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电工程设备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74591发布日期:2021-12-25 00:20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电工程设备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工程设备运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电工程设备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2.机电工程实为机械和电气工程两个专业的统称,但有时包括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主要涉及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修与检测工作。
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在机电设备安装现场,经常需要将机电设备进行搬运移动,现有的机电设备运输常常采用手推车进行运输,然而且现有的手推车无法在运输过程中对机电设备进行夹持,导致运输时稳定性较差,容易晃动,影响工作效率。
4.因此,发明一种机电工程设备运输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电工程设备运输装置,通过设置电机、螺纹杆、螺纹套、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配合使用,以解决现有的机电设备运输常常采用手推车进行运输,然而且现有的手推车无法在运输过程中对机电设备进行夹持,导致运输时稳定性较差,容易晃动,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电工程设备运输装置,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运输箱,所述运输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工作箱,所述工作箱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远离螺纹套的一端延伸至运输箱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持板,所述运输箱的内腔且位于第一夹持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二夹持板一侧的顶部与底部均焊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第二夹持板的一端与运输箱的内壁焊接,所述第二夹持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远离第二夹持板的一端贯穿运输箱并延伸至运输箱的外部,所述底盘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的底部延伸至固定块的外部。
7.优选的,所述固定块内壁顶部的两侧均焊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底部与移动轮的外侧焊接。
8.优选的,所述底盘顶部的一侧安装有开关,所述开关的电性输出端与电机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
9.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滚轮,所述运输箱内壁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滚轮相适配的滚槽,所述滚轮与滚槽滑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运输箱的一侧贯穿设置有套筒,所述移动杆靠近套筒的一端贯穿套筒并延伸至套筒的外部。
11.优选的,所述传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工作箱内壁的底部开设有与滑块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12.优选的,所述底盘正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抽屉,所述抽屉的数量设置为两个。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使螺纹套在螺纹杆的表面进行移动从而带动第一夹持板移动,通过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配合使用,对机电工程设备进行夹持,达到了能够在运输时将机电工程设备进行夹持固定的效果,以解决现有的手推车无法在运输过程中对机电设备进行夹持,导致运输时稳定性较差,容易晃动,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弹簧,能够减少移动轮在移动时的产生的晃动,提高本装置的移动时的稳定效果;通过设置开关,能够方便使用者通过开关开启电机,给使用者在操作时带来方便;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滚轮和滚槽,能够使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在移动时带动滚轮在滚槽的内部进行移动,提高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在移动时的稳定效果;通过设置套筒,能够通过套筒来限定移动杆的移动轨迹,防止移动杆在移动时产生晃动;
17.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滑块和滑槽,能够使传动杆在移动时带动滑块在滑槽的内部进行移动,提高了传动杆和螺纹套在移动时的稳定性,避免产生晃动;通过设置抽屉,能够放置杂物,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正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套筒的侧视图;
