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乘降口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83274发布日期:2021-09-10 17:37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车辆的乘降口构造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车辆的乘降口构造。


背景技术:

2.以往,在车辆设有通过车门构件的开闭来开放或封闭的乘降口。这样的乘降口大多由车辆的柱部、下边梁(rocker)部等骨架构件构成外周部。
3.在日本特开2003-237458中公开了一种乘降口的下端部由下边梁部构成的车辆。在该车辆中,在下边梁部的车辆内侧的侧面接合有地板构件,地板构件的高度位置位于比下边梁部的上端部靠下方侧。因此,在车辆的上车时和下车时需要越过下边梁部的台阶。
4.再者,为了减小车辆的上车时和下车时的台阶,考虑将地板构件的高度位置设定于比下边梁部靠上方侧。就是说,变成地板构件实质上构成乘降口的下端部,变成在车辆的上车时和下车时无需越过下边梁部。
5.然而,在上述构成中,分体地构成地板构件和车辆的骨架构件,因此,在乘降口的下端部,在地板构件与车辆的骨架构件之间会产生间隙。因此,风雨等恐怕会穿过该间隙向车厢内侵入。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考虑上述事实,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减小车辆的上车时和下车时的台阶,并且抑制风雨等向车厢内侵入的车辆的乘降口构造。
7.方案1所述的本发明的车辆的乘降口构造具备:第一骨架构件,被设为在大致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骨架构件,构成形成于车身的侧面的乘降口的宽度方向的侧部;地板构件,构成车厢的底板面,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一骨架构件配置于所述乘降口的内侧而构成所述乘降口的下端部;以及连接构件,从所述地板构件的所述一端向所述第一骨架构件延伸,堵塞形成于所述地板构件与所述第一骨架构件之间的间隙。
8.在方案1所述的本发明的车辆的乘降口构造中,在车身的侧面形成有乘降口。该乘降口的宽度方向的侧部由在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骨架构件构成。此外,乘降口的下端部由相对于第一骨架构件配置于乘降口的内侧的地板构件的一端构成。因此,与乘降口的下端部由下边梁等骨架构件构成的情况相比,能将从车厢内的底板面到乘降口平坦地形成。由此,能减小车辆的上车时和下车时的台阶。
9.此外,在乘降口设有连接构件。连接构件从地板构件的一端向第一骨架构件延伸,堵塞形成于地板构件与第一骨架构件之间的间隙。由此,例如,在乘降口开放时,会抑制风雨等穿过该间隙向车厢内侵入。
10.对于方案2所述的本发明的车辆的乘降口构造而言,在方案1所述的构成中,所述乘降口被配置为能通过车门构件的开闭来封闭,在所述车门构件设有在封闭了所述乘降口的状态下将所述地板构件和所述连接构件、所述第一骨架构件连续地密封的密封构件。
11.在方案2所述的本发明的车辆的乘降口构造中,在封闭乘降口的车门构件设有密
封构件。该密封构件成为在通过车门构件封闭了乘降口的状态下将地板构件和连接构件、第一骨架构件连续地密封的构成。由此,能从地板构件到第一骨架构件将形成于乘降口与车门构件之间的间隙连续地密封。由此,在乘降口封闭时,会抑制风雨、噪声等穿过该间隙向车厢内侵入。
12.对于方案3所述的本发明的车辆的乘降口构造而言,在方案1或方案2所述的构成中,在所述连接构件设有分别从所述地板构件侧的一端和所述第一骨架构件侧的一端延长的覆盖部,所述连接构件与所述地板构件的边界部分和所述连接构件与所述第一骨架构件的边界部分分别被该覆盖部覆盖。
13.在方案3所述的本发明的车辆的乘降口构造中,在连接构件设有分别从地板构件侧的一端和第一骨架构件侧的一端延长的覆盖部。该覆盖部被配置为分别覆盖连接构件与地板构件的边界部分和连接构件与第一骨架构件的边界部分。由此,会抑制风雨、噪声等穿过该边界部分向车厢内侵入。
14.对于方案4所述的本发明的车辆的乘降口构造而言,在方案2所述的构成中,在车身的所述侧面接合有形成为带状并在整个一周上覆盖所述乘降口的外周部的带状构件,所述密封构件隔着所述带状构件将所述地板构件和所述连接构件、所述第一骨架构件连续地密封。
15.在方案4所述的本发明的车辆的乘降口构造中,在车身的侧面接合有在整个一周上覆盖乘降口的外周部的带状构件。因此,设于车门构件的密封构件成为隔着带状构件将地板构件和连接构件、第一骨架构件连续地密封的构成。由此,通过带状构件在乘降口的外周部形成均匀的密封面,能均匀地提高密封构件的密合力。
16.对于方案5所述的本发明的车辆的乘降口构造而言,在方案1~4中任一项所述的构成中,所述第一骨架构件的下端部结合于沿所述地板构件的所述一端延伸的第二骨架构件,所述第二骨架构件配置于所述地板构件的车辆下方侧,并且配置于至少一部分在俯视观察时与所述地板构件重叠的位置。
