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拉杆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42822发布日期:2021-10-12 17:15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拉杆臂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拉杆臂。


背景技术:

2.汽车作为现代交通工具,极大提升了通勤、物流速度,为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汽车的工作场景极为多变,为了提升汽车在极端环境下的工作性能稳定和安全性,汽车上的零部件需要进行针对特殊场景的优化和改进。
3.汽车的方向控制通过汽车转向系统完成。相关的汽车转向系统包括汽车转向拉杆,转向拉杆包括拉杆本体,拉杆本体一端可设置用于连接的螺纹孔或通孔,另一端设置有端部球头,端部球头上设置有螺杆,使用人员能够将车轮内侧的连接件通过螺杆连接在拉杆本体上,并将拉杆本体上远离车轮的一端连接在转向器上,从而使拉杆本体,能够传递拉力,达到控制车轮转向的效果。
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汽车的转向系统设置在底盘上,当汽车在砂石路面行驶时,砂石容易飞至端部球头和连接件之间,进而在车辆摇晃过程中剧烈摩擦螺杆,造成使用人员转向不便,甚至难以控制汽车行驶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减少砂石飞入端部球头和螺杆上的连接件之间的几率,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拉杆臂。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拉杆臂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汽车拉杆臂,包括拉杆本体,拉杆本体一端设置有端部球头,端部球头上设置有螺杆,螺杆用于连接零部件,螺杆长度方向与拉杆本体长度方向垂直,所述螺杆上套设有防尘罩,防尘罩内侧壁上设置有挡尘布。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拉杆本体上设置螺杆,使用人员能够通过螺杆将拉杆本体与零部件连接,通过在螺杆上设置防尘罩,使防尘罩罩设在螺杆上,当车辆在砂石路面上行驶时,能够减少砂石飞入端部球头和零部件之间的几率,进而减少砂石对螺杆的磨损,起到保护拉杆本体的效果,通过在防尘罩内部设置挡尘布,当砂石等杂物划破或磨破防尘罩时,挡尘布露出并遮挡防尘罩的缝隙,从而减少砂石进入端部球头和零部件之间。
9.可选的,防尘罩上设置有若干卡件,卡件一端贴设在挡尘布上远离防尘罩的一侧上,另一端弯折并贴设在防尘罩上远离挡尘布的一侧上,卡件用于夹持并连接防尘罩和挡尘布。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防尘罩上设置卡件,通过使卡件嵌入在防尘罩和挡尘布两侧,进而使防尘罩和挡尘布连接。
11.可选的,防尘罩内设置有回弹机构,回弹机构用于使防尘罩两端分别抵接在端部球头和零部件上。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防尘罩内设置回弹机构,使回弹机构能够顶在防
尘罩两端,进而使防尘罩两端能够始终抵接在端部球头和零部件之间,当防尘罩由于氧化而失去弹性后,回弹机构能够拉伸防尘罩,减少砂石从防尘罩与零部件间隙中磨损螺杆的几率。
13.可选的,回弹机构包括若干套环和弹性件,套环与卡件同心连接,卡件套设在套环外,弹性件设置在套环之间,弹性件用于使两套环分别抵接在端部球头和零部件上。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卡件上设置套环,在套环之间设置弹性件,使弹性件能够通过顶动套环,进而使卡件和防尘罩端部能够抵接在端部球头和零部件上,进而起到减少砂石进入的效果。
15.可选的,弹性件包括套筒一、套筒二和弹簧,套筒一一端固定在套环上,另一端与套筒二滑动连接,套筒二上远离套筒一的一端与套环固定连接,弹簧一端固定在套筒一内,另一端固定在套筒二内,弹簧用于使两个套环分别抵接在端部球头和零部件上。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套环上设置套筒一和套筒二,在套筒一套筒二之间设置弹簧,使弹簧能够通过顶动套筒一和套筒二,进而使两套环带动防尘罩抵接在端部球头和零部件上。
17.可选的,防尘罩上远离挡尘布的一侧设置有外挡尘布。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防尘罩上设置外挡尘布,从而使外挡尘布起到保护防尘罩外表面的效果。
19.可选的,防尘罩设置为使用海绵材质制成。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用海绵材质制作防尘罩,使防尘罩能够具有弹性并抵接在端部球头和零部件上。
21.可选的,挡尘布设置为使用尼龙材质制成。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用尼龙制作挡尘布,从而提升挡尘布的耐磨性能。
