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童车折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90163发布日期:2022-06-04 14:48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童车折叠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用品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童车折叠结构。


背景技术:

2.当今技术中的儿童推车,通常包括具有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的推车车架,设置于推车车架下部的前轮组件与后轮组件、设置于推车车架上能够支撑人体的人体支撑装置、用于将推车车架锁定在展开位置下的锁定机构。当今的推车车架种类繁多,推车车架与搭配的座椅的方式与杆件数目不同,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连接位置均不相同,从而折叠原理与折叠方式也各不相同。现有的童车折叠结构设计得比较传统,折叠后结构不够小,导致收纳不太容易。而且童车折叠结构折叠操作起来繁琐,且结构不够稳固,使用起来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童车折叠结构,该儿童推车的展开和折叠均很方便,折叠后结构要小,能收纳,而且收纳非常简单,操作便捷,结构稳固性好。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5.该童车折叠结构包括推杆组、组合关节连动机构功能组、车架底部支撑组、座椅平台组,所述推杆组中下推杆装配固定在组合关节上,上推杆外径小于下推杆,上推杆在下推杆内可以活动伸缩,在上推杆末端头有上推杆碰撞头用于碰撞解锁的用途;所述组合关节连动机构功能组中组合关节有固定装配了下推杆和钩锁,同时装配连接了第一连接杆和前脚连接座以及后脚连接座,钩锁装配于组合关节内,钩锁一头端有钩扣面,另一尾端装置有钩锁弹簧,在使用时,钩扣面起到作用是挂上固定锁杆达到组合上锁功能,同样下推杆也固定在组合关节内,在上推杆上的上推杆碰撞头撞压钩锁尾端装置,钩扣面与固定锁杆分离达到解锁功能,在推杆碰撞头没有压到钩锁时,在钩锁弹簧的力功能下可以将解锁了的立即顶置上锁位;所述车架底部支撑组中第一连接杆有铰接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固定在后脚管上的旋转管相铰接,第三连接杆与前脚管相铰接,同时第三连接杆与第四连接杆相铰接,各部件的铰接组成车架支撑部分;所述座椅平台组中座椅平台上两个铰接,分别与第四连接杆、前脚连接座铰接。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组合关节连动机构功能组中组合关节还装配连接了第一连接杆的b轴点,和前脚连接座、后脚连接座的a轴点,在组合关节转动时,b、a相互连动运动。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车架底部支撑组有第一连接杆与组合关节相铰接的b轴点,必须是在组合关节和前脚连接座、后脚连接座相铰接的a轴点垂直地面的下方,以达到铰接组车架牢固支撑的主要作用。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座椅平台组在车架铰接转动时,第三连接杆经过f轴点带动第四连接杆,第四连接杆经过g轴点拉动座椅平台发生折叠功能,轻松达到
车架整体折叠偏小。
9.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童车折叠结构的折叠机构操作简单易用,更适合大众人群使用。折叠后偏小,方便携带。各部件的加工制造比较简单,都为模具制作一体成形。座椅平台能自动折叠。盖上前脚管外罩将结构隐藏后外观整洁简单。该童车折叠结构的展开和折叠均很方便,折叠后结构要小,能收纳,而且收纳非常简单,操作便捷,结构稳固性好。
附图说明
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童车折叠结构的结构剖视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童车折叠结构的结构剖视图;
1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童车折叠结构的结构剖视图;
14.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童车折叠结构的结构剖视图;
