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自行车多功能反光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68213发布日期:2022-01-26 22:00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自行车多功能反光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多功能反光镜,属于反光镜领域。


背景技术:

2.城市交通除了汽车以外,电动车的轻便驾驶,环保出行,越来越普及,随之而来的交通安全越来越重要。我国也在近年统一要求骑电动车必须戴安全头盔。那怎样从电动车本身增 加安全装置,提高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3.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多功能反光镜,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4.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自行车多功能反光镜,包括:外壳,通过连杆与电动自行车连接;镜面,与所述外壳卡接;前视摄像头,采用开孔嵌入式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后视摄像头,采用开孔嵌入式安装于所述镜面内;双色led车灯,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底部内侧。
5.优选的,电动自行车车头内设有角度感应器;所述角度感应器与双色led车灯连接;
6.所述双色led车灯包括白色光和黄色光;白色光表示日间行车;黄色光表示车辆转向
7.优选的,当角度感应器感应角为0度至5度时,双色led车灯为白光;
8.当角度感应器感应到电动自行车左转角度大于5度,左反光镜上的双色led车灯自动通电闪黄灯;
9.当角度感应器感应到电动自行车右转角度大于5度,右反光镜上的双色led车灯自动通电闪黄灯。
10.优选的,镜面内设有gps定位模块和加热模块;
11.优选的,加热模块包括:电热丝和与所述电热丝连接的加热电路;
12.所述加热电路包括:整流桥br1,与电源连接;差模滤波电感l1,输入端与所述整流桥br1的输出正极连接;差模滤波电感l2,输入端与所述整流桥br1的输出负极连接;场效应管q2,栅极与所述差模滤波电感l1的输出端连接;场效应管q3,栅极与所述差模滤波电感l2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2,一端与所述场效应管q2的源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场效应管q3的源极连接。
13.优选的,电热丝的正极同时与所述场效应管q2的漏极和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热丝的负极同时与所述场效应管q3的漏极和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
14.优选的,前视摄像头与后视摄像头通过连杆将电线穿过并连接电动自行车的电源。
15.优选的,外壳的底部设有散热孔;散热孔可以有效保证反光镜内部工作电路的温度,防止温度过大,导致的元器件受损。
16.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运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实现高度集成,在电动自行车的
左右反光镜中加入前视行车记录仪摄像头和后视行车记录仪摄像头,从而可以有效的记录车辆行驶情况,同时反光镜内设有gps 定位模块和加热模块,可以使反光镜镜片加热防雾烘干雨水,并进行所在地区的精准定位,从而方便辅助车辆行驶;以及在反光镜上加入双色led车灯,从而可以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型。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电路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功能示意图。
21.附图标记:外壳1、双色led车灯2、后视摄像头4、镜面5、前视摄像头6、电热丝7、散热孔8。
具体实施方式
22.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23.一种电动自行车多功能反光镜,包括:外壳1、双色led车灯2、后视摄像头4、镜面5、前视摄像头6、电热丝7、散热孔8。
24.实施例1:
25.如图1和图2所示,外壳1,通过连杆与电动自行车连接;镜面5,与所述外壳1卡接;前视摄像头6,采用开孔嵌入式安装于所述外壳1的外表面;后视摄像头4,采用开孔嵌入式安装于所述镜面5内;双色led车灯2,设置于所述外壳1的底部内侧。
26.具体的,当角度感应器感应角为0度至5度时,双色led车灯2为白光;当角度感应器感应到电动自行车左转角度大于5度,左反光镜上的双色led车灯2自动通电闪黄灯;当角度感应器感应到电动自行车右转角度大于5度,右反光镜上的双色led车灯2自动通电闪黄灯。
27.实施例2:
28.镜面5内设有gps定位模块和加热模块。
29.前视摄像头6与后视摄像头4通过连杆将电线穿过并连接电动自行车的电源。
30.外壳1的底部设有散热孔8;散热孔8可以有效保证反光镜内部工作电路的温度,防止温度过大,导致的元器件受损。
31.实施例3:
32.如图3所示,加热模块包括:电热丝7和与所述电热丝7连接的加热电路;
33.所述加热电路包括:整流桥br1,与电源连接;差模滤波电感l1,输入端与所述整流桥br1的输出正极连接;差模滤波电感l2,输入端与所述整流桥br1的输出负极连接;场效应管q2,栅极与所述差模滤波电感l1的输出端连接;场效应管q3,栅极与所述差模滤波电感l2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2,一端与所述场效应管q2的源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场效应管q3的源极连接。
