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传动组件及转向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24991发布日期:2021-07-20 16:04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转向传动组件及转向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转向系统,尤其涉及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转向传动组件及转向机。



背景技术:

作为车辆中的成熟系统之一,转向系统用于将驾驶员对方向盘的操作传递至车轮,且通常辅助以液压助力来降低驾驶员转动方向盘时的施力。转向系统中的转向机包括阀套及转阀,阀套及转阀分别连接扭力杆的相对两端,且阀套及转阀之间允许一定角度(例如7度)的间隙,当驾驶员(例如向左转方向)转动方向盘时,来自方向盘的扭矩传递到转阀,扭力杆发生弹性扭转,使阀套偏离原来的中间位置,打开(例如向左转方向的)随动液压助力的液压阀。此时,转阀相对于阀套旋转的角度达到允许的极限,在液压助力的同时转阀的扭矩直接传递到阀套实现人力转向。当驾驶员松开方向盘时,弹性的扭力杆使转阀相对阀套回到中间位置,停止转向液压助力。

现有的转向机的阀套及转阀之间的配合结构通常采用销配合或类四角形的凸台配合。对于前者而言,其需要装配的零部件较多且繁杂,此外由于转阀上还需开设销孔,故会对结构强度造成一定影响,在扭矩过大时易于发生损坏。而对于后者而言,此种结构轮廓过于复杂,加工困难且昂贵。此外,对于二种现有的配合结构而言,由于销配合具有2种可能的安装方向,类四角形凸台配合具有4种可能的安装方向,而由于现行转向机的液压油路的通断切换通常呈120°的方式布置,故前述结构配合的任意错位均可能会导致油路的通道切换出现问题,且最终无法实现正确的液压助力。或者,需要额外的复检工序,增加人力和时间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转向传动组件及转向机,从而有效解决或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这些问题以及其他方面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为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转向传动组件,其包括:阀套,其具有沿轴向贯通的阀孔,所述阀孔包括转阀安装孔段,所述转阀安装孔段具有沿周向均匀划分的三个第一导向段以及三个第一止挡段,所述第一导向段与所述第一止挡段间隔布置;以及转阀,其能相对枢转地装入所述阀孔中,且所述转阀的端部具有沿周向均匀划分的三个第二导向段以及三个第二止挡段,所述第二导向段与所述第二止挡段间隔布置;其中,在所述转阀的端部装入所述转阀安装孔段中后,所述第二导向段与所述第一导向段的配合促动所述转阀相对于所述阀套的枢转运动,且所述第二止挡段与所述第一止挡段的配合形成所述枢转运动的起点与终点。

为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根据本申请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转向机,其包括:如前所述的转向传动组件。

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沿周向均匀划分以及间隔分布的三个第二导向段以及三个第二止挡段的设置,在转阀的端部装入转阀安装孔段中后,通过第二导向段与第一导向段的配合促动转阀相对于所述阀套的枢转运动,并通过第二止挡段与第一止挡段的配合形成该枢转运动的起点与终点。此外,由于其存在120°的相差,故与现有转向机的液压油路通断与换向布置具有一致的切换角度;使得其可以以相差120°的任意角度进行装配,从而有效防止错装问题,并省却了复检的人力与时间成本。此外,其具有更少的装配零件数量及更简单的构造,因而在达成更优的技术效果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参阅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将更加充分地理解本申请,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指代视图中同样的元件。其中:

图1是转向传动组件的一个实施例沿轴向剖切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转向传动组件沿a-a线剖切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转向传动组件沿a-a线剖切的立体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转向传动组件的转阀的立体示意图;以及

图5是图1中的转向传动组件的阀套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以示例方式来说明根据本申请的转向传动组件及转向机的组成、工作原理、特点和优点等,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所有描述仅是为了举例说明而给出的,因此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形成任何的限制。在本文中,技术用语“连接”及其衍生用语涵盖了一个部件直接连接至另一部件和/或间接连接至另一部件。

此外,对于在本文所提及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本发明仍然允许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任意组合或者删减而不存在任何的技术障碍,由此获得可能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发明的更多其它实施例。

图1至图3从不同视角以示意方式显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转向传动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大致结构与构造,以便于更清楚地解释转向传动组件中的阀套、转阀以及扭力杆的装配关系。而图4及图5则分别单独示出了阀套及转阀,以便于更清楚地解释显示二者在未装配完成时的构造。下面将结合以上附图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图中所示的转向传动组件包括:阀套100、转阀200及扭力杆300等主要零件。其中,阀套100具有沿轴向贯通的阀孔110,该阀孔110大致上可以分成三段:转阀安装孔段111、位于转阀安装孔段111的第一侧的第一孔段112以及位于转阀安装孔段111的第二侧的第二孔段113。其中,第一孔段112用于供扭力杆300装入阀套100中,并由此与同样装入阀套中的转阀200进一步地连接;转阀安装孔段111用于装入转阀200;而第二孔段113则用于在转入转阀后还形成有供液压油通行的腔体。应当知道的是,前述孔段的分类主要基于其要实现的功能所进行划分,而并非要求其在结构上必须存在差异,结构上的差异可根据其所要实现的其他功能来进行调整。下文中将结合与之配合的转阀200的结构来首先展开说明转阀安装孔段111,而其他孔段将在后文中结合各自相应的配合结构来做出说明。