15.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童车折叠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童车折叠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7是该童车折叠结构的架构转轴运动点;
18.图8是该童车折叠结构的架构转轴运动点。
19.其中,1-上推杆、11-下推杆、12-上推杆碰撞头、2-组合关节、21-钩锁、22-钩锁弹簧、3-第一连接杆、31-铰接第二连接杆、32-第三连接杆、4-后脚连接座、41-旋转管、42-后脚管、5-前脚连接座、51-固定锁杆、52-前脚管、53-前脚管外罩、6-座椅平台、61-第四连接杆。
20.a-组合关节与前脚连接座和后脚连接座的铰接;
21.b-组合关节与第一连接杆的铰接;
22.c-后脚固定旋转管与第二连接杆的铰接;
23.d-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的铰接;
24.e-前脚管与第三连接杆的铰接;
25.f-第三连接杆与第四连接杆的铰接;
26.g-第四连接杆与座椅平台的铰接;
27.h-前脚固定座与座椅平台的铰接。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童车折叠结构的优选实施方式。
29.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出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童车折叠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
30.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该童车折叠结构包括推杆组、组合关节连动机构功能组、车架底部支撑组、座椅平台组。
31.推杆组:下推杆11装配固定在组合关节2上,上推杆1外径小于下推杆11,上推杆1在下推杆11内可以活动伸缩,在上推杆1末端头有上推杆碰撞头12用于碰撞解锁的用途。
32.组合关节连动机构功能组:组合关节2有固定装配了下推杆11和钩锁21,同时装配连接了第一连接杆3和前脚连接座5以及后脚连接座4。
33.钩锁21装配于组合关节2内,钩锁21一头端有钩扣面,另一尾端装置有钩锁弹簧22。在使用时,钩扣面起到作用是挂上固定锁杆51达到组合上锁功能;同样下推杆11也固定在组合关节2内,在上推杆1上的上推杆碰撞头12撞压钩锁21尾端装置,钩扣面与固定锁杆51分离达到解锁功能;在推杆碰撞头12没有压到钩锁21时,在钩锁弹簧22的力功能下可以将解锁了的立即顶置上锁位。
34.组合关节2还装配连接了第一连接杆3的b轴点,和前脚连接座5、后脚连接座4的a轴点,在组合关节2转动时,b、a相互连动运动。
35.车架底部支撑组:第一连接杆3有铰接第二连接杆31、第三连接杆32。第二连接杆31和固定在后脚管42上的旋转管41相铰接;第三连接杆32与前脚管52相铰接,同时第三连接杆32与第四连接杆61相铰接,各部件的铰接组成车架支撑部分。
36.有第一连接杆3与组合关节2相铰接的b轴点,必须是在组合关节2和前脚连接座5、后脚连接座4相铰接的a轴点垂直地面的下方,以达到铰接组车架牢固支撑的主要作用。
37.座椅平台组:座椅平台6上两个铰接,分别与第四连接杆61、前脚连接座5铰接。
38.在车架铰接转动时,第三连接杆32经过f轴点带动第四连接杆61,第四连接杆61经过g轴点拉动座椅平台发生折叠功能,轻松达到车架整体折叠偏小。
39.结合图7和图8,推车在折叠结构运动:
40.推车折叠:上推杆1往下推杆11内压缩,上推杆碰撞头12撞到钩锁21就会压下转动钩锁21,钩扣面脱开钩上的固定锁杆51就会解锁;解锁后推杆组在外力作用下还往下压,组合关节2转动时,带动第一连接杆3、第二连接杆31、第三连接杆32、第四连接杆61发生连动反应,将后脚管42、前脚管52、座椅平台6组等。整体架构,经过a、b、c、d、e、f、g、h轴点的作用发生转动折叠机构功能运动。
41.当需要将推车展开使用时:
42.拉起推杆组件将组合关节2发生转动,组合关节2转动时,撑动第一连接杆3、第二连接杆31、第三连接杆32、第四连接杆61发生撑动反应,将后脚管42、前脚管52、座椅平台6等组发生展开运动功能。整体架构,经过a、b、c、d、e、f、g、h轴点的作用发生转动展开机构运动。在钩锁弹簧22力的作用下,钩锁21上的钩扣面会自动与固定锁杆51挂上(锁上),达到展开上销功能。在推车折叠与展开运动时a、b、c、d、e、f、g、h各个铰接发生旋转功能运动。
43.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