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仪器的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06862发布日期:2022-05-06 00:1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实验仪器的搬运装置,包括底座(2)、背板(4)、拉杆(5)、万向轮(7)和承重板(1),所述底座(2)的底部固定有多个万向轮(7),所述底座(2)的一端固定有连接块(501),所述连接块(501)的表面固定有拉杆(5),所述底座(2)上表面的一端固定有背板(4),所述背板(4)的一侧设置有承重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1)的底部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承重板(1)表面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卡位机构,所述承重板(1)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压力槽(308),所述压力槽(308)两侧均开设有驱动槽,所述驱动槽的一侧设置有滑动机构,所述压力槽(308)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端设置在压力槽(308)底部的伸缩弹簧(306)、固定连接在伸缩弹簧(306)另一端的压力块、与驱动槽滑动连接的卡位块(305)、与卡位块(305)一端固定的挤压杆(304)和挤压杆(304)一端转动连接的连接杆(303),所述压力块包括按压块(8)和固定在按压块(8)底部的托台(801),所述卡位块(305)的另一端延伸到压力槽(308)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仪器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块(305)的底部开设有弧形槽(9),所述弧形槽(9)内部设置有滚动球(9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仪器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弹簧(6)和减震槽,所述减震弹簧(6)的一端与承重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6)的另一端固定在减震槽的底部,所述减震槽开在底座(2)上,所述减震弹簧(6)和减震槽的数量均为4个,所述减震槽设置为盲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仪器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1)左侧表面还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槽(105)、定位杆(101)、第一复位弹簧(104)、限位块(106)、限位杆(109)、第二复位弹簧(108)、限位槽(107)和限位筒(110),所述定位槽(105)开设在承重板(1)上表面的一侧,所述定位槽(105)底部固定有第一复位弹簧(104),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04)的顶端固定有定位杆(101),所述定位杆(101)的一端固定有限位块(106),所述定位槽(105)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107),所述限位槽(107)内部固定有限位筒(110),所述限位筒(110)的内部固定有第二复位弹簧(108),所述第二复位弹簧(108)的一端固定有限位杆(109),所述限位杆(109)的前表面固定有滑柱(103),所述承重板(1)的左侧表面开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内部有滑柱(103)穿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仪器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机构包括卡板(3)、滑动块(301)和长形滑孔(102),所述卡板(3)为长方形构造,所述卡板(3)的底部固定有滑动块(301),所述滑动块(301)的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设置有滑动球(307),所述长形滑孔(102)内部开设有两组第一滚动槽(11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仪器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轴(309)、推力杆(302)和滑轨,所述滑轨设置在驱动槽的侧壁,所述滑轨内部放置有滑轴(309),所述滑轴(309)的一侧与连接杆(303)转动连接,所述滑轴(309)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推力杆(302),所述推力杆(302)转动连接有滑动块(30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仪器搬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验仪器的搬运装置,包括底座、背板、拉杆、万向轮和承重板,所述背板的一侧设置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的底部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承重板左侧表面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承重板表面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卡位机构,所述承重板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压力槽,所述压力槽两侧均开设有驱动槽,所述压力槽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定位机构可以对实验仪器进行卡位,可以有效防止搬运车在经过陡坡路面时实验仪器滑出搬运车;通过设置驱动机构可以使承重板两侧的卡板能够自动完成对实验仪器的卡位功能,可以避免实验仪器在移动的过程中左右晃动,提高整体搬运装置的安全性。性。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雪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斯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30
技术公布日:2022/5/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