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位下塞和车头碗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00982发布日期:2021-11-15 23:26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限位下塞和车头碗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车头碗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限位下塞和应用该限位下塞的车头碗组。


背景技术:

2.车头碗组是自行车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起到连接车架和前叉的作用。
3.车头碗组包括上碗组和下碗组,上碗组和下碗组又由多个零部件组成,通过卡接或者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头管或者前叉连接,以实现车架和车头的转动。
4.但本技术发明人在实现本技术实施例中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5.用于组成下碗组的下塞,在与前叉进行卡接连接时,是通过下塞的内侧面与前叉竖管的外侧面接触以实现卡接连接,在安装时存在不便,且长时间使用后由于下碗和下塞的相对转动,会使得下塞与前叉竖管的卡接逐渐松动,造成转动失灵。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限位下塞,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连接牢靠的限位下塞。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限位下塞,用于组装车头碗组且与前叉竖管装配,所述限位下塞包括:
8.下塞主体,所述下塞主体具有相连通的上开口和下开口;和
9.限位销钉,所述限位销钉设于所述下塞主体的下端面,所述限位销钉有多个且间隔设置。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下塞主体包括相连接的圆环部和圆筒部,所述圆环部和所述圆筒部同轴设置,所述限位销钉设于所述圆环部远离所述圆筒部的一侧。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销钉有两个且对称设置。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圆环部的内侧边缘设有倒角,所述圆筒部的外侧设有圆弧凹槽。
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圆环部开设有两个销钉孔,所述限位销钉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设于所述销钉孔。
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销钉的直径为2.5mm~3.0mm,所述限位销钉伸出所述下端面的长度为6mm,所述限位销钉的端面设有圆角。
15.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头碗组,所述车头碗组包括:
16.上碗组,设于前叉竖管且与车架头管配合连接;和
17.下碗组,设于前叉竖管且与车架头管配合连接,所述下碗组包括如权上述所述的限位下塞;
18.车架头管设于所述上碗组和所述下碗组之间,前叉竖管依次穿过所述下碗组、车
架头管和所述上碗组。
1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碗组包括:
20.上碗,所述上碗的一端伸入车架头管且卡接连接;
21.第一珠巢,所述第一珠巢设于所述上碗;
22.上塞,所述第一珠巢位于所述上塞和所述上碗之间;
23.有领华司,所述有领华司卡接于前叉竖管,且与所述上塞远离所述上碗的一端抵接;和
24.上盖,所述上盖设于前叉竖管且盖合所述上碗。
2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碗组还包括八角螺母,所述八角螺母与前叉竖管螺纹连接,所述八角螺母的一端面与所述有领华司抵接,所述八角螺母的另一端面与所述上盖的内侧平面抵接,所述上盖设有内螺纹,所述上盖与所述前叉竖管螺纹连接。
2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下碗组还包括:
27.下碗,所述下碗的一端伸入车架头管且卡接连接;和
28.第二珠巢,所述第二珠巢位于所述下碗和所述限位下塞之间;
29.所述限位下塞套设于前叉竖管,且所述限位销钉插入前叉竖管的定位孔中。
3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包括下塞主体和限位销钉,下塞主体具有相连通的上开口和下开口,限位销钉设于下塞主体的下端面,限位销钉有多个且间隔设置,前叉竖管对应限位销钉设有多个定位孔,由于采用了限位销钉插入定位孔以实现限位下塞和前叉竖管定位的技术手段,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下塞在安装时存在不便且长时间使用后会逐渐松动造成转动失灵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连接牢靠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32.图1为本实用新型限位下塞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3.图2为本实用新型限位下塞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4.图3为本实用新型车头碗组与车架头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35.图4为本实用新型车头碗组与车架头管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36.附图标号说明:
37.车头碗组100;上碗组10;上碗11;第一珠巢12;上塞13;有领华司14;上盖15;八角螺母16;下碗组20;限位下塞21;下塞主体211;圆环部2111;圆筒部2112;圆弧凹槽2112a;限位销钉212;下碗22;第二珠巢23;车架头管200。
38.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