17.在方案5所述的本发明的车辆的乘降口构造中,第一骨架构件的下端部结合于第二骨架构件。该第二骨架构件沿构成乘降口的下端部的地板构件的一端延伸。此外,第二骨架构件配置于至少一部分在俯视观察时与所述地板构件重叠的位置。因此,会抑制第二骨架构件相对于地板构件向车辆外侧的偏移量。由此,能抑制在车辆的上车时和下车时第二骨架构件干扰乘坐者,使移动顺畅。此外,变得容易在乘降口设置坡道板等。
18.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方案1的车辆的乘降口构造具有如下优异效果:能减小车辆的上车时和下车时的台阶,还能抑制风雨等穿过形成于地板构件与第一骨架构件之间的间隙向车厢内侵入。
19.方案2的车辆的乘降口构造具有如下优异效果:能抑制风雨等穿过形成于乘降口与车门构件之间的间隙向车厢内侵入。
20.方案3的车辆的乘降口构造具有如下优异效果:能抑制风雨等穿过连接构件与地板构件的边界部分和连接构件与第一骨架构件的边界部分向车厢内侵入。
21.方案4的车辆的乘降口构造具有如下优异效果:能在乘降口的整个一周上均匀地提高密封构件的密合力。
22.方案5的车辆的乘降口构造具有如下优异效果:使上车时和下车时的移动顺畅,并
且变得容易在乘降口设置坡道板等。
附图说明
23.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进行说明,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其中:
24.图1是将应用了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乘降口构造的乘降口的下端部放大表示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25.图2是表示沿图1的f2-f2线剖切后的状态、表示通过车门构件封闭了乘降口的状态的剖视图。
26.图3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的乘降口构造的与图1对应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27.图4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辆的乘降口构造的与图1对应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28.图5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车辆的乘降口构造的与图1对应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第一实施方式]
[0030]
以下,使用图1和图2对应用了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乘降口构造的车辆10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各图中适当示出的箭头fr表示车辆前方侧,箭头up表示车辆上方侧,箭头rh表示车辆右侧。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没有特别记载地使用前后、上下、左右的方向的情况下,表示车辆前后方向的前后、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下、朝向行进方向的情况下的左右。
[0031]
如在图1和图2中部分示出的那样,车辆10具备由多个骨架构件形成为躯体框架状的车身12,在车身12的内侧设有车厢14。此外,在车身12的车辆宽度方向一侧的侧面12a设有上车或下车用的乘降口16。作为一个例子,乘降口16被设为在车辆宽度方向观察时形成大致矩形的开口部。此外,乘降口16能通过后述的车门构件44(参照图2)的开闭来开放或封闭。
[0032]
乘降口16的宽度方向(开口宽度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的侧部由第一骨架构件20构成。第一骨架构件20被设为支承车辆10的车顶(未图示)的柱部。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使用图1对构成乘降口的车辆前方侧的侧部16f的第一骨架构件20进行说明,但构成车辆后方侧的侧部的第一骨架构件20也被设为同样的构成。
[0033]
第一骨架构件20形成为中空柱状,具备配置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柱内侧件22和配置于柱内侧件2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柱外侧件24。柱内侧件22被设为金属制的长条的板状构件,在车辆上下方向延伸。柱内侧件22的纵截面被设为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开放的开放截面,具备:凹部22a,具有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开放的矩形截面;以及凸缘部22b,分别设于凹部22a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端部和后端部。
