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承载一体轻量化车架

文档序号:27282461发布日期:2021-11-06 03:49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承载一体轻量化车架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车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承载一体轻量化车架。


背景技术:

2.车架是跨接在汽车前后车桥上的框架式结构,俗称大梁,是汽车的基体,一般由两根纵梁和几根横梁组成,经由悬挂装置﹑前桥﹑后桥支承在车轮上,车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汽车的载荷和从车轮传来的冲击,车架的功用是支撑、连接汽车的各总成,使各总成保持相对正确的位置,并承受汽车内外的各种载荷。


技术实现要素:

3.现有的车架为了保证轻量化和承载力会采用碳纤维等高强材料对车身进行轻量化,但是碳纤维材质用价高额,而铝合金材质制成车架虽然可起到良好的减重效果,但是其由于材质强度问题通过横板式悬梁结构对车壳、悬挂以及内部元件承载强度不足,支撑性较差,因此实用性不够理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承载一体轻量化车架,具有轻量化的同时保证承载稳定性的特点。
4.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承载一体轻量化车架,包括用于承载车壳的两个托承架,所述托承架的内侧设有增加结构承托面的梁体组件,所述托承架的内侧设有用于增加连接强度的连接架,所述托承架的两侧均固设有固定支架,所述托承架的外侧设有两个承托组件,两个所述承托组件之间设有用于连接固定两个所述托承架的连接组件。
5.其中,所述梁体组件包括边梁支架和两个连接座,两个所述连接座分别固设于所述边梁支架的两端并用于增加连接面,所述边梁支架的内侧开设有两个减重槽。
6.其中,所述承托组件包括承托梁架和双向连接头,所述承托梁架与所述固定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双向连接头开设有通槽。
7.其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支撑架、加强筋和横连接条,所述支撑架的前后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托承架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筋分别与所述托承架和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横连接条固设在所述加强筋的内侧。
8.其中,所述双向连接头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
9.其中,所述托承架的两侧均开设有用于减重的镂空槽。
10.其中,所述托承架的内侧固设有两个用于车壳固定的固定支耳。
11.其中,所述托承架的内侧设有空腔。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连接架位于托承架的内侧起到对托承架两侧梁壁的支撑作用,通过镂空槽、减重槽和空腔的镂空设置,起到减小配重的作用,通过边梁支架的设置起到增加承载接触面,边梁支架两端的连接座起到增加与托承架连接处接触面提高增加连接强度,通过承托梁架的设置起到加强对车壳底侧边的承托作用,支撑架和加强筋的设置增加两个托承架之间的连接支撑强度,使得托承架承托车壳机构时与车壳本体的接触面
更大,减少托承架直接承受的应力,从而增加车架承载强度,提高实用性。
13.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梁体组件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组件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托承架、边梁支架和连接座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托承架;11、镂空槽;12、固定支耳;13、空腔;2、梁体组件;21、边梁支架;22、连接座;23、减重槽;3、连接架;4、固定支架;5、承托组件;51、承托梁架;52、双向连接头;521、通槽;6、连接组件;61、支撑架;62、加强筋;63、横连接条。
具体实施方式
19.请参阅图1

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承载一体轻量化车架,包括用于承载车壳的两个托承架1,托承架1的内侧设有增加结构承托面的梁体组件2,托承架1的内侧设有用于增加连接强度的连接架3,托承架1的两侧均固设有固定支架4,托承架1的外侧设有两个承托组件5,两个承托组件5之间设有用于连接固定两个托承架1的连接组件6。
20.本实施方案中:车架整体采用铝合金材质并模压工艺制成,通过镂空槽11、减重槽23和空腔13的镂空设置,起到减小配重的作用,连接架3位于托承架1的内侧起到对托承架1两侧梁壁的支撑作用,通过边梁支架21的设置起到增加托承架1承载接触面,边梁支架21两端的连接座22起到增加与托承架1连接处接触面提高增加连接强度,通过承托梁架51的设置起到加强对车壳底侧边的承托作用,支撑架61和加强筋62的设置增加两个托承架1之间的连接支撑强度,使得托承架1承托车壳机构时与车壳本体的接触面更大,减少托承架1直接承受的应力,增加车架的整体承载强度,且相较于现有板形连接大梁结构更加紧凑,从而了提高实用性。
21.梁体组件2包括边梁支架21和两个连接座22,两个连接座22分别固设于边梁支架21的两端并用于增加连接面,边梁支架21的内侧开设有两个减重槽23;边梁支架21位于托承架1的内侧并通过连接座22与托承架1实现连接,连接座22的设置用于增加边梁支架21与托承架1之间的连接面起到提高边梁支架21接触车架支撑时所承受应力的作用,且减重槽23的设置起到减少对边梁支架21的用料量节省成本的同时,起到对车身轻量化的作用。
22.承托组件5包括承托梁架51和双向连接头52,承托梁架51与固定支架4固定连接,双向连接头52开设有通槽521,双向连接头52的一端与支撑架61固定连接;双向连接头52起到连接承托梁架51和支撑架61的作用,使得连接后的双向连接头52在增加对车架承托面的同时,且通过双向连接头52镂空设置的通槽521相较于现有板式横梁结构更加紧凑更加轻量化。
23.连接组件6包括支撑架61、加强筋62和横连接条63,支撑架61的前后两端分别与两个托承架1固定连接,加强筋62分别与托承架1和支撑架61固定连接,横连接条63固设在加强筋62的内侧;通过位于两个托承架1之间的支撑架61起到对托承架1的连接作用,而横加
强筋62和横连接条63的设置起到加强支撑架61受到重力影响时的支撑作用,从而保证托承架1在接触车壳和内部元件承重时的支撑性更好。
24.托承架1的两侧均开设有用于减重的镂空槽11,托承架1的内侧设有空腔13;通过镂空槽11的设置减少托承架1整体所需铝合金用料,从而起到轻量化减重的作用,且由于托承架1内侧连接架3的设置起到对托承架1侧边壁的支撑效果,使得减重后通过连接架3的支撑连接也可保证一个良好的稳定性,而空腔13的设置给于悬挂结构件一个安装空间。
25.托承架1的内侧固设有两个用于车壳固定的固定支耳12;固定支耳12的设置,在悬挂结构件安装时用于螺栓连接时的穿入。
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连接架3位于托承架1的内侧起到对托承架1两侧梁壁的支撑作用,且边梁支架21通过连接座22与托承架1实现连接,连接座22的设置用于增加边梁支架21与托承架1之间的连接面起到提高边梁支架21接触车架支撑时所承受应力的作用,而双向连接头52起到连接承托梁架51和支撑架61的作用,使得连接后的双向连接头52在增加对车架承托面,且通过分别与连接承托梁架51、支撑架61和托承架1连接的固定支架4,可进一步增强车架连接强度,位于两个托承架1之间的支撑架61起到对托承架1的连接作用,而横加强筋62和横连接条63的设置起到加强支撑架61受到重力影响时的支撑作用,从而保证托承架1在接触车壳和内部元件承重时的支撑性更好,且通过托承架1设置的镂空槽11、双向连接头52镂空设置的通槽521和边梁支架21的减重槽23的设置起到减少的用料量节省成本的同时,相较于现有板式横梁结构更加紧凑更加轻量化,且由于托承架1内侧连接架3的设置起到对托承架1侧边壁的支撑效果,使得减重后通过连接架3的支撑连接也可保证一个良好的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