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安全性乘用三轮车用蓄电池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32589发布日期:2022-02-16 15:33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安全性乘用三轮车用蓄电池托架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乘用三轮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安全性乘用三轮车用蓄电池托架。


背景技术:

2.乘用三轮车主要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部有一个可以转向的车轮,车把、车铃、车闸、脚蹬子和车座,用链条带动后部的车轮转动,后部主要是车厢,可以载人也可运货,乘用三轮车根据性质可分为人力三轮车、电动三轮车、儿童三轮车和电瓶三轮车等。
3.其中,电动三轮车的使用范围相对较为广泛,现有的电动三轮车多采用蓄电池进行牵引,动力强大;采用直流电动机进行动力输出,保证电动三轮车平稳运行,且电动三轮车运行噪音小,使用寿命长;其控制系统采用无级调速系统,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广受人们的青睐。
4.现有的电动三轮车用蓄电池在使用时,一般都是放置在托架上,且现有的蓄电池用托架多由1-2mm厚钢板制作而成,其通过固定螺栓安装在乘用三轮车的车体上,且托架缺乏防震装置,当乘用三轮车因颠簸发生振动时,托架会将振动直接传递到蓄电池上,久而久之容易造成蓄电池上连接线路的松动,进而容易造成线路的接触不良,容易影响电动三轮车的正常行驶,严重的可能会引起交通事故,对电动三轮车的驾驶者造成危害。
5.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高安全性乘用三轮车用蓄电池托架。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安全性乘用三轮车用蓄电池托架,以解决上述的蓄电池托架因缺乏防震装置而容易对蓄电池造成影响的问题。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8.一种高安全性乘用三轮车用蓄电池托架,包括底板、一对侧板和多个减震机构;
9.所述底板的上侧设有承载板,用于放置蓄电池,所述承载板与底板之间安装有减震棉,所述底板和承载板相对的一面上均设有多个第一限位块,所述减震棉设于多个第一限位块之间;
10.一对所述侧板对称设于所述底板的两侧,且与底板之间通过螺钉连接;
11.所述减震机构设于所述底板和承载板之间,用于对底板上的蓄电池起到减震作用。
12.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板的截面积小于底板的截面积,便于承载板的上下滑动,避免承载板滑动时对底板造成影响,从而可以对承载板上的蓄电池起到减震的作用。
13.进一步地,一对所述侧板相互远离的一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用于固定固定杆;
14.所述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用于滑动环的滑动,所述固定杆上滑动设有滑动环,便于调节连杆的位置,以便蓄电池的安装与拆卸,方便使用者维护。
15.进一步地,一对所述滑动环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杆,用于固定承载板上的蓄电池,避免蓄电池从承载板上脱离,提高对蓄电池的固定效果;
16.所述滑动环上连接有锁止螺钉,用于锁止固定滑动环,进而可以固定连杆,保证连杆对蓄电池的固定效果,避免蓄电池存在晃动的现象;
17.所述连杆的外侧套设有环形套,一方面可以提高连杆对蓄电池的固定效果,使得连杆与蓄电池固定牢固,另一方面可以为蓄电池的上下移动提供一定的缓冲空间,避免蓄电池与连杆发生碰撞,保证蓄电池的安全。
18.进一步地,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支撑柱,用于支撑减震机构;
19.所述支撑柱与所述底板之间连接有第一安装板,用于固定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外侧设有减震套,所述支撑柱滑动设于减震套内,通过支撑柱在减震套内滑动,用于对承载板上的蓄电池起到减震的效果,保证蓄电池上线路的连接稳定性;
20.所述减震套与所述承载板之间连接有第二安装板,用于固定减震套。