23.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24.1.通过在拉杆本体上设置螺杆,使用人员能够通过螺杆将拉杆本体与零部件连接,通过在螺杆上设置防尘罩,使防尘罩罩设在螺杆上,当车辆在砂石路面上行驶时,能够减少砂石飞入端部球头和零部件之间的几率,进而减少砂石对螺杆的磨损,起到保护拉杆本体的效果,通过在防尘罩内部设置挡尘布,当砂石等杂物划破或磨破防尘罩时,挡尘布露出并遮挡防尘罩的缝隙,从而减少砂石进入端部球头和零部件之间;
25.2.通过在防尘罩内设置回弹机构,使回弹机构能够顶在防尘罩两端,进而使防尘罩两端能够始终抵接在端部球头和零部件之间,当防尘罩由于氧化而失去弹性后,回弹机构能够拉伸防尘罩,减少砂石从防尘罩与零部件间隙中磨损螺杆的几率;
26.3.通过在套环上设置套筒一和套筒二,在套筒一套筒二之间设置弹簧,使弹簧能够通过顶动套筒一和套筒二,进而使两套环带动防尘罩抵接在端部球头和零部件上。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防尘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防尘罩和挡尘布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31.图5是图4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2.图6是图5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3.附图标记:1、拉杆本体;2、端部球头;21、螺杆;3、防尘罩;4、挡尘布;41、卡件;42、外挡尘布;5、回弹机构;51、套环;52、弹性件;521、套筒一;522、套筒二;523、弹簧;6、零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全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汽车拉杆臂。参照图1和图2,包括拉杆本体1,拉杆本体1的端部设置有端部球头2,端部球头2上设置有用于连接零部件6的螺杆21,螺杆21的长度方向与拉杆本体1的长度方向垂直。使用人员将螺杆21插入至零部件6的通孔中,并通过螺母等螺纹件固定零部件6,能够使拉杆本体1与零部件6连接,进而使拉杆本体1起到传递推力和拉力的效果。
36.参照图3和图4,螺杆21上套设有用于减少杂物进入端部球头2与零部件6之间区域的防尘罩3。防尘罩3使用海绵等具有弹性的材质制成。防尘罩3设置为筒形结构,使用人员将螺杆21插入至防尘罩3中,在防尘罩3上远离端部球头2的一侧设置零部件6,从而使零部件6和端部球头2夹持防尘罩3,能够使防尘罩3受力变形并抵接在端部球头2和零部件6之间,达到减少杂物进入零部件6与端部球头2之间的效果,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能够减少砂石对端部球头2和螺杆21的磨损。
37.参照图4和图5,防尘罩3上设置有用于遮挡砂石的挡尘布4,挡尘布4设置在防尘罩3内侧壁上,挡尘布4设置为筒形结构并固定在防尘罩3内。当汽车行驶过程中地面上的异物划伤或磨破防尘罩3时,挡尘布4能够减少砂石通过防尘罩3上的缝隙进入,进而起到保护端部球头2和螺杆21的效果。挡尘布4使用尼龙材质制成,从而进一步提升挡尘布4的耐磨性。
38.参照图4和图5,防尘罩3上嵌设有两个用于连接挡尘布4的卡件41,卡件41为圆环形结构,卡件41横截面所呈图形为框型机构,卡件41一端贴设在挡尘布4上远离防尘罩3的一侧上,卡件41另一端弯折并贴设在防尘罩3上远离挡尘布4的一侧上。卡件41两端夹持挡尘布4和防尘罩3,从而使挡尘布4两端能够固定在防尘罩3内。
39.参照图4和图6,防尘罩3内设置有用于使防尘罩3两端抵接在端部球头2和零部件6上的回弹机构5。回弹机构5包括两个套环51和弹性件52,套环51为圆环形结构,套环51滑动连接在螺杆21上。每个卡件41分别套设在一个套环51上,卡件41与套环51同心设置,卡件41与套环51胶粘连接。防尘罩3和挡尘布4两端通过卡件41固定连接在套环51上。弹性件52设置在防尘罩3内,弹性件52包括套筒一521、套筒二522和弹簧523,套筒一521一端固定在套环51上,另一端与套筒二522滑动连接,套筒二522上远离套筒一521的一端与套环51固定连接。弹簧523设置在套筒一521和套筒二522内,弹簧523一端固定在套筒一521内,另一端固定在套筒二522内,弹簧523用于使两套环51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离运动,进而使两个套环51能够分别抵接在端部球头2和零部件6上,当防尘罩3由于氧化而失去弹性后,回弹机构5能够减少砂石进入防尘罩3内的几率。
40.参照图4和图5,防尘罩3上设置有外挡尘布42,外挡尘布42设置在防尘罩3上远离螺杆21的一侧上,外挡尘布42设置为筒形结构,外挡尘布42两端通过卡件41套设在防尘罩3
外。外挡尘布42用于起到保护防尘罩3的效果,当砂石飞向防尘罩3时,砂石首先撞击在外挡尘布42上,从而减少防尘罩3表面出现破损的几率,起到提升防尘罩3使用寿命的效果。
41.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通过在螺杆21上设置防尘罩3,使防尘罩3能够减少砂石进入端部球头2和零部件6之间,从而减少汽车行驶过程中零部件6和螺杆21磨损,提升零部件6使用寿命,通过在防尘罩3内设置挡尘布4,当砂石划破挡尘布4时,挡尘布4能够减少砂石与螺杆21接触并摩擦螺杆21,进一步提升螺杆21的使用寿命。
42.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