[0034]
另一方面,柱外侧件24被设为金属制的长条的板状构件,在车辆上下方向延伸。此外,柱外侧件24的纵截面被设为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开放的开放截面。若进一步在构造上进行说明,则柱外侧件24具备凹部24a,该凹部24a具有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开放的矩形截面。该凹部24a由构成柱外侧件24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壁的外侧壁24a1和分别从外侧壁24a1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两端部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的横壁24a2构成。而且,从车辆前方侧的横壁24a2和车辆后方侧的横壁24a2的顶端起形成有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的平
面部24b,在平面部24b的顶端设有接合用的凸缘部24c。凸缘部24c通过焊接接合于柱内侧件22的凸缘部22b。由此,柱内侧件22与柱外侧件24被接合,形成在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中空柱状的第一骨架构件20。
[0035]
上述构成的第一骨架构件20的上端部结合于车辆10的未图示的上边梁。上边梁构成车顶的骨架构件,该车顶的骨架构件构成车厢14的顶棚部,该上边梁配置于车顶的车辆宽度方向两侧,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均未图示)。此外,上边梁构成乘降口16的未图示的上端部。另一方面,第一骨架构件20的下端部结合于与第一骨架构件20一体或分体地构成的第二骨架构件30(参照图2)。
[0036]
如图2所示,第二骨架构件30被配置为车辆10的下边梁部。一对第二骨架构件30配置于车身12的下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两侧,被设为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骨架构件。若更具体地进行说明,则第二骨架构件30具备配置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下边梁内侧件32和相对于下边梁内侧件32配置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下边梁外侧件34。下边梁内侧件32被设为金属制。此外,下边梁内侧件32被设为以车辆宽度方向为板厚方向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长条的板状构件。
[0037]
另一方面,下边梁外侧件34被设为金属制的长条的板状构件,沿下边梁内侧件32延伸。该下边梁外侧件34的纵截面被设为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开放的开放截面。若进一步在构造上进行说明,则下边梁外侧件34具备:凹部34a,具有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开放的矩形截面;以及凸缘部34b,从凹部34a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而且,在车辆上方侧的凸缘部34b的上端部设有从凸缘部34b的上端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的固定部34c。下边梁外侧件34的凸缘部34b焊接接合于下边梁内侧件32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由此,下边梁内侧件32与下边梁外侧件34被接合,形成在纵截面观察时构成闭合截面的第二骨架构件30。
[0038]
在第二骨架构件30的车辆上方侧经由下边梁外侧件34的固定部34c固定有坡道板模块36。坡道板模块36配置于乘降口16的下方侧,具有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开口的矩形箱状的坡道板壳体36a。此外,在坡道板壳体36a的内部收纳有坡道板36b。该坡道板36b能在坐轮椅的乘坐者上车时、使用台车搬入货物的情况下通过从坡道板壳体36a向车辆侧方拉出来使用。
[0039]
下边梁外侧件34的固定部34c使用螺栓和螺母(省略附图标记)接合于坡道板壳体36a的下表面36a1。此外,在坡道板壳体36a的上表面36a2使用螺栓和螺母(省略附图标记)接合有地板构件40。
[0040]