21.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位于所述减震套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杆和限位环,调节杆用于安装调节板,限位环用于对支撑柱的滑动距离进行限位,避免减震套与第一安装板发生碰撞,保证减震套的安全;
22.所述调节杆上滑动设有调节板,当支撑柱与减震套发生相对滑动时,调节板用于挤压减震套内的气体,利用气体的流动可以起到减震的效果,同时气体对调节板也有挤压力的作用;
23.所述调节杆远离支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用于限位调节板,避免调节板滑出调节杆;
24.所述调节板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调节杆的外侧,用于增加调节板的弹性作用,即当调节板受到气体挤压力时,第一弹簧对调节板也同样具有作用力,用于对抗气体挤压力,利用第一弹簧可以起到再次减震的效果。
25.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套上连接有一对流通管,用于输送减震套内被挤压的气体;
26.所述流通管远离减震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辅助减震套,使得减震套内的气体能够进入到辅助减震套内,用于起到再次减震的效果。
27.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减震套上螺纹连接有螺杆,用于安装封堵块;
28.所述螺杆的外侧设有密封垫,用于对螺杆和辅助减震套之间的缝隙起到密封的效果,避免辅助减震套内的气体的泄漏;
29.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用于固定密封垫。
30.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减震套内设有封堵块,用于封堵流通管,当减震套内的气体通过流通管进入到辅助减震套内时,需要挤压封堵块并对封堵块进行做功,在做功的过程中可以起到再次减震的效果;
31.所述封堵块与辅助减震套内壁之间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设于所述螺杆的外侧,用于增加封堵块的弹性作用,进而可以使得封堵块在自然状态可以封堵流通管;
32.所述辅助减震套与所述减震套之间连接有回气管,所述减震套内部通过回气管与辅助减震套内部相连通,当减震套内的气体通过流通管进入到辅助减震套内时,可以通过回气管重新进入到减震套内。
33.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套上连接有支气管,减震套内的气体还可以通过支气管进行
流通;
34.所述支气管远离减震套的一端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与所述侧板相连接,且气囊设于所述承载板的上侧,支气管内的气体可以进入到气囊,气囊在气体的作用下可以膨胀,膨胀后的气囊可以挤压蓄电池,进而可以使得蓄电池在振动的时候更加稳定,大大降低振动对蓄电池造成的影响。
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36.本发明通过相应机构的设置,可以对托架传递的振动进行及时的缓冲,大大降低振动对托架上蓄电池造成的影响,避免蓄电池上线路因振动而发生脱落的概率,进而可以保证线路的连接稳定性,保证电动三轮车的正常运行状态,大大降低因线路脱落而引起的交通安全事故,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驾驶者的安全。
附图说明
3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8.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高安全性乘用三轮车用蓄电池托架的立体图;
39.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高安全性乘用三轮车用蓄电池托架的部分剖面图;
40.图3为图2中a处结构示意图;
41.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减震机构的正常状态剖面图;
42.图5为图4中b处结构示意图;
43.图6为图4中c处结构示意图;
44.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减震机构的下降状态剖面图;
45.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减震机构的上升状态剖面图。
