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20803发布日期:2022-05-06 07:59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推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推车。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儿童推车的结构多种多样,车架上各杆件的连接结构也多种多样,相应地,车架的折叠与展开工作原理也各不相同。目前,大部分的儿童推车在折叠与展开时需要依靠人双手去操作,折叠操作较为不便,尤其是当家长抱着小孩时,根本不能腾出双手来操作推车,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使用的不便。
3.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上述不足研发而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收折方便而且收折灵活的儿童推车。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儿童推车,在锁定装置解锁后能够从展开位置移动至折叠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以折叠的车架1和绕第一轴线a转动连接于车架1上的座位架2,所述的车架1包括:前腿11和与前腿11绕第二轴线b转动连接的后腿12,所述的前腿11和后腿12上均连接有轮子13,所述的后腿12上绕第三轴线c转动连接有推杆14,所述的推杆14、前腿11、后腿12和座位架2之间设有在推杆14向后腿12转动靠拢时能够使前腿11向后腿12靠拢并带动座位架2向前腿11靠拢的传动装置15,所述的传动装置15包括滑动连接于前腿11上的传动件151,所述的传动件151与后腿12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联动件152,所述的第一联动件152前端绕第四轴线d转动连接于前腿11上,所述的第一联动件152后端绕第五轴线e转动连接于后腿12上,所述的传动件151与座位架2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联动件153,所述的第二联动件153上端绕第六轴线f转动连接于座位架2上,所述的第二联动件153下端绕第七轴线g转动连接于传动件151上,所述的推杆14与第一联动件152之间转动连接有在推杆14向后腿12转动靠拢时能够顶推传动件151相对前腿11滑动的第三联动件154,所述的第三联动件154上端绕第八轴线h转动连接于推杆14上,所述的第三联动件154下端绕第九轴线i转动连接于第一联动件152上。
7.上述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联动件152包括与前腿11绕第四轴线d连接的连接段1521和与连接段1521连接并向下弯折的弯折段1522,所述的弯折段1522的端部与后腿12绕第五轴线e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三联动件154下端绕第九轴线i转动连接于弯折段1522与连接段1521的连接处。
8.上述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轴线a、第二轴线b和第三轴线c平行。
9.上述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装置3设于推杆14与座位架2之间且在儿童推车展开时能够将车架1和座位架2锁定,所述的锁定装置3包括设于座位架2上的
锁定位31,所述的推杆14上绕第十轴线j转动连接有能够与锁定位31配合而将儿童推车锁定在展开状态的第一锁定件32,所述的第一锁定件32与推杆14之间设有能够使得第一锁定件32保持卡锁状态的弹性件33,所述的推杆14上连接有在相对其滑动时能够顶靠第一锁定件32而使得第一锁定件32与锁定位31脱离的手推杆141。
10.上述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锁定件32包括锁定片321,所述的锁定片321上设有能够与锁定位31卡接的钩锁部322。
11.上述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位架2上连接有可折叠的座椅4。