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0.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41.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2.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4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限位下塞21,车头碗组100包括上碗组10和下碗组20,限位下塞21是下碗组20的组成部件之一,车头碗组100与前叉竖管和车架头管200配合连接,以实现前叉和车架之间的转动。
44.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45.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该限位下塞21包括下塞主体211和限位销钉212,其中,下塞主体211具有相连通的上开口和下开口;限位销钉212设于下塞主体211的下端面,限位销钉212有多个且间隔设置。
46.可以理解地,旧结构下塞与前叉竖管卡接连接时,是通过下塞的内侧面与前叉竖管的外侧面接触以实现卡接连接,在装配时,将下塞从前叉竖管的顶部套入,通过敲打压入的方式使下塞安装至前叉竖管的底部端面处,而下塞与下碗22之间又通过珠巢实现转动连接,长时间使用之后,下塞会由于与下碗22的相对转动导致与前叉竖管之间产生松动,本实用新型改变原有的卡接连接方式,将原有的下塞内侧面与与前叉竖管外侧面接触改进为限位销钉212插入前叉竖管的定位孔,以达到方便装配和连接结构稳定的效果。
4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包括下塞主体211和限位销钉212,下塞主体211具有相连通的上开口和下开口,限位销钉212设于下塞主体211的下端面,限位销钉212有多个且间隔设置,前叉竖管对应限位销钉212设有多个定位孔,由于采用了限位销钉212插入定位孔以实现限位下塞21和前叉竖管定位的技术手段,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下塞在安装时存在不便且长时间使用后会逐渐松动造成转动失灵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连接牢靠的技术效果。
48.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下塞主体211包括相连接的圆环部2111和圆筒部2112,圆环部2111和圆筒部2112同轴设置,限位销钉212设于圆环部2111远离圆筒部2112的一侧。定义上开口设于圆筒部2112,下开口设于圆环部2111,在装配时,限位
销钉212朝下,前叉竖管依次穿过下开口和上开口,圆环部2111与前叉竖管的底部端面接触且限位销钉212插入定位孔中。
49.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限位销钉212有两个且对称设置。设置两个限位销钉212可达到结构稳定的作用,同时也节约成本。
50.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圆环部2111的内侧边缘设有倒角,圆筒部2112的外侧设有圆弧凹槽2112a。倒角的设置方便限位下塞21套入前叉竖管上,圆弧凹槽2112a呈环状,该圆弧凹槽2112a用于与珠巢配合实现转动。
51.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圆环部2111开设有两个销钉孔,限位销钉212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设于销钉孔。
52.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限位销钉212的直径为2.5mm~3.0mm,限位销钉212伸出下端面的长度为6mm,限位销钉212的端面设有圆角。圆角的设置方便限位销钉212插入定位孔中。
53.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头碗组100,如图3和图4所示,该车头碗组100包括上碗组10和下碗组20,下碗组20包括如权上述的限位下塞21,该限位下塞21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车头碗组1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上碗组10设于前叉竖管且与车架头管200配合连接;下碗组20设于前叉竖管且与车架头管200配合连接;车架头管200设于上碗组10和下碗组20之间,前叉竖管依次穿过下碗组20、车架头管200和上碗组10。
54.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上碗组10包括上碗11、第一珠巢12、上塞13、有领华司14和上盖15,其中,上碗11的一端伸入车架头管200且卡接连接;第一珠巢12设于上碗11;第一珠巢12位于上塞13和上碗11之间;有领华司14卡接于前叉竖管,且与上塞13远离上碗11的一端抵接;上盖15设于前叉竖管且盖合上碗11。
55.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上碗组10还包括八角螺母16,八角螺母16与前叉竖管螺纹连接,八角螺母16的一端面与有领华司14抵接,八角螺母16的另一端面与上盖15的内侧平面抵接,上盖15设有内螺纹,上盖15与前叉竖管螺纹连接。
56.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八角螺母16和上盖15分别与前叉竖管螺纹连接,以实现上碗11、第一珠巢12、上塞13和有领华司14的依次堆叠和固定。
57.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下碗组20还包括下碗22和第二珠巢23,其中,下碗22的一端伸入车架头管200且卡接连接;第二珠巢23位于下碗22和限位下塞21之间;限位下塞21套设于前叉竖管,且所述限位销钉212插入前叉竖管的定位孔中。
58.在本用新型中,上盖15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八角螺母16、有领华司14、上塞13、第一珠巢12、第二珠巢23、上碗11、下碗22以及限位下塞21均采用碳钢材料制成。上碗组10和下碗组20组装于车架头管200上,其堆积高度为20.5
±
1mm。
59.本实用新型在装配时,先将上碗11和下碗22分别卡接于车架头管200的两端,首先将限位下塞21套入前叉竖管,使限位销钉212插入前叉竖管的定位孔中,安装第二珠巢23使第二珠巢23与圆弧凹槽2112a转动配合,再将车架头管200装有下碗22的一侧朝下,套接于前叉竖管上,由此完成了下碗组20的安装,再将上碗组10的剩余部件第一珠巢12、上塞13、有领华司14、八角螺母16和上盖15依次安装,由此完成上碗组10的安装,安装车头部分,且
通过锁紧器与前叉竖管螺纹连接,实现车头与前叉竖管的连接,同时将上碗组10和下碗组20固定于前叉竖管上。
6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