46.图中:1.底板、101.承载板、102.减震棉、2.侧板、201.固定板、202.固定杆、203.滑动环、204.连杆、205.环形套、3.减震机构、301.支撑柱、302.第一安装板、303.减震套、304.第二安装板、305.调节杆、306.调节板、307.限位板、308.第一弹簧、309.流通管、310.辅助减震套、311.螺杆、312.密封垫、313.螺母、314.封堵块、315.第二弹簧、316.回气管、317.支气管、318.气囊、319.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47.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该等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等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48.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安全性乘用三轮车用蓄电池托架,参考图1-图8所示,包括底板1、一对侧板2和多个减震机构3。
49.其中,底板1的上侧设有承载板101,用于放置蓄电池,承载板101与底板1之间安装有减震棉102,用于对承载板101上的蓄电池起到初步减震的效果,底板1和承载板101相对的一面上均设有多个第一限位块,减震棉102设于多个第一限位块之间,用于限位减震棉
102,避免减震棉102的移位。
50.另外,承载板101的截面积小于底板1的截面积,便于承载板101的上下滑动,避免承载板101滑动时对底板1造成影响,从而可以对承载板101上的蓄电池起到减震的作用。
51.具体地,底板1和承载板101的位置关系参图2所示。
52.参考图1-图8所示,一对侧板2对称设于底板1的两侧,且与底板1之间通过螺钉连接,通过一对侧板2和底板1的相互配合,用于固定蓄电池,进而可以实现蓄电池的安装。
53.其中,一对侧板2相互远离的一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01,用于固定固定杆202。
54.另外,固定板201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02,用于滑动环203的滑动,固定杆202上滑动设有滑动环203,便于调节连杆204的位置,以便蓄电池的安装与拆卸,方便使用者维护。
55.具体地,一对滑动环203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杆204,用于固定承载板101上的蓄电池,避免蓄电池从承载板101上脱离,提高对蓄电池的固定效果。
56.此外,滑动环203上连接有锁止螺钉,用于锁止固定滑动环203,进而可以固定连杆204,保证连杆204对蓄电池的固定效果,避免蓄电池存在晃动的现象。
57.参考图1所示,连杆204的外侧套设有环形套205,一方面可以提高连杆204对蓄电池的固定效果,使得连杆204与蓄电池固定牢固,另一方面可以为蓄电池的上下移动提供一定的缓冲空间,避免蓄电池与连杆204发生碰撞,保证蓄电池的安全。
58.优选的,环形套205为橡胶材质,保证环形套205整体的弹性效果,便于安装蓄电池,也可以降低连杆204对蓄电池的硬性挤压。
59.参考图4-图8所示,减震机构3设于底板1和承载板101之间,用于对底板1上的蓄电池起到减震作用。
60.优选的,减震机构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减震机构3分别设于承载板101的四个角,一方面可以支撑承载板101,另一方面可以对承载板101上的蓄电池起到减震的效果,避免振动对蓄电池上线路的影响。
61.其中,减震机构3包括支撑柱301,用于支撑减震机构3,支撑柱301与底板1之间连接有第一安装板302,用于固定支撑柱301,支撑柱301的另一端外侧设有减震套303,支撑柱301滑动设于减震套303内,通过支撑柱301在减震套303内滑动,用于对承载板101上的蓄电池起到减震的效果,保证蓄电池上线路的连接稳定性。
62.另外,减震套303与承载板101之间连接有第二安装板304,用于固定减震套303,第一安装板302和第二安装板304均通过多组螺钉进行连接,保证第一安装板302和第二安装板304与底板1和承载板101之间的连接效果,也方便使用者对减震机构3进行拆卸维护。
63.具体地,支撑柱301位于减震套303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杆305和限位环319,调节杆305用于安装调节板306,引导调节板306的滑动,限位环319用于对支撑柱301的滑动距离进行限位,进而可以避免减震套303与第一安装板302发生碰撞,保证减震套303的安全。
64.参考图4-图5所示,调节杆305上滑动设有调节板306,当支撑柱301与减震套303发生相对滑动时,调节板306用于挤压减震套303内的气体,利用气体的流动可以起到减震的效果,同时气体对调节板306也有挤压力的作用。