12.上述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4包括与座位架2连接的底座41和绕第十一轴线k转动连接于底座41上的靠背42,所述的靠背42与底座41之间设有能够调节二者展开时倾斜角度的调节机构43,所述的靠背42上连接有扶手架44,所述的扶手架44上绕第十二轴线l转动连接有扶手45,所述的扶手45与底座41之间设有与二者转动连接的连接件46,所述的扶手架44与扶手45之间设有在锁定状态下限制靠背42向底座41靠拢折叠的二道锁定机构47。
13.上述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道锁定机构47包括设于扶手架44上的左铰接壳471和设于扶手45上的右铰接壳472,所述的左铰接壳471和右铰接壳472围成有空腔473,所述的左铰接壳471和右铰接壳472的内壁上分别设有花键槽474,所述的空腔473内设有在座椅4需要折叠时能在空腔473内横向滑动而与右铰接壳472上的花键槽474脱离的第二花键475,所述的第二花键475与左铰接壳471之间设有在座椅展开时能够顶压第二花键475而使得第二花键475与左铰接壳471和右铰接壳472上的花键槽474同时卡合的第一弹簧476,所述的扶手45上滑动连接有能够顶推第二花键475滑动的顶推件477,且所述的右铰接壳472上还设有在调节机构43调节靠背42相对底座41夹角档位时能够为第二花键475让位的让位槽4721。
14.上述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机构43包括设于底座41上的左壳体431和设于靠背42上的右壳体432,所述的左壳体431和右壳体432之间围成有腔体433,所述的腔体433内设有能够相对其横向滑动的第一花键434,所述的左壳体431和右壳体432上设有能够与第一花键434同时卡接而使得靠背42与底座41相互固定的多个定位槽435,所述的第一花键434与右壳体432之间设有在滑动时能够顶推第一花键434横向滑动而脱离右壳体432上的定位槽435的顶压件436,所述的第一花键434与左壳体431之间设有在具有多档位调节的童车座椅展开时能够顶压第一花键434而使第一花键434与左壳体431和右壳体432上的定位槽435同时卡合的第一弹性元件437,所述的第一花键434上还设有能够拉动顶压件436活动的拉索438,所述的靠背42上还设有能够拉动拉索滑动的操作件,所述的右壳体432内设有横向延伸的凸块4321,所述的顶压件436上设有能够容纳凸块4321的容纳槽4361,所述的顶压件436上还设有在其转动时能够与凸块4321配合而使第一花键434脱离右壳体432的第一斜滑面4362。
15.上述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4上可拆卸地连接有顶棚5,所述的顶棚5与座椅4之间设有能够调节顶棚5相对座椅4高度的调节装置6,所述的调节装置6包括连接于座椅4上的滑轨61和滑动连接于滑轨61上的滑块62,所述的顶棚5连接于滑块62上,所述的滑轨61上设有多个上下间隔设置的调节位611,所述的滑块62上滑动连接有能够与调节位611卡接而将滑块62锁定在滑轨61上的锁定件63,所述的锁定件63包括滑动连接于
滑块62上的操作钮631,所述的操作钮631端部连接有能够卡入至调节位611内的卡块632,所述的卡块632与滑块62之间设有能够使得锁定件63保持卡锁状态的第二弹性元件64。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7.1、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在折叠时转动推杆向后腿靠拢,在推杆向后腿靠拢的过程中,推杆推动第三联动件向下移动,第三联动件的上端相对推杆绕第八轴线h转动,第三联动件的下端绕第九轴线i相对第一联动件转动并推动第一联动件转动,第一联动件的后端绕第五轴线e相对后腿转而使得第一联动件的前端转动并向下移动,第一联动件的前端在移动的过程中顶推传动件相对前腿滑动并绕第四轴线d转动,而使得前腿向后腿靠拢折叠,而且传动件在相对前腿滑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二联动件下端移动,第二联动件下端在跟随传动件移动的过程中相对传动件绕第七轴线g转动,在第二联动件下端活动时第二联动件的上端拉动座位架移动并相对座位架转动,座位架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第一轴线a转动,而使得座位架向前腿靠拢了,当推杆和前腿与后腿靠拢并且座位架与前腿靠拢时整个儿童推车的折叠就完成了,整个折叠的过程中仅需要转动推杆即可,通过传动件、第一联动件、第二联动件和第三联动件的配合而使得前腿和座位完成折叠,各部件之间收折配合灵活,而且整个折叠过程流畅,折叠操作也简单。
