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减震器摇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43189发布日期:2022-06-02 00:1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后减震器摇臂结构,包括车架主体(1)以及后摇臂(2),所述后摇臂(2)转动连接于车架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摇臂(2)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架(3),所述第一转动架(3)和后摇臂(2)的转动轴线平行于所述车架主体(1)和后摇臂(2)的转动轴线;所述第一转动架(3)远离车架主体(1)和后摇臂(2)连接点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减震器(5),所述减震器(5)远离第一转动架(3)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车架主体(1);所述第一转动架(3)远离减震器(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架(4),所述第一转动架(3)和第二转动架(4)的转动轴线平行于第一转动架(3)和后摇臂(2)的转动轴线;所述第二转动架(4)远离第一转动架(3)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车架主体(1),所述第二转动和车架主体(1)的转动轴线平行于第二转动架(4)和第一转动架(3)的转动轴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减震器摇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架(3)呈拱形,且第一转动架(3)的两端朝向车架主体(1)弯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减震器摇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摇臂(2)包括左半臂(202)、右半臂(201)以及连接左半臂(202)和右半臂(201)的第一连接臂(203)以及第二连接臂(204),所述第一连接臂(203)用于与第二转动架(4)连接;所述右半臂(201)朝向左半臂(202)的端面设有第一压凹槽(6);所述左半臂(202)朝向右半臂(201)的端面设有第二压凹槽(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减震器摇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凹槽(6)的槽底设有若干个第一加强筋(7);所述第二压凹槽(8)的槽底设有若干个第二加强筋(9)。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减震器摇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半臂(201)背离左半臂(202)的端面开设有第一通槽(10),所述左半臂(202)背离右半臂(201)的端面开设有第二通槽(1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减震器摇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槽(10)和第二通槽(11)的槽型均呈三棱锥型。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减震器摇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臂(203)背离第一转动架(3)的端面设有第三压凹槽(12)。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减震器摇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压凹槽(12)中设有第三加强筋(13),所述第三加强筋(13)沿第一连接臂(203)远离第一转动架(3)的方向正对于第一连接臂(203)和第一转动架(3)的连接点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减震器摇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摇臂(2)的材质为6061-t6材质。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减震器摇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摇臂(2)通过锻造成型。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了一种后减震器摇臂结构,其包括车架主体以及后摇臂,后摇臂转动连接于车架主体,后摇臂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架;第一转动架远离车架主体和后摇臂连接点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减震器,减震器远离第一转动架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车架主体;第一转动架远离减震器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架;第二转动架远离第一转动架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车架主体。设置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增大了减震器到车架主体和后摇臂连接点处的力臂,降低了减震器受到的作用力,进而降低了通过减震器传递至车架主体的作用力,提高了舒适性。提高了舒适性。提高了舒适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明辉 杨华 杨进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台州市佑吉车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1
技术公布日:2022/6/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