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室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45618发布日期:2021-12-11 13:50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室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空气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室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2.汽车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特殊用途,被广泛的应用。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汽车动力性、安全性、舒适性和燃油经济性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的汽车空气室结构作为白车身结构中的重要一部分,其具有不适合平台化生产的缺点,使得汽车的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空气室结构,以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的空气室结构不适合平台化生产的问题。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空气室结构,包括空气室板、端板和连接板;
6.所述空气室板一体成型,包括竖板和横板,所述竖板和所述横板连接,所述竖板和所述横板均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
7.所述端板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端板分别位于所述空气室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均与所述竖板和所述横板连接;
8.所述连接板包括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位于所述空气室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均与所述横板和所述端板连接;
9.所述空气室板、两个所述端板和两个所述连接板连接围成空气腔。
10.进一步的,所述竖板和所述横板连接呈l形结构。
11.进一步的,所述横板包括出水口和导水槽,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导水槽的两端,所述导水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导水槽的中部高、两端低。
12.进一步的,所述竖板包括空调进风口,所述空调进风口连通所述空气腔和外部。
13.进一步的,所述端板包括端板主板和第一端板翻边,所述端板主板靠近所述空气室板的端部弯折为所述第一端板翻边,所述第一端板翻边与所述空气室板焊接。
14.进一步的,所述端板还包括第二端板翻边,第二端板翻边沿所述端板主板的端部向外翘起,所述第二端板翻边包括第一翻边部和第二翻边部,所述第一翻边部与所述端板主板连接,所述第一翻边部用于与外部结构连接,所述第二翻边部与所述第一翻边部和所述竖板连接。
15.进一步的,所述端板主板还包括至少一条加强筋。
1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包括连接板主板、第一连接板翻边,所述连接板主板靠近所述空气室板的端部弯折为第一连接板翻边,所述第一连接板翻边与所述空气室板焊接。
17.进一步的,所述空气室板的外周包括空气室外翻边,所述端板的外周包括端板外翻边,所述连接板的外周包括连接板外翻边,所述空气室外翻边、所述端板外翻边和所述连
接板外翻边均位于所述空气腔的外周,所述空气室外翻边、所述端板外翻边和所述连接板外翻边均用于与外部结构连接。
1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气室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19.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室结构,空气室板一体成型结构,包括竖板和横板,两个端板分别位于空气室板第一方向的两端,均与竖板和横板连接,用于封堵空气室板的两端,能够提高空气室结构的整体扭转刚度,进而增强了车辆机舱部位的整体扭转刚度;两个连接板分别位于空气室板第一方向的两端,用于与横板和端板连接,以及与外部结构的连接,连接板可以对空气室结构起到加强作用外,还可以为外部结构提供安装点。空气室板为一体成型结构,能够减少空气室结构的部件数量,使得空气室结构更适合平台化生产,而且具有扭转刚度高的优点。
20.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以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的车辆平台化低的问题。
21.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22.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空气室结构。
23.所述车辆与上述空气室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24.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空气室结构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一;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空气室结构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二;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空气室板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图3所示空气室板a

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29.图5为图3所示空气室板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图5所示空气室板b

b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31.图7为图3所示空气室板c

c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32.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端板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
33.图9为图8所示端板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0为图8所示端板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1为图9所示端板d

d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36.图12为图9所示端板e

e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37.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连接板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
38.图14为图13所示连接板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39.图15为图13所示连接板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40.图16为图13所示连接板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41.图17为图14所示连接板f

f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42.图18为图14所示连接板g

g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43.图19为图15所示连接板h

h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44.附图标记说明:
[0045]1‑
空气室板;11