18.2、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上的二道锁定机构能够避免用户误解锁调节机构而使得座椅折叠,使得座椅在乘坐时更安全。
19.3、由于让位槽的存在,在靠背调节相对底座的倾斜档位时让位槽能够为第二花键让位而不需要将整个的二道锁定机构解锁,设计的非常巧妙,减少了用户的操作,使得靠背在调节倾斜档位时更方便。
20.【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的立体图之一;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的立体图之二;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的侧视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的剖视图之一;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的剖视图之二;
26.图6是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折叠时的立体图;
27.图7是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折叠时的剖视图;
28.图8是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折叠完成时的立体图;
29.图9是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折叠完成时的剖视图;
30.图10是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中二道锁定机构的分解图之一;
31.图11是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中二道锁定机构的分解图之二;
32.图12是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中让位槽的立体图;
33.图13是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中顶棚、调节装置和座椅的立体图;
34.图14是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中顶棚、调节装置和座椅的分解图;
35.图15是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中顶棚、调节装置和座椅的剖视图;
36.图16是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中调节机构的分解图之一;
37.图17是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中调节机构的分解图之二;
38.图18是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中换向装置的剖视图;
39.图19是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中扶手架和靠背的分解图;
40.图20是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中连接件的剖视图。
41.【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43.如图1至2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儿童推车,在锁定装置解锁后能够从展开位置移动至折叠位置,包括可以折叠的车架1和绕第一轴线a转动连接于车架1上的座位架2,所述的车架1包括:前腿11和与前腿11绕第二轴线b转动连接的后腿12,所述的前腿11和后腿12上均连接有轮子13,所述的后腿12上绕第三轴线c转动连接有推杆14,所述的推杆14、前腿11、后腿12和座位架2之间设有在推杆14向后腿12转动靠拢时能够带动前腿11向后腿12靠拢并使座位架2向前腿11靠拢的传动装置15,所述的传动装置15包括滑动连接于前腿11上的传动件151,所述的传动件151与后腿12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联动件152,所述的第一联动件152前端绕第四轴线d转动连接于前腿11上,所述的第一联动件152后端绕第五轴线e转动连接于后腿12上,所述的传动件151与座位架2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联动件153,所述的第二联动件153上端绕第六轴线f转动连接于座位架2上,所述的第二联动件153下端绕第七轴线g转动连接于传动件151上,所述的推杆14与第一联动件152之间转动连接有在推杆14向后腿12转动靠拢时能够顶推传动件151相对前腿11滑动的第三联动件154,所述的第三联动件154上端绕第八轴线h转动连接于推杆14上,所述的第三联动件154下端绕第九轴线i转动连接于第一联动件152上。
44.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在折叠时转动推杆14向后腿12靠拢,在推杆14向后腿靠拢的过程中,推杆14推动第三联动件154向下移动,第三联动件154的上端相对推杆14绕第八轴线h转动,第三联动件154的下端绕第九轴线i相对第一联动件152转动并推动第一联动件152转动,第一联动件152的后端绕第五轴线e相对后腿12转而使得第一联动件152的前端转动并向下移动,第一联动件152的前端移动的过程中顶推传动件151相对前腿11滑动并绕第四轴线d转动,而使得前腿11向后腿靠拢折叠,而且传动件151在相对前腿11滑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二联动件153下端移动,第二联动件153下端在跟随传动件151移动的过程中相对传动件151绕第七轴线g转动,在第二联动件153下端活动时第二联动件153的上端拉动座位架2移动并相对座位架2转动,座位架2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绕第一轴线a转动,而使得座位架2向前腿11靠拢了,当推杆14和前腿11与后腿12靠拢并且座位架2与前腿靠拢时整个儿童推车的折叠就完成了,整个折叠的过程中仅需要转动推杆14即可,通过传动件151、第一联动件152、第二联动件153和第三联动件154的配合而使得前腿11和座位2完成折叠,整个折叠过程流畅,折叠操作简单。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在折叠时需要将前腿11上连接的轮子由朝向后腿12位置转动至远离后腿12的位置,此时在前腿11向后腿折叠靠拢的过程中前腿11上的轮子不会和后腿12产生干涉。
45.如图5所示,所述的第一联动件152包括与前腿11绕第四轴线d连接的连接段1521和与连接段1521连接并向下弯折的弯折段1522,所述的弯折段1522的端部与后腿12绕第五轴线e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三联动件154下端绕第九轴线i转动连接于弯折段1522与连接段1521的连接处。设置弯折段1522能够减小第三联动件154的长度并且使得第三联动件154在向下顶压第一联动件152时有更好的受力点,避免出现卡死或者不容易受力的状况,而且能够使得第三联动件154在向下顶压第一联动件152时更顺畅。
46.如图5所示,所述的第一轴线a、第二轴线b和第三轴线c平行。相较于第一轴线a、第二轴线b和第三轴线c处于同轴上的车架1来说,将前腿11、座位架2和推杆14分开了,收合更加的灵活。
47.如图4至5所示,所述的锁定装置3设于推杆14与座位架2之间且在儿童推车展开时能够将车架1和座位架2锁定,所述的锁定装置3包括设于座位架2上的锁定位31,所述的推杆14上绕第十轴线j转动连接有能够与锁定位31配合而将儿童推车锁定在展开状态的第一锁定件32,所述的第一锁定件32与推杆14之间设有能够使得第一锁定件32保持卡锁状态的弹性件33,所述的推杆14上连接有在相对其滑动时能够顶靠第一锁定件32而使得第一锁定件32与锁定位31脱离的手推杆141。
48.如图5所示,所述的第一锁定件32包括锁定片321,所述的锁定片321上设有能够与锁定位31卡接的钩锁部322。所述的锁定片321上还设有凸出部323,所述的推杆14上还设有容纳弹性件33的凹槽142,所述的弹性件33设置在凸出部323与凹槽142的底面之间。所述的锁定位31为能够与钩锁部322卡接锁定的轴、销或者卡槽。凸出部323用于固定弹性件33的一端,在第一锁定件32转动的过程中锁定片321顶压弹性件33而使得弹性件33压缩,当第一锁定件32受到的外力消失时,弹性件33顶推第一锁定件32复位而将第一锁定件32与锁定位31锁定,并保持第一锁定件32与锁定位31的锁定状态。
