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节充气式减震前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25650发布日期:2021-07-20 16:05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节充气式减震前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气式减震器,具体是一种双节充气式减震前叉。



背景技术:

传统减震器是由阻尼器和弹性元件组成的,传统减震器的减震油与弹性元件是独立的两个部分,弹性元件普遍采用的是螺旋钢丝弹簧,螺旋钢丝弹簧质量大、结构复杂,特性变化简单,刚度为线性。

它的工作过程是路面的反弹力传递到弹簧上,弹簧受压力后压缩变形,再将力传递到减震油,推动内部阀系运动,产生阻尼力,阻尼力再反馈到弹簧上阻碍弹簧的运动,从而达到减震的效果。传统减震器中的弹簧在使用后,弹性的衰减不可避免从而影响了减震效果。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节充气式减震前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节充气式减震前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节充气式减震前叉,包括缸筒、活塞杆和前叉件,前叉件的下端两侧均设置有活塞杆,活塞杆的下端均设置有缸筒,活塞杆的下端预留与延伸空间,所述活塞杆内设置有减震件,减震件的下端与缸筒的底部密封连接,缸筒的下部侧面均安装与气阀,气阀与缸筒内部连通,缸筒的下端均固定于固定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减震件包含固定件、管体一、管体二和管体三,管体一和管体二滑动密封连接,管体二与管体三滑动密封连接,管体二和管体三的上部均开设有至少一个气孔一。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管体二和管体三的上端分别固定连通有活塞一和活塞二,活塞一和活塞二的上端分别固定连通有气芯一和气芯二,气芯一的周侧设置有伸缩套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芯一包含芯管和气管,气管位于芯管内,气管的下端固定连通有活塞三,气管的周侧开设有若干个气孔二。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芯管的下端为开孔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管体三的下端固定于塞头,塞头与缸筒底部固定,所述管体一的下端周侧固定有橡胶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塞杆的下端固定有弹簧,弹簧套设在减震jan的周侧,弹簧位于缸筒底部和活塞杆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新颖,有效的避免了弹簧衰减造成的减震性能的衰减。

2、本实用新型的减震效果通过控制充入的气压控制,可以根据不同的路况进行充气,从而获得不同的减震效果,操作简单便捷,大大的提高了其适用的场景。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双节充气式减震前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双节充气式减震前叉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双节充气式减震前叉中减震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双节充气式减震前叉中管体一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双节充气式减震前叉中管体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双节充气式减震前叉中气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缸筒;2、活塞杆;3、前叉件;4、气阀;5、固定端;6、减震件;7、固定件;8、管体一;9、橡胶圈;10、管体二;11、活塞一;12、管体三;13、塞头;14、气孔一;15、气芯一;16、活塞二;17、伸缩套杆;18、气芯二;19、芯管;20、活塞三;21、气孔二;22、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双节充气式减震前叉,一种双节充气式减震前叉,包括缸筒1、活塞杆2和前叉件3,前叉件3的下端两侧均设置有活塞杆2,活塞杆2的下端均设置有缸筒1,活塞杆2的下端预留与延伸空间,所述活塞杆2内设置有减震件6,减震件6的下端与缸筒1的底部密封连接,缸筒1的下部侧面均安装与气阀4,气阀4与缸筒1内部连通,缸筒1的下端均固定于固定端5。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件6包含固定件7、管体一8、管体二10和管体三12,管体一8和管体二10滑动密封连接,管体二10与管体三12滑动密封连接,管体二10和管体三12的上部均开设有至少一个气孔一14,所述管体二10和管体三12的上端分别固定连通有活塞一11和活塞二16,活塞一11和活塞二16的上端分别固定连通有气芯一15和气芯二18,气芯一15和气芯二18的结构一致,气芯一1的周侧设置有伸缩套管17。

