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嵌入式转动机构的平衡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82874发布日期:2021-11-06 03:51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嵌入式转动机构的平衡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嵌入式转动机构的平衡车。


背景技术:

2.电动平衡车,又叫体感车、思维车、摄位车等。市场上主要有独轮和双轮两类。其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的基本原理上,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常见的电动平衡车主要分为操控杆控制的电动平衡车或者由两个脚踏座枢接而成的电动平衡扭扭车,其中,操控杆式电动平衡车具有较长的续航能力适合较远距离的行车,而电动平衡扭扭车由于具有体积小、玩法多样等优点,所以,正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
3.现有的电动平衡车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左右两部位通过转动机构转动连接,而转动机构一般包括两个轴承、一个轴套、两个卡簧;两个轴承分别固定在内盖的两个相同部件的内端,轴套固定在两个轴承内并通过卡簧固定在内盖上,这样在组装的时候非常麻烦,而且需要的零件较多,增加了生产成本。为此我们设计出了一种具有嵌入式转动机构的平衡车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嵌入式转动机构的平衡车,它可以解决现有电动平衡车安装麻烦,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具有嵌入式转动机构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左脚踏座、右脚踏座、左底壳、右底壳、第一车轮及第二车轮;
6.左脚踏座、左底壳及第一车轮构成平衡车的左半部分,右脚踏座、右底壳及第二车轮构成平衡车的右半部分,左半部分与右半部分可相对转动。
7.优选地,左脚踏座与左底壳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左脚踏座的一端与第一车轮转动连接,左脚踏座内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座,第一安装座位于左脚踏座的另一端,第一安装座上固定设置有母连接圆筒,母连接圆筒的长度方向与左脚踏座的长度方向相同,母连接圆筒的一端位于第一安装座内且该端与第一安装座的一端平齐,母连接圆筒的另一端伸出左脚踏座且该端的周外侧设置有第一倒扣,母连接圆筒的两端贯穿,母连接圆筒内部开设有贯穿两端的凹槽,左底壳的内部设置有与第一安装座位置对应的第一支撑座。
8.优选地,第一安装座的一端与左脚踏座远离第一车轮的端面平齐。
9.优选地,右脚踏座与右底壳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右脚踏座的一端与第二车轮转动连接,右脚踏座内部设置有第二安装座,第二安装座位于右脚踏座的另一端,第二安装座上开设有柱型槽,柱型槽的一端贯穿右脚踏座远离第二车轮的端面,第二安装座上还开设
一体注塑成型,左底壳3的内部设置有与第一安装座1

1位置对应的第一支撑座3

1。
25.右脚踏座2与右底壳4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右脚踏座2的一端与第二车轮5b转动连接,右脚踏座2内部设置有第二安装座2

1,第二安装座2

1位于右脚踏座2的另一端,第二安装座2

1上开设有柱型槽2
‑1‑
1,柱型槽2
‑1‑
1的一端贯穿右脚踏座2远离第二车轮5b的端面,第二安装座2

1上还开设有上扣槽2
‑1‑
2,上扣槽2
‑1‑
2与柱型槽2
‑1‑
1连通,柱型槽2
‑1‑
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公连接圆筒2

2,公连接圆筒2

2的长度方向与右脚踏座2的长度方向相同,公连接圆筒2

2与柱型槽2
‑1‑
1同轴且公连接圆筒2

2的外侧壁与柱型槽2
‑1‑
1的内侧壁具有间隙,用于将母连接圆筒1

2卡入,母连接圆筒1

2的内径比公连接圆筒2

2外径大0.2mm,公连接圆筒2

2内部设置有加强筋2
‑2‑
2,这样可以增加公连接圆筒2

2的强度,延长转动部位的使用寿命。
26.公连接圆筒2

2的另一端伸出右脚踏座2且该端的周外侧设置有第二倒扣2
‑2‑
1,右底壳4的内部设置有与第二安装座2

1位置对应的第二支撑座4

1,第二支撑座4

1开设有与上扣槽2
‑1‑
2位置对应的下扣槽4
‑1‑
1,右脚踏座2、第二安装座2

1及公连接圆筒2

2一体注塑成型。
27.安转时,先使该平衡车的左脚踏座1与右脚踏座2偏转50
°
,此时,公连接圆筒2

2上的第二倒扣2
‑2‑
1与母连接圆筒1

2内部的凹槽1
‑2‑
1对齐,母连接圆筒1

2上的第一倒扣1
‑2‑
2与第二安装座2

1的开口对齐,然后将左脚踏座1与右脚踏座2合拢,使公连接圆筒2

2进入母连接圆筒1

2内,当母连接圆筒1

2的端面与第二安装座2

1的内底端相抵时,旋转左脚踏座1与右脚踏座2使左脚踏座1与右脚踏座2不偏转,此时,第一倒扣1
‑2‑
2卡入上扣槽2
‑1‑
2内,第二倒扣2
‑2‑
1卡在第一安装座1