49.如图2所示,所述的座位架2上连接有可折叠的座椅4。
50.如图3所示,所述的座椅4包括与座位架2连接的底座41和绕第十一轴线k转动连接于底座41上的靠背42,所述的靠背42与底座41之间设有能够调节二者展开时倾斜角度的调节机构43,所述的靠背42上连接有扶手架44,所述的扶手架44上绕第十二轴线l转动连接有扶手45,所述的扶手45与底座41之间设有与二者转动连接的连接件46,所述的扶手架44与扶手45之间设有在锁定状态下限制靠背42向底座41靠拢折叠的二道锁定机构47。扶手45、连接件46、底座41和靠背42围成了一个座筐,儿童乘坐在本座椅4上时更安全。二道锁定机构47能够避免用户误解锁调节机构43而使得座椅4折叠,使得座椅4在乘坐时更安全。
51.如图10至12所示,所述的二道锁定机构47包括设于扶手架44上的左铰接壳471和设于扶手45上的右铰接壳472,所述的左铰接壳471和右铰接壳472围成有空腔473,所述的左铰接壳471和右铰接壳472的内壁上分别设有花键槽474,所述的空腔473内设有在座椅4需要折叠时能在空腔473内横向滑动而与右铰接壳472上的花键槽474脱离的第二花键475,所述的第二花键475与左铰接壳471之间设有在座椅展开时能够顶压第二花键475而使得第二花键475与左铰接壳471和右铰接壳472上的花键槽474同时卡合的第一弹簧476,所述的扶手45上滑动连接有能够顶推第二花键475滑动的顶推件477,且所述的右铰接壳472上还设有在调节机构43调节靠背42相对底座41夹角档位时能够为第二花键475让位的让位槽4721。由于让位槽4721的存在,在靠背42调节相对底座41的倾斜档位时让位槽4721能够为第二花键475让位而不需要将整个的二道锁定机构47解锁,设计的非常巧妙,减少了用户的操作,使得靠背42在调节倾斜档位时更方便。
52.当座椅4需要折叠时,需要将二道锁定机构47解锁,按压顶推件477,顶推件477就推动第二花键475在空腔473内横向滑动而脱离右铰接壳472上的花键槽474并完全进入至左铰接壳471内,第二花键475在滑动的过程中就压缩了第一弹簧476,此时二道锁定机构47就完成解锁了,在调节机构43解锁后,推动靠背42,靠背42就绕第十一轴线k相对底座41转
动,靠背42上连接的扶手架44就相对扶手45绕第十二轴线l转动,连接件46的上端绕扶手45转动,连接件46的下端绕底座41转动,呈平行四边形的方式进行折叠,扶手45向前倾斜与底座41平行,并且靠背42向底座41和扶手45靠拢折叠。
53.如图16至17所示,所述的调节机构43包括设于底座41上的左壳体431和设于靠背42上的右壳体432,所述的左壳体431和右壳体432之间围成有腔体433,所述的腔体433内设有能够相对其横向滑动的第一花键434,所述的左壳体431和右壳体432上设有能够与第一花键434同时卡接而使得靠背42与底座41相互固定的多个定位槽435,所述的第一花键434与右壳体432之间设有在滑动时能够顶推第一花键434横向滑动而脱离右壳体432上的定位槽435的顶压件436,所述的第一花键434与左壳体431之间设有在具有多档位调节的童车座椅展开时能够顶压第一花键434而使第一花键434与左壳体431和右壳体432上的定位槽435同时卡合的第一弹性元件437,所述的第一花键434上还设有能够拉动顶压件436活动的拉索438,所述的靠背42上还设有能够拉动拉索滑动的操作件未在图中标出,所述的右壳体432内设有横向延伸的凸块4321,所述的顶压件436上设有能够容纳凸块4321的容纳槽4361,所述的顶压件436上还设有在其转动时能够与凸块4321配合而使第一花键434脱离右壳体432的第一斜滑面4362。调节机构43解除锁定后靠背42能够相对底座41向后转动而展开呈倾斜或者平躺的状态,但是如果需要将座椅4进行折叠则还是需要将上述的二道锁定机构47解除后才能够通过解锁调节机构43实现座椅4的折叠。本实用新型仅在一侧的扶手架44和扶手45之间装设有二道锁定机构47,便于用户进行解锁,虽然本实用新型在底座41和靠背42的两侧上均安装了调节机构43,但是两个调节机构43上的拉索48均是连接至同一个操作件上的,因此按压操作件就能够实现两个调节机构43的解锁。用户能够一手按压顶推件477并且一手操作操作件而使得二道锁定机构47和调节机构43解锁,操作更方便。
