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驱动三电池的电动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58450发布日期:2022-04-14 20:23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驱动三电池的电动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驱动三电池的电动自行车,属于电动自行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在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就有人研制出了电动自行车,并不断完善其构造。直到本世纪初电动自行车才得以大量推广,进入无数家庭。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代步工具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电动自行车主要用途还是短途代步为主,对缓解交通拥堵,绿色出行有着重要意义。如今消费者对续行里程及爬坡性能要求越来越高,通常电动自行车的一次充电续行里程一般为40km左右,而爬坡只能应对较小的短破,在城市里使用勉强可以应付,而对于多数山区坡度较大的道路骑行不仅爬坡困难,而且严重影响骑行里程。而我国南方很多城市都是属于山城,小县城,城市或小县城道路坡度较大,城镇之间距离较长,严重影响了消费者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驱动三电池的电动自行车,货架电池安装在车架的后部框架中,下管电池安装在车架的下管上,上管电池安装在上管上方。
4.一种双驱动三电池的电动自行车,货架电池安装在车架的后部框架中,上管上方电池安装在上管上方,下管电池安装在车架的下管上方。
5.一种双驱动三电池的电动自行车,车架左侧避震器下端与车架的左下叉片连接,上端与车架上的连接片连接,通过螺栓固定锁紧,车架右侧避震器下端与车架的右下叉片连接,上端与车架上的连接片连接,通过螺栓固定锁紧,避震前叉的竖管与车架的头管连接,避震前叉的下端与前挡泥板、前轮轴、前轮电机及前轮连接,车架下管的前端顶部与车架的头管连接,避震前叉竖管顶端与把立的纵向孔连接,车把与把立的横向孔连接,车把的两侧分别与刹把及把套组合,车架的下叉后部分别与后轮电机、后轮及后挡泥板连接,右侧链轮曲柄与车架五通上安装的中轴右端连接,左侧曲柄与车架五通上安装的中轴左端连接,右侧链轮与后电机飞轮通过皮带连接,坐垫连接在车架的上部。车架的头管前端连接前照灯。
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使用全铝合金轻量化车身,能够放置三组锂电池,使用三组电池,极限续航可达150km以上,使用双电机驱动具有较高的爬坡能力,锂电池采用18650汽车级电芯供电,实现了体积小、重量轻、续航远、动力强等特点。电机使用48v小体积电机,前后双驱动,具有启动扭矩大,爬坡能力强启动平稳,对电机的冲击小,电流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搭配3组轻量化汽车级电芯和bms电池管理系统,解决了续航短爬坡能力不足的难题,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具有三组电池及双动力电动自行车,解决了电池电能不足影响骑行里程,双动力驱动大大改善了爬坡性能,解决了爬坡性能差的缺点。
附图说明
7.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如图其中:
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立结构示意图。
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0.图中:避震前叉1,前照灯2,刹把3,把套4,车把5,车架右避震器6,坐垫7,货架电池8,后挡泥板9,后轮电机10,后轮11,左侧曲柄12,下管电池13,车架14,前挡泥板15,前轮电机16,前轮轴17,前轮18,右侧链轮曲柄19,上管上方电池20,车架左避震器21,右下叉片22,下叉23,头管24,中轴25(五通管内),左下叉片26,把立27,把立横向孔28,把立纵向孔29,连接片30。
具体实施方式
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2.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宗旨所做的许多修改和变化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3.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14.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5.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
16.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双驱动三电池的电动自行车,其它结构与现有技术的电动自行车相似或者相同,货架电池8安装在车架14的后部框架中,下管电池13安装在车架14的下管上,上管上方电池20安装在下管电池13上。
17.实施例2: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双驱动三电池的电动自行车,车架右避震器6下端与车架14的右下叉片22连接,上端与车架14上的连接件30连接,通过螺栓固定锁紧。车架左避震器21下端与车架14的左下叉片26连接,上端与车架14上的连接件30连接,通过螺栓固定锁紧。
18.避震前叉1的顶部与车架14的头管24连接,避震前叉1的下端与前挡泥板15、前轮轴17、前轮电机16及前轮18连接,车架14下管的前端顶部与车架14的头管5连接,避震前叉1顶端与把立27中的把立纵向孔29连接,左侧曲柄12、右侧链轮曲柄19分别与车架14的五通管内的中轴25连接,避震前叉1的竖管顶端与把立纵向孔29连接,车把5与把立横向孔28连
接,车把5的两侧分别与刹把3及把套4连接,车架14的下叉23后部分别与后轮电机10、后轮11及后挡泥板9连接,前照灯2与车架14的头管24前端连接,右侧链轮曲柄19与中轴25(五通管内)右端连接,左侧链轮曲柄12与车架五通上安装的中轴25左端连接,右侧链轮与后电机飞轮通过皮带输送人力驱动,坐垫7连接在车架14的上部,货架电池8安装在车架14的后部框架中,下管电池13安装在车架14的下管上,上管上方电池20安装在下管电池13上。
19.如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地说明,但是只要实质上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及效果可以有很多的变形,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这样的变形例也全部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双驱动三电池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货架电池安装在车架的后部框架中,上管上方电池安装在上管上方,下管电池安装在车架的下管上方,其特征在于车架左侧避震器下端与车架的左下叉片连接,上端与车架上的连接片连接,通过螺栓固定锁紧,车架右侧避震器下端与车架的右下叉片连接,上端与车架上的连接片连接,通过螺栓固定锁紧,避震前叉的竖管与车架的头管连接,避震前叉的下端与前挡泥板、前轮轴、前轮电机及前轮连接,车架下管的前端顶部与车架的头管连接,避震前叉竖管顶端与把立的纵向孔连接,车把与把立的横向孔连接,车把的两侧分别与刹把及把套组合,车架的下叉后部分别与后轮电机、后轮及后挡泥板连接,右侧链轮曲柄与车架五通上安装的中轴右端连接,左侧曲柄与车架五通上安装的中轴左端连接,右侧链轮与后电机飞轮通过皮带连接,坐垫连接在车架的上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动三电池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车架的头管前端连接前照灯。

技术总结
一种双驱动三电池的电动自行车,属于电动自行车技术领域中的佼佼者。货架电池安装在车架后部框架中,上管电池安装在上管上方,下管电池安装在车架的下管上方。本着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使用全铝合金轻量化车身,能够放置三组锂电池,三组电池极限续航可达150km以上,本车使用双电机驱动具有较高的爬坡能力,电池采用18650汽车级电芯,实现了体积小、重量轻、续航远、动力强的特点。动力强的特点。动力强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王伊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永康市鹏程旅游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8
技术公布日:2022/4/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