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拉线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04101发布日期:2021-11-25 14:16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拉线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或电动车的拉线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动拉线盒。


背景技术:

2.为了解锁摩托车或电动车的车龙头或是坐垫,需要通过解锁拉线拉动车龙头的锁舌缩回,解除车龙头,或是通过解锁拉线拉动坐垫进行解锁,因此在摩托车或电动车上设置有一个外部拉线装置,其上设置有与外部待解锁件连接的解锁拉线,拉动解锁拉线后,可解锁待解锁件,为了便于控制解锁拉线的活动,并且不受电器故障的影响,需要一个能自动操作和手动操作的拉线盒。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电动拉线盒,其既能自动控制,又能手动操作。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拉线盒,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沿横向滑移设置有拉线滑块,所述拉线滑块在横向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外部解锁拉线连接的第一连接端以及与外部手动拉线连接的第二连接端,拉线滑块具有解锁位置和复位位置,壳体内设置有驱动拉线滑块向解锁位置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驱动块,驱动块沿横向滑移设置在壳体上,电机带动驱动块移动,驱动块带动拉线滑块移动,当拉线滑块在外部手动拉线拉动下向解锁位置移动时,拉线滑块与驱动块滑移配合,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驱动拉线滑块向复位位置移动的弹性件。
5.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横向为壳体的长度方向,前后方向垂直于横向,前后方向为壳体的宽度方向,拉线滑块的第一连接端与外部解锁拉线连接,拉线滑块的第二连接端与外部手动拉线连接,拉线滑块移至解锁位置,此时可拉紧外部解锁拉线;拉线滑块移至复位位置,此时松开外部解锁拉线;可通过遥控器来控制电机运行,从而带动驱动块移动,驱动块带动拉线滑块向解锁位置移动;电机带动驱动块向复位位置移动时,弹性件会带动拉线滑块移动复位,当电控部分出现故障,无法自动带动拉线滑块进行解锁操作,此时由于拉线滑块与驱动块滑移配合,可手动拉动外部手动拉线,外部手动拉线带动拉线滑块向解锁位置移动,实现手动操作,撤去对外部手动拉线的拉力后,弹性件带动拉线滑移动复位。
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转动设置在壳体上的驱动齿轮,电机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块沿横向固定或一体设置有与驱动齿轮相啮合的齿条,驱动齿轮转动可带动驱动块移动。
7.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通过遥控器来控制电机正转或反转,电机再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与驱动块的齿条相啮合,驱动齿轮正反转可带动驱动块往复移动,从而带动拉线滑块向解锁位置或复位位置移动,通过齿轮与齿条配合,结构简单,传动稳定。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抵压弹簧,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壳体上,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
动驱动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在靠近第二齿轮的一侧设有第一波形齿,第二齿轮在靠近第一齿轮的一侧设有第二波形齿,抵压弹簧套设在转轴上,抵压弹簧将第一齿轮抵设在第二齿轮上实现第一波形齿与第二波形齿相互啮合。
9.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转动,在初始状态下,受抵压弹簧的作用下,可使第一波形齿与第二波形齿相互啮合实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联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同步转动设置在壳体上,电机带动驱动齿轮转动,当驱动块的移动受阻时,第一波形齿会脱离与第二波形齿相互啮合,此时电机继续转动,驱动齿轮也不会进行转动,因此电机可采用普通电机,不需要精确的控制电机输出轴的转动角度,也能保护电机,抵压弹簧又能自动带动第一齿轮复位。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驱动块上固定或一体设置有驱动部,拉线滑块上设置有供驱动部插设的插孔或插槽,插孔或插槽沿横向设置,驱动部可滑移设置在插孔或插槽内,驱动部与插孔或插槽的侧壁相抵触可实现驱动块带动拉线滑块移动。
11.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驱动块的驱动部与拉线滑块插接配合,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1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弹性件为复位弹簧,拉线滑块上设置有凸柱,复位弹簧外套于凸柱,复位弹簧一端抵设在拉线滑块上,复位弹簧的另一端抵设在壳体上。
13.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复位弹簧安装稳定,复位弹簧可带动拉线滑块移动复位,便于下一次自动或手动解锁操作。
1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检测拉线滑块移至解锁位置的检测组件,检测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壳体上的感应开关,拉线滑块上设置有抵触部,驱动块带动拉线滑块移至解锁位置,拉线滑块的抵触部可触发感应开关的触头。
15.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驱动块带动拉线滑块移至解锁位置时,拉线滑块的抵触部与感应开关的触头相抵触,提示用户解锁拉线已完成解锁操作,停止电机运行。
1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体、后壳体、前端盖和后端盖,前壳体和后壳体夹设于前端盖和后端盖之间,前端盖、前壳体和后壳体固定连接,后端盖与后壳体卡扣连接,后壳体上固定或一体设置有固定支耳,拉线滑块设置在前壳体与后壳体之间,电机和驱动块设置在前壳体与前端盖之间,前壳体上设置有供驱动块的驱动部穿设的开口。
17.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增加壳体前后方向的宽度,从而减少壳体在其长度方向上所占的空间,各部件布局合理。
1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后壳体在对应拉线滑块的第一拉线端处设置有第一拉线头装入口,所述后壳体在对应拉线滑块的第二拉线端处设置有第二拉线头装入口,第一拉线头装入口和第二拉线头装入口位于后壳体的同一侧面上,后端盖可遮挡第一拉线头装入口和第二拉线头装入口,所述后壳体上分别设置有供外部解锁拉线穿设的第一通孔以及供外部手动拉线穿设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位于后壳体横向上相对的两侧面上。
19.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外部解锁拉线的拉线头可直接从后壳体的第一拉线头装入口装入拉线滑块的第一拉线端,外部解锁拉线的拉线部从第一通孔处穿出,外部手动拉线的拉线头可直接从后壳体的第二拉线头装入口装入拉线滑块的第二拉线端,外部手动拉线的拉线部从第二通孔处穿出,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位置设计合理,并且后端盖可遮挡第一
拉线头装入口和第二拉线头装入口,可避免外部解锁拉线和外部手动拉线脱离拉线滑块。
20.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设置是:所述壳体上转动设置有蜗轮,电机的输出轴上联动设置有蜗杆,蜗杆与蜗轮啮合,蜗轮通过传动齿组带动第一齿轮转动。
21.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蜗轮与蜗杆结构具有自锁功能,传动齿组起到一定的减速作用,并且传动稳定。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前端盖、前壳体和后壳体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驱动块与拉线滑块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前壳体上各部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驱动机构与拉线滑块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驱动齿轮与驱动块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30.图8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抵压弹簧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31.图9为拉线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0为驱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33.图11为前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2为后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6.如图1