进一步的,所述气芯一15包含芯管19和气管22,气管22位于芯管19内,气管22的下端固定连通有活塞三20,气管22的周侧开设有若干个气孔二21,所述芯管19的下端为开孔结构,所述管体三12的下端固定于塞头13,塞头13与缸筒1底部固定,所述管体一8的下端周侧固定有橡胶圈9。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气阀4将缸筒1内注入一定量的气体,在本装置在具体工作时,前叉件3受力压缩活塞杆2,活塞杆2受力作用与减震件6,促使减震件6收缩,在活塞杆2向内部压缩时(活塞杆2的下端预留有活动空间),缸筒1内的空间被压缩,促使气体从罐体二10和管体三12的气孔一14,气体被压缩期间,通过气芯一15和气芯二18,这个气体压缩的过程,起到缓冲的作用,在管体一8和管体二10内的气压很大或者压缩的程度,促使气芯一15和气芯二18中的气管22被挤压至芯管19内时,气孔二21被堵住,致使减震件6不再收缩,之后,高气压部分向低气压流通,致使减震件6回到平衡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气阀4将缸筒1内注入一定量的气体,在本装置在具体工作时,前叉件3受力压缩活塞杆2,活塞杆2受力作用与减震件6,促使减震件6收缩,在活塞杆2向内部压缩时(活塞杆2的下端预留有活动空间),缸筒1内的空间被压缩,促使气体从罐体二10和管体三12的气孔一14,气体被压缩期间,通过气芯一15和气芯二18,这个气体压缩的过程,起到缓冲的作用,在管体一8和管体二10内的气压很大或者压缩的程度,促使气芯一15和气芯二18中的气管22被挤压至芯管19内时,气孔二21被堵住,致使减震件6不再收缩,之后,高气压部分向低气压流通,致使减震件6回到平衡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双节充气式减震前叉,包括缸筒(1)、活塞杆(2)和前叉件(3),前叉件(3)的下端两侧均设置有活塞杆(2),活塞杆(2)的下端均设置有缸筒(1),活塞杆(2)的下端预留与延伸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2)内设置有减震件(6),减震件(6)的下端与缸筒(1)的底部密封连接,缸筒(1)的下部侧面均安装与气阀(4),气阀(4)与缸筒(1)内部连通,缸筒(1)的下端均固定于固定端(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节充气式减震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件(6)包含固定件(7)、管体一(8)、管体二(10)和管体三(12),管体一(8)和管体二(10)滑动密封连接,管体二(10)与管体三(12)滑动密封连接,管体二(10)和管体三(12)的上部均开设有至少一个气孔一(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节充气式减震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二(10)和管体三(12)的上端分别固定连通有活塞一(11)和活塞二(16),活塞一(11)和活塞二(16)的上端分别固定连通有气芯一(15)和气芯二(18),气芯一(15)和气芯二(18)的结构一致,气芯一(15)的周侧设置有伸缩套管(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节充气式减震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芯一(15)包含芯管(19)和气管(22),气管(22)位于芯管(19)内,气管(22)的下端固定连通有活塞三(20),气管(22)的周侧开设有若干个气孔二(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节充气式减震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管(19)的下端为开孔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节充气式减震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三(12)的下端固定于塞头(13),塞头(13)与缸筒(1)底部固定,所述管体一(8)的下端周侧固定有橡胶圈(9)。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节充气式减震前叉,包括缸筒、活塞杆和前叉件,前叉件的下端两侧均设置有活塞杆,活塞杆的下端均设置有缸筒,活塞杆的下端预留与延伸空间,所述活塞杆内设置有减震件,减震件的下端与缸筒的底部密封连接,缸筒的下部侧面均安装与气阀,气阀与缸筒内部连通,缸筒的下端均固定于固定端,所述减震件包含固定件、管体一、管体二和管体三,管体一和管体二滑动密封连接,管体二与管体三滑动密封连接,管体二和管体三的上部均开设有至少一个气孔一。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新颖,有效的避免了弹簧衰减造成的减震性能的衰减。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林;黄小珍;董新永;叶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华市乔博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30
技术公布日:2021.07.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