22.图中:1、底盘;2、运输箱;3、工作箱;4、电机;5、螺纹杆;6、螺纹套;7、传动杆;8、第一夹持板;9、第二夹持板;10、第一弹簧;11、移动杆;12、固定块;13、移动轮;14、第二弹簧;15、开关;16、滚轮;17、滚槽;18、套筒;19、滑块;20、滑槽;21、抽屉。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4.实施例1,参照附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机电工程设备运输装置,包括底盘1,所述底盘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运输箱2,所述运输箱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工作箱3,所述工作箱3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套6,所述螺纹套6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传动杆7,所述传动杆7远离螺纹套6的一端延伸至运输箱2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持板8,所述运输箱2的内腔且位于第一夹持板8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夹持板9,所述第二夹持板9一侧的顶部与底部均焊接有第一弹簧10,所述第一弹簧10远离第二夹持板9的一端与运输箱2的内壁焊接,所述第二夹持板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杆11,所述移动杆11远离第二夹持板9的一端贯穿运输箱2并延伸至运输箱2的外部,所述底盘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轮13,所述移动轮13的底部延伸至固定块12的外部;
25.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使用者和首先将需要运输的机电工程设备放置在运输箱2内,通过电机4带动螺纹杆5进行转动,螺纹杆5在转动时,将带动螺纹套6在螺纹杆5的表面移动,螺纹套6在的螺纹杆5的表面进行移动,螺纹套6在移动时将带动传动杆7进行移动,当传动杆7在移动时,将带动第一夹持板8行移动,在调节第二夹持板9时,使用者手动拉动移动杆11,移动杆11在被拉动时,将带动第二夹持板9进行移动,第二夹持板9在移动时将对第一弹簧10产生压缩,通过第一弹簧10的弹性推动第二夹持板9,从而对通过第一夹持板8和第二夹持板9的使用配合,对机电工程设备进行夹持固定。
26.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机电工程设备运输装置,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27.参照说明书附图1,该实施例的一种机电工程设备运输装置,包括一种机电工程设备运输装置,包括底盘1,所述底盘1正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抽屉21,所述抽屉21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所述底盘1顶部的一侧安装有开关15,所述开关15的电性输出端与电机4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底盘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运输箱2,所述运输箱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工作箱3,所述工作箱3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套6,所述螺纹套6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传动杆7,所述传动杆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19,所述工作箱3内壁的底部开设有与滑块19相适配的滑槽20,所述滑块19与滑槽20滑动连接,所述传动杆7远离螺纹套6的一端延伸至运输箱2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持板8,所述运输箱2的内腔且位于第一夹持板8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夹持板9,所述第一夹持板8与第二夹持板9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滚轮16,所述运输箱2内壁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滚轮16相适配的滚槽17,所述滚轮16与滚槽17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板9一侧的顶部与底部均焊接有第一弹簧10,所述第一弹簧10远离第二夹持板9的一端与运输箱2的内壁焊接,所述第二夹持板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杆11,所述移动杆11远离第二夹持板9的一端贯穿运输箱2并延伸至运输箱2的外部,所述运输箱2的一侧贯穿设置有套筒18,所述移动杆11靠近套筒18的一端贯穿套筒18并延伸至套筒18的外部,所述底盘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轮13,所述移动轮13的底部延伸至固定块12的外部,所述固定块12内壁顶部的两侧均焊接有第二弹簧14,所述第二弹簧14的底部与移动轮13的外侧焊接。
28.实施场景具体为: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使用者和首先将需要运输的机电工程设备放置在运输箱2内,再通过开关15开启电机4,通过设置开关15,能够方便使用者开启电机4,电机4在工作时,将带动螺纹杆5进行转动,螺纹杆5在转动时,将带动螺纹套6在螺纹杆5的表面移动,螺纹套6在的螺纹杆5的表面进行移动,螺纹套6在移动时将带动传动杆7进行移动,传动杆7在移动时,将带动滑块19在滑槽20的内部进行滑动,提高了传动杆7和螺纹套6在移动时的稳定性,避免产生晃动,当传动杆7在移动时,将带动第一夹持板8行移动,在调节第二夹持板9时,使用者手动拉动移动杆11,移动杆11在被拉动时,将带动第二夹持板9进行移动,第二夹持板9将在套筒18的内部进行移动,通过设置套筒18,能够提高第二夹持板9在移动时的稳定性,第二夹持板9在移动时将对第一弹簧10产生压缩,通过第一弹簧10的弹性推动第二夹持板9,从而对通过第一夹持板8和第二夹持板9的使用配合,对机电工程设备进行夹持固定,有利于提高机电工程设备在运输时的稳定效果,第一夹持板8和第二夹持板9在移动时,将带动滚轮16在滚槽17的内部进行移动,从而提高了第一夹持板8和第二夹持板9在移动时的稳定效果,使用者在推动本装置时,将通过移动轮13进行移动,为了避免产
生较大的晃动,通过第二弹簧14的弹性进行缓冲减震,通过设置抽屉21,能够将使用者的杂物放置在抽屉21里,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2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