地板构件40被设为构成车厢14的底板面的板状构件,被坡道板壳体36a从车辆下方侧支承。该地板构件40具备:地板主体部40a,在俯视观察时形成为矩形板状;以及地板延长部40b,从地板主体部40a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一端部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延长。该地板延长部40b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地板构件的一端”。
[0041]
地板延长部40b相对于上述的第一骨架构件20配置于乘降口16的内侧,构成乘降口16的下端部16u。该地板延长部40b从地板主体部40a呈矩形板状伸出,在车辆下方侧以夹置坡道板模块36的方式配置有第二骨架构件30。在本实施方式中,被配置为在俯视观察时第二骨架构件30的大致整个区域与地板延长部40b重叠。因此,第二骨架构件30配置于几乎不比地板延长部40b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位置。
[0042]
再者,地板延长部40b的外延部的端面具备与第一骨架构件20对置地配置的侧部端面40b1和沿车身12的侧面12a配置的外侧端面40b2。该侧部端面40b1面向第一骨架构件20而配置,在侧部端面40b1与第一骨架构件20之间形成有间隙t1(参照图1)。具体而言,间隙t1形成于侧部端面40b1与柱外侧件24的横壁24a2之间。需要说明的是,该间隙t1相当于本发明的“形成于地板构件与第一骨架构件之间的间隙”。
[0043]
在此,如图1所示,在地板构件40与第一骨架构件20之间配置有堵塞间隙t1的连接构件42。连接构件42被设为从地板延长部40b的侧部端面40b1朝向柱外侧件24的横壁24a2延伸的长条的块体,作为一个例子,由橡胶等弹性材料构成。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由树脂材料、海绵材料构成连接构件42。
[0044]
连接构件42的上表面42a被设为向车辆下方侧突出的r状的曲面。该上表面42a被配置为与地板延长部40b的底板面40b3和第一骨架构件20的横壁24a2大致共面,使地板延长部40b的底板面40b3与第一骨架构件20的横壁24a2连续地相连。由该地板延长部40b的底板面40b3、连接构件42的上表面42a、第一骨架构件20的横壁24a2形成的r状的曲面在后述的车门构件44封闭时沿车门构件44的周缘部的外形而配置。此外,沿车身12的侧面12a配置的连接构件42的外侧面42b被配置为与地板延长部40b的外侧端面40b2和第一骨架构件20的外侧壁24a1大致共面。由此,地板延长部40b的外侧端面40b2与连接构件42的外侧面42b、第一骨架构件20的外侧壁24a1成为一体,构成连续面,构成乘降口16的外周部16p的下部16pu。需要说明的是,未图示的外周部16p的上部由第一骨架构件20的外侧壁24a1和上边梁的外侧壁(未图示)构成。
[0045]
如图2所示,上述的乘降口16成为能通过车门构件44的开闭来开放或封闭的构成。作为一个例子,该车门构件44被设为以能向车辆前方侧滑动的方式固定的滑动车门。车门构件44从封闭乘降口16的封闭状态(参照图2)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移动并且向车辆前方侧移动而成为开放乘降口的开放状态。需要说明的是,车门构件44不限于滑动车门,也可以是铰链车门。
[0046]
车门构件44具备形成为以车辆宽度方向为厚度方向的矩形板状的主体面板部46。在该主体面板部46的车厢14侧的内侧面46a沿周缘部接合有车门框架48。车门框架48被设为通过外框架48a和内框架48b形成闭合截面构造的骨架构件。外框架48a被设为以车辆宽度方向为板厚方向的带状的板材,外框架48a的车辆上下方向的上端部和下端部接合于主体面板部46的内侧面46a。内框架48b在外框架48a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沿外框架48a延伸。内框架48b的纵截面被设为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开放的大致帽形的截面,在内框架48b的车辆上下方向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设有凸缘部48b1。凸缘部48b1分别焊接于外框架48a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由此,内框架48b接合于外框架48a,形成闭合截面构造的车门框架48。
[0047]
此外,在设于内框架48b的下端部的凸缘部48b1装接有密封构件50。作为一个例子,密封构件50被设为由橡胶等弹性材料、海绵材料等构成的中空的管材。密封构件50沿车门框架48的凸缘部48b1延伸,装接于车门构件44的周缘部的整个一周。密封构件50成为在车门构件44的封闭状态下压接于乘降口16的外周部16p和车门构件44的周缘部的构成。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的截面中部分图示出乘降口16的下部截面,密封构件50压接于地板构件40的地板延长部40b的外侧端面40b2。同样地,在外周部16p的下部16pu,地板构件40和连接构件42、第一骨架构件20被密封构件50连续地密封。由此,乘降口16的外周部16p与车门构
