生的恢复力推动牵引部2复位。但是考虑到,可能存在刹车线10无法及时恢复,而旋转刹车把部反向转动复位,此时可能会导致转动部3与牵引部2不再紧密抵接,此时会导致内部的辊子脱离,且后期使用效果非常不好。基于此,此处优选还包括用于推动所述牵引部2与所述转动部3相抵的第二复位弹性装置7。其中第二复位弹性装置7可以采用弹簧也可以采用其它弹性装置,如采用压缩弹簧。
40.进一步的,为了方便设置整个基座1,以及方便连接。此处优选基座1两端管口中的第一端管口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塞8、第二端管口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塞9,其中牵引部2与对应一端的第一螺母塞8之间设置有第二复位弹性装置7,而止转部5与对应一端的第二螺母塞9之间设置有第一复位弹性装置 6,其中第二螺母塞9以及止转部5均中空设置以用于刹车线10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螺母塞9、所述止转部5、所述转动部3以及牵引部2,而在穿过牵引部2后,通过固定在刹车线10上卡头卡在牵引部2的靠近第二复位弹性装置 7的一端,刹车线10具有该卡头的端部为牵引端,卡头阻止刹车线10的牵引端相对牵引部2向转动部3方向移动,以能够对卡头提供远离转动部3方向上的牵引力。其中基座1的第一端外侧优选套设握把套11,以使基座1可以作为车体的扶把手,或作为车体的扶把手一部分。
41.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旋转刹车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该电动车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种旋转刹车把,还包括刹车线,旋转刹车把的基座为用于控制车轮行使方向的扶把手,刹车线安装在旋转刹车把的牵引部上。由于该电动车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旋转刹车把,所以该电动车的有益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42.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43.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