图12所示,一种电动拉线盒,包括壳体1,壳体1内沿横向滑移设置有拉线滑块2,拉线滑块2在横向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外部解锁拉线连接的第一连接端21以及与外部手动拉线连接的第二连接端22,拉线滑块2具有解锁位置和复位位置,壳体1内设置有驱动拉线滑块2向解锁位置移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3和驱动块4,驱动块4沿横向滑移设置在壳体1上,电机4带动驱动块4移动,驱动块4带动拉线滑块2移动,当拉线滑块2在外部手动拉线拉动下向解锁位置移动时,拉线滑块2与驱动块4滑移配合,壳体1内还设置有驱动拉线滑块2向复位位置移动的弹性件。横向为壳体的长度方向,前后方向垂直于横向,前后方向为壳体的宽度方向,横向为附图1中a所指方向。
37.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有转动设置在壳体1上的驱动齿轮51,电机3带动驱动齿轮51转动,驱动块4沿横向固定或一体设置有与驱动齿轮51相啮合的齿条41,驱动齿轮51转动可带动驱动块4移动。
38.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齿轮52、第二齿轮53和抵压弹簧54,第一齿轮52和第二齿轮53通过转轴55转动设置在壳体1上,电机3带动第一齿轮52转动,第二齿轮53
带动驱动齿轮51转动,第一齿轮52在靠近第二齿轮53的一侧一体设有第一波形齿521,第二齿轮53在靠近第一齿轮52的一侧一体设有第二波形齿531,抵压弹簧54套设在转轴55上,抵压弹簧54将第一齿轮52抵设在第二齿轮53上实现第一波形齿521与第二波形齿531相互啮合。当然也可以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固定或 一体设置,不需要采用抵压弹簧。
39.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块4上固定或一体设置有驱动部42,拉线滑块2上设置有供驱动部42插设的插孔23,插孔23沿横向设置,驱动部42可滑移设置在插孔23内,驱动部42与插孔23的侧壁相抵触可实现驱动块4带动拉线滑块2移动。
4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复位弹簧6,拉线滑块2上一体设置有凸柱24,复位弹簧6外套于凸柱24,复位弹簧6一端抵设在拉线滑块2上,复位弹簧6的另一端抵设在壳体1上。
41.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上设置有检测拉线滑块2移至解锁位置的检测组件,检测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壳体1上的感应开关7,拉线滑块2上一体设置有抵触部25,驱动块4带动拉线滑块2移至解锁位置,拉线滑块2的抵触部25可触发感应开关7的触头。
42.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包括前壳体11、后壳体12、前端盖13和后端盖14,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夹设于前端盖13和后端盖14之间,前端盖13、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后端盖14与后壳体12卡扣连接,后壳体12上固定或一体设置有固定支耳121,拉线滑块2设置在前壳体11与后壳体12之间,电机3和驱动块4设置在前壳体11与前端盖13之间,前壳体11上设置有供驱动块4的驱动部42穿设的开口111。
43.在本实施例中,后壳体12在对应拉线滑块2的第一拉线端21处设置有第一拉线头装入口122,后壳体12在对应拉线滑块2的第二拉线端22处设置有第二拉线头装入口123,第一拉线头装入口122和第二拉线头装入口123位于后壳体12的同一侧面上,后端盖14可遮挡第一拉线头装入口122和第二拉线头装入口123,后壳体12上分别设置有供外部解锁拉线穿设的第一通孔124以及供外部手动拉线穿设的第二通孔125,第一通孔124和第二通孔125位于后壳体12横向上相对的两侧面上。
44.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上转动设置有蜗轮56,电机3的输出轴上联动设置有蜗杆57,蜗杆57与蜗轮56啮合,蜗轮56通过传动齿组58带动第一齿轮52转动。
45.以上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具体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