件44的周缘部之间的间隙被密封构件50密封。
[0048]
(作用和效果)
[0049]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车身12的侧面12a形成有乘降口16。该乘降口16的构成宽度方向的侧部的车辆前方侧的侧部16f和车辆后方侧的侧部(未图示)由在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骨架构件20构成。此外,乘降口16的下端部16u由相对于第一骨架构件20配置于乘降口16的内侧的地板构件40的地板延长部40b(一端)构成。因此,与乘降口的下端部由下边梁等骨架构件构成的情况相比,能将从车厢14的底板面到乘降口16平坦地形成。由此,能减小车辆10的上车时和下车时的台阶。
[0050]
此外,在乘降口16设有连接构件42。连接构件42从地板构件40的地板延长部40b向第一骨架构件20延伸,堵塞形成于地板构件40与第一骨架构件20之间的间隙t1。由此,会抑制风雨等穿过该间隙t1向车厢14内侵入。
[0051]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封闭乘降口16的车门构件44设有密封构件50。该密封构件50成为在通过车门构件44封闭了乘降口16的状态下将地板构件40和连接构件42、第一骨架构件20连续地密封的构成。由此,能从地板构件40到第一骨架构件20将形成于乘降口16与车门构件44之间的间隙连续地密封。由此,在乘降口16封闭时,会抑制风雨、噪声等穿过该间隙向车厢内侵入。
[0052]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骨架构件20的下端部结合于沿地板构件40的地板延长部40b延伸的第二骨架构件30,第二骨架构件30配置于大致整体在俯视观察时与地板构件40重叠的位置。因此,会抑制第二骨架构件30相对于地板构件40向车辆外侧的偏移量。其结果是,能抑制在车辆10的上车时和下车时第二骨架构件30干扰乘坐者,从而使乘坐者的移动顺畅。此外,从乘降口16向斜下方侧被拉出的坡道板36b的设置变得容易。
[0053]
〔第二实施方式〕
[0054]
以下,使用图3对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的乘降口构造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0055]
如图3所示,该第二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连接构件42设有覆盖部60。其他构成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0056]
覆盖部60具有第一覆盖部60a和第二覆盖部60b。第一覆盖部60a从连接构件42的地板构件侧的一端朝向地板构件40延长。另一方面,第二覆盖部60b从连接构件42的第一骨架构件20侧的一端朝向第一骨架构件延长。覆盖部60分别覆盖地板构件40与连接构件42的边界部分和第一骨架构件20与连接构件42的边界部分。
[0057]
若更具体地进行说明,则该第一覆盖部60a和第二覆盖部60b被配置为沿连接构件42的上表面42a或外侧面42b延长的薄壁的片构件,与连接构件42一体成型。第一覆盖部60a沿连接构件42的上表面42a和外侧面42b延长,覆盖地板延长部40b中与连接构件42邻接的底板面40b3和外侧端面40b2的一部分。由此,连接构件42与地板构件40的边界部分被第一覆盖部60a覆盖。此外,第二覆盖部60b沿连接构件42的外侧面42b延长,覆盖第一骨架构件20中与连接构件42邻接的外侧壁24a1的一部分。由此,连接构件42与第一骨架构件20的边界部分被第二覆盖部60b覆盖。
[0058]
(作用/效果)
[0059]
上述构成的连接构件42基本上沿袭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因此能获得同样的作用
和效果。
[006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连接构件42设有分别从地板构件40侧的一端和第一骨架构件20侧的一端延长的覆盖部60,连接构件42与地板构件40的边界部分和连接构件42与第一骨架构件20的边界部分分别被构成覆盖部60的第一覆盖部60a和第二覆盖部60b覆盖。由此,会抑制风雨等穿过该边界部分的间隙向车厢内侵入。
[0061]
〔第三实施方式〕
[0062]
以下,使用图4对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辆的乘降口构造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0063]