34.优选的,电热丝7的正极同时与所述场效应管q2的漏极和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热丝7的负极同时与所述场效应管q3的漏极和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
35.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当电动自行车进行行驶工作时,双色led车灯2为白光可以让前方和对向车辆注意到所驾驶车辆存在的位置;从而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安全系数;后视摄像头4和前视摄像头6进行工作记录的实时情况;
36.同时在车辆需要进行转向的工作时,角度感应器进行感应车辆转向的角度,当角度感应器感应到电动自行车左转角度大于5度,左反光镜上的双色led车灯2自动通电闪黄灯;当角度感应器感应到电动自行车右转角度大于5度,右反光镜上的双色led车灯2自动通电闪黄灯;进而双色led车灯2得到指令进行工作,进而提醒其他车辆;
37.当车辆在雨天或者雾天行驶时,镜面5上会附着雨水或者雾气,这样会阻碍驾驶证观察后方道路情况,进而打开加热开关,从而驱动加热丝进行加热镜面5,从而保证镜面5可以正常观察到后方情况。
38.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自行车多功能反光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通过连杆与电动自行车连接;镜面,与所述外壳卡接;前视摄像头,采用开孔嵌入式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后视摄像头,采用开孔嵌入式安装于所述镜面内;双色led车灯,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底部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动自行车多功能反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自行车车头内设有角度感应器;所述角度感应器与双色led车灯连接;所述双色led车灯包括白色光和黄色光;白色光表示日间行车;黄色光表示车辆转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电动自行车多功能反光镜,其特征在于,当角度感应器感应角为0度至5度时,双色led车灯为白光;当角度感应器感应到电动自行车左转角度大于5度,左反光镜上的双色led车灯自动通电闪黄灯;当角度感应器感应到电动自行车右转角度大于5度,右反光镜上的双色led车灯自动通电闪黄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动自行车多功能反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面内设有gps定位模块和加热模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电动自行车多功能反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块包括:电热丝和与所述电热丝连接的加热电路;所述加热电路包括:整流桥br1,与电源连接;差模滤波电感l1,输入端与所述整流桥br1的输出正极连接;差模滤波电感l2,输入端与所述整流桥br1的输出负极连接;场效应管q2,栅极与所述差模滤波电感l1的输出端连接;场效应管q3,栅极与所述差模滤波电感l2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2,一端与所述场效应管q2的源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场效应管q3的源极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电动自行车多功能反光镜,其特征在于,电热丝的正极同时与所述场效应管q2的漏极和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热丝的负极同时与所述场效应管q3的漏极和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动自行车多功能反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散热孔。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动自行车多功能反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视摄像头与后视摄像头通过连杆将电线穿过并连接电动自行车的电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多功能反光镜,属于反光镜领域;其包括:外壳,通过连杆与电动自行车连接;镜面,与所述外壳卡接;前视摄像头,采用开孔嵌入式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后视摄像头,采用开孔嵌入式安装于所述镜面内;双色LED车灯,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底部内侧;本实用新型通过运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实现高度集成,在电动自行车的反光镜中加入前视行车记录仪摄像头和后视行车记录仪摄像头,从而可以有效的记录车辆行驶情况,同时反光镜内设有GPS定位模块和加热模块,可以使反光镜镜片加热防雾烘干雨水,并进行所在地区的精准定位,从而方便辅助车辆行驶;以及在左右反光镜上加入左右双色LED车灯,从而可以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型。安全型。安全型。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市亚强电子贸易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07
技术公布日:2022/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