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AGV系统的搬运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57060发布日期:2022-04-22 10:02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AGV系统的搬运机构的制作方法
一种基于agv系统的搬运机构
技术领域
1.本技术涉及agv搬运机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agv系统的搬运机构。


背景技术:

2.agv小车指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航装置,能够沿规定的导航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车,工业应用中不需要驾驶员的搬运车,以可充电的蓄电池为其动力来源,一般可通过电脑来控制其行进路径以及行为,或利用电磁轨道来设立其行进路径,电磁轨道黏贴于地板上,无人搬运车则依靠电磁轨道所带来的讯息进行移动与动作,由计算机,电控设备,磁气感应,激光反射板等控制,agv一般配备有装卸机构,可以与其他物流设备自动接口,实现货物和物料装卸与搬运全过程自动化。
3.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agv小车用料搬运支撑结构,公开号:cn213011814u,其中提到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支撑档杆、第二电动伸缩杆、料车支架、放料板和滚轮的配合使用,可将料车支架固定在agc小车本体上的支撑部的上方,全方位对料车支架进行支撑固定,避免料车支架在移动过程中晃动倾斜侧翻,保障料车支架的运输稳定性。
4.但是该方案中上侧的货物放放置时还是需要人工进行抬举将货物放置在车架的高处,人工进行抬举将货物放置在高处不仅劳动强度大,同时在人工抬举板材容易脱手,轻则板材损坏,重则砸伤工人,所以亟需一种基于agv系统的搬运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agv系统的搬运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本技术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7.一种基于agv系统的搬运机构,包括搬运车,搬运车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连接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agv系统控制器,所述搬运车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机架,机架竖板右表面的上侧固定连接有顶板,机架竖板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有隔板,隔板位于顶板的下侧,机架右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顶板和隔板均与两个固定杆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杆的右侧均设置有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的顶面均固定连接有挡板,两个支撑板的顶面均设置有板材,顶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机架的右侧设置有升降装置,两个所述固定杆的右表面均开设有滑槽,两个固定杆右表面的上侧均开设有螺栓孔,两个支撑板顶面的前侧同样开设有螺栓孔,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下端贯穿前侧的固定杆且延伸至前侧的滑槽中,螺纹杆与固定杆转动连接,螺纹杆与滑槽转动连接
8.优选的,两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前侧的滑块螺纹套接在螺纹杆上。
9.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两个“u”形的连接架,两个连接架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滑块的右表面,两个连接架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转动块。
10.优选的,两个所述转动块的前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板固定连接。
11.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2.其一,该基于agv系统的搬运机构,通过升降装置的设置,当板材移动到指定位置时,利用agv系统控制器控制电机停止工作,此时推动板材,将板材推动到机架的内部即可,这样就无需人工将板材抬举到机架的高处进行放置,从而降低了人工放置高处板材的劳动强度,便于将板材移动到机架的高处,同时人工抬举板材容易脱手,轻则板材损坏,重则砸伤工人,通过该装置的设置,只需要推动板材不仅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同时还降低了板材搬运的危险性,提升了该装置的安全程度。
13.其二,该基于agv系统的搬运机构,在使用完成后,将升降装置移动到最下端,向上推动支撑板,支撑板带动转动块进行转动,当支撑板与固定杆平行后,使用螺栓与两个螺栓孔螺纹连接,进而将支撑板固定,避免支撑板在不使用时向外转动,通过该装置的使用,能够降低了该装置的占地面积,在不使用时便于收纳,提升了该装置的便捷性。