再参见转向传动组件的转阀200,其包括:主体220以及从主体220上延伸突出的端部210,该转阀能相对枢转地装入阀孔110中,且在装入阀孔110的端部210设置有安装孔212,以便于扭力杆装入其中并随之转动。

更具体而言,转阀200的端部210具有沿周向均匀划分的三个第二导向段210a以及三个第二止挡段210b,第二导向段210a与第二止挡段210b间隔布置;且与之配合的转阀安装孔段111具有沿周向均匀划分的三个第一导向段111a以及三个第一止挡段111b,且第一导向段111a与第一止挡段111b间隔布置。其中,在转阀200的端部210装入转阀安装孔段111中后,第二导向段210a与第一导向段111a的配合促动转阀200相对于阀套100的枢转运动,且第二止挡段210b与第一止挡段111b的配合形成枢转运动的起点与终点。在此种布置下,一方面完成了液压助力转向机的转向助力功能;此外,由于其转阀200的端部210和转阀安装孔段111的配合同样存在120°的相差,故其与现有转向机的常规液压油路通断与换向布置具有一致的切换角度;使得其可以以相差120°的任意角度进行装配,从而有效防止错装问题,并省却了复检的人力与时间成本。再者,由于其具有更少的装配零件数量及更简单的构造,因而在达成其转向助力功能的的同时还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对该转向传动组件包的各个零部件的结构细节或其连接位置关系做出若干改型,以期获取其他技术效果,如下将予以示例性说明。

例如,为实现导向段的导向作用,可将第一导向段111a与第二导向段210a配置成圆弧段;再如,为实现止挡段的运动止挡作用,可将第一止挡段111b与第二止挡段210b配置成直线段。

此外,转阀200的端部210与转阀安装孔段111之间必然应存在间隙,才可以实现二者的相对运动。作为间隙的设置方式之一,可对止挡段的配合关系做出调整,在第一止挡段111b与第二止挡段210b之间设置一定宽度的间隙,从而使得转阀200相对于阀套100的枢转范围不大于12.5°。再如,还可以对导向段的关系做出调整,使得第一导向段111a与第二导向段210a具有不大于12.5°的弧度差,此时同样可实现二者之间的相对旋转运动。

再如,为改善结构强度,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性,第二止挡段210b距离安装孔212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2.5mm。

如下将继续介绍与阀孔110的第一孔段112及第二孔段相关联的设置。

首先,第一孔段112与转阀200的端部210还可以分别设置有台阶孔112a、211,二者的台阶孔112a、211可以共同形成用于设置密封圈400的安装槽,由此避免液压油经转阀200的端部与转阀安装孔段111之间的间隙渗出,从而干扰正确的油路流向及影响液压助力。

此外,为实现扭力杆300与转阀200在阀套100内的安装与力矩传递,可将该第一孔段112设置成具有小于转阀安装孔段111的孔径。此时,一方面,转阀200的端部在转阀安装孔段111中安装就位后,其沿轴向将被该第一孔段112限位;另一方面,转向传动组件的扭力杆300将从第一孔段112的另一端装入并插设至该转阀200的安装孔212中。

其次,该第二孔段113将具有比转阀安装孔段111更大的孔径;从转阀200的主体220上延伸凸出的端部210也具有小于主体220的外径。此时,一方面,端部210在转阀安装孔段111中安装就位后,该转阀安装孔段111沿轴向将被主体220限位;另一方面,装入第二孔段113的主体220与第二孔段113之间还具有液压腔113a,而第二孔段113和主体220上分别具有可通断地形成液压油路的多个第一液压通道113b及多个第二液压通道221。此时,随着转阀200相对于阀套100的旋转,第一液压通道113b、液压腔113a及多个第二液压通道221将部分流通,从而实现液压油的传递与正向或反向的助力。

再者,虽然图中未示出,但此类实施例的转向传动组件通常还包括活塞及壳体。其中,活塞安装于壳体,并且活塞相对于壳体能沿轴向反复移动,而阀套100上一体形成蜗杆部,活塞设置内螺旋齿,蜗杆部设置外螺旋齿,外螺旋齿与内螺旋齿相啮合。由此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力矩传递布置。

此外,虽然图中未示出,本申请在此还提供了一种转向机的实施例,该转向机可以根据应用需要而包括前述转向传动组件的任意实施例或其组合,由此也可具有前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技术效果。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申请,而并非对本申请的限制。为说明相对位置关系,本申请中使用了左右、上下等相对的方位术语,并非对于绝对位置的限定。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申请的范畴,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