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结构及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57400发布日期:2022-02-19 12:06阅读:63来源:国知局
座椅结构及推车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童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座椅结构及推车。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婴儿座椅为了遮光或避风,通常安装有车棚,为了方便携带和节省空间,座椅和车棚都会做成可折叠的形式。
3.如公开号为cn205417244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儿童座椅,包括底板以及与该底板末端铰接的靠背,靠背的背面设有储物袋,靠背的顶部设有可折叠的顶棚,靠背的中部铰接有扶手握杆,底板的底面设置有两个支撑杆,支撑杆的底部设有车轮,支撑杆与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弧形定位板,底板与靠背之间设置有第二弧形定位板,两个弧形定位板分别固定支撑杆与底板之间以及底板与靠背之间形成的角度。
4.上述座椅的顶棚即车棚能够实现折叠,但折叠后的车棚顶部相对于靠背顶侧向外突出,占有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座椅结构,解决了座椅车棚收叠后占有空间较大,取放不方便的问题。
6.座椅结构,包括转动连接的乘坐部和靠背部,所述座椅结构还包括车棚,所述车棚具有向所述靠背部聚拢的收折状态、以及相对的展开状态;
7.所述车棚通过摆动部件活动的安装于所述靠背部,以所述乘坐部和靠背部的连接部位作为参照部位,摆动部件相对于所述靠背部运动时,所述车棚相应的远离或靠近所述参照部位。
8.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9.可选的,所述乘坐部均有相对的前侧和后侧,所述靠背部具有相对的顶侧和底侧,且所述靠背部的底侧转动连接于所述乘坐部的后侧,所述车棚包括支撑部以及相对于所述支撑部能够收折或展开的扩展部,所述支撑部通过所述摆动部件活动的安装于所述靠背部。
10.可选的,所述支撑部与所述靠背部相对布置,且两者与所述摆动部件构成可形变的多连杆机构。
11.可选的,所述摆动部件为杆状或板状。
12.可选的,沿所述座椅结构宽度方向的视角,所述支撑部与所述靠背部两者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
13.可选的,所述摆动部件包括至少两个、且分别铰接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靠背部两者之间;
14.所述支撑部、所述靠背部以及其中两个摆动部件构成可形变的四连杆机构。
15.可选的,所述车棚整体上具有第一位置,且远离所述参照部位。
16.可选的,所述车棚整体上具有第二位置,且靠近所述参照部位。
17.可选的,所述车棚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支撑部均贴近所述靠背部,在所述车棚在切换位置时,所述支撑部相对远离所述靠背部。
18.可选的,所述车棚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车棚和所述靠背部两者的顶侧相互邻近。
19.可选的,座椅结构具有第一状态,所述乘坐部和靠背部两者相互折叠靠拢。
20.可选的,座椅结构具有第二状态,所述乘坐部和靠背部两者相互远离展开。
21.可选的,其中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车棚收折在所述乘坐部和靠背部之间,所述乘坐部的前侧与所述靠背部的顶侧相互邻近。
22.可选的,所述车棚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式为以下方式的至少一种:
23.方式a、依靠重力自锁于所述第一位置;
24.方式b、所述座椅结构还包括第一锁定机构,用于将所述车棚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
25.可选的,所述第一锁定机构作用在所述摆动部件与所述支撑部之间、且配置在所述摆动部件与所述支撑部的转动配合部位;和/或
26.所述第一锁定机构作用在所述摆动部件与所述靠背部之间、且配置在所述摆动部件与所述靠背部的转动配合部位。
27.可选的,所述座椅结构还包括第二锁定机构,用于在第二状态下保持所述靠背部和所述乘坐部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第二锁定机构配置在所述靠背部和所述乘坐部的转动配合部位。
28.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推车,包括可折叠的车架,所述车架上安装有所述的座椅结构。