54.当需要将调节机构43解锁时,向上拉动操作件,操作件在被拉动后就提拉其上的拉索48移动,拉索48在向上移动时就拉动顶压件436转动,顶压件436在转动的过程中顶压件436上的第一斜滑面4362与右壳体432内的凸块4321配合而使得顶压件436在腔体433内横向滑动,顶压件436在腔体433内横向滑动的过程中就顶压第一花键434而使第一花键434脱离右壳体432上的定位槽435并完全进入至左壳体431内,第一弹性元件437受到第一花键434的挤压而压缩,此时调节机构43的解锁就完成了,用户能够根据需要解锁二道锁定机构47而对座椅4进行折叠,或者向后推动靠背42而调节靠背42相对底座41的倾斜角度。
55.如图13至15所示,所述的座椅4上可拆卸地连接有顶棚5,所述的顶棚5与座椅4之间设有能够调节顶棚5相对座椅4高度的调节装置6,所述的调节装置6包括连接于座椅4上的滑轨61和滑动连接于滑轨61上的滑块62,所述的顶棚5连接于滑块62上,所述的滑轨61上设有多个上下间隔设置的调节位611,所述的滑块62上滑动连接有能够与调节位611卡接而将滑块62锁定在滑轨61上的锁定件63,所述的锁定件63包括滑动连接于滑块62上的操作钮631,所述的操作钮631端部连接有能够卡入至调节位611内的卡块632,所述的卡块632与滑块62之间设有能够使得锁定件63保持卡锁状态的第二弹性元件64。在需要调节顶棚5相对座椅4的高度时按压操作钮631,操作钮631相对滑块62滑动而使得卡块632脱离调节位611并压缩第二弹性元件64,然后向上或向下移动滑块62,顶棚5就跟随滑块62移动了,当卡块632与另一调节位611对齐时第二弹性元件64顶压锁定件63复位,此时卡块632再次与调节位611锁定,滑块62就锁定在滑轨61上了,顶棚5相对座椅4就调节完毕了。
56.如图18所示,所述的座椅4和座位架2之间设有能供座椅4进行换向的换向装置8,所述的换向装置8包括设于座位架2上的多个卡锁位81,所述的座椅4上设有能够相对其滑动而卡入或脱离卡锁位81的卡锁件82,所述的卡锁件82与座椅4之间设有能够使得二者保持锁定状态的第二弹簧83,所述的卡锁件82包括外露的操作块821,所述的操作块821上设有能够卡入至卡锁位81内的卡锁块822。靠背42相对底座41倾斜展开时推杆14会存在干涉,因此在靠背42需要相对底座41平放时需要将整个座椅4换向,这样靠背42就远离推杆14了,此时靠背42就有足够的空间相对底座41平放了。在座椅4相对座位架2换向时,拉动外露的操作块822,卡锁块822在被拉动的过程中会压缩第二弹簧83,此时操作块821上的卡锁块822就跟随操作块821滑动而脱离卡锁位81,此时就能够进行座椅4的换向了,当换向完成后,操作块822与另一卡锁位81对齐时第二弹簧83顶推操作块821复位而使得卡锁块822再次卡入至卡锁位81内,将座椅4和座位架2固定。卡锁位81为卡孔或卡槽。
57.如图20所示,所述的连接件46包括转动连接于底座41上的连接套461和转动连接于扶手45上的连接杆462,所述的连接套461上设有能供连接杆462卡入的收容槽4611,所述的连接套461的侧壁上设有与收容槽4611连通的卡孔4612,所述的连接杆462上连接有能够相对其滑动而卡入至卡孔4612内或从卡孔4612脱离的滑动部4621,所述的滑动部4621与连接杆462之间设有能够使得连接杆462与连接套461保持卡锁状态的弹性部件4622。弹性部件4622为弹簧。本实用新型在将扶手架44和扶手45从底座41和靠背42上拆卸时需要将连接件46分开,按压滑动部4621,滑动部4621在相对连接杆462滑动时压缩弹性部件4622并从连接套461上的卡孔4612脱离,然后拉动连接杆462,连接杆462就能够从连接套461的收容槽4611内脱离了。
58.如图2所示,所述的前腿11上可拆卸地连接有脚踏板7。脚踏板7便于儿童在乘坐本儿童推车时搁放双腿,使得乘坐时更舒适。
59.如图3至4所示,所述的座位架2上连接有能供提拉的提手21。在锁定装置3解锁后,转动推杆14,然后提起提手21,此时推杆14依靠自身重力向后腿12靠拢折叠,并且在推杆14向后腿12靠拢的过程中驱动传动装置15,前腿11在自重和传动装置15的驱动下向后腿12靠拢折叠,也就是说本儿童推车在解锁锁定装置3后仅需一转一提,推杆14和前腿11就能够自动向后腿12靠拢折叠,车架1折叠流畅而且操作非常的简单。
60.如图19所示,所述的靠背42上设有能将扶手架44卡入的定位槽421,所述的靠背42上还设有定位孔422,所述的扶手架44上设有能够弹性卡入或脱离定位孔422的卡点441。需要将扶手架44和扶手45取下来时按压卡点441,卡点441产生弹性形变而脱离靠背42上的定位孔422,然后拉动扶手架44脱离定位槽421,此时扶手架44和扶手45就从靠背42上取下来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