65.优选的,调节板306为橡胶材质,橡胶材质的调节板306挤压空气效果好,避免气体
的泄漏。
66.其中,调节杆305远离支撑柱3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307,用于限位调节板306,避免调节板306滑出调节杆305。
67.另外,调节板306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弹簧308,第一弹簧308套设于调节杆305的外侧,用于增加调节板306的弹性作用,即当调节板306受到气体挤压力时,第一弹簧308对调节板306也同样具有作用力,用于对抗气体挤压力,利用第一弹簧308可以起到再次减震的效果。
68.参考图4-图8所示,减震套303上连接有一对流通管309,用于输送减震套303内被挤压的气体,进而可以实现再次减震的效果。
69.其中,流通管309远离减震套3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辅助减震套310,使得减震套303内的气体能够进入到辅助减震套310内,用于起到再次减震的效果。
70.另外,辅助减震套310上螺纹连接有螺杆311,用于安装限位封堵块314,螺杆311的外侧设有密封垫312,用于对螺杆311和辅助减震套310之间的缝隙起到密封的效果,避免辅助减震套310内的气体的泄漏。
71.具体地,螺杆311上螺纹连接有螺母313,螺母313用于固定密封垫312。
72.参考图6所示,辅助减震套310内设有封堵块314,用于封堵流通管309,当减震套303内的气体通过流通管309进入到辅助减震套310内时,需要挤压封堵块314并对封堵块314进行做功,在气体做功的过程中可以起到再次减震的效果。
73.其中,封堵块314与辅助减震套310内壁之间设有第二弹簧315,第二弹簧315套设于螺杆311的外侧,用于增加封堵块314的弹性作用,进而可以使得封堵块314在自然状态可以封堵流通管309。
74.另外,辅助减震套310与减震套303之间连接有回气管316,减震套303内部通过回气管316与辅助减震套310内部相连通,当减震套303内的气体通过流通管309进入到辅助减震套310内时,可以通过回气管316重新进入到减震套303内。
75.具体地,减震套303上连接有支气管317,减震套303内的气体还可以通过支气管317进行流通。
76.此外,支气管317远离减震套303的一端连接有气囊318,气囊318与侧板2相连接,且气囊318设于承载板101的上侧,支气管317内的气体可以进入到气囊318,气囊318在气体的作用下可以膨胀,膨胀后的气囊318可以挤压蓄电池,进而可以使得蓄电池在振动的时候更加稳定,大大降低振动对蓄电池造成的影响。
77.具体使用时,使用者将蓄电池放置于承载板101上,调节滑动环203和连杆204的上下高度,使得连杆204上的环形套205能够与蓄电池接触,在拧紧滑动环203上的锁止螺钉,进而可以实现蓄电池的安装;
78.当底板1整体有振动产生时,底板1与承载板101之间的减震棉102可以起到初步减震的效果,多个减震机构3可以起到再次减震的效果,具体地,当底板1上下振动时,底板1与承载板101之间的距离会变小变大再变小如此往复,当底板1与承载板101之间的距离变小时,底板1会带动支撑柱301滑动,即支撑柱301在减震套303内上滑,支撑柱301会带动调节杆305和限位板307上滑,当调节杆305上滑时,调节杆305侧壁上的调节板306在第一弹簧308的作用下也会上滑,调节板306上滑的过程中会挤压减震套303上部的气体,气体对调节
板306有挤压力,利用气体的阻力可以实现减震的效果;
79.当减震套303内上部的气体被挤压时,减震套303上部的气体压强变大,会沿着其中一个流通管309进行流通,具体到本技术中,参考图7所示,气体沿着流通管309进行流动,由于辅助减震套310内的封堵块314受到第二弹簧315的弹性,因此,流通管309内的气体会对封堵块314进行做功,进一步增加气体流动的阻力,从而可以起到减震的效果;
80.在流通管309内气体对封堵块314做完功后,流通管309内的气体经过流通管309、回气管316重新进入到减震套303内,从而可以起到减震的效果;
81.另外,减震套303内的部分气体可以通过支气管317进行流动,支气管317内的气体可以进入到气囊318内,使得气囊318膨胀,膨胀的气囊318可以压紧蓄电池,保证蓄电池在振动时的稳定性,进而可以降低振动对蓄电池上线路的影响;
82.当底板1与承载板101之间的距离变大时,支撑柱301在减震套303内下移,调节板306会挤压减震套303下部的气体,减震套303内下部的气体流动方向参考图8所示,可以再次起到减震的目的,从而可以对承载板101上的蓄电池起到双向减震的目的,保证蓄电池上线路的安全。
83.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84.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