如图4所示,该第三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设置在整个一周上覆盖乘降口16的外周部16p的带状构件70。其他构成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0064]
作为一个例子,带状构件70由形成为带状的金属板构成。该带状构件70沿乘降口16的外周部16p而配置,使用粘接剂接合于车身12的侧面12a。在图4中部分图示出覆盖构成外周部16p的下部16pu的地板构件40、连接构件42、第一骨架构件20的带状构件70。如该图4所示,由带状构件70跨越多个构件间覆盖外周部16p的整个一周,因此,在外周部16p形成均匀的密封面70s。而且,被配置为在车门构件44封闭时密封构件50压接于该密封面70s。
[0065]
(作用/效果)
[0066]
由上述构成实现的车辆的乘降口构造基本上沿袭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因此能获得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0067]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车身12的侧面12a接合有在整个一周上覆盖乘降口16的外周部16p的带状构件70。因此,设于车门构件44的密封构件50成为隔着带状构件70将地板构件40和连接构件42、第一骨架构件20连续地密封的构成。由此,通过带状构件70在乘降口16的外周部16p形成均匀的密封面70s,能均匀地提高车身12的侧面12a与密封构件50的密合力。
[0068]
〔第四实施方式〕
[0069]
以下,使用图5对应用了第四实施方式的车辆的乘降口构造的车辆80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如该图5所示,在该第四实施方式中,地板构件40与第一骨架构件20、第二骨架构件30的配置构造和连接构件82的构造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0070]
作为一个例子,车辆80具有单体壳式的车身12,一体地形成有构成柱部的第一骨架构件20和构成下边梁部的第二骨架构件30。因此,从第一骨架构件20的下端部向车辆下方侧延长的部位被弯折而构成向车辆后方侧延伸的第二骨架构件30。此外,在车辆80中,构成地板构件40的一端的地板延长部40b由第二骨架构件30直接支承。
[0071]
连接构件82被设为由橡胶等弹性材料构成的板状构件。连接构件82从地板延长部40b向第一骨架构件20延伸,堵塞(覆盖)地板延长部40b与第一骨架构件20之间的间隙t2。若更具体地进行说明,则连接构件82由面向车辆上方侧的上表面部82a和面向车辆外侧的外侧面部82b构成,沿车辆宽度方向的截面被设为大致l字形。连接构件82的地板构件40侧的一端被配置为覆盖地板延长部40b的底板面40b3和外侧端面40b2的一部分,连接构件82的第一骨架构件20侧的一端被配置为覆盖第一骨架构件20的外侧壁24a1和横壁24a2的一部分。因此,通过连接构件82的上表面部82a堵塞地板延长部40b与第一骨架构件20之间的
间隙t2。此外,在该状态下,地板延长部40b的外侧端面40b2与连接构件82的外侧面部82b、第一骨架构件20的外侧壁24a1成为一体,构成连续面,构成乘降口16的外周部16p的下部16pu。由此,在车门构件44封闭时,地板延长部40b、连接构件82、第一骨架构件20被密封构件50连续地密封。
[0072]
(作用/效果)
[0073]
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在一体地形成有第一骨架构件20和第二骨架构件30的单体壳构造的车辆80中,也能应用本发明中的车辆的乘降口构造,也能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0074]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地板构件40的一端的地板延长部40b由第二骨架构件30直接支承。因此,与将地板构件40在第二骨架构件30的车辆上方侧分离地配置的构成相比,能将地板构件40的高度位置设定得低。由此,能减小车厢14的底板面与路面的台阶,从而使乘坐者上车时和下车时的移动顺畅。
[0075]
[补充说明]
[0076]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车辆的乘降口构造形成于车辆10、80的车辆宽度方向一侧的侧面,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应用于车辆的后表面、前表面。
[0077]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密封构件50装接于车门构件44的构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密封构件50装接或接合于乘降口16的外周部16p的构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