14.其三,该基于agv系统的搬运机构,将板材放置在两个支撑板上,利用两个挡板对板材起到一个限位的作用,避免板材从支撑板上掉落,进而确保了板材的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agv系统的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agv系统的搬运机构平面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搬运车、2连接板、3把手、4agv系统控制器、5机架、6顶板、7电机、8隔板、9固定杆、10滑槽、11螺栓孔、12板材、13螺纹杆、14滑块、15连接架、16转动块、17支撑板、18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2.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23.实施例1:请参阅图1-4,一种基于agv系统的搬运机构包括有搬运车1,搬运车1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连接板2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3,连接板2的顶面固定连接有agv系统控制器4,agv系统控制器4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过多叙述,搬运车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机架5,机架5竖板右表面的上侧固定连接有顶板6,机架5竖板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有隔板8,隔板8位于顶板6的下侧,机架5右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9,顶板6和隔板8均与两个固定杆9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杆9的右表面均开设有滑槽10。
24.在使用该装置时,通过隔板8的设置能够将机架5的内部分为上下另两个区域,这样在搬运不同种类的货物时,能够将不同种类的货物分类摆放,同时区分不同种类的货物,使得该装置能够同时运输不同种类货物的同时,避免将不同种类的货物混杂在一起,进而提升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25.顶板6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电机7,电机7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过多叙述,两个固定杆9的右侧均设置有支撑板17,两个支撑板17的顶面均固定连接有挡板18,两个支撑板17的顶面均设置有板材12,两个固定杆9右表面的上侧均开设有螺栓孔11,两个支撑板17顶面的前侧同样开设有螺栓孔11,在使用该装置时,将板材12放置在两个支撑板17上,利用两个挡板18对板材12起到一个限位的作用,避免板材12从支撑板17上掉落,进而确保了板材12的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26.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3,螺纹杆13的下端贯穿前侧的固定杆9且延伸至前侧的滑槽10中,螺纹杆13与固定杆9转动连接,螺纹杆13与滑槽10转动连接,两个滑槽10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14,前侧的滑块14螺纹套接在螺纹杆13上,在使用该装置时,通过连接外部电源启动电机7带动螺纹杆13在滑槽10的内部进行转动,螺纹杆13转动带动前侧的滑块14进行移动。
27.实施例2:请参阅图1-4,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机架5的右侧设置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包括两个“u”形的连接架15,两个连接架15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滑块14的右表面,两个连接架15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转动块16,两个转动块16的前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板17固定连接,在使用该装置时,当需要在机架5内部上侧放置板材12时,通过滑块14在滑槽10的内部滑动带动连接架15移动,连接架15移动带动支撑板17的移动,支撑板17移动带动板材12移动,当板材12移动到指定位置时,利用agv系统控制器4控制电机7停止工作,此时推动板材12,将板材12推动到机架5的内部即可,这样就无需人工将板材12抬举到机架5的高处进行放置,从而降低了人工放置高处板材12的劳动强度,同时人工抬举板材12容易脱手,轻则板材12损坏,重则砸伤工人,通过该装置的设置,只需要推动板材12不仅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同时还降低了板材12搬运的危险性,提升了该装置的安全程度。
28.在使用完成后,将升降装置移动到最下端,向上推动支撑板17,支撑板17带动转动块16进行转动,当支撑板17与固定杆9平行后,使用螺栓与两个螺栓孔11螺纹连接,进而将支撑板17固定,避免支撑板17在不使用时向外转动,通过该装置的使用,能够降低了该装置的占地面积,在不使用时便于收纳,提升了该装置的便捷性。
29.工作原理:
30.在使用该装置时,首先,将板材12放置在两个支撑板17上,利用两个挡板18对板材12起到一个限位的作用,然后通过连接外部电源启动电机7带动螺纹杆13在滑槽10的内部进行转动,螺纹杆13转动带动前侧的滑块14进行移动,通过滑块14在滑槽10的内部滑动带动连接架15移动,连接架15移动带动支撑板17的移动,支撑板17移动带动板材12移动,当板材12移动到指定位置时,利用agv系统控制器4控制电机7停止工作,此时推动板材12,将板材12推动到机架5的内部即可,最后使用完成后,向上推动支撑板17,支撑板17带动转动块16进行转动,当支撑板17与固定杆9平行后,使用螺栓与两个螺栓孔11螺纹连接,进而将支撑板17固定,避免支撑板17在不使用时向外转动,通过该装置的使用,能够降低了该装置的占地面积,在不使用时便于收纳,提升了该装置的便捷性。
31.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32.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