1的端面,然后分别将左底壳3、右底壳4对应的锁上即可。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嵌入式转动机构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左脚踏座(1)、右脚踏座(2)、左底壳(3)、右底壳(4)、第一车轮(5a)及第二车轮(5b);左脚踏座(1)、左底壳(3)及第一车轮(5a)构成平衡车的左半部分,右脚踏座(2)、右底壳(4)及第二车轮(5b)构成平衡车的右半部分,左半部分与右半部分可相对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嵌入式转动机构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左脚踏座(1)与左底壳(3)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左脚踏座(1)的一端与第一车轮(5a)转动连接,左脚踏座(1)内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座(1

1),第一安装座(1

1)位于左脚踏座(1)的另一端,第一安装座(1

1)上固定设置有母连接圆筒(1

2),母连接圆筒(1

2)的长度方向与左脚踏座(1)的长度方向相同,母连接圆筒(1

2)的一端位于第一安装座(1

1)内且该端与第一安装座(1

1)的一端平齐,母连接圆筒(1

2)的另一端伸出左脚踏座(1)且该端的周外侧设置有第一倒扣(1
‑2‑
2),母连接圆筒(1

2)的两端贯穿,母连接圆筒(1

2)内部开设有贯穿两端的凹槽(1
‑2‑
1),左底壳(3)的内部设置有与第一安装座(1

1)位置对应的第一支撑座(3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嵌入式转动机构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第一安装座(1

1)的一端与左脚踏座(1)远离第一车轮(5a)的端面平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嵌入式转动机构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右脚踏座(2)与右底壳(4)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右脚踏座(2)的一端与第二车轮(5b)转动连接,右脚踏座(2)内部设置有第二安装座(2

1),第二安装座(2

1)位于右脚踏座(2)的另一端,第二安装座(2

1)上开设有柱型槽(2
‑1‑
1),柱型槽(2
‑1‑
1)的一端贯穿右脚踏座(2)远离第二车轮(5b)的端面,第二安装座(2

1)上还开设有上扣槽(2
‑1‑
2),上扣槽(2
‑1‑
2)与柱型槽(2
‑1‑
1)连通,柱型槽(2
‑1‑
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公连接圆筒(2

2),公连接圆筒(2

2)的长度方向与右脚踏座(2)的长度方向相同,公连接圆筒(2

2)与柱型槽(2
‑1‑
1)同轴且公连接圆筒(2

2)的外侧壁与柱型槽(2
‑1‑
1)的内侧壁具有间隙,公连接圆筒(2

2)的另一端伸出右脚踏座(2)且该端的周外侧设置有第二倒扣(2
‑2‑
1),右底壳(4)的内部设置有与第二安装座(2

1)位置对应的第二支撑座(4

1),第二支撑座(4

1)开设有与上扣槽(2
‑1‑
2)位置对应的下扣槽(4
‑1‑
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嵌入式转动机构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公连接圆筒(2

2)内部设置有加强筋(2
‑2‑
2)。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嵌入式转动机构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左脚踏座(1)、第一安装座(1

1)及母连接圆筒(1

2)一体注塑成型。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嵌入式转动机构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右脚踏座(2)、第二安装座(2

1)及公连接圆筒(2

2)一体注塑成型。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嵌入式转动机构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母连接圆筒(1

2)的内径比公连接圆筒(2

2)外径大0.1mm

0.2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设备技术领域,一种具有嵌入式转动机构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左脚踏座、右脚踏座、左底壳、右底壳、第一车轮及第二车轮;左脚踏座、左底壳及第一车轮构成平衡车的左半部分,右脚踏座、右底壳及第二车轮构成平衡车的右半部分,左半部分与右半部分可相对转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具有安装简单方便的效果,通过母连接圆筒及公连接圆筒的卡接然后锁上左底壳与右底壳便无法分开,即可完成平衡车的转动部位的安装。可完成平衡车的转动部位的安装。可完成平衡车的转动部位的安装。


技术研发人员:钭俊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普瑞圣工贸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19
技术公布日:2021/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