竖板;111

竖板翻边;12

横板;121

出水口;122

导水槽;123

空气室外翻边;13

空调进风口;14

空气室安装点;
[0046]2‑
端板;21

端板主板;22

第一端板翻边;23

第二端板翻边;231

第一翻边部;232

第二翻边部;24

加强筋;25

端板外翻边;
[0047]3‑
连接板;31

连接板主板;32

第一连接板翻边;33

连接板外翻边;34

连接板安装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48]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9]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前、后,是指相对车辆的前进方向的前方和后方。
[0050]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51]
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室结构,包括空气室板1、端板2和连接板3;所述空气室板1一体成型,包括竖板11和横板12,所述竖板11和所述横板12连接,所述竖板11和所述横板12均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端板2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端板2分别位于所述空气室板1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均与所述竖板11和所述横板12连接;所述连接板3包括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板3分别位于所述空气室板1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均与所述横板12和所述端板2连接;所述空气室板1、两个所述端板2和两个所述连接板3连接围成空气腔。
[0052]
具体而言,本技术实施例中,空气室结构的围成的空气腔用于存储气体,空气室结构为白车身结构中的重要一部分,广泛应用于车辆中。
[0053]
第一方向为空气室结构的长度方向,即如图3中箭头所示方向。
[0054]
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空气室结构,空气室板1一体成型结构,包括竖板11和横板12,两个端板2分别位于空气室板1第一方向的两端,均与竖板11和横板12连接,用于封堵空气室板1的两端,能够提高空气室结构的整体扭转刚度,进而增强了车辆机舱部位的整体扭转刚度;两个连接板3分别位于空气室板1第一方向的两端,用于与横板12和端板2连接,以及与外部结构的连接,连接板3可以对空气室结构起到加强作用外,还可以为外部结构提供安装点。空气室板1为一体成型结构,能够减少空气室结构的部件数量,使得空气室结构更适合平台化生产,而且具有扭转刚度高的优点。
[0055]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中的外部结构为通风盖板安装板,也即连接板3可以为通风盖板安装板提供安装点。
[0056]
参照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竖板11和所述横板12连接呈l形结构。
[0057]
具体地,竖板11为l形结构的竖向,横板12为l形的横向,可以理解的是,竖板11和横板12连接呈l形结构不是标准的l形结构,可以具有一定的角度和弯折等。
[0058]
在实际应用中,竖板11用于隔离外部结构和空气室结构,如用于隔离机舱和驾驶室。
[0059]
参照图4至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横板12包括出水口121和导水槽122,所述
出水口121位于所述导水槽122的两端,所述导水槽122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导水槽122的中部高、两端低。
[0060]
具体地,导水槽122用于导流位于空气腔内的水,出水口121用于排出空气腔内的水。空气室结构在使用时,由于导水槽122的位置,位于空气腔内的水汇集到导水槽122内,并沿着导水槽122向导水槽122的两端流动,通过出水口121后流出导水槽122。
[0061]
导水槽122的中间高、两端低有利于导水槽122内水的流出。
[0062]
参照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竖板11包括空调进风口13,所述空调进风口13连通所述空气腔和外部。
[0063]
空调进风口13连通空气腔和外部,外部的空气能够通过空调进风口13进入到空气腔内。
[0064]
参照图8至图1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端板2包括端板主板21和第一端板翻边22,所述端板主板21靠近所述空气室板1的端部弯折为所述第一端板翻边22,所述第一端板翻边22与所述空气室板1焊接。
[0065]
第一端板翻边22为端板主板21弯折形成,也即在不增加端板2加工工序的情况下形成,第一端板翻边22用于与空气室焊接,连接牢靠,能够有效提高空气室结构的扭转刚度。
[0066]
参照图7和图8,所述第一端板翻边22包括两个,其中所述竖板11包括弯折的竖板翻边111,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端板翻边22与竖板翻边111焊接,焊接强度高,连接更加牢靠。
[0067]
参照图8和图9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端板2还包括第二端板翻边23,第二端板翻边23沿所述端板主板21的端部向外翘起,所述第二端板翻边23包括第一翻边部231和第二翻边部232,所述第一翻边部231与所述端板主板21连接,所述第一翻边部231用于与外部结构连接,所述第二翻边部232与所述第一翻边部231和所述竖板11连接。
[0068]
第二端板翻边23包括第一翻边部231和第二翻边部232,第一翻边部231用于与外部结构连接,增加端板2与外部结构以及空气室结构与外部结构的连接强度。第二翻边部232与空气室板1的竖板11连接,用于增加端板2与空气室板1的连接强度。
[0069]
参照图8和图9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端板主板21还包括至少一条加强筋24。
[0070]
加强筋24用于增加端板2的强度,使得端板2的强度高。
[0071]
参照图1所示,加强筋24为十字形。
[0072]
在实际应用中,加强筋24还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设置。
[0073]
参照图13至图19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3包括连接板主板31和第一连接板翻边32,所述连接板主板31靠近所述空气室板1的端部弯折为第一连接板翻边32,所述第一连接板翻边32与所述空气室板1焊接。
[0074]
连接板3的为类矩形,具有四个端部,第一连接板翻边32包括两个,其中一个用于与空气室板1的横板12焊接,其中另一个用于与端板2焊接。
[0075]
参照图4、图8、图9、图1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室板1的外周包括空气室外翻边123,所述端板2的外周包括端板外翻边25,所述连接板3的外周包括连接板外翻边33,所述空气室外翻边123、所述端板外翻边25和所述连接板外翻边33均位于所述空气腔的外周,所述空气室外翻边123、所述端板外翻边25和所述连接板外翻边33均用于与外部结构连接。
[0076]
如图4所示,空气室板1的空气室外翻边123与横板12远离竖板11的一端连接,空气室外翻边123为空气室板1成型的过程中制成,空气室外翻边123能够加强空气室板1的扭转刚度,且用于通风盖板安装板的安装点。
[0077]
参照图1至图3所示,空气室外翻边123上还包括用于与外部结构连接的空气室安装点14。在实际应用中,空气室安装点14的数量根据使用需求设置,满足使用需求即可。
[0078]
参照图8和图9所示,端板2包括一个端板外翻边25,端板外翻边25远离横板12设置,用于与外部结构焊接。在实际使用中,该外部结构如机舱的轮罩边。
[0079]
参照图13所示,连接板3包括连接板外翻边33,连接板外翻边33远离横板12设置,用于与外部结构连接,该外部结构如通风盖板安装板。
[0080]
参照图13所示,连接板外翻边33包括连接板安装点34,连接板安装点34用于与外部结构连接。在实际应用中,连接板安装点34的数量根据使用需求设置,满足使用需求即可。
[0081]
空气室外翻边123、端板外翻边25和连接板外翻边33均用于外部结构连接,连接方式为焊接,焊接连接牢靠且结构稳定。外部结构包括通风盖板安装板、机舱的轮罩边等。
[0082]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配合相应的外部结构,空气室外翻边123、端板外翻边25和连接板外翻边33可以做相应调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008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具体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空气室结构。
[0084]
由于空气室结构适合平台化生产,这使得车辆的平台化更高。
[008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