29.本技术通过使用摆动部件,使得折叠后的车棚顶部与靠背部两者的顶侧互相邻近,增加了美观度,进一步减小了折叠体积,且使座椅取放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技术座椅结构第二状态下、车棚处于第一位置且呈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图1中车棚处于第二位置且呈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32.图3为图1中车棚处于第二位置且呈收折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33.图4为本技术座椅结构处于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34.图5为现有技术中座椅结构处于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35.图6为本技术推车的车架结构示意图;
36.图7为图6中的车架上安装有座椅结构后(其中座椅结构呈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37.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38.1、乘坐部;11、前侧;12、后侧;13、连接座;
39.2、靠背部;21、顶侧;22、底侧;
40.3、车棚;31、支撑部;32、扩展部;
41.4、摆动部件;
42.5、参照部位;
43.100、座椅结构;
44.200、车架;201、前脚杆;202、后脚杆;203、手把杆;204、扶手杆;205、上手把杆;206、下手把杆;207、连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4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6.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4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48.现有的婴儿推车包括车架和座椅,为了携带方便,座椅和车架可分别折叠,座椅上通常安装有车棚,车棚既可以具有固定的形状,也可以采用可变的折叠结构,为了便于收纳,减少空间,优选采用可折叠方式,折叠方式例如扇面或风琴等,车棚自身一般可以包括骨架以及棚布,并通过骨架与车架或座椅的其他部位相连。
4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座椅结构100及安装有该座椅结构100的推车,如图1~4 所示,其中图4的x方向大致为座椅结构100的厚度方向。
50.在一实施例中,座椅结构100包括转动连接的乘坐部1和靠背部2,座椅结构100还包括车棚3,车棚3具有向靠背部2聚拢的收折状态、以及相对的展开状态;
51.车棚3通过摆动部件4活动的安装于靠背部2,以乘坐部1和靠背部2的连接部位作为参照部位5,摆动部件4相对于靠背部2运动时,车棚3相应的远离或靠近参照部位5。
52.车棚3自身如何折叠可采用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通过摆动部件4,使车棚3可改变与参照部位5的相对位置,在一般的使用场景下(结合图1中的方位),也可理解为车棚3能够升降,可适应乘坐儿童的不同身高或坐姿变化。
53.相比于现有技术,如图5所示,本技术在座椅结构100需要收折时,车棚3可尽量靠近参照部位5,进一步减小了车棚3的折叠体积。
54.乘坐部1和靠背部2两者转动连接,若绕一固定轴线转动配合,则参照部位5可以理解为该轴线位置。若两者之间具有更多的运动自由度,例如两者之间还设有一个或多个中间连接件等情况,此时参照部位5可近似为乘坐部1的后侧12,或靠背部2的底侧22。
55.乘坐部1根据与车架200的连接方式,可在底部设置连接座13,或在宽度方向的两
侧设置适配器等。
56.乘坐部1均有相对的前侧11和后侧12,靠背部2具有相对的顶侧21和底侧22,且靠背部2的底侧22转动连接于乘坐部1的后侧12。折叠时,靠背部 2向乘坐部1转动直至极限位置,即可完成座椅的收折。
57.在一实施例中,车棚3包括支撑部31以及相对于支撑部31能够收折或展开的扩展部32,支撑部31通过摆动部件4活动的安装于靠背部2。
58.车棚3可包括一根或多根骨架,而支撑部31是最邻近靠背部2的骨架,结合车棚3的收折形式,车棚3中除了支撑部31以外的其余部分由于可相对支撑部31展开或折叠,因此可视为扩展部32,就扩展部32自身而言,也可以包含有骨架,当然为了实现遮蔽保护,各骨架上连接有柔性的篷布。
59.支撑部31与靠背部2相对布置,且两者与摆动部件4构成可形变的多连杆机构。车棚3通过多连杆机构实现相应的远离或靠近参照部位5。
60.摆动部件4自身形状并没有严格限制,例如为杆状或板状,主要起到支撑以及引导运动的作用。
61.为了尽可能的减小收折后的座椅结构100的厚度,沿座椅结构100宽度方向的视角,支撑部31与靠背部2两者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
62.大致平行一方面指两者的延伸趋势相近,例如同为直线延伸,或曲率半径相近的弧线延伸,另外两者在各自延伸方向上的夹角一般不超过30度,否则折叠后然后相互分离扩张的趋势。
63.座椅结构100宽度方向的两侧,例如左右两侧通常采用对称结构,为了避免车棚3不必要的晃动或错位,摆动部件4包括至少两个。
64.在优选的方案中,即便是座椅结构100的同侧,摆动部件4包括至少两个、且分别铰接在支撑部31与靠背部2两者之间;支撑部31、所述靠背部2以及其中两个摆动部件4构成可形变的四连杆机构。
65.座椅结构100同侧的摆动部件4也可以是三个或四个,但这些应避免对四连杆机构形变的干涉,例如座椅结构100同侧的所有摆动部件4均平行布置,优选支撑部31与靠背部2两者的延伸方向平行,此时四连杆机构呈平行四边形。
66.根据与参照部位5的相对关系,如图1所示,车棚3整体上具有第一位置,且远离参照部位5,此时车棚3处在较高的位置处,可容许下方有较大的乘坐高度需求。
67.相对而言,如图2所示,车棚3整体上具有第二位置,且靠近参照部位5,此时车棚3处在较低的位置处,在需要提高遮蔽效果或下方空间需求不大时可切换至此位置,尤其在整体折叠时,车棚3处在第二位置,减小占用空间。
68.车棚3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支撑部31均贴近靠背部2,以图中的四连杆形状为例,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两长边贴靠的最近,在车棚3在切换位置时,铰接支撑部31的两个摆动部件4相对于靠背部2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使其支撑部31相对远离靠背部2,即平行四边形的两长边间距加大。
69.车棚3在第二位置时,车棚3和靠背部2两者的顶侧相互邻近。可在折叠后避免在该侧造成长短参差。
70.就座椅结构100整体而言,座椅结构100具有第一状态,乘坐部1和靠背部2两者相
互折叠靠拢;座椅结构100具有第二状态,乘坐部1和靠背部2两者相互远离展开。
71.其中在第一状态下,车棚3收折在乘坐部1和靠背部2之间,乘坐部1的前侧11与靠背部2的顶侧21相互邻近。如图4所示,乘坐部1的整体长度与靠背部2的整体长度大致相同,使乘坐部1的前侧11与靠背部2的顶侧21在厚度方向上更为贴近。
72.使用场景下,车棚3处在不同位置时优选能够稳定保持,由于车棚3的第二位置属于低位,依靠自身重力下垂即可,一般不需要额外限制,例如支撑部 31与靠背部2相贴靠,同时也限制了支撑部31的进一步下沉,各图中为了避免部件重叠影响观察,支撑部31与靠背部2之间均留有间隙,在实际应用时,两者可以相互贴靠。
73.车棚3保持在第一位置的方式为以下方式的至少一种:
74.方式a、依靠重力自锁于所述第一位置;
75.方式b、座椅结构100还包括第一锁定机构,用于将车棚3保持在第一位置;
76.使用时,靠背部2略向后倾斜,支撑部31与靠背部2贴靠后,摆动部件4 顶端也具有略向后倾斜的趋势,若车棚3切换位置,需要支撑部31以及摆动部件4中心上升,因此一般情况下可依靠重力自锁。
77.当然利用第一锁定机构可以更加稳固的保持位置,另外还可以设置为多挡或无极调节,令车棚3保持在运动路径上的任意高度。
78.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锁定机构作用在摆动部件4与支撑部31之间、且配置在摆动部件4与支撑部31的转动配合部位和作用在摆动部件4与靠背部2之间、且配置在摆动部件4与靠背部2的转动配合部位。
79.另一实施例中,第一锁定机构作用在摆动部件4与支撑部31之间、且配置在摆动部件4与支撑部31的转动配合部位或作用在摆动部件4与靠背部2之间、且配置在摆动部件4与靠背部2的转动配合部位。为了保持座椅结构100的展开,座椅结构100还包括第二锁定机构,第二锁定机构配置在靠背部2和乘坐部1的转动配合部位,用于在第二状态下保持靠背部2和乘坐部1之间的相对位置。
80.就第一锁定机构、第二锁定结构自身的形式而言,可采用现有技术,例如插销、齿轮卡合等方式。
81.在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推车,推车包括可折叠的车架200。如图6~7 所示,分别为车架200和车架200上安装有座椅结构100后(其中座椅结构100 呈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82.车架200可采用现有结构,每个侧支架包括前脚杆201、后脚杆202、手把杆203和扶手杆204,手把杆203的底部、扶手杆204的底部以及前脚杆201 的顶部与后脚杆202转动连接。其中,手把杆203包括转动连接的上手把杆205 和下手把杆206,上手把杆205、下手把杆206、后脚杆202和扶手杆204依次铰接构成一可折叠的四连杆机构,该四连杆机构通过连动机构207连接前脚杆 201,收折时,手把杆203对折后向后脚杆202靠拢,同时通过连动机构207 带动前脚杆201也向后脚杆202转动靠拢。
83.乘坐部1与车架200之间可采用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等方式,为了便于调整方位,在一些实施例中,乘坐部1还可以与车架200之间转动配合,例如乘坐部1可旋转180度,使得座椅结构100相对于车架200的前后朝向互换。
84.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
施例中的各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体现在同一附图中时,可视为该附图也同时披露了所涉及的各